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化学通报

发布时间:2023-02-18 08:05

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化学通报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房喻师承孙作民教授从事“含N、S类配位原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工作。1993年8月,房喻应邀到英国Birmingham大学化学系著名生物工程学家John F Kennedy教授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工程实验室从事“壳聚糖结构修饰与生物相容性薄膜和凝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工作。1995年初转到英国Lancaster大学大分子中心,师从国际著名高分子光物理学家Ian Souta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与溶液和固液界面构象的光物理研究”,1998年3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之后,受英中友好协会资助,在Soutar教授实验室工作3个月后,回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感光科学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有机室主任。在母校领导的多方努力和感召下,辞去中科院工作,再次回到学校。房喻多年来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资助项目10项,横向项目4项。1987年以来与同事合作或独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转让技术成果3项,获得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出版著作或教材3部。1993年始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7月回校后,房喻主持改造了原有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组建了大分子科学实验室。在学校的支持下,该室经过持续建设已经发展到有固定教学科研人员4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流动研究人员4人,研究生5人,实验室面积15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50余万元的规模。室内同事团结协作,积极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两年多来累计争取校外科研经费80余万元,先后开辟了大分子胶体和界面、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等新的研究领域。1998年7月以来,房喻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Polymer Bulletin”、“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感光科学和光化学》、《高技术通讯》、《应用化学》、《化学通报》、《高分子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仅SCI源刊发表就达10篇。在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房喻在教学上也十分投入。率先用英语为本专业研究生开设了“化学研究中的光物理方法”和“高分子科学导论”两门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化学专业英语”选修课和“Internet化学教育资源”讲座。与此同时,房喻还牵头组织骨干教师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化学前沿系列讲座”,并亲自讲授“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房喻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Internet化学资源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有关结果分别发表在《大学化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房喻不仅在教学科研上积极进取,而且在行政管理上也尽职尽责。任系主任两年多(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后改任院长)来,房喻不负众望,依靠组织,团结全系教职员工,将化学系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房喻正致力于物理化学学科中弱相互作用的光物理、结构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传感薄膜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陕西省文物局资助项目1项。房喻提出以薄膜单层组装多环芳烃的超分子行为及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传感材料设计新概念,预期在这一新思想指导下,会有一批新的薄膜传感材料问世。房喻和他的研究小组始终以“有苦有乐,无怨无悔”自勉,以期为化学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化学通报的投稿须知

4.1全文通栏编排,文稿务求论点明确、写作规范、数据可靠。来稿请按本刊网站主页上的投稿模板编写。4.2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段落标题不超过15个汉字,引言不作标题列出,在首页末行隔线下注明省部级以上资助项目及编号。文后附第一作者与联系人的照片与简历。4.3 署名作者必须是所报道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或具体指导者,一般不超过4人。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作者原因产生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向本刊转让印刷方式及电子方式的出版使用权。4.4 中英文摘要必须能充分反映论文内容,中文摘要不少于150字,英文摘要为150~250英文词汇。文前加5个以内的关键词。4.5作者投“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栏目稿件时,上传文稿中须包括一页英文“图文摘要”,内容包括文稿的英文标题、作者、反映文稿主要内容的图(如结构式、实验曲线、谱图、照片等)1个以及50英文词汇。图文摘要单列1页,列于文稿的最后。4.6 图和化学结构式,请分别用Origin 5.0以上和Chemdraw 6.0以上准确绘制,每张图大小适中。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内不显示竖线。图、表不宜超过5个。图、表均应在有关文字说明处附近居中编排,两边无文字。图、表的题目以中英双文粗体字撰写。图注和表注分别列于图题和表题下面。4.7 文中数字、量、单位和符号的表述方式请按国家标准执行。变量一律用斜体表示。4.8 化合物名称一律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3或4版)的命名和译法,新名词则直接采用英文。4.9 参考文献应引用亲自阅读过的论文,待发表和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引用。特别鼓励作者更多引用国内作者和在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1)期刊:作者.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多作者必须列出前三名,后加等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作者及等或et al后面加.。外国人姓名采用名前姓后的著录形式,名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不加.。(2)图书: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3)论文集:作者. 论文集名. 出版者,年:起页~止页.(4)专利:专利申请者.国别: 专利文献号, 年.(5)转引网上文献必须列全网站的全部信息。

聊城大学材料学院是什么东西?

  这是所有关于聊大材料学院的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情况介绍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2003年5月,学院办学伊始,确定了“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和“提高层次、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材料学院的建设、发展,计划五年内投资2000万元,力争近期把材料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应用型的学院。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奋发向上、治学严谨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2人,26名专业教师队伍中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后)1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2人。学院遵循“引进、培养、聘请”并举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08年,固定编制教学科研队伍达50人左右。学院还长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维民研究员、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郝京诚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俊彦研究员、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德教授为兼职教授,定期来学院指导工作。

  我院新建实验室总面积6000平方米,按照“大材料”专业思想构建的教学、科研共用“材料制备平台”、“材料加工平台”、“材料性能测试平台”、“材料结构表征平台”以及“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基本建设成型,拥有JSM-6380LV扫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可控环境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D8)、德国耐驰热分析综合系统、多功能铁电分析仪、单双螺杆挤出机、万能材料实验机、激光粒度分析仪、塑料开炼机、橡胶开炼机、HAAKE扭矩流变仪、注塑机、偏光显微镜、岛津UV3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MRH—3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MRS—10A四球摩擦试验机等一批先进的加工、测试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300余万元。学院教学设施齐全,配有一流的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及实习基地。先后在山东华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并且与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成立了聊城大学/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联合研究所。

  经过四年多的积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及应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涂层材料、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及功能薄膜材料研究等方面,目前承担863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等9项,并且在以上各研究方向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科组成员在《Appl. Phys. Lett.》、《Mater. Sci. Eng. A》、《J. Mater. Chem.》、《J. Appl. Poly. Sci.》、《材料工程》、《化学通报》、《材料导报》、《机械工程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国内外权威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因材施教,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原则,按照建设“大材料”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原则进行教学,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虽然建院较晚,但非常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开拓学生的视野、紧跟材料学科发展前沿,成功实施了高年级本科生参加学术报告制度。围绕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确立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平台上的分层次再分层次教学方案”,根据这一教学方案又建立了材料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分层次教学计划和综合实验平台教学方案得到学校的高度评价,其中综合实验平台教改方案被列为山东省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物理性能》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同时学院狠抓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深入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普遍反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学习风气浓厚,学生具有勤奋好学、工作踏实的作风。为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德先生决定每年出资1万元在材料学院设立奖学金。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取得了开门红,在04年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中有2人获得一等奖(全校23人获得一等奖)。01级毕业37人中,22人分别被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生就业形势较好,有多家用人单位来我院挑选毕业生,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首届学生就业率达100%。继05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64.9%,06届毕业生考研再创新高,材料学院06届毕业生39人,34人参加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27人达到国家复试线,考研上线率达69.2%。07届毕业生78人,考研上线率达71.8%,实现了聊城大学考研三连冠。学生所考取的研究生单位50%以上为211学校或985学校。

  面向新世纪新经济的发展,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治院,紧密围绕“提高层次、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创新学院”工程,为把学院建设成省内外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再添新功而不懈奋斗!

  地 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 编:252000

  总支 书记:王怀生 博士 电话:

  院 长:邵 鑫 博士 电话:

  副书记、副院长:任保印 电话:

  副 院 长:李文智 博士 电话:

  副 院 长:初瑞清 博士 电话:

  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传华 电话:

  传 真:

  网 址:

  E-mail:

上一篇:论文里常用论文思路框架图

下一篇:塑料科技是北大核心期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