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众电影杂志创刊70周年

发布时间:2023-02-16 23:03

大众电影杂志创刊70周年

相关资料:

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

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经济领域,韩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自6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大中政府采取一系列务实性对策,不仅迅速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发展还出现了新的局面。韩国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国进入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所谓“汉江奇迹”。现代化是和都市化、工业化、教育的普及、职业分工的专业化、通信的发达等经济发展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城市的发展显著,都市化率从1950年的21.4%,发展到1995年的81.3%。
政治领域,80年代韩国进入政治解冻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运动(注:以大学生为核心发起的两次民众民主运动,抗议军人专制政权,曾得到韩国社会各界响应,但最终被军政府血腥镇压。前者亦称光州民众斗争,后者亦称六月抗争。)使韩国独裁政府恶名昭著。1988年通过国民投票实现了向民主政权的过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接着1998年出现了堪称韩国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野党交接政府”(注:1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总统竞选中获胜,标志了韩国建国起第一次“政权交替”,在野党第一次成为执政党,少数党第一次战胜多数党。)的政治发展进程。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上争论不休的政治不稳定进入90年代开始销声匿迹,整个社会慢慢进入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进程中。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仅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而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中产阶级形成并稳步扩大,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有线电视的开通、录像市场的扩大、卫星电视的前景,一方面争夺着电影观众,一方面因播放高品位电影节目而培养了观众,且它们都是以电影为核心的影像产业,这使得政府和大企业开始注意电影市场的价值。
大众文化开始盛行。流行音乐乐队等开始流行,消费人群年轻化,产品包装要求提高,对大众偶像的消费需求增强。
在现代韩国社会的变化过程中,青年群体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是经济现代化的主力军,在社会意识方面则是历史变革的动力。截至1995年的统计,14-24岁的青少年人口略超过900万,占总人口的20.2%。韩国政府的世界化政治战略和提倡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战略,使得整个社会普遍认为,韩国的未来命运掌握在“一个背包就能周游世界,懂电脑,会利用先进通讯设备,处变不惊,有坚强毅力,主张男女平等”的“新世代”身上。(注:金镇旭(韩):《80年代至90年代的韩国电影》,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生论文,第27页。)特别是大学生(占青少年总人口的约54.5%)(注:君冢大学(日)、吴鲁平(中)、金哲秀(韩):《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4页。),他们在80年代经济繁荣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有机会享受1988年奥运会以后的经济富裕和政治稳定。他们将成为韩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
在造成韩国电影振兴繁荣景象大的社会背景中,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指出:韩国民众强烈的爱国心和罕见的民族凝聚力。韩国电影票房的奇迹,与韩国观众对本土电影非理性的热爱,蜂拥而上的参与行为是分不开的。许多影片如《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的上映,媒体一律不能有批评声音,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会被认为是“不够爱国”。当政府放宽“电影进口限额制度”时,电影人立刻示威游行,而韩国大众媒体一律给予最大的支持,结果迫使政府对电影人和民众做出妥协。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民族特质的原因有多种:一、有史以来,韩国即为单一民族国家,没有像中国、美国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他们认为自己的血脉最纯洁,最干净,在韩国最常见的标语是“身土不二”(注:“身土不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笔者根据所阅资料整理出以下两层意义:其一,它是热爱本民族的象征,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抱有依恋与敬畏的复杂情感。体现在微观的经济领域上,韩国出产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二”,尤其是农副产品一律如此,其意类同于中国的“提倡国货”。其二,它从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应和谐共处而延伸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与我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身土不二”不仅是韩国传统,还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具体内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乡村现代化的意味。);二、20世纪屈辱的被侵占、被分裂的历史,使现代韩国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环境——如金大中所说,韩国为美、日、中、俄四大列强所包围,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小国(注:李立绪:《韩国启示录——韩国经济危机实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85—386页。);四、经济领域内的“汉江奇迹”所赋予的自信心;五、韩国儒教传统影响(注:中国儒教传统中,有以道德之有无来作“华夷”之辨的言论,韩国儒教继承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国也视为夷。)。
了解这种民族特质或者说民族文化心理现象,对于解释某些韩国电影现象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民族文化特质不是始自90年代的电影振兴现象,而是一以贯之于包括韩国电影在内的韩国民族文化当中。
“从20世纪中叶以后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的危机中生存问题成为绝对的问题,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成为支配性的生产主体,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相应地,韩国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独裁下的开发’,接下来就出现了到70年代与80年代为止仍旧是‘政治问题’独占主导性言论的现象。换言之,60年代以后,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费,而没有确保其大众性这种状况。
“从这点上来看,应该说韩国文化论作为‘大众性消费品’而被生产和消费的条件具备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进入90年代这一时期。在民主化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就后,‘政治言论’的影响力下降,人们有了一点可以说说‘文化’的空闲和‘自信感’。国际化的迅速进行同时也成为一种压力,因而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设定也越发显得重要。”(注:权淑仁:《大众性韩国文化论的生产与消费》,《当代韩国》2000春季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汉城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权淑仁教授在《大众性韩国文化论的生产与消费》一文中,探讨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韩国文化论”缺失的原因。笔者借用这段话是想说明:韩国电影作为“大众性消费品”具备被生产和消费的条件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90年代这一时期。
韩国电影振兴现象的出现,正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围环境的成熟,和电影产业内部制作、发行、放映诸环节的合理营造——其中电影制作人对类型片的有意识的推进和发展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大资本的介入改变韩国电影产业格局
电影资金传统上有两大来源,但进入90年代,制片投资发生了两次大变化,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电影产业及电影形态。
1.产业背景
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韩国电影工业基本上是以美国好莱坞电影消费市场为演变主导的。1986年韩国电影市场开放进口外国影片,迅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亚洲第二大市场,一年即发行400部以上影片。其中100部影片为本土影片,300部是进口影片。其中仅好莱坞和香港两地的娱乐片即占70%多(注:全阳骏(韩):《韩国:电影工业、美学、新潮流》,李莲英译,《新亚洲电影面面观》,焦雄屏编,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第101页。)。80年代,韩国大电影公司将利润由对本土电影的投资全面转向进口好莱坞电影。政府虽然制定了“电影放映限额制”,但好莱坞利用美韩贸易谈判的机会,强制韩国政府采取自由化的电影政策。美国电影公司不须经过垄断进口的韩国电影公司,长驱直入韩国市场。
忠武路(注:忠武路是汉城市中心的一个地名,上世纪20年代韩国电影开始以来,主要电影制片公司和主要电影院都集中于此,既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韩国电影制作方的代名词。)是自2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制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以中小资本对抗好莱坞电影,勉强维持生产。电影资金的两大来源,一是地方发行人的预付款,二是录像版税。80年代末期的“电影自由化”政策打破了20家电影公司垄断本土电影的局面,一时间有一百家电影公司成立,活泼多姿,自由竞争,但规模既小,秩序全无,根本无力回天。
韩国的电影文化也深受好莱坞电影模式影响。忠武路电影街制片模式下的商业片,多运用好莱坞的叙事策略,来服膺儒家思想,一方面取悦观众,一方面不触犯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类型基本是通俗情节剧、古装历史剧、B级动作片和软性色情片。
2.大企业涉足电影业
财阀体制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现代、大宇等等大企业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同样支持它们对文化事业的扩张。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绝无仅有的高票房电影,1991年是李明世执导的《我的爱,我的新娘》,1992年是金义锡执导的《结婚的故事》,1993年是创造了100万观众人次的《西篇记》。这三个由新导演创造出的票房神话,赋予了大企业信心。他们相信只要方式得当,投资电影一定可以盈利。
韩国大财团纷纷投资电影业。他们首先买断版权,继而染指影院的运营、制作、流通、配送等相关环节,参与步骤比较有序。如三星、大宇、鲜京都从录像带的营销开始,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国外电影公司的录像带版权,在制作领域,他们则首先以购买韩国电影的录像带版权的方式来参与。
大企业为迎接多媒体时代而忙于兴建新剧场或租赁已有剧场。三星、大宇、鲜京和壁山等大企业在大城市里买入主要电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复合电影院,来形成连锁的放映系统。以1997年为例,刚刚成立电影事业公司的现代集团就租赁了汉城名宝剧场的5个电影馆。
有的大企业则通过与国外的电影公司联手来进军电影业。第一制糖公司向美国的梦工场投资三亿美元,得到其出品影片的亚洲地区版权;并和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合作,在韩国设立了JACOM电影制作公司。
大企业的介入对于只有好的创意却没有足够资金的新导演和独立制片人来说,无疑相当于雪中送炭。以前忠武路制片体系中“论资排辈、熬年头”的惯例被打破,那些从电影学校毕业或者留学归来的新导演,获得了一显身手的机会,怀才不遇的副导演、商业广告的导演们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机会。李光熏由此导演了《封大夫》——1995年票房最高的国产影片;李民勇导演了《炎热的下午》——一部风格独特的女性主义影片。
1994-1996年间,大企业在电影业的投资蓬勃发展,完全激活了电影市场(也为日后的不稳定埋下隐患)。电影制作体系迅速分化,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电影制作体系:原有忠武路制片方式,独立制片人制,大企业直接制作方式以及独立电影。不少年轻的导演和制作人脱离了忠武路制作系统,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如朴光洙制片、企划时代、张宇锡制片等公司。
大企业都喜欢票房价值高的电影,注重迎合年轻一代观众的兴趣,对这样的电影不仅投入资金,并且要造成良好的土壤,使制作以创意为主的新电影的独立制片人能够扎下根来。他们既制作出了相对高投资的商业电影,也促使独立制作方式的低成本电影向商业领域迈进。这三年间电影面貌为之一新,既有大制作、高票房的动作喜剧片《两个警察》(Ⅰ、Ⅱ姜禹石)、浪漫喜剧片《封大夫》(李光勋)、以特技制作闻名的《银杏木床》(姜齐奎)、科幻片《木槿花开》,也有票房评论双丰收的低成本之作《时间长久持续》(金应寿)、《猪掉进井里的那一天》(洪尚秀)、《鳄鱼》(金基德)、《恐怖分子》(金永斌)、《千年的爱》,也有艺术电影如《黑土地白百姓》(裴庸均)、《花瓣》(张善宇),女性电影如《像犀牛角一样一个人走》(吴丙哲)、《炎热的下午》(李民勇)、《妈妈有了男朋友》(金东斌)。大企业的进入,最重要的后果是,直接促成了韩国制片人制度的形成。
3.风险投资进入电影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企业自身难保,对电影的投入迅速减少,很多大企业纷纷退出电影业。只有三星是个例外,在1998年投资了6部影片,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金融危机后,财阀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政府积极扶植中小企业。尤其是在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下,中小企业逐步开始取代财阀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密集为特征的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给韩国以往比较臃肿与僵化的产业结构注入新的活力
1997年11月,通商事业部宣布电影业及相关产业属于风险投资产业。这意味着电影融资比较容易,并且可以享受减免税等优惠待遇。风险投资公司迅速占据了大企业撤资后的空缺。他们带来全新的投资概念,同时引导独立制作公司制作题材更集中的片子,并加强营销概念,电影市场日趋专业化。
日信创投是忠武路上最知名的投资公司。它不仅作投资还充当投资管理者的角色。它的收益分配比例相当优惠:5∶5,而一般大企业都是6∶4。仅在1996年到1998年间,他们投资的电影就有《银杏木床》《上网》《哈利路亚》《八月圣诞节》《安静的家庭》《驱魔录》。
电影政策及电影文化对电影的影响
1.电影政策
电影审查制度
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形成于20年代日占期。八九十年代严格的审查制度严重阻碍了电影的健康发展。1996年10月4日,法庭宣布电影公映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违反宪法。这结束了70多年的电影审查制度,同时提出了新的迫切问题:建立等级分类制度。1998年,围绕新的电影法(1994年制定的《电影振兴法》),年轻一代和保守派的分歧越来越大,问题焦点在于等级外电影专用馆和电影振兴委员会的设立。
对于韩国电影来说,目前的等级分类制度毕竟提供了更宽广的题材空间和表现空间。《两个警察》系列揭露警察的违法勾当,《美丽青年全太一》批判70年代的军事独裁体制,《花瓣》揭示了80年代群众遭到镇压的“光州事件”。1999年有两部影片《黄头发》和《谎言》(张先禹),因暴露镜头被禁,引起广泛争议。但是影片经修改勉强通过审查后,却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电影放映限额制度
朴正熙的军政府在1966年开始施行限额放映制度,本意是过滤掉西方的某些影响,但在以后的数年中,它却成了保护民族电影的一张安全网——政府立法规定每家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具体天数后有变化)的本国电影,这就是所谓“电影季节制度”(Screen Quarter System),本文译为“电影放映限额制度”。
9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国内几度出现主张缩小甚至取消电影放映限额制度的论调。1998年12月2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提议,参照与美国的双边投资协议,从2002年起将106天的限额降至92天。电影界担心,如果这项提议获通过,好莱坞洪水猛兽般的商业大片将逐渐淹没本土电影。由此爆发了一场知名导演、明星发起的电影界大规模游行示威。1999年6月电影界又两次举行示威活动。韩国政府被迫让步,暂定在本土电影占有市场40%的份额之前,维持限额制度。
尽管限额放映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韩国电影业的利益——韩国的电影放映量从1993年的640部降至1997年的502部,生产量从1993年的63部降至1997年的59部。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性极强、国家民族特性浓厚的特殊文化产品,电影应独立于自由贸易协定之外,似乎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已达成一种共识。
经济政策调控
为振兴民族电影,韩国政府在90年代至少三度启动政策调控。90年代初期为鼓励大财团进入电影界制定了减免税收的电影振兴政策。1997年后实行抵押版权融资制,比如1998年,国有的电影振兴公司为10部电影作抵押版权融资,共提供30亿元韩币。这10部电影其中就有林权泽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春香传》。第三种举措同样重要,即是在1997年将电影业列入风险投资行业。
2.电影文化的普及
前文已简要提到,90年代上半期大众文化及其他娱乐媒介对电影的双重影响。流行音乐、电视剧等大众流行文化日益繁盛,观众普遍的文化素质提高,明星制初步建立等等,对电影呼唤与支持的一面毕竟大于抢夺电影观众的一面。从1995开始,韩国电影文化迎来充满活力的时期。借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机会,进入90年代后一直在上升的热情终于爆发出来。
1995年3月大钟奖电影节上放映了7部国外艺术电影。同年11月,电影制作公司“白头大杆”设立艺术电影专业馆,放映了前苏联电影《牺牲》、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等国际一流的艺术电影。仅仅《牺牲》一片,在一个月内就吸引了两万名以上的观众。电影发行商开始注意“艺术电影”商业化的可能。这一年,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三部影片在韩国上映,每部电影的观众人次都达到十万以上。同时期开始,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通过有线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借助于这些积极的市场引导与开发,以前只熟悉好莱坞和香港商业片的观众,对电影的印象和理解开始改变。
大众媒体开始积极报道电影新闻和介绍电影知识。就在这一年,电影月刊《KINO》和电影周刊《CINE21》创刊,他们把韩国和国际电影界的最新消息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介绍给韩国民众。《KINO》目前已经成为韩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
90年代中期以后在韩国掀起的电影热演变成一种电影文化热,韩国各大学相继开设了四十多个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大学里的电影讲座挤满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韩国国立综合艺术学院设立了电影学校,购买了完备的电影制作设备。
电影节
在短时期内韩国还举办了釜山和富川两个大型的电影节以及数十个小型电影节。其中釜山电影节至今已举办6届,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96年,由釜山艺术学校、中央大学二校的电影系提议,在釜山电影界和釜山市政府的支持下获成。1996年10月的第一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就达到18.4万观众人次的良好效果。(注:金东虎(韩):《亚洲电影发展的后盾——记釜山国际电影节》,(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24页。)

在诸多亚洲国家的电影节中,釜山电影节与众不同的战略值得重视。第一是它最初就定位于“非竞赛性电影节”,避开了与其他电影节(如国际一流电影节和同时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之间不必要的竞争,而专注于作为亚洲电影展台和展映国际最优秀电影的作用。第二是它推出的两项特别计划。“新浪潮电影”及其扶持制度:选择亚洲新导演的第一二部作品展映,把它们推向国际舞台,并为保障这些影片在韩国境内的发行放映,给予发行商3万美元的资助;釜山振兴计划(PPP计划,开始于1998年第三届釜山电影节):为有电影制作计划的亚洲导演和世界级的发行公司、制片人、赞助商创造合作机会,促成合作投资或共同制作或对影片后期制作提供赞助。香港的陈果、台湾的林正盛、日本的筱崎诚、中国大陆的贾樟柯、张元、王小帅等导演都从PPP计划中获益。釜山电影节对亚洲电影新人的成长,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釜山电影节不仅为韩国电影和亚洲艺术电影提供了制作机会、拓展了电影市场,还和众多的国际电影节达至沟通,使韩国电影大批进军国际展台。仅1999年就有80部韩国电影计150次在7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此外,釜山电影节本身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釜山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釜山市政府选择影视业为战略产业,组建釜山电影委员会,推动了釜山文献电影馆、数家多功能影院的相继建成,陆续筹建影视信息城、主题公园、动画片中心,并对与釜山相关的电影行政和财政的支持。(注:金东虎(韩):《亚洲电影发展的后盾——记釜山国际电影节》,(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29页。)其中包括以釜山为影片背景的《朋友》。
总体来说,电影节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它成为韩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事件”。与报刊、电视、流行音乐等大众传媒一起,它们构筑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得以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背景。
3.纪录片与短片的繁盛
短片和纪录片的发展,是90年代韩国电影界一个异乎寻常的重要现象。截至1999年,韩国年产短故事片300多部,并通过国内外各种电影节上映。
纪录片
80年代韩国曾出现一批源自大学校园的电影团体,他们标榜“独立”和“进步”,既反对官方和商业电影,也反对实验电影和作者电影,而是试图与进步的文化团体、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拍摄纪录片,并以录像带的流通来代替商业电影发行。
政治动荡的80年代末,他们在政治活跃团体、进步工会、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支持下,制作出了一批反映韩国社会矛盾的影片。“电影制作所”(1987年成立)和“劳动者制作团”(1989年成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地下电影团体。前者拍摄的《理想国》(16mm,110分钟),第一次以剧情片方式处理光州事件;1990年的《罢工前夕》(16mm,100分钟)则是以忠实刻画工人运动为内容的剧情片,成为独立电影的里程碑。因政府禁映,该片通过校园和工会礼堂自办放映,而警方甚至出动直升机投掷催泪弹来驱散观众。“劳动者制作团”则是进步纪录片的突破,他们制作了十数集每集1小时的《新闻电影》,专注于韩国工人运动的最新话题。事实上,这些电影团体建立了校园、工厂放映和录像带流通的独立发行渠道。
如果说80年代的独立影片内容上着眼于工人运动,政治导向上具有强烈的反政府性,价值取向偏于集体价值、共同空间优先个人、日常空间。那么自90年代开始的独立电影则远为多元和复杂,尝试着以多种方式去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
在纪录片方面,边英珠的《嗫嚅三重奏》(1994-1999)用二战期间沦为日军慰安妇的妇女证词来揭露性暴力和军国主义问题;李庆顺的《蒲公英》(1999)表现一位父亲在民主化斗争中痛失爱子的悲伤和勇气;洪亨淑的《本名宣言》(1998)描写一位旅日韩侨的流浪经历;朴基福的《别管我们》(1999)则以离家出走的少年和家庭暴力为素材,描写体制和反体制势力都漠然无视的社会边缘阶层。这些纪录片普遍不再以旁白或采访来引导观众,而代之以客观纪录的方式来试图还原生活本身。
导演金东元自80年代末一直追踪城市开发区拆迁户的居住权问题,已拍出《上溪洞奥林匹克》(1988)、《杏堂洞的人们》(1995)和《另一个世界》(1999)三部曲。《另一个世界》拍摄了拆迁户争取到开发区居住权之后的生活,关心的焦点从特权化的意识形态转向日常生活的政治学,其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与沟通。笔者认为,不了解这些信息,就不可能充分认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不可能细致读解韩国的类型片,如作者化的黑帮片《绿鱼》、《搏动》。
短片
短片的繁荣是90年代另一个重要的电影现象。80年代的年均产量不超过50部,而90年代却达到300部以上(注:南仁英(韩):《差别美学,日常生活的政治学——评90年代韩国电影短片和纪录片》,(韩)《高丽亚那》杂志2000年春季号,中文版,第30—35页。),其中大部分出自电影专业学生和业余电影爱好者。90年代初由三星公司出资举办的汉城短片电影节,既是短片的盛会,也是商业电影公司挖掘新人的地方。(2002年4月三星出资在北京举办了DV短片电影节。)90年代后期,韩国短片电影节增多,主要有独立电影论坛、独立短片电影节、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等,很多韩国短片还参展戛纳等大量国际短片电影节,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韩国90年代的纪录片和短片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1.为主流电影业提供新的电影人才和活化电影氛围,一定程度上直接催生了韩国电影振兴现象并刺激其发展;2.在题材和表现领域上有效弥补了商业影片不敢涉足的领域,与主流商业片互为补充,并成为新的电影美学的催化剂;3.使电影产业和社会文化、艺术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平衡着电影作为产业、艺术和意识形态的三重功效,是韩国电影能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之一。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夏衍少年,家境贫寒,高小毕业无力升学,在____岁到_____当学徒

  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本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外国名著。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上世纪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及《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等。

  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届全委会委员。

  1955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

  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

  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再次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同年,出席中国影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中国影协主席。

  1988年,出席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并致开幕词。

  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5年,在北京医院逝世。

  夏衍在充满惊涛骇浪的20世纪中国文坛上奋战70载,以不知疲倦的独特品格、英勇善战的辉煌业绩,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成为我国卓越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文化战线领导人。

  在“夏衍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夏衍艰苦拼搏的一生、卓著奉献的功业,有了进一步扩大与加深的理解。这位世纪老人在众多的文化领域不倦地开拓、耕耘,成就斐然,彪炳千秋。

  一

  孙家正同志说:“夏衍是中国电影的根。”真乃一语中的。

  夏衍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斗争的需要,党组织派夏衍进入文化界,并深入到电影界。遵奉党的“将令”,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新的征程,与郑伯奇将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翻译介绍到中国,奠定了中国电影重视文学创作与导演运用蒙太奇语言的理论基础。犹如“窃火者”将火种与技艺送到人间。

  随后,党组织决定成立以夏衍(化名黄子布)为组长的电影小组,开拓左翼文化阵地。他们在上海各主要报刊陆续开辟了电影副刊,发表大批有分量的电影评论文章;加强了左翼电影队伍的组织工作,形成了一支相当强大的创作力量;大力译介苏联电影创作及理论,由夏衍化名丁谦平翻译刊出苏联有声电影剧本《生路》,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苏联电影剧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与有力的斗争,促进了1933年左翼电影创作高潮的出现,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不可磨灭地记载着夏衍的劳绩与奉献。

  为了摸索电影创作的规律,他成了电影院里特殊的常客,手持秒表、手电与笔记本,一部电影要看上几遍。用他自己的话说:“先看一个镜头是远景、近景还是特写,然后分析这个镜头为什么这样用,为什么能感人。一个镜头或一段戏完后,用秒表算算几秒钟或几分钟,然后算算一共多少尺长。这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加以研究,逐渐掌握了电影编剧技巧。”

  夏衍创作的第一部电影《狂流》,于1933年3月问世,在上海引起轰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中国新电影真正的诞生。它第一次把摄影机对准农村,称得上是中国电影第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同年,他向观众奉献了4部优秀剧作;此后每年均有两部以上影片问世。10余部姿态崭新的电影,以广阔的生活视野、鲜明的主题思想、巧妙的艺术构思,赢得了广大观众,奠定了他在电影界备受尊崇的地位。

  《春蚕》是茅盾的力作,夏衍成功地把它搬上银幕,开创了将名著改编为电影的先河。这也是将中国新文艺作品改编为电影的第一次尝试,获得观众、文艺界和鲁迅先生的赞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上,《春蚕》又受到西方电影同行的赞美。新中国成立后,夏衍又创造性地把《祝福》(鲁迅)、《林家铺子》(茅盾)、《憩园》(巴金)、《我的一家》(陶承)等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使之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名作,达到电影艺术的高峰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夏衍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是一部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著作。里面既有从事电影创作的宝贵经验总结,又有电影艺术领域普遍规律的概括与阐述。欧阳予倩评之曰:“言简而意赅,语近而旨远,对于学习编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的人都是很好的路标。”此书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工作者案头必备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主管电影的夏衍,还常常动手为他人修改剧本。许多著名影片的脚本都经他亲笔改过,如《青春之歌》、《五朵金花》、《风暴》、《聂耳》、《白求恩大夫》等。《早春二月》经他修改的地方多达240多处。邓小平同志曾赞之为“电影医生”。

  夏衍对于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的不朽贡献难以尽述。在这位前驱者从事革命文艺工作65周年之际,国务院特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这,就是深受电影界景仰的一代宗师夏衍。

  二

  夏衍在戏剧领域呈现出卓尔不群的大家风范。他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戏剧创作至50年代止,20年间发表多幕剧、独幕剧、翻译剧、与友人合作剧等近30部之多,其中《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以其永久的艺术魅力而被认为是他的3部具有经典意义的代表作品。他的剧作对中国话剧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使他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独树一帜的著名剧作家。他的常用名“夏衍”也正是由于其第一部多幕剧《赛金花》的发表、公演与轰动而闻名于世的。

  综观夏衍的话剧创作,从思想到艺术确有自己的突出特色。其一,它们是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时代感与娴熟的艺术表现力的有机统一。他的剧作无不环绕着时代、社会与人生展开,但又总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加以表现。因其中大部分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故而内容几乎都与抗战有关,无不贯穿着全民抗日的时代氛围。他善于从社会一隅的现实事象中描写旧时代的变质和没落、新时代的诞生和成长。他一方面通过剧中的人物与故事,反映那个令人窒息的黑暗时代;另一方面又寄托无限希望与憧憬。正因如此,他的剧作每每在观众和读者的心头,勾起他们的悲苦与欢欣。著名评论家唐弢先生誉之为“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政治抒情诗”。

  其二,夏衍剧作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他所熟悉的普通的小人物。他擅长描写一些出身不同、教养不同、性格不同,但同有一颗善良心的人。他常常把这些人物放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他们蹉跌、创伤、爱憎、悔恨,最终达到一个可能到达的结局。他笔下着重歌颂的正面人物,也总带有缺点,带有时代与阶级的烙印,因而显得更真实、更自然。描写人物,他以塑造性格、深入发掘内心世界为主要艺术手段。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物要有血有肉,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要真实。他说,只有真实才能令人信服,只有通过人物真实、复杂的思想感情,才能与观众交流,激起共鸣。他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准确再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他以洗练的动作勾勒,深入剖示人物独特的内心感受;他以有机的情境渲染,使人物所处环境构成生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独到的手笔,昭示了夏公卓越的艺术功力。

  其三,夏衍剧作的艺术结构单纯集中、严谨匀称、意境深远,与他整个艺术风格相统一。他的戏剧情节总是紧紧围绕着主题而发生、发展,很少有旁生的枝蔓,譬如《芳草天涯》。他很注意戏剧结构的起承转合,讲究布局谋篇,例如《上海屋檐下》。有人说他的戏过于平淡,我们恰恰认为这正是他的独特之处,正是他不同于别人的艺术追求。他总是把笔力用于渲染冲淡、深远的意境,从中深入刻画人物精神的振荡、心灵中的搏斗,比如《法西斯细菌》。他的剧作结构技巧自然、合理,不露痕迹,几乎让人觉察不到作家的匠心,仿佛是生活的自然流淌,而这正是夏公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

  夏衍的剧作,对后人显示着悠久的艺术生命力;夏衍富有真知灼见的戏剧观念,对戏剧创作艺术规律的探索与总结,对于后代同样具有长久的启迪作用。

  三

  20世纪20年代后期,正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夏衍首先以翻译外国理论书籍及文艺作品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以翻译家沈端先的名字为文坛所知。他的第一部译著是法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倍倍尔撰写的《妇女与社会主义》。这是一本最早、最忠实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妇女问题的著作;也是经过他的笔,第一本被介绍到中国的关于妇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后在妇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早期妇女运动工作者胡子婴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回忆录中曾专门提及过,她们当时组织妇女进步团体时,特地选用此书作为学习教材。此后,夏衍又以不倦的劳动翻译了许多进步文学作品与论著,如芥川龙之介、木村毅、金子洋文的作品等;他选译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新兴文学论》等,在进步文化界亦发生过重要作用。由于这方面的显著成绩,1928年成立中国著作者协会时,他被选为9名执行委员之一。

  当然,在夏衍翻译事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对高尔基《母亲》的翻译与传播。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巨著,经过他的笔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对于身处在高压下的中国民众,《母亲》是一线点亮心灯的明光。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一部畅销书,一年内重版两次,很快遭到查禁,聪明的书店老板把封面由红色改成绿色,印了第三版,又被通令全国禁止发行。文化名人夏丏尊当面质问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并将书名改为《母》,署名改为“孙光瑞”,“破例来个冒牌”,由开明书店一连出了5版,又遭禁。然而在读者中的强烈影响是无法禁绝的,它总是生命不息地流传着,直至今天。

  1936年6月,夏衍发表了被誉为中国报告文学典范的作品《包身工》,并立即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他是在艰难地、认真地进行大量调查、体验的基础之上,以惊人的透视力,对“包身工”所处的人间地狱作出了精确的判断,得出了深刻的认识,然后运用他特有的冷峻、锐利的笔锋,把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人最底层的生活,血泪斑斑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想起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对西欧、北美无产阶级悲惨命运的描绘。作品的末尾指出:“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当年索洛警告过美国人当心每根枕木下横卧着的尸骸,夏衍则在《包身工》中警告这些殖民者当心呻吟着的每一个锭子上的中国冤魂。直到老人家离去前不久还曾说过:“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这固然是他对自己作品过于苛刻的评价,但也从中透露出对这部传世之作客观价值的重视。

  1937年8月,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的《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他开始新闻记者生涯的时刻,是他走上新的坎坷征程达12年之久的起点。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我平生最怕被人叫做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他常幽默地讲,自己只是个业余作者,正业则是新闻工作。从中至少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他对新闻战线岗位的重视。是的,12年新闻记者的劳绩,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约五六百万字的成果。在他自认为“毕生最难忘的12年”、“工作最愉快的12年”中,他几乎每日不停笔,每天至少一两千字。政论、杂文、散文、随笔……各种内容无所不包,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理论、文化、艺术、科学、人物、社会生活、时事评论、旅游札记……真可谓丰富多彩、文情并茂。廖沫沙同志在为《夏衍杂文随笔集》而作的序文《凌云健笔意纵横》里就此而论曰:“夏衍同志实在是中国文坛上罕见的作家之一。”除去在《救亡日报》等报刊上每日必写的社论、报道、补白等之外,他还有十分擅长的一手绝活:自然科学小品,每每意趣盎然、生机无限。正如廖老指出的:“像夏衍同志这样集中地描画与介绍自然界事物的生长变化,或者以自然科学知识来论人论事,入情入理而又引人入胜,在我国文坛上却还是罕见之作。”于此可用他写于1940年战火频仍的桂林之小文《野草》为佐证,从中很可以看到这位前辈的灵魂。文章写道: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文如其人。只有他那支笔,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寥寥数百字、讲述了一个涵盖古今、包容宇宙的真理。笔法如此简洁、生动、深刻、透辟,言情言志,惠及友朋。

  全国解放后,夏衍自云:“一个当惯了编辑或记者的人,一旦放下了笔,就会像演员不登台一样地感到手痒。”于是又应《新民晚报》之约,开辟了“灯下闲话”专栏,以匡正时弊,扶正祛邪。20世纪60年代,他又应《人民日报》之约,针对大跃进的失误,以笔名黄似在“长短录”总题下,与文友们连续发文总结经验、评价得失。其精妙的文字在读者中流传颇广。

  在艺术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没有成为夏衍事业上的包袱或局限。他热爱艺术,但不止于艺术。在他投身革命的一生中,做了许许多多在艺术家看来也许是不屑一顾的组织、说明、动员、劝解、安置、迎送、争取、营救等工作。这是如此具体、细致、困难、艰辛的跋涉,是直接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生活、温暖大地的最宝贵的挚情。“夏公”这个称呼始于何时、出自何人的准确结论尚待考证,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文艺界朋友们就这样称呼他了,公,是正直无私的意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公,又是对长者、显者的尊称。当时的山城重庆,是大后方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生活困苦,环境险恶,矛盾交错,困难重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这个特殊的圈子里工作,获得这样的称呼绝非偶然。据有的老同志回忆,文艺界天生的矛盾多,意气用事多,而夏公以清醒的理智、平和的耐心,常常使面红耳赤的纷争,变作一团和气,他堪称文艺球场上的一位“清道夫”。

  夏衍对党有一颗忠诚的心。他童年时家境衰败,在8个兄弟姐妹里最小、也最瘦弱。3岁丧父、全靠寡母辛勤劳作和亲友接济帮助,勉强解决衣食问题。贫穷、窘迫,使他性格内向,不苟言笑,慈母爱怜地称他“洞里猫”。14岁高小毕业,当过染坊学徒;15岁以“品学兼优”被推荐进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色科读书;19岁卷入五四运动的狂潮,发表抨击封建、守旧舆论的激烈文字,得到陈独秀的赞许;20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带着师长们“工业救国”的嘱托,东渡日本求学。在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他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洞里猫”的思想深处掀起了波涛,从“工业救国”的“洞”里走出,成为留学生中一名激烈左派。在孙中山先生亲自关怀下,指定李烈钧将军介绍其加入了国民党,但随即为右派所不容。1927年回到上海,在扑面而来的白色恐怖中,共产主义信仰向他展示了真正的风采。他彻底醒悟了,毅然走进被血与火包围着的革命者行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找到马克思主义,找到党,他从此坚强而自信。遵照党的思想路线,他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当璀璨阳光冲破浓重阴霾的时刻到来时,民心大快,万众欢腾!党中央为夏衍平反,恢复名誉,安排他重新工作。他老当益壮,锐气不减当年。他和祖国、人民一起,为崇高的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新文化事业再赴征途,又不懈地奋斗了20载寒暑春秋。

  85岁高龄时,夏衍写成长达33万言的重要著作《懒寻旧梦录》献给人民。他告诉读者:“我这个人很平凡,但经过我的这个时代,实在太伟大了。”

  在他90岁生日之后,他对身后之事作了不同寻常的安排:

  他把价值百万元的藏画,统统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条件是:不要奖金,不要奖状。他忘不了,是浙江父老用官费送他去日本求学。

  他把稀世珍宝《纳兰成德长卷》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条件依然如上。他忘不了,是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把他引上斗争的舞台。

  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集邮无偿地捐献给国家。

  他把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

  他还有什么可捐献的?字画、长卷、集邮、藏书,再珍贵也是有价的;而他对祖国、对事业的一腔热血、满怀忠诚却是无可估价的!

  夏公以95岁高寿离世而去了;但他的精神必将永存!

  于今,夏衍的才干、智慧、意志、人格,他那光芒夺目的人文精神已汇入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博大海洋之中;同时,他又以现代人的至高品格丰富了这一巨大的文化海洋。
  1 胡星亮;论夏衍话剧与民族戏曲传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娜;;试论夏衍杂文的散文笔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李骏;试析中西电影改编[J];理论界;2004年05期
  4 魏福惠;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观的主要特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何散芬;论夏衍戏剧的语言特色[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白杰;;《野玫瑰》批判与话语权力之争[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原小平;;曹禺话剧的影视改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祝晓风;;对“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探究[J];文学前沿;2002年02期
  9 海阔;;大众传媒与宗法社会[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原小平;;现代名著改编中的形式转换问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宇宏;曹禺戏剧文体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国英;权力·话语·政治文化[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高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吕树梅;新中国乡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D];复旦大学;2007年
  5 池水涌;中国苏州弹词与朝鲜盘索里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成艳军;《阿Q正传》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何筠;郭启宏历史剧人物形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保国;夏衍办报实践与办报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金真徽;小说到电影——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5 赵敏;英文影片的语言特征及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幸生;文学作品与科学面面观[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2 阮幸生;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毛正天;论文学作品中的议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阮幸生;文学作品与自然[J];当代文坛;1998年05期
  5 佐佐木守 ,丛林春;如何改编文学作品?[J];当代电视;1988年03期
  6 沙沙;泥牛入海之后——推荐《一个文学青年的期待》[J];阅读与写作;2001年08期
  7 颜纯钧;文本的自在和文学作品的非自在[J];当代文坛;1988年01期
  8 于蒙;青春文学需要更多的自省和自觉[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6期
  9 ;文学作品[J];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2005年03期
  10 林文艺;文学作品——剧本翻译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梅韵;;歌颂、暴露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4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5 方志远;;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明代市民文学研究之二[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6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玉秀;;文学的长城:唐朝以长城为背景的反战文学作品[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施光亨;李明;;文学作品与中高级汉语教材[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9 尚春光;;主体的转移与功能的反作用——近年小说语言比喻转异现象探讨[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10 花超;;中日女性文学作品中承载的社会功能之比较——以《小姐你早》与《乐谱帐》的景物描写为中心[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尚栩;近八成法国人不喜欢获奖文学作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 乌云图雅;《海·宝音阿日毕吉夫新闻文学作品》研讨会举行[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3 袁险峰 中共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新时代而歌 为新广安而赋[N];广安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石鑫;一批反映民族团结文学作品出炉[N];阿克苏日报;2009年
  5 秦闻;三部文学作品入选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N];文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颜婧;犍为文学作品集体亮相[N];四川日报;2009年
  7 闽闻;福建省“南国风”海峡西岸题材文学作品大赛揭晓[N];文艺报;2008年
  8 李岚清;学习夏衍,为建设中国先进文化而奋斗[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本报评论员;不忍卒读“狗咬人”新闻[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王艳;钱塘江的儿子[N];浙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维吾尔现当代作家祖农·哈迪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7 刘阳;困境中的突围[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邹建;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燕;论电影艺术接受的审美规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2 田岩;文学作品中英汉恭维赞赏语比较[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3 万美芳;中学历史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万山;论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成丽;论夏衍话剧的散文化结构[D];山东大学;2007年
  6 吴霜;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学锋;理解 对话 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司慧慧;暴力影像的诗意狂欢[D];郑州大学;2006年
  9 吴德玲;新课标下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上一篇:工业工程与管理是几类期刊

下一篇: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