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班子成员

发布时间:2023-02-20 23:54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班子成员

2001年1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欧阳平凯担纲的“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在酶法合成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首次为生化加工过程的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是组合合成思想在液相反应领域应用成功的范例和重大突破;同时,该项目首次实现了生化催化过程技术的重大进步,也是有机酸和氨基酸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解决了生物化学工程中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难题,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L—苹果酸、L—丙氨酸等一系列国产新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形成的经济效益已突破亿元。打开欧阳平凯的人生履历不难发现,他从小就立志为家为国学习知识的高远志向;从不向命运低头,矢志向前的无比韧性;勇担重任,报效国家的赤子情怀。“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三湘四水,自古人杰地灵,位于湘潭的欧阳家族更系一代文豪欧阳修后裔,素享尊儒崇学的盛誉。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欧阳家族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于是父母为其取名“平凯”。受家学熏陶的欧阳平凯自幼聪慧过人,4岁入学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极富朝气与才情,无论什么活动都积极踊跃、不甘人后。然而,8口之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在1957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后,便遽然远逝。面对生活的风浪,欧阳平凯这棵小小的幼苗,挺立于风雨中,尚在读初二的他和大弟弟选择了辍学帮助体弱的母亲维持一家的生计。苦难往往是对强者的锤炼。欧阳平凯一边打短工,一边自学,从懵懂无知,走向了自强自立,走向了坚忍不拔。彩虹总在风雨后。辍学后的欧阳平凯终于重返校园,初中、高中,他在数学、物理和化学上展露了较高的天分。1963年,他以湖南省高考优秀成绩跨入了清华大学,就读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班级第一个发展的团员,并在担任班长、学习委员中,初步展现了组织才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1968年毕业之际,欧阳平凯这位清华化工系的高材生,被分配到河北石家庄一家企业当了一名工人。在基层10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他于1978年第二次走进清华,跻身“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行列,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换热网络的择优组合》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以全优的成绩成为那个年代清华化工系提前毕业的首位研究生。1981年,为了解决夫妻分居,欧阳平凯告别母校,来到了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工作。两年后,在他顺利通过外语考试,准备出国攻读化工博士学位时,学院和时钧院士找到了他:“学校要成立生物化工专业,这方面的人才极为缺乏,准备送你出国进修生物技术。”从化学工程专业转为生物化工专业,无异于是撤离即将占领的“阵地”,转而去强攻另一个情况不明的“战略高地”。欧阳平凯犹豫了,但他很快打消了顾虑:“我是在党的关心、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学校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知难而退不是我的个性,敢于创新才能获得成功。教育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38岁转行,欧阳平凯任重道远。他先后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进修生物技术。在国外,他以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和一名公派学者的良知,积极求知于生物化工这一前沿交叉学科,全方位摸清了其发展脉络,掌握了其最新的发展态势。他所做的课题《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传热研究》给导师Moo Young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尽管导师很希望他留下来,但是进修结束后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途。“人是要讲点精神的。”这是欧阳平凯常说的一句话。凭着这点精神,1987年,他归国后白手起家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那是一段令他和同事们毕生难忘的创业历程。当时国内尚无生物化工专业,更无这方面的导师和人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此外,当时的南京化工学院资金严重匮乏,实验室简陋陈旧,师资不足。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欧阳平凯作为学术领头人,他充分依靠团队力量,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克服重重困难,一边带几十名学生亲自授课,一边坚持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2小时以上;没有教材,他组织同事们一起编写;没有资金,他东奔西走地找科研合作单位。终于,一个像模像样的生物化工专业在南京化工学院建立起来了。在创建生物化工与微生物制药专业的同时,欧阳平凯还比较国内外生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的“工业生物技术”概念,并成立了全国首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后这个研究所发展成为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治疗心血管病、肝病和糖尿病的1,6—二磷酸果糖(EDP),该产品不但国内领先,成本与质量还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在创业过程中,欧阳平凯以其突出的科研成果和多篇高水准论文,晋升为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由其主持的《生物分离工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筚路蓝缕终换硕果满枝。他,成了参天大树,成了破解生命奥秘的人,成了生命科学的问鼎者。而昔日寂寂无名的生物化工教研室,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点和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均科研经费50万元/年的学院,建立了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和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锐意创新 “只要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抓住机遇,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1994年,欧阳平凯走上原化工学院领导岗位后充满激情地说。他率先提出学校发展要抓两个“QIAN”(学科前沿和学校钱财)和两个“CAI”(师资人才和办学财力)。在上级基本没有投入,学校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欧阳平凯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的师生员工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10年的奋力赶超,终于将南京工业大学建成了江苏省省属高校的佼佼者:拥有3位院士、4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两位“863”领域专家,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最多,获得国家奖励等级最高、数量最多,人均科研经费到款最高的省属高校。欧阳平凯在任校长之初,在学校发展思路上,就迸发出一个个智慧的火花,首先是摒弃“等靠要”的旧观念,突破学校发展中的“瓶颈”,力排众议,大胆决策,创建了江浦新校区。10年间,占地3400余亩的荒山秃岭,被建成了树成行、花成丛,处处有景致、月月有花香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校园,被誉为“江苏省最美的校园”之一。创建了多个平台,筑巢引凤集聚人才。以位于该校新模范马路丁家桥20万平方米的南京科技广场为载体,整合科技资源,全面对社会开放,引导企业将技术中心设在学校。通过学校的资源管理去“蓄水”,使一批企业在水中“养鱼”,真正实现创新资源的“无缝对接”,避免了高校研发成果“养在深闺,难以转化”的弊端,实现校企双赢。目前,已有包括全球化工百强企业——赫克力士公司、江苏中丹集团等50家国内外企业在大楼内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南工大——南京高新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这批领军人才的加盟,不仅将直接充实和提升南工大的科研教学力量,也将有效提高高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有两批17位领军人才入驻。他们多为“海归派”,分别来自哈佛、普林斯顿、普度等国际名校或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的国度国家实验室,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引导教师创新、创业。形成在实验室“育种”,在产业园“育苗”的科技创新模式,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互动,育种与育苗的有机结合。“一园三区,人才领先,跨江发展”的大学科技园格局获得了省级大学科技园授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也成功通过认证。此外,南工(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将学校简称由“南工大”改为“南工”)还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企业合作,仅2008年就先后与无锡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宿迁市人民政府、沙钢集团、远东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进行教授与企业之间的对接研发、或进行企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或进行重大课题的联合申报;依托南工大成立的全国首家科技创新协会,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教授创办学科型公司。南工大规定科技成果入股的70%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结余经费入股的80%股权归教师所有。这一措施调动了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因而在南工大的科技创新诸平台上,由教授创办的学科型公司如雨后春笋,实现了多方共赢。多家学科型公司,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硬件、软件条件的提升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帮助。学校所有公司都成为南工大学子实习、见习、从事知识到实践转化的基地;教师将科研的实践过程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此一来,南工大的学子较早地接触到了科学前沿,较早地接受到创新、创优、创业的环境熏陶。一流科研团队和产学研转化的佳绩,也促进了学科、实验室和精品课程等一系列的建设。南工大现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省一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个,省重点学科8个;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在抓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同时,欧阳平凯及其领导班子成员深深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统一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的闭环系统,全面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该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江苏省首家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的高校,并荣获2007年“江苏质量奖”。谈及南京工业大学在他出任校长后取得的不凡业绩,欧阳平凯表情淡然,而在谈起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设想和打算时,欧阳平凯却微微有些激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是我和所有南工大人目前最大的任务。” 2008年12月30日,在江苏省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上,欧阳平凯当选为江苏省科协七届委员会主席。他在讲话中表示,将和各位副主席、全体委员一起,团结动员全省300多万科技工作者,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大力加强决策咨询,大力发扬优良传统,为江苏的科学发展出大力、立新功。作为我国“化工与生物技术”交叉领域重要的学科代表人之一,欧阳平凯对此次当选表示:“作为一名新主席,又是一名‘老科协’,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说,从2004年担任省科协副主席以来,亲身感受到科技群团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全省科协工作迎难而上,创新发展,在举办青年科学家年会、创设系列科技高端报告会、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兴农富民工程以及参与抗击冰雪灾害、支援汶川震后重建等方面,做得有声有色,社会影响大。欧阳平凯说,江苏是经济大省、科技大省,科技和人才一直是支撑江苏发展的优势所在。现在,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接近50%。能不能将江苏的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科协组织责任重大。长期以来,江苏科协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全国一直处于第一方阵。任期内,他将和省科协同仁一道,和衷共济,凝心聚力,为圆满完成本届委员会绘就的工作蓝图而努力。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对此,欧阳平凯说,江苏省科协将更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省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参与建设新江苏搭建平台,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服务,并担负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力争为江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的大会纪要

三、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纪要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3年10月26日在南京高楼门饭店召开,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卫生部疾控司、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CDC、中国麻协、中国残联、马海德基金会、中国医科院皮研所、广东汉达康福协会及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推选的正式代表应到192人,实到169人,23名代表因防SARS等原因请假。会议特邀代表韩国方济阁会申东旼先生、爱德基金会吴安安主任、江苏省残联代表等6人出席开幕式。大会执行主席由肖梓仁 张国成陈家琨 赵天恩 胡鹭芳 王立忠同志担任,潘春枝任大会秘书长,申鹏章、汪华同志任大会副秘书长,大会主席团由王立忠、王健、叶福昌、申鹏章、杨军、肖梓仁、张国成、李文忠、沈洁、汪华、陈家琨、陈贤义、邵遂德、林伯滢、林均伦、赵子山、赵天恩、胡鹭芳、熊俊浩、薄绍晔等同志组成。大会开幕式由张国成副理事长主持,赵天恩副理事长致开幕词;江苏省卫生厅黄祖瑚副厅长致欢迎词;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陈贤义副司长作重要讲话,他说:“中国的麻风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的任务和难题,希望更好地发挥麻风协会在团结麻防队伍,咨询国家策略,动员社会参与,组织培训交流,协助防治落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麻风防治工作的策略,为落实各项麻风防治措施,广泛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促进麻风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作出新的努力。把协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水平。”中国医科院皮研所所长陈志强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讲了话。韩国方济阁会申东旼神父作为会议特邀代表讲话,他说:作为麻风病人的朋友和国际人道主义战士,很高兴与全国的麻风防治战友见面。希望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这共同的目标,能够做一点贡献,是我的梦想和幸福。潘春枝同志向与会代表宣读了中国科协、马海德基金会苏菲理事长、中国CDC沈洁副主任和台湾麻风服务协会谷寒松理事长发来的贺信,宣读了全国人大办公厅“关于同意傅铁山副委员长担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职务”的电话答复,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与会代表听取了胡鹭芳副理事长代替肖梓仁理事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所做的《团结进取,继往开来,为消灭麻风病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听取了申鹏章同志所做的《关于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修改》报告;听取了潘春枝同志传达《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社会团体会费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3】95号)以及《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大会分成四组,对以上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会议举手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和《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会议通过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选举办法》,选举陈家琨教授作为总监票人,选举林均伦、叶福昌、邵遂德为监票人。采用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方法,经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发出选票169张,收回169张,丁忠普等98位理事候选人全部当选。10月26日下午17点召开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会议由张国成常务副理事长主持。新当选的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成员赵子山、汪华、宋顺鹏、张福仁副理事长分别向大会宣读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通过“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原则通过《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修改草案)的决议;关于通过《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的决定和“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公告;刘国卫副理事长向大会宣读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关于授予傅铁山副委员长、肖梓仁教授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的决定,授予叶干运、苏菲、李桓英、陈家琨等为名誉理事的决定以及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和常务理事会成员名单;熊俊浩副理事长宣读了“致第四届理事会离任理事的感谢信”;潘春枝秘书长宣读了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关于聘任申鹏章研究员为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的决定;关于通过麻风各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决定;关于通过《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会议对《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举手表决通过。在热烈的掌声中,王立忠理事长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工作,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把协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闭幕讲话。他说:“这次大会,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16大精神指引下,我国麻风防治工作者跨进新世纪的第一次盛会。大会气氛热烈,民主求实,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圆满成功。会议期间,全国老、中、青麻防工作者济济一堂,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畅所欲言,共商消除麻风大计。这次大会,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国麻风防治工作者积极献身麻风防治事业,为完成“十五”规划和尽快实现全国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同志同意担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麻风防治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他要求广大会员和各位理事,一要树立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自觉肩负起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二是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三要树立高尚的科学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团结协作,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艰苦奋斗,为中国麻风防治事业的进步和协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附件1.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通过“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并同意肖梓仁理事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所做的《团结进取,继往开来,为消灭麻风病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含财务报告),大会对四届理事会的工作表示满意。大会认为,自中国麻协“四大”以来的5年中,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中国科协、卫生部和我国麻风防治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对外合作、科普宣传、组织建设、编辑出版、横向联系等各项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代表们认为四届理事会充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五届理事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大会希望,第五届理事会在党的16大精神指引下,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全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不断深化协会工作改革,促进我国麻风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做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为在我国消灭麻风病继续作出新贡献。2.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原则通过《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修改草案)的决议依据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民政部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结合我会的具体情况,本届大会对《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修改草案)作了进一步审议,认为此草案内容已较为完善,并原则通过。大会责成第五届理事会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中国科协审查同意后,报民政部核准后生效。3.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通过《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就潘春枝同志所作的《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会员是协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主要依靠力量。为会员服务是协会的立会之本和基本职责,今后要在组织设置、工作部署、资源配置、开展活动方面给予充分体现,并定期向会员征求意见,接受会员的监督和约束;而遵守协会章程,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及时交纳会费,则是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麻协会费收取标准、收取办法及会费使用、管理办法》。4.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主席团关于“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公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经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现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98名理事名单公布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忠普刁鉴兴马 海王立忠王荣茂王 健王 强方继行牛建平尤卫平宁 涌 叶建君(女) 石洪喜白建斌龙月祥 史月君(女)申鹏章刘国卫刘贵国刘放鸣江 澄齐建国齐德宫许卫国许亚平 任丽娟(女) 冯清华 闫维国牟彦生牟鸿江池信银何存新汪 华 沈 洁(女) 沈进进 沈建平苏文义宋顺鹏李广华李文忠李 明李新杰吴仁明吴祖强吴勤学陈志强陈志强陈永华陈均阳陈树民陈裕旭严守远严良斌邱英习张国成张福仁张新华武文斌林伯滢杨广泽杨忠民杨 军杨斌(女) 杨荣德金刚石郑碧忠居来提赵子山赵天恩赵志炼赵勇进胡鹭芳(女)姚建军郝 阳徐学锋徐春茂徐耀华高彦伟崔 林程锦华顾昌林黄小雄黄培勇景志春蒋辽远韩尔阳韩存连韩雪峰廖文芳(女) 潘 恕 潘春枝(女) 潘琼华(女) 潘良德 薛 健蔡祖良熊俊浩薄绍晔戴宪法5. 关于通过《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并结合我会实际情况制定的《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提交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经全体与会代表举手表决通过。此办法解释权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2003年10月26日 南京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与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0月26日15时在南京高楼门饭店召开,会议由赵天恩、胡鹭芳同志主持。会议应到理事98人,实到75人,23人因防SARS等原因请假。会议选举陈家琨教授作为总监票人,选举林均伦、叶福昌、邵遂德为监票人。采用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方法,经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发出选票75张,收回75张,选举以下同志为我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刁鉴兴王立忠王 健石洪喜申鹏章刘国卫江 澄任丽娟(女)牟鸿江汪 华 沈 洁(女) 宋顺鹏李文忠陈志强陈树民黄培勇张国成张福仁林伯滢赵子山赵天恩赵勇进 胡鹭芳(女) 姚建军郝 阳韩存连 潘春枝(女) 熊俊浩薄绍晔选举以下同志为我会第五届理事会负责人:理事长:王立忠常务副理事长:张国成副理事长(以姓氏比画为序):刘国卫 汪 华 宋顺鹏 张福仁 赵子山 熊俊浩秘书长:潘春枝(女)10月26日16时,王立忠理事长主持召开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如下问题:1.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理事会领导成员分工:王立忠理事长主管协会全面工作(法人由王立忠理事长委托,并监督法人工作)张国成常务副理事长主管外事、学术、杂志工作;张福仁、赵子山分管杂志、出版工作;熊俊浩、宋顺鹏分管组织发展、横向联系;刘国卫、汪华分管科普宣传、继续教育;潘春枝负责协会日常工作。所有领导成员均有募集麻风基金的职责。按照民政部《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和《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以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王立忠理事长目前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法人,不能兼任我会法人。王立忠理事长的提议:第五届理事会由潘春枝秘书长任法人代表。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王立忠理事长的提议,第五届理事会由潘春枝秘书长任法人代表。2.会议一致通过了潘春枝秘书长提名申鹏章同志为第四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的决议;3.会议一致通过了潘春枝秘书长提议的我会各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委员组成人员名单:1)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顾问江澄,主任委员陈祥生,副主任委员许卫国,委员:武文斌、王强、宁涌、吕成志、刘殿昌;2)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张国成,主任委员严良斌,副主任委员姚建军,委员:唐辛、王载明、刘刚、龙恒、沈进进、林均伦;3)科普与健教:顾问赵天恩,主任委员陈树民,副主任委员王荣茂,委员:徐跃华、许亚平蒋辽远、、金刚石、徐春茂;4)治疗委员会:顾问李文忠,主任委员沈建平,副主任委员牟鸿江,委员:景志春、周龙朝、张连华、王耀斐、刘放鸣;5)实验技术:顾问吴勤学,主任委员尹耀平,副主任委员卢宪梅,委员:刘作圣、雍刚、翁小满、董永慧、施美琴、张振国、潘慧清。4.会议一致通过了我会2003年第四季度和2004年工作计划(略):5.会议认真讨论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并结合我会实际情况制定的《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提交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6.会议通过了协会办事机构规章制度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待遇。会议认为:专职队伍的建设是社团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应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劳动和各项社会保险;因我会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在中华医学会,故各项规章制度应参照中华医学会的各种规章制度执行,专兼职工作人员待遇亦参照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一级协会的待遇和对麻防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执行;会议还讨论了1993年底~1997年在我会承包印刷厂工作的郭世忠同志的问题。7.其他工作(略)。王立忠理事长将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各项决议通报第五届理事会与会理事,与会理事举手通过。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决议1.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名单1)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刁鉴兴王立忠王 健石洪喜申鹏章刘国卫江 澄任丽娟(女)牟鸿江汪 华 沈 洁(女) 宋顺鹏李文忠陈贤义陈志强陈树民 张国成张福仁林伯滢赵子山赵天恩赵勇进 胡鹭芳(女) 姚建军 郝 阳 韩存连 潘春枝(女) 熊俊浩 薄绍晔2)领导班子人员名单理事长:王立忠常务副理事长:张国成副理事长(以姓氏比画为序):刘国卫 汪 华 宋顺鹏 张福仁 赵子山 熊俊浩秘书长:潘春枝(女)副 秘 书 长:申鹏章(兼办公室主任)2. 关于授予傅铁山、肖梓仁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的决定经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授予傅铁山副委员长和肖梓仁教授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3. 关于授予陈家琨等为名誉理事的决定根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第十八条的规定,经第四届理事会提名,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陈家琨等同志为第五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名誉理事称号,名单如下(按姓氏比画为序)叶干运 苏 菲 李桓英 陈家琨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2003年10月26日 南京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议1. 关于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分工及潘春枝秘书长任法人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理事会领导成员分工:王立忠理事长主管协会全面工作(法人由王立忠理事长委托,并监督法人工作)张国成常务副理事长主管外事、学术、杂志工作;张福仁、赵子山分管杂志、出版工作;熊俊浩、宋顺鹏分管组织发展、横向联系;刘国卫、汪华分管科普宣传、继续教育;潘春枝负责协会日常工作。所有领导成员均有募集麻风基金的职责。按照民政部《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和《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以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王立忠理事长目前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法人,不能兼任我会法人。王立忠理事长的提议:第五届理事会由潘春枝秘书长任法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王立忠理事长的提议,第五届理事会由潘春枝秘书长任法人。2. 关于聘任申鹏章为副秘书长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了潘春枝秘书长的提议,聘任申鹏章同志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3. 关于通过麻风各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了潘春枝秘书长提议的我会各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委员成员名单:1)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顾问江澄,主任委员陈祥生,副主任委员许卫国,委员:武文斌、王强、宁涌、吕成志、刘殿昌;2)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张国成,主任委员严良斌,副主任委员姚建军,委员:唐辛、王载明、刘刚、龙恒、沈进进、林均伦;3)科普与健教:顾问赵天恩,主任委员陈树民,副主任委员王荣茂,委员:徐跃华、许亚平、蒋辽远、、金刚石、徐春茂;4)治疗委员会:顾问李文忠,主任委员沈建平,副主任委员牟鸿江,委员:景志春、周龙朝、张连华、王耀斐、刘放鸣;5)实验技术:顾问吴勤学,主任委员尹耀平,副主任委员卢宪梅,委员:刘作圣、雍刚、翁小满、董永慧、施美琴、张振国、潘慧清。4. 关于通过《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章程》,并结合我会实际情况制定的《麻风基金的募集及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交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5. 其他决议(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2003年10月26日 南京四、历 史 沿 革中华麻风救济会于1926年1月在上海成立(香港、福州、汕头、厦门等地相继成立分会),该会以铲除国内麻风,予麻风者和他们的子女身灵上的救济及与国内外同样机构合作为目的。并于1927年1月出版发行了机关刊物《麻风季刊》(The Lepero Quarterly)。据该刊物记载,中华麻风救济会分别于1932年在上海、1935年在广州、1937年在上海召开第一~三届中华全国麻风大会,其中第二届大会后,由中华麻风救济会提呈中央卫生署的建议被采纳,中央卫生署通令普通医院收治麻风病人(《麻风季刊》第六卷,第二号,1932),此防治麻风病的做法领先于世界同仁。中华麻风救济会以国家荣辱为己任,以救治麻风病人为职责,鼓励铲风运动,提倡科学治疗麻风,介绍最新麻风学理和药物,灌输麻风教育,推动麻风救济问题,报告国内外麻风信息和铲除麻风运动的成果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也仅仅是萤火之光。

科技管理研究可以加急出版吗

科技管理研究可以加急出版。以前几次投稿都是在终审环节折戟沉沙,这一次似乎编辑部流程有点变化:没有了终审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三审。在经过两次的一审后,大概率都会通过并且返修,通常要求作者对格式进行修改、补充作者信息等。在作者修回后进入二审,基本上也不会提出修改意见,大概率通过进入三审(即以前的终审环节)。在三审环节才是真正的考验,只有在通过三审,或者在三审收到返修意见后,稿件才会进入决审阶段。如果通过三审或者三审返修,决审似乎机会就比较大了。在本稿件审稿过程的三审过程中,通讯作者收到了编辑部联系修改论文的短信。主编很和蔼,直接指出了三审中修改意见,就论文如何修改进行了指导。三审后续的进度就非常快了,很快就收到了录用通知。论文大约13000字(不计空格),而且表格和图也比较多,所以版面费有点高(其实相对于我的版面而言,还可以接受吧)。 这个杂志的优势在于审稿还是比较快的,我的稿件前后1.5月,正常情况2个月内也会有结果,比较良心了。相比于另外一篇稿件,审稿4-5个月,修改3轮,结果在终审环节被毙,这个就很不错了。所以,科技管理研究可以加急出版。

宗璞的弟弟?

冯钟越,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钟越,1931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祖籍河南省唐河县。祖父冯台异是清朝进士,在湖北崇阳当过知县。父亲冯友兰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学者。母亲任载坤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辛亥革命前辈任芝铭的女儿。冯钟越先后在昆明、北京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在大学读书时他就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的积极分子,于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冯钟越开始参加工作走向生活的时候,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建设的序幕刚刚拉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航空工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建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放弃了留校和去昆明工作的愿望,毅然报名服从组织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被分配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加入了建设航空工业的行列。
当时,航空正业按照中央确定的由修理到制造、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发展方针,在完成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转变以后,从1955年开始筹建航空科研机构,开展研究设计工作。1956年,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立了,从此冯钟越开始了飞机结构强度的研究工作。
在冯钟越从事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25年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提高,飞机结构布局形式不断改变,因而在强度计算方面,传统的理论方法有的已不再适用。所以,开辟新领域、研究新技术、实现新突破,以满足研制新型飞机的需要,就成为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主要课题。加之,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使用,应用软件的研究亦成为强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冯钟越知难而进,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而推动了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不断进步,为发展祖国的航空科研事业作出面贡献。
冯钟越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能把握本专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科研工作的主我方向,规划科研铝攻关课题,一旦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亲自组织实施,带头攻关。他既有战略思想,又有战术目标;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他胸怀全局,指挥若定,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脚印。他对科技人员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在审查报告时,他对其中的数学公式都要逐一验算,甚至连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放过。
冯钟越在科技工作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带出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科技工作的实干家。对科技人员压担子、上课题,既大胆放手,又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在科技工作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他很关心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外语水平的提高,给予他们学习进修的机会。他特别注意技术尖子的发现和培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年科技专家刘夏石就是冯钟越当时重点培养的技术尖子之一。
冯钟越本人在回顾25年来从事飞机强度工作的实践时写道:“我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求知精神,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因此能够提出一些带方向性的建议和支持那些有创建性的想法。由于这些年来接触的技术领域较多,因此知识面也比较开阔,能够解决一些技术难点和组织指导较大的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实施。”由于在科技工作中的建树,他成长为祖国第一代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先后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委员,1981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冯钟越在科技工作上的建树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专家,而他又有出众的文学素养,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他去世的时候,冯友兰为儿子写了挽联:
“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
泪洒岂只为家痛;
能娴科技,能娴文艺,全才罕遇,
招魂也难再归来。”
冯钟越为我国的航空科研事业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飞机结构强度工作的开创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1年开始建立航空工业,1956年,我国已经制造出喷气式飞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航空科研事业,独立自主地设计制造自己的航空产品,实现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转变,已经提到航空工业的议事日程。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室成立并开始设计我国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飞机。冯钟越是飞机设计室的强度组长,主管歼教1飞机的强度工作。他主持制定了强度计算方案,签发了主要设计图纸,拟定和发出了全机静力试验大纲和试验任务书,协助试验室领导组织了全机静力试验的准备工作。歼教1飞机全机静力试验顺利通过,强度完全合格,为新机上天试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夏,冯钟越受领导的委托,冒酷暑到南昌飞机制造厂参加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初教6飞机的强度复查工作。经全机静力试验证明,经过复查加强以后的飞机满足了强度要求。
1958年以后,冯钟越相继参加两种高空高速歼击机的设计工作。这两种飞机都是小展弦比机翼,传统的工程梁理论已不能用于这种类型机翼的应力分析。他采用以梁和抗扭盒为基本元件的矩阵位移法,使用计算机对东风113飞机进行了应力分析。同时,还进行了矩阵力法的应用探讨。

1961年8月航空研究院成立以后,冯钟越任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副主任(1962年任主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摸透(消化)从苏联引进的米格-21飞机,为以后自行设计新型歼击机创造条件。他组织领导了对米格-21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翻译和消化工作,以期掌握该机强度计算的特点。为了验证其计算方法,组织和指导了一些试验件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摸透米格-21飞机的过程中,他没有满足于只了解该机的一般情况,而要求弄清楚原报告选用的计算参数、载荷类别大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材料的选用,以及气动加热问题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对尚没有掌握超音速飞机设计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在摸透过程中,对原报告中数据不协调和计算数据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了更正,保证了数据和图纸的一致性,使飞机工厂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正确的强度报告,作为处理生产问题的依据。
为适应自行研制新机的需要,在消化米格21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基础上,他重视引进新技术,亲自参与并组织科技人员抓紧对小展弦比机翼应力分析和影响系数的研究,并以直接刚度法为基础,编制机翼应力变形分析计算程序。此外,他还领导了蜂窝结构、整体壁板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优化设计,为设计新型歼击机作技术储备。
1964年,开始自行设计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在歼8飞机设计中,冯钟越负责全机的结构强度和试验工作。他从我国飞机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歼8飞机强度计算原则》,确定了飞机各大部件的计算方案。他强调要在吸收米格-21飞机成功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所前进”,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歼8飞机强度计算水平实现新的突破。机翼的设计计算采用米格-21飞机三次静不定解法,用LCVY位移法给出影响系数,校核计算用有限元法。机身的强度计算仍采用传统的简化假设。冯钟越签发了歼8飞机的主要设计图纸。为确保设计质量和飞机安全上天,他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工作,经全机静力试验证明,歼8飞机的强度工作是成功的。冯钟越为歼8飞机制定的强度计算原则及做法,后来在其他新机研制中得到借鉴或沿用。
歼8飞机在1985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于冯钟越是歼8飞机研制的主要参加者,在歼8飞机设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发给他特等奖光荣册。
1970年以后,冯钟越参加了歼9飞机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由于歼9飞机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过热障,他把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热结构问题,特别是热结构的规范和强度计算的标准问题。
1973年以后,他组织领导了水轰5飞机、运7飞机、运8飞机、运10飞机的全机静力破坏试验。所有这些试验项目都做到一次成功,满足了设计生产单位的定型要求。

我国有限元法应用研究的开拓者

有限元法的研究和应用是从飞机设计的实际需要中提出来的。1958年,我国开始设计两种超音速歼击机——东风107和东风113飞机。由于这两种飞机都是小展弦比机翼,传统的工程梁理论已不能用于这类飞机机翼的强度刚度计算。当时摆在冯钟越面前的问题是:必须寻求一种小展弦比机翼的计算方法,以解决飞机设计中所碰到的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小展弦比机翼在强度与刚度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相对厚度小,应力水平高,对应力分析的精度要求更高,但是又因结构十分复杂,其内部空间小,除提供收放起落架及存放油箱需要外,还要悬挂各种操纵面(襟翼、副翼),所以以平面假设为基础的工程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结构分析方法;二是小展弦比机翼的颤振分析是设计的一大关键,而颤振分析(当时认识水平上)基于准确的结构柔度影响系数矩阵(而传统的工程计算方法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说,必须找到这样一种方法,它既能给出准确的应力和变形,同时又能给出结构的柔度影响系数矩阵。
冯钟越为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国际上也在刚刚开始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众说纷纭中,冯钟越认定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就是出路。于是他组织人力开展研究工作,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弄清方法原理,试算例题。当时,设计室只有手摇式计算机,算一个10阶矩阵代数方程,往往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对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初步入了门,掌握了位移法和力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1961年,成立航空研究院(国防部六院)。冯钟越及时向六院提交了他亲自起草的“小展弦比机翼强度刚度研究”课题的立题报告。六院批准了冯钟越的报告,并作为六院的重点研究课题列入科研计划,由他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从思想上、技术上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课题组成员长驻北京进行技术攻关,并得到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在课题研究中,冯钟越治学态度严谨,不仅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而且重视试验验证工作。在课题研究全面铺开的同时,他克服一切困难又亲自组织力量生产了1:5金属模型,以便进行试验对比分析;接着又进行了难度较大的机翼结构影响系数的实测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后来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

“小展弦比机翼强度刚度研究”课题经过3年努力,于1965年圆满完成了课题规定的研究任务,并提交了可供型号设计实际使用的小展弦比机翼应力分析和柔度影响系数计算的位移法、力法、直接刚度法、子结构分析法等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基本上接近于当时的国际水平。
从1964年开始,我国自行研制歼8飞机,冯钟越果断地决定把自行研制的有限元法用于歼8机翼的校核计算,使我国飞机设计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先进的、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电子计算机在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上得到实际应用。该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结构分析系统——中国计算力学的里程碑

1975年4月,三机部六院在西安召开了飞机和战术导弹强度研究十年规划会议。根据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各方面的迫切要求,冯钟越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研制大型通用结构分析系统的条件,建议将通用有限元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研制作为强度研究的重点课题。部院同意并批准了冯钟越的建议,将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的研究课题列入部院的科研工作计划,并先后任命冯钟越为结构分析系统I、Ⅱ、Ⅲ型的主任工程师。
航空结构分析系统I型(汉语拼音缩写为:HAJIF1),是用于结构静力分析的软件系统。从1976年5月开始研制,1979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它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大型、通用、效率较高的航空静力结构分析应用软件系统。
结构分析系统I型,可分析结构在气动载荷、集中载荷和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系统采用了有独创性的多级子结构和局部对称性分析技术,通用性强,便于分析任何形态的大型复杂结构。系统建立了面向用户的结构分析专用语言,使用灵活,易于掌握,便于组织专用程序。系统具有数据自动生成能力,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系统提供了自动分块加有效列和超元矩阵两种解法。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的扩充与修改。系统具有中断与诊断功能。
结构分析系统Ⅰ型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分析大型航空结构的能力,为飞机强度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计算手段,从而提高了飞机的设计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是实现航空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鉴定认为:“用计算机解决大型复杂结构,建立结构分析自动化程序系统,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实现,填补了国内空白,是航空工业重大科研成果,对新机研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连工学院钱令希指出:“结构分析系统I型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计算力学的里程碑。”这项成果获1979年三机部和国防工办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构分析系统Ⅱ型(HAJIF-Ⅱ),是用于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的软件系统。该系统于1979年11月开始研制,1981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
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具有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计算、主动控制系统的颤振计算和部分突风响应计算等功能。其规模具有2.8万条FORTRAN语句、27个模块、31条固定流程,结构模型可以有7000自由度,可以计算70个特征向量。在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中,每个翼面的空气动力分块数可达200块,可以计算5个翼面。在颤振和突风响应计算中使用的形态可达50个。
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经过实际使用证明工作可靠,能够满足目前航空结构固有振动和气动弹性分析的迫切需要;在力学、数值计算和程序设计中采用了不少国内外70年代后期的新技术,具有国内的先进水平。这项成果获1981年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构分析系统Ⅲ型(HAJIF-Ⅲ),是用于航空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软件系统,1977年开始论证,1981年开始研制,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冯钟越在完成立题论证、组成了研制工作班子、待研制工作开始起步以后,于1982年10月因病逝世。
结构分析系统Ⅲ型拥有近8万条FORTRAN语句,具有较齐全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它在自动选取载荷增量步长、自动确定节点自由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该系统填补了我国大型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的空白,达到国外8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研制HAJIF系统的同时,冯钟越还组织并指导了结构多约束优化设计系统的研制。这项工作于1979年开始,1981年结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把先进的有限元分析和数学规划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飞机结构打样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该项目获1988年部级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致力于航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议事日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时,冯钟越所思考着的问题是如何改变飞机强度工作的落后面貌,尽早实现试验和计算手段的现代化,乃至整个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他认为我们试验室技术装备陈旧,要想把试验研究搞上去,必须更新装备。
1979年,冯钟越两次出国考察,参观了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研机构和飞机公司,了解了两国飞机强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他看了人家的,但更多的则是想到自己如何发展的问题。他说:“衡量水平的规模和标准最主要的是看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他认为,我们在强度研究工作方面不能等硬件,而要从软件的发展上尽快赶上去,并促进硬件的发展。要大力加快试验技术计算机化的进程。应该集中人力、财力,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实现试验技术的计算机化,改变目前仍停留于人工操作的落后状态。

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担负着大型飞机鉴定性试验和疲劳、振动及瞬态热应力试验,而现有的试验设备技术落后、效率低、误差大、试验周期长,很难适应试验工作的要求。他积极向部院领导建议,从国外引进必需的先进设备,以加速强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经部领导批准以后,冯钟越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引进项目进行了调查论证,从而使引进的项目在技术上达到先进,在价格上比较合理。
为解决瞬态热应力试验设备的落后状态,1977年12月和日本日立公司签订合同,引进日立-80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控制加热加载、瞬态热应力测试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这套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瞬态热应力的试验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疲劳试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制的模拟式和数模混合式自动协调加载设备与国外通用的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模拟式液压伺服加载系统相比,在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部批准从美国MTS公司引进一套100通道数控协调加载系统。该系统可用于120吨级大型飞机的疲劳试验,兼容静力试验。这是当时国内技术先进的疲劳试验设备。
为了实现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在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冯钟越把研究方向转向关于实现飞机设计与制造自动化这一领域,即研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系统。为了寻找依据,借鉴国外的经验,他把这个课题作为1979年访美时考察的重点之一。在大量收集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立题论证工作,亲自撰写了《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的途径》论证报告。1980年,冯钟越正式向部院领导提出“立足国内现有硬件,不失时机地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工作”的建议,很快得到部院领导的支持和赞同。1980年底,7760CAD/CAM课题组组成,部任命冯钟越为这个课题组的主任工程师。1981年,他带病冒着盛夏酷暑奔波于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和联合攻关事宜。正当7760CAD/CAM的研制工作开始起步的时候,1982年10月,冯钟越不幸病逝。7760CAD/CAM系统于1986年研制成功,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张树楫)

简历

l931年12月31日 生于北平(今北京市)。
1952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沈阳飞机制造厂总装车间工艺室主任,后任厂设计科强度组长。
1956年 任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室强度组长。
1961年 任国防部航空研究院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副主任,1962年任主任,1965年调总师办主管结构、强度、试验工作。
1970年 任四川成都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主任。
1973年 任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1982年10月 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冯钟越.三角机翼的影响系数和结构分析.航空技术参考资料,1960.
2 冯钟越.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国际航空,1960.
3 冯钟越.空气弹性力学引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63.
4 冯钟越.歼击机疲劳分析的参数方法.国外航空技术,1973.
5 冯钟越.弹塑性分析方法.固体力学中的有限元素法(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6 冯钟越.计算图象在产品结构分析上的应用.固体力学中的有限元素法(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7 冯钟越.计算控制的伺服液压试验设备在大尺寸结构验证试验上的应用.国外航空技术,1979.
8 冯钟越.用于静力分析的航空结构分析系统I型.航空学报,1980(1).
9 冯钟越.模拟飞机结构坠毁的计算机程序.国际航空,1981(9).
10 冯钟越.有限元素法在中国航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英国《FiniteElement News》杂志,1981(2、3)(英文).

上一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篇:沈阳建筑大学学报期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