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杂志

发布时间:2023-02-20 15:28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杂志

[1]林健,李焕荣.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J]. 中国软科学,2003,(12).
[2]史书良.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统计与企业决策[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宋昱雯,高长元. 基于网络经济的高技术虚拟企业规模经济分析[J]. 学术交流,2005,(12).
[4]徐颖,王卫平. 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纵向并购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7).
[5]罗伟. 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3).
[6]魏明侠,程梦来. 在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边界的研究——基于能力理论的视角[J]. 价值工程,2009,(9).
[7]商建平. 网络经济下的国有企业[J]. 山西科技,2009,(6).
[8]苑志宏,刘笔利. 企业扩张的网络经济效应[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9]李向阳.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10]徐水尚.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11]陈福添,林志扬.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人际关系模式转型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2]刘泽亮,李齐. 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
[13]张绪乾,刘相锋. 探析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组织创新[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4]张敏.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动态联盟[J]. 情报杂志,2006,(9).
[15]吴艳丽. 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策略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
[16]彭淑嫔. 网络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发展策略研究[J]. 时代经贸,2006,(4).
[17]文丽萍.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与变革[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18]武巧珍.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研究[J]. 经济管理,2006,(14).
[19]李昌凰. 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6).
[20]高林. 网络经济与集团财务集中管理[J]. 商业经济,2007,(2).
[21]吉宏伟,吴立明,孙武军. 网络经济中企业产品兼容性决策分析[J]. 系统管理学报,2007,(S1).
[22]刘陆先. 图书馆界的“创造性毁灭”——由《创造性毁灭——全球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存战略》一书引出的思考[J]. 图书馆,2007,(3).
[23]方伟. 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J]. 商业研究,2007,(10).
[24]郑明亮. 基于网络经济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 中国市场,2007,(36).
[25]王军波. 网络经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6]王鑫.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27]国伟,何留柱. 网络经济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 特区经济,2008,(5).
[28]张敬坤.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浅析[J]. 经济视角(下),2008,(7).
[29]田百洲. 网络经济下企业统计的转型浅析[J]. 商业经济,2008,(11).
[30]刘培刚,孙建军.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信息化模型[J]. 情报学报,2003,(6).
[31]王道平.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变革[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2]陈光勇,张金隆. 网络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变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3]郑立群. 网络经济的“马太效应”与企业对策[J]. 商业经济,2005,(5).
[34]陈浩. 网络经济下企业的边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5]邬园园. 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在图书馆文献采购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发表论文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探析胡泽尧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独著2TRIPS协议商标规则与中国商标法汤 跃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专著3承担其中高中版四章,5万字周继祥《贵州省中小学法制读本》20034浅析“犯罪预备”的立法合理性李运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第二03年第1期第二5期待可能性的性质研究李运才达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03年第1期6尽快把商号权纳入法律保护体系徐家力中国律师03.1期论文合著7占有浅析张 旭2003民法学年会评为一等奖2003.18关于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金 凤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期9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金 凤理论与当代2003.210论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毛永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11正确对待重复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金 凤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3期12显著性-商标权构成的法律基础汤 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3年5期13《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P139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综述徐家力法律出版社2003.8著作独立14知识共享并不意味着无偿使用徐家力光明日报A4版2003.9.2论文独立15《中国电子商务政策法律论坛论文集》P109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徐家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3.9.13论文独立16《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文集》中国律师业面临的困境与分析徐家力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03.11.11论文合著17应收帐款的法律问题徐家力北大光华双月刊03.11-12论文18浅议民事审判中如何体现WTO的基本规则谢海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19刑法理论与刑事司法潘 弘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专著20中止犯的刑事责任研究潘 弘交贵州省刑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二2004第二21特留份制度研究戴 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12004 22论占有的物权保护张 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23论我国监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谢海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1期独立24新形势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潘 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年3期25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法律保护模式的构建谢海燕贵州民族研究04.3期26淡化行为相关问题的思考谢海燕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04.4期合作27论商业混同行为谢海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5期28关于死刑存废的理性思考潘 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年5期29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途径谢海燕人大论坛04.9期30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潘 弘贵州日报04年11月31中止犯的刑事责任研究李运才交贵州省刑法研究会2004年年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年32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评析(刑事卷)李运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04年1月参编33略论住宅小区车库的权属金 凤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34先当学生再做先生-关于组织律师培训的几点体会徐家力中国律师2004.4论文352003年并购动态的法律分析徐家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著作36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的程序和法律适用设计王军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年第5期37创新冲突:SP知识产权暗战徐家力信息空间2004.6论文38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特殊适用问题研究王军武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04年第6期39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反垄断立法金 凤理论与当代2004.64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胡泽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主编41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基础研究王军武贵州法学04年第8期42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徐家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04.8论文独立43印度之旅感受中印差距徐家力亚洲资本月刊2004.8论文44整个律师行业缺乏总体规划徐家力中国律师2004.8论文45我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研究王军武中华科技学报04.第9期 46民主权利的宪法基础与刑法保障李运才人民法院出版社04年9月参编47论仲裁的司法监督王军武科技与经济04年第10期48《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一百篇优秀论文》P428中国对外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徐家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论文独立49侗族的法律规范浅析――以《侗款》为例王军武贵州民族报04.10.2550论中国古代无律师王军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10.2551洗钱犯罪立法雏议许正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4年增刊52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咨询组织与开发汪 洋情报杂志2004增刑53《首都检察十大精品维权案例》P207乾进等八人抢劫维权实录徐家力法律出版社2004.11论文独立54公司重整徐家力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第三2005.1著作第三55论犯罪中止的处罪根据李运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5年第1期56物权行为无因性之认识金 凤贵州师范大学学报05.2期57中止犯的处罚根据检讨(05年9月人大复印资料选录)李运才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第二05.3期第二58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王军武公司法国际经验与理论架构(出版物)05年3月59犯罪黑数相关问题研究鲍蓝天贵州教育05.3.11期60对农业传统知识保护模式的思考徐家力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4第二期61中西法律的比较-中西刑事侦查制度比较丁 志贵州法学05.6期62论我国仲裁监督机制的现状、缺陷与完善措施王晓君民商事仲裁及诉讼理论与实务(出版物)05.763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王军武民商事仲裁及诉讼理论与实务(出版物)05年7月64中学法律教育的缺陷与对策鲍蓝天大学时代学术教育05.7.7期65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研究鲍蓝天金筑大学学报05.9.3期66传统知识的利用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徐家力中国法学05年12月67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制潘 弘贵州法学05年12月68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刑事立法鲍蓝天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一2005.12.31第一69论古罗马法企业责任中举证责任丁 志贵州民族学院学报05增刑 70论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朱孟婷西南地区农业传统知识保护案例收集研讨会论文集05.571浅析一人公司朱孟婷贵州法学05.572论不正当竞争的界定谢海燕贵州法学05.973A New Impetus for Chinese copyright protection :The Rrgulations on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opyright/袁泽清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第一Vol.28 Issue 4 April 2006第一74中国中医药立法现状与对策岳 洁贵州师大学报第一2006.1期第一75法律视野里的新闻自由余 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一2006.1第一76从历史的演进浅析公益诉讼的内涵卫 欢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1第一77我国传统知识保护现状及策略朱孟婷师大学报第一2006.1第一78浅谈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卫 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一2006.1第一79贵州民族音乐资源优势及保护策略朱孟婷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2第一80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参考咨询模式的构架刘 宏图书情报工作第一2006.2期增刊第一81伪证罪处罚的法理浅议刘启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一2006.3期第一82国内2002-2005年数字参考咨询研究综述汪 洋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一2006.3期第一83孔子无诉说新解卫 欢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3第一84完善保险代位权――有益于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宋帮俊法制生活报第一2006.3第一85伪证罪主题研究刘启正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4期第一86论过失共同犯罪丁 志刑事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一2006.4第一87论中医药传统知识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潘 弘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4第一88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几点思考汪 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一2006.5期第一89中美刑法中伪证罪罪犯构成比较刘启正贵州社会科学第一2006.6期第一90单位犯罪共同犯罪相关问题探讨鲍蓝天刑事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一2006.6.1第一9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宋帮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一2006.8第一92以保护目标为角度的传统知识的保护模式探讨岳 洁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8月第一93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与完善张佩钰当代贵州第一2006.8第一94浅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教育宋帮俊当代贵州第一2006.8第一95保障人权:公益诉讼的灵魂杨武松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2006.9月第一96在德育课程中渗透荣辱观的几点思考宋帮俊贵州教育第一2006.11第一97中美伪证罪比较-以主体为中心刘启正刑事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一2006第一98不动产证券化之“真实出售”法律问题研究王晓君当代法学论坛第一2006.12第一99贵州省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习惯性规范论析杨武松人口、法制与社会论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一2006年12月卷第一

求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资源共享”课程检索报告

一 检索课题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
二 主题分析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 数字资源越来越多, 而人们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性则越来越少, 用户需求的专业化、垂直化激化了数字图书馆大量信息数据库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1999 年, 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联合会(LITA) 10 位著名的数字图书馆专家在研讨会上, 把个性化定制服务列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7 大趋势之首。目前,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经开始得到普遍的关注, 人们正在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做出努力的尝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近几年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一个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
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该主题涉及到:
(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哪些介绍
(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模式有什么
(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技术研究有哪些
(4)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的最新进展(2005年-2007年)

三 检索情况
(一)检索工具
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989-2007)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07)
(二)检索过程
1.检索途径
关键词 题名 主题词
2.检索用词
数字图书馆 关键词或题名、主题词
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或题名、主题词
3.检索策略
(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题名或关键词=个性化服务)
在高级检索中选择题名或关键词字段,输入“数字图书馆”和“个性化服务”两个检索词进行限定,年代限定在2005-2007年,共检索出78条记录。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题名或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在高级检索中选择篇名字段,输入“数字图书馆”与“个性化服务”,年代限定在2005-2007,共检出89条记录。

四 检索结果分析
(一) 检索结果
经检索上述两个数据库,有关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论文众多,现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研究主题未重复的文献。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刘燕平 图书情报工作 2006/S2
(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分类体系问题 叶红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年13期
(3) 浅析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王林廷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6年01期
(4)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朱冰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24期
(5)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研究 马维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6期
(6) 智能推送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石岩 情报探索 2006年11期
(7) 基于文本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 张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31期
(8) 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何平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08期
(9) 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张丹 林区教学 2006年07期
(10)MyLibrary——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新趋势 杨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年08期
(11)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构建 张晓青 情报学报 2006年03期
(12)校园网中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朱江峰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01期
(13)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白雪松 图书馆杂志 2005年09期
(14)Web日志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王英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22期
(15)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特征比较研究 张俊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年06期
(16)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 郭琳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4年05期
2.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7)基于Web挖掘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技术研究 王艳 张帆 情报杂志 2007年1期
(18)基于文本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 张帆 杨炳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年31期
(19) 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何平 陈有志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8期
(20)个性化服务深度与广度解决方式探讨 刘月胜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6年6期
(21)个人数字图书馆模式的分析 石德万 李军 现代情报 2005年9期
(2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环境与服务构建 杜安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3期
(2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实现 张云瑾 许春漫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年6期
(24)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研究及策略分析 杜春光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年2期

(二) 检索结论
文献一论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涵义,阐述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国内外图书馆的有关研究开发状况,分析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实例,并时其工作流程,主要功能进行剖析,指出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文献二围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分类体系问题展开探讨。首先,简要介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定义和服务内容。其次,从用户分类和信息分类两个方面阐述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用户分类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根据用户特点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信息分类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列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页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文献三介绍了智能信息检索的实质和发展方向,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以这一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实需要。文章论述了当前搜索引擎存在的不足,概述了智能搜索引擎的原理机制及其优越性,探讨了该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文献四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介绍了个性化服务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个性化服务系统的现状,探讨了分类模型、关联模型、序列模型、聚类模型、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的原理,对如何把其用在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上以描述用户需求,提出了建议。
文献五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内外都已有比较成熟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服务方式及其功能也多种多样,但是探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有效模式的任务仍很艰巨。
文献六介绍了智能推送技术和个性化服务的内容,讨论了将智能推送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以及智能推送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文献七提供了一种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的文本过滤技术,通过在向量空间内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和文本内容特征模型,计算它们的相似度后,将用户不感兴趣的文本过滤掉。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建模过程和个性化文本过滤算法,最后给出了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验证结果。
文献八试图对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双向互动式信息服务、集成式信息检索服务、动态式馆藏特色信息服务、渗透式垂直信息门户服务、追踪式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等服务模式来探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发展建势。
文献九简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对其各项服务的支撑,并通过My Library实例对这些具体技术的集成化运用加以探讨,为构建可互操作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文献十就My Library(我的图书馆)的产生,及其概念、类型、特征、原理、功能等诸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并介绍了它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文献十一介绍了Web服务组合是一种利用现有Web服务动态构建新的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复杂Web服务的Web服务技术。将数字图书馆各种资源组件、应用组件、功能组件和管理组件进行Web服务描述,人们就能利用Web服务组合技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对不同数字图书馆各种组件的动态集成,从而实现开放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本文讨论了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动态定制服务的基本系统架构、构建模型,并对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文献十二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而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特点,提供切实的服务,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文对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关键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部分核心代码。
文献十三介绍了个性化推送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也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并对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难点事项做了简要讨论。
文献十四介绍了Web日志挖掘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指出通过对读者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留下的日志信息进行挖掘,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读者的需求。
文献十五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入手,介绍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几种类型,包括分类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智能代理服务和垂直门户服务等,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若干图书馆已经开展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典型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些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功能与特征,并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
文献十六介绍了构建一个基于信息过滤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信息过滤技术概念的研究和与信息检索概念的比较,抽象出此类系统的一般模型,并沿用查全率和查准率评价信息过滤的效果,最后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文献十七提出一种基于Web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实现策略,针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文献,改进了经典的算法,分别从Web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日志挖掘出发,建立用户动态的兴趣特征模型,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文献十八提出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中,个性化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兴趣的检索结果。提供了一种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策略的文本过滤技术,通过在向量空间内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和文本内容特征模型,计算它们的相似度后,将用户不感兴趣的文本过滤掉。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建模过程和个性化文本过滤算法,最后给出了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验证结果。
文献十九试图对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双向互动式信息服务、集成式信息检索服务、动态式馆藏特色信息服务、渗透式垂直信息门户服务、追踪式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等服务模式来探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发展趋势。
文献二十提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决定了它在借助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向学科馆和联盟制方向发展,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解决个性化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问题。
文献二十一根据个人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存储位置的不同.把个人数字图书馆划分为远程个人数字图书馆和本地个人数字图书馆两种模式,着重对这两种模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文献二十二提出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际上就是要在数字图书馆上实现个性化资料、个性化检索、个性化过滤、个性化服务等四种环境.数字图书馆可以开发个人图书馆、检索帮助、个性化信息咨询、信息代理、垂直门户等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
文献二十三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实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技术。
文献二十四强调个性化信息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有其特定的定义,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必需。根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用户行为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个性化服务模式,有策略地开展服务。

(三) 结果分析
从2005-2007年所发表的关于图书馆学个性化服务的论文可以看出,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89篇文章中,有40篇是论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的研究。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都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对于这个概念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方式研究。对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也在摸索实践中。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1)信息分类定制服务方式。分定制是指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功能和服务形式中,自己设定信息的资源类型、表现形式,选取特定的系统服务功能等。(2)信息推送服务方式。是运用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的方式。(3)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方式。它是一种能够完成委托任务的计算机系统,能模仿人的行为执行一定的任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户的干预和指导。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4)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方式。通过汇聚网上某一特定专题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挖掘及加工,以满足用户基于专业的深入的信息需求。(5)信息帮助检索服务方式。如何帮助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也是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6)数据挖掘服务方式。从数据库中发掘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潜在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7)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主要利用电话、传真等方式来服务客户,处理简单的呼叫流程。
在这些方式中,现在比较热门的个人图书馆(My library)是上述部分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具体应用,是当前开发应用较为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系统,也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私人信息空间。
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技术, 集现代信息技术之大成。它包括推送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过滤技术、过程跟踪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 这些都可以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方式提供技术支持。
4.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现状研究。还有一部分论文是主要介绍当今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通过介绍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来指导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
5.其他研究。除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式、技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外,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还就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构建、用户评价、馆员角色的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作了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这两年国内有关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随着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利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多种类型的、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有效信息服务。

五 检索情况总结
由于这个学期开了数字图书馆这门课,对于数字图书馆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特别是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这部分内容有兴趣,课本上涉及得比较少,所以就把这个内容作为了检索主题。在选择检索工具时选择了平时最常用的两个检索工具,本来还选用了中文Google,想找一下国内在研究这个主题的项目或者网站,但是检索到的内容数量实在太庞大,而且检索到的大量结果都来自各个数据库的论文,最后就放弃了使用搜索引擎。
在构造检索策略时,因为该主题比较简单,不用构造很复杂的检索式,就选择了“数字图书馆”和“个性化服务”作为关键词,开始有想到是不是需要使用与“数字图书馆”概念相近的“电子图书馆”或者“虚拟图书馆”,但考虑到国内现在已经比较统一的使用“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使用其他两个词检索到的文章不多,所以还是以数字图书馆为重点。检索途径选择了关键词,题名以及主题词,在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时,一开始是使用关键词作为检索途径,检索出423条记录,但是有很多文章与该主题相关度不高,所以采用了篇名作为检索途径,这样两个词同时限定在文章题名中,检索的相关度就非常高,但也可能会造成漏检。觉得自从学习检索课程以来,检索最难的就是检索式的构造,检索式构造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检索结果的好坏。维普提供的字段有题名或关键词字段,使用高级检索将两个检索词都限定在这个字段中,检索出来的结果相对比较精确。检索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析检索结果,这其实也是难度挺大的一项任务,要看完150几篇文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文摘和篇名这个时候就帮了很大的忙了,一般看文摘可以略知一二,需要了解详细内容的再打开全文阅览。从文章中归纳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找出比较有特色而又不重复的内容,最后再整理出结论,这就是我整个辛苦但却有趣的检索过程。
通过完成这次作业,首先就是复习与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平时虽然也经常在进行检索,但是严格按照检索步骤进行的就不太多,也没有这么有条理的对整个检索过程做一个安排,并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执行,直到完成检索结果。其次就是以往做作业都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具体任务,有些题目比较简单或是比较有兴趣的检索起来还好,有些比较深奥的主题做起来真的十分困难,没有专业背景,拿到题目和检索出来的结果就觉得十分茫然。而这次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题目,我就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想了解的领域下手,这样完成作业的过程也不再那么枯燥,兴致自然也大了很多。还有最重要的是,做作业的目的不只是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有收获,巩固了检索知识自不用说,通过这次阅读大量文章,也算对所检索的主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可是说从完成这次检索作业中的确是收获不少。

谈如何培养识别和使用技术研究型人才

党的以来,习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因而党的发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强调“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如何实现上述构想,是一个综合性强而又复杂的问题,笔者以技术研究领域的人才为例,对如何培养、选拔和使用技术人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尝试提出了一套针对技术人员的人才管理机制,确保技术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1 什么是技术研究型人才

所谓人才,指的是某人具有才能,具有超过他人的才干和能力。它包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方方面面能力以及能力的不同层次。因此,对人的能力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才能类型提出相应的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不仅有利于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根据当前社会分工的体系,人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管理型人才(各种企事业单位、个体公司管理、组织等);②艺术型人才(唱歌、绘画、书法、表演、服装等);③社会型人才(思想、社会理论、社会活动、历史、文学、语言、司法、财务、治安等);④技术型人才(数理化、医疗、地质、环境、自然等理科);⑤指挥型人才(军事、战略、谋略等);⑥特殊型人才(特殊文化、文明传承者,一些特殊的、非自然的、当前解释不了的能力范畴,巫术等);⑦运动型人才(人的运动能力等);⑧综合型人

才(上述二种或多种能力的综合)。

其中,技术型人才又可细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研究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指的是熟练掌握和应用某种技术能力的人才,如具体操作各种软件、仪器,从事资料收集、基础分析、一般性重复研究等。技术研究型人才指的是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理科型人才。曾经独立创新提出解决方案或解决了一项或多项科研研究难题(理论型),或有技术创新的成果,如已申请相关专利等,按照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对技术研究型人才分级。

2 技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技术研究型人才是具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这种能力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发展和提高的。其能力形成后,在其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是我国急需的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与选拔技术研究型人才,形成一个有利于技术研究型人才的成长环境,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2.1 学习型环境有利于技术研究型人才的成长

对于单位和企业、公司的研究机构来说,一个宽松、合理而又相对公平的学习型的环境是技术研究型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所谓宽松,就是对研究项目非命令式严格时间管理,而是留有一定余地。合理就是研究项目的难度与其工作能力基本相称或略有提高,而不是超出其研究能力之外。相对公平就是谁的研究成果就是谁的,要突出主要研究人员,不存在功劳被冒领或说不清的情况,管理者认真负责,不以关系、相貌或个人喜好及其它目的取人而导致真正研究人员遭受委屈,研究成果被盗用。

学习型的研究环境应具备两方面的要素,一是相关研究人员具有平等的享受相关研究培训及学习的权利,可通过举办讲座、发放研究资料等体现。鼓励自学与提高,尤其是自我学习要求强烈的人,具有较方便的学习与提高的条件与机会。其次,具相关研究人员有参与相关研究工作的平等机会,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水平,研究机构提供多种方式及方便条件供研究人员参与具体的研究工作。比如一个研究项目允许多个项目组同时进行研究,允许研究人员自己对感兴趣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当然是与公司需要相关的项目),不设立地区、主

题等方面的研究限制,对业余研究过程进行鼓励,在条件成熟时可转为正式研究项目,如此等等。

2.2 选拔技术研究型人才的标准

有了一个人才成长的环境,还要有一套合理方法来选拔人才。如何选拔技术研究型人才,与当前的职称评定、院士评选的目的一样,就是如何科学地、客观的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主导完成及参与的研究项目、出版专著及发表文章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参考。但对技术研究型人才评价来说,与上述评价依据还有区别,应该抓住重点和划分级别。什么是重点呢,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什么是级别呢,解决问题难度的大小就是级别。因此,对技术研究型人才评价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依据研究人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已独立解决的各种科研难题的次数(理论型及技术创新)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来进行划分评价。至于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独立解决各种理论、技术在实际中应用的能力(应用型)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建议在技术技能型人才里进行评价,本篇不予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对技术研究型人才评价可建立5个级别15个小类进行选拔录用(见表1)。

表1 技术研究型人才划分级别评价依据表

因此,对技术研究型人才的评价不在乎你参与了多少研究项目,获得了多少奖励证书,或写了多少文章,关键是看一个研究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有无理论上的创新和深入认识以及专利发明等技术创新。从这个标准来说,它能够有效对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人才进行分类评价,为合理对待或选拔技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依据。

3 技术研究型人才的管理使用与激励机制

3.1 技术研究型人才的管理使用

使用人才的关键是发现人才,并对人才的能力基本了解。用人不当的主要原因是把本来不是人才的人当做人才、甚至大才来使用,往往导致事业的损失或失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管理者自身素质差,明知某人是人才而不敢用,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无能或显出自己的无才而对自己不利。上述原因在当前的研究机构也比较普遍,为了让技术研究型人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一个合理的管理及激励机制的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从管理人员上着手,把管理岗位和研究岗位分离开来,至少在局级单位及以下的级别,搞管理的专门从事管理工作,不搞专业研究,技术研究型人才从事专业技术研究,不负责行政管理的职责。对于水平特高的专家学者,承担的院长等行政职务可转为荣誉称号,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以从事项目研究及管理项目团队为第一要务。这样,技术研究型人才能专心致志的从事研究工作,避免了研究人员在管理岗位上的不称职行为。

其次,从研究管理机制上进行改革,一是对部分研究难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可采用公开悬赏、给与一定奖励的方式在研究单位或社会上进行张榜招标解决,最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二是项目的安排可采取多个项目组及自由组合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及项目研究的成功率。三是建立一套合理的科研项目及技术研究型人才分级评价机构,让科研人员对项目的贡献及级别划分过程透明化,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对人才的打压,让人才充分暴露在使用者面前。

3.2 技术研究型人才的激励机制

对技术研究型人才的激励就是一个待遇问题,这个其实不用特别费心,属于好解决的问题。对于技术研究型人才来说,关键是得到组织认可,具有优先从事某项目研究的权利,能合理得到相应研究报酬。至于待遇与具体的研究工作挂钩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整一个单独级别待遇。技术研究型人才完全可作为一个荣誉称号而存在,实行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让真正有才的研究人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研究能力,让一些不适合研究工作的人员离开自己的位置,理顺各自关系位置,使得技术研究型人才为国为民轻装上阵,从而为促进国家各种技术的发展、理论的进步,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为更快更好的实现中国梦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4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不是自己走的,而是靠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推动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管理、激励体系,让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在他最适合的位置上,充分发挥每个人能对社会所作的最大贡献,让人人成才,则中国梦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年12月05日。

2 选人用人新思路,《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

3 如何把好干部培养选拔出来,《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

4 坚持实践观点不拘一格选人才,《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

5 张惠元,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14卷第8期。

上一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好发吗

下一篇:英语专业论文答辩道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