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福建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2023-02-21 16:52

福建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教育杂志社
福建教育杂志社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事业单位,成立于2003年1月10日。主要承担《福建教育》(周刊)《学生周报》《海峡儿童》(旬刊)《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福建幼儿教育》等刊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初步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刊报体系。

郑振铎资料

郑振铎
郑振铎(1989—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1917年,靠亲友帮助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毕业后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 11月,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积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和为人生的血泪文学,并致力于翻译介绍苏联及各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他在 1921年写的《文学的统一观》,是我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倡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篇论文。他在同年写的《整理中国文学的建议》,是我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出运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文学遗产的论文。他撰写的80来万字的巨著《文学大纲》,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
郑振铎在30年代出版的70万字的巨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解放前国内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史专著。同时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也是我国第一本民间文学史,而且迄今尚无可以替代之书。
郑振铎在文学以外的文化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令人钦佩的。40年代主编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玄览堂丛书》《明季史料丛书》《中国古明器陶俑图录》等都是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贡献。他50年代编选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宋人画选》等,在80年代数次荣获国际最美图书奖。
解放后,郑振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 10月 17日,在率领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逝世。

邹韬奋的人物生平

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邹舒予),号晓村,曾考中前清拔贡,先后做过福建永安、长乐知县,官至延平知府。父亲邹国珍,号庸倩。母亲浙江海宁查氏,系当地一大家族之后,15岁出嫁至邹家。生育三男三女,邹韬奋居长。1900年,邹韬奋的祖父年老告退,父亲带着家眷在福州市做候补官。此时邹家家道已趋没落,生活拮据。作为长子,邹韬奋从小便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邹韬奋刚满6岁的时候,便由父亲“发蒙”,读“三字经”,在“牢狱”般的私塾环境中,开始了幼年的封建启蒙教育。这种教育与熏陶,对邹韬奋早期的思想发展,有过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培养了他坚实的文学基础。 1921年7月,邹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想进入新闻界,但一时得不到机会。恰逢上海厚生纱布交易所需要英文秘书,邹韬奋走马上任,成为工商界的一名职员。这以后,邹韬奋又在上海职业教育机关兼职,做些写作、翻译之类的事情。1922年,邹韬奋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他参与该社发起的职业指导运动,曾和同事一起先后去宁波、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考察。这是邹韬奋第一次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1926年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转入银行界任事,《生活》周刊改由邹韬奋担负编辑责任。邹韬奋得以从事自己梦寐以求的新闻出版工作。从此,他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去。邹韬奋决定根据社会和读者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对《生活》周刊进行一次大幅度的革新。他确定该刊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 邹韬奋在办刊物的过程中,注重联系群众。在邹韬奋主持该刊的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着很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为满足日益扩大的读者需求量,1930年,邹韬奋又在原来经营规模的基础上,成立了“书报代办部”,专办读者服务业务,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分支店及办事处达五六十处之多的生活书店。《生活》周刊自邹韬奋接办的那一天起,就敢于同邪恶、黑暗势力作斗争,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对于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等现象,不免要迎头痛击,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久而久之,在邹韬奋的经营下,它渐渐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因而,邹韬奋为黑暗势力所不容,经常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和恐吓。 邹韬奋的爱国民主言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和忌恨,邹韬奋及《生活》周刊遭遇的迫害接踵而至。1933年6月18日,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被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邹韬奋也名列黑名单,不得不于7月流亡出国。是年底,《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3年7月14日,邹韬奋乘坐意大利油轮“佛尔第号”离开上海,前往欧洲,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流亡生活。此次出国,他先后考察了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德国、苏联和美国,搜集了大量宝贵材料,并就沿途中的所见所闻,作了许多心得笔记。经过漂流海外两年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邹韬奋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他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中,逐步将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到马克思主义方面来。1935年5月,发生了“新生事件”,国民党政府封闭了《新生》杂志,并逮捕了主编杜重远,邹韬奋对此深表不满,毅然决定回国。1935年8月,邹韬奋离开美国,回到中国。1935年年11月16日,他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大众生活》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无畏的战斗风格,对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邹韬奋在报刊上接连发表评论,痛斥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并对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进行大力宣传和热情支持。他高度赞扬了学生救亡运动,认为“这是大众运动的急先锋,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呼吁凡是确以民族解放斗争为前提的人们,应该“共同擎起民族解放斗争的大旗以血诚拥护学生救亡运动,推动全国大众的全盘的努力奋斗!”《大众生活》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销售量达到20万份,超过原来的《生活》周刊,创造出我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12月,邹韬奋又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邹韬奋当选为执行委员。次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邹韬奋又被选为执委。 邹韬奋及《大众生活》的正义言行,再度激起国民党政府的惶恐。他们又使出种种计谋,扼杀《大众生活》。一方面,对邹韬奋本人进行人身攻击,四处散布谣言,诬陷、诽谤邹韬奋;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大众生活》,禁止它在各地发售及从邮局邮寄。国民党政府还接连派出政坛说客,拉拢、利诱邹韬奋屈从就范。对于这些软硬相施的卑劣行径,邹韬奋义正辞严,予以了无情反击。他明确表示:“不参加救亡运动则已,既参加救亡运动,必尽力站在最前线,个人生死早置度外。”1936年2月29日,《大众生活》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邹韬奋决定暂避锋芒,于1936年2月出走上海,前往香港。为了能够公开发表抗战救国主张,传播各地信息,他到香港后不久,就开始和好友金仲华一起,着手筹办《生活日报》。经过几个月的日夜苦干,邹韬奋终于克服人力、财力等种种困难,于6月7日出版了《生活日报》。在发刊词中,邹韬奋明确提出:“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力求“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该报问世后,积极宣传抗战救亡思想。《生活日报》发行后不到两月,影响所及甚远,有力地推动了西南的爱国救亡运动。但鉴于香港偏安一隅,地利不便,信息闭塞,邹韬奋遂根据读者要求,宣告从8月1日起移至上海出版。 1936年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邹韬奋和救国会的其他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共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不平,各地纷纷组织游行、集会等活动,声讨国民党政府,强烈要求释放关押入狱的7位爱国人士。在243天的狱中生活里,邹韬奋始终以一个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的革命风范及英勇的斗争精神。七七事变后,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37年7月31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邹韬奋等7人释放出狱。面对国人的支持和努力,邹韬奋心里十分感动,他由衷地表示:“我们报答之道,只有更努力于救国运动,更致力于大众谋福利的工作。”8月19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次年7月该刊与柳湜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三日刊。为了满足全国各界朋友的爱国民主要求,他还先后出版了《全民抗战》战地版五日刊和《全民抗战》通俗版周刊,在上海出版了《抗战画报》六日刊。这些刊物均以宣传抗战救国,争取民主权利为中心内容,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当时均属罕见。《全民抗战》销售量突破30万份,居全国刊物发行量之冠,有力地推动了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邹韬奋出狱后的爱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惶恐和恼怒,从1939年4月起,国民党特务陆续对生活书店分店进行封闭或迫令停业;所出图书,一律禁止或没收,甚至连经过审查及在内政部注册的,也无一例外。到1941年2月,除重庆分店外,生活书店在国统区内的50余家分店,全部被国民党当局封闭,所有职工均被逮捕或遣散。邹韬奋对此怒不可遏。他接连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941年2月23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行将开幕之际,邹韬奋愤然辞去国民参政员之职,只身一人,离渝赴港,决心“愿以光明磊落的辞职行动,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深刻注意与推进”邹韬奋到达香港后,更积极致力于政治活动,为实现民主政治奔走呼喊,他对于阴谋出卖国家,破坏抗战之恶势力,“则一息尚存,誓当与之奋斗到底”,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5月17日,邹韬奋在香港重办《大众生活》。在复刊词中,他大声疾呼:“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急问题,就是如何使分裂的危机根本消灭,巩固团结统一,建立民主政治,由而使抗战坚持到底,以达到最后的胜利。”6月7日,邹韬奋与救国会留港代表茅盾、长江、金仲华等9人联合发表了《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一文,进一步表达了要求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强烈愿望。该刊发行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销数很快达到10万份。除主持《大众生活》外,邹韬奋还经常以撰稿人身份,在《保卫中国大同盟》英文半月刊和救国会同仁所办的《救国丛书》上发表文章,陈述自己的政治观点。此外,他还根据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撰写出长篇史料《抗战以来》,意在以光明磊落的公开言行,为着中国政治的光明前途,为着中国抗战建国的光明前途,“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邹韬奋在香港期间发表的言论,“是他在抗战时期言论的精华。他把国民党反动派从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因为被迫抗日所积蓄起来一些欺骗人民的政治资本,彻底加以清算,还它一个法西斯的本来面目”。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推进“南进”政策。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邹韬奋无法驻足香港,只得再度流亡。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邹韬奋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悉心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的状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群众、部队一起生产、劳动。亲身的感受和体会,使他感慨万千,倍受鼓舞。他深情地说:“过去十年来从事民主运动,只是隔靴搔痒,今天才在实际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这时,邹韬奋不幸患耳癌,被迫回上海就医。患病期间,他忍受耳癌袭来的阵阵刻骨的疼痛,伏在床上,赶写了《患难余生记》一书(未完成的遗著)和《对国事的呼吁》一文。谈到关于考察苏北根据地的印象时,邹韬奋在书中由衷地写到:“当我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亲眼看到民主政治鼓舞人民向上精神,发挥抗战力量,坚持最残酷的敌后斗争,并团结各阶层以解决一切困难的情形,我的精神极度兴奋,我变得年轻了。我对于伟大祖国更看出了前途光明。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③邹韬奋一生正是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弥留之际,邹韬奋口授遗嘱,郑重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表达了他一生不懈的政治追求和诚挚愿望。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带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眷恋和深情,离开了亲人,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出版工作,离开了他毕生致力从事的伟大的爱国民主事业。享年48岁。

邱学华的主要贡献

1、《尝试教学法》(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2、《尝试教学法(修订本)》(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尝试教学新论》(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4、《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尝试教学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6、《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邱学华、苏春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7、《邱学华与尝试教育》(邱学华、苏春景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8、《尝试教学法新进展》(主编),气象出版社,1992年9、《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主编),接力出版社,1994年10、《尝试 成功 发展》(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尝试 开拓 创新》(主编),海南出版社,1998年12、《尝试 创新 研究》(主编),海南出版社,2000年13、《尝试 学习 研究》(主编),海南出版社,2002年14、《尝试成功的学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5、《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6、《小学数学尝试教学设计》(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7、《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8、《中学尝试教学设计》(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9、《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课例》(主编),接力出版社,1993年20、《新编小学数学备课指导(一套六本)》(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年21、《小学数学尝试学习准备与测定(一套12本)》(主编),海南出版社,1999年22、《尝试教学全书》(主编),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从以上出版的图书中可以看出尝试教学研究的逐步发展,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再到尝试学习理论。这几十种尝试教学研究方面图书,总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对推动尝试教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其中《尝试教学法》一书,在1989年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著作奖,《尝试成功发展》一书中“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在1999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还有多种图书获全国或地区的优秀图书奖。教育科学出版社从1999年开始出版“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历经了6年时间,先后出版了7本书(4、5、14、15、16、17、18)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小学数学方面,配合尝试教学实验,出版了一套教师用书:《新编小学数学备课指导》,一套学生配套练习用书:《小学数学尝试学习准备与测定》,有利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尝试教学法。 1、《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2、《小学口算表》(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3、《怎样教小学数学》(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4、《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第一集)》(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5、《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第二集)》(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6、《小学生为什么会算错》(专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7、《邱学华小学数学教育文集》(专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8、《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9、《邱学华小学数学教法与教案》(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0、《邱学华小学数学教学法探究》(邱学华 戴汝潜),山东教育出版社,11、《小学数学教师手册》(邱学华 唐世兴),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12、《小学数学课外活动》(邱学华 唐世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13、《教育的标准化测验》(邱学华 王权),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4、《小学数学教育学》(王权 邱学华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5、《小学数学备课手册(1-10)》(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3年16、《农村小学教师手册》(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17、《中等师范学校课本——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8、《中等师范学校课本——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9、《师范生手册》(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20、《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21、《小学数学教学全书》(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2、《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训练》(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著作颇多,涉及面很广。大部份是在80年代出版的。文革后百废待兴,教师急需教学参考书。他日夜奋战写成《怎样教小学数学》,198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先后共印了近百万册。1982年开始在《福建教育》杂志上开辟专栏“小学教师之友”连载我写的文章,后来结集成书:《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第一集)、(第二集),同样受到教师欢迎。为了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他整整化了半年时间搜集资料,整理撰写了《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此书有近百万字,是研究建国后小学数学教学史的一本重要著作。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数学教育图书展销中,此书受到国际数学教育家、特别是港澳台学者的青睐。1991年是我从教四十周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专门为我出版了《邱学华小学数学教育文集》也算是对他40年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总结。由于他出身小学教师,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写的东西,贴近教师实际,教师喜欢看,许多书都是一版再版,多次印刷,总发行量有300多万册。 1、《数学信箱——分数》(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2、《数学信箱——数的整除》(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3、《数学信箱——应用题》(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4、《看图学应用题》(专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5、《解应用题的钥匙》(专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6、《解速算题的钥匙》(唐世兴 邱学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7、《解图形题的钥匙》(郑审机 邱学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8、《解竞赛题的钥匙》(朱刚 邱学华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9、《小学数学袖珍手册》(邱学华 吴家麒),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0、《六年制小学数学课外读物(1-6)》(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11、《初中生智力训练(1-3)》(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12、《小学生智力训练(1-6)》(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13、《小学数学智能训练(1-6)》(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4、《教你怎样想——小学数学思维训练(1-5)》(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5、《小学口算应用题思维训练(1-12)》(主编),海天出版社,1995年16、《数学大世界(1-6)》(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17、《应用题基本训练顺序》(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18、《数学大王(1-6)》(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9、《语文大王(1-6)》(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20、《科学大王(1-6)》(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21、《故事大王(1-6)》(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22、《数学小博士(1-12)》(主编),珠海出版社,2004年他的著作中,很大一部份是学生读物。中国的小学生有2亿多,他们需要读好书,一本好的读物能够影响多少孩子。他针对小学生应用题难和怕学应用题写了一本《解应用题的钥匙》,1984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十多年来连印了十五次,总印量竟达200万册。1985年,他收到一封从上海教育出版社转来的美国来信,写信的是一位从广东番禺移民到美国的中学生,她获得了加州中学数学竞赛第一名。她在国内读小学时,看了我写的《数学信箱》,爱上了数学,因而到美国读中学,数学成绩名列第一,特地写信来感谢我的。他看了非常感动,更激起我为孩子写好书的热情,接着主编了《六年制小学数学课外读物》、《数学大世界》、《教你怎样想——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数学大王》等,都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其中许多种图书都获得全国或地区的优秀图书奖。孩子们喜欢看我写的书,许多书都是多次印刷,总发量有1000多万册。 1、《邱学华谈尝试教学法》(3盘),江苏省电化教育馆,1996年第一集 什么叫尝试教学法第二集 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第三集 尝试教学法的实践效果2、《邱学华课堂教学实录》(2盘),江苏省电化教育馆,1996年(1) 小学数学《年、月、日》(2)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3、《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精品课宝典 邱学华专辑》(2盘),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1998年(1) 小学数学《两步应用题》(2) 小学数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4、《邱学华讲怎样教小学数学》(5盘),山西省电教馆,1995年第一讲 小学数学的教材分析第二讲 小学数学的课堂结构第三讲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第四讲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第五讲 小学数学的练习设计5、《邱学华教应用题》(1盘),江苏省电教馆,1996年6、《邱学华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1盘),江苏省电教馆,1998年

陈心的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主任

陈 心 1942年出生,福建人,中共党员,编审,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委员。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会长。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任临床内科医师十余年。仍定期在福建省立医院、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及省级机关医院兼临床内科工作,对诊治心血管病、老年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十余年来负责福建医药杂志编辑出版工作,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高评委审评为编审职称(正高)。1996、1997年福建医药杂志先后荣获福建省、全国、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奖,为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immunology投稿经验

下一篇:环境与健康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