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3-02-16 04:3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1982.09—1986.0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09—1989.0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8.09—2002.0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哲学博士学位1989.07—2007.07历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编辑、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副处长、处长(期间在新华社澳门分社政策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 2007.07—2011.09 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2011.09至今 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周弘的个人生涯

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1992年在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历系进修,授予比较历史学博士学位。1975~1979年在中央马恩列斯翻译局任翻译。1992~199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欧洲中心为博士后访问学者和在美国世界教育社任顾问、项目主任。1993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1996年获“科学研究”突出贡献政府津贴。主要代表作有:《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论文《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丹麦社会保障制度——过去、现在和未来》、《欧洲文明溯源》。主要专业方向:欧洲社会史、思想史、政治史和外交史主要研究领域:欧洲福利国家、欧洲社会文化、对外援助主要著作:1.《欧洲文明的进程》(与陈乐民合作)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一版以《欧洲文明扩张史》为名,由东方出版公司于1999年出版)。2.《欧洲发展报告》(主编)1997、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1999、2000、200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3.《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专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6.《福利国家向何处去》(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论文:“社会标准化工程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意义”《人口科学》2003年4月第2期“国内欧盟社会政策之我见”,《欧洲研究》2003年第1期。“社会保障能否全球化?”,《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对外援助与现代国际关系”,《欧洲》2002年第3期。“战略工具——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国际贸易》2002年1月。“从国际主义到区域主义——瑞典对外援助的欧盟化”《国际贸易》2001年7月。“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框架”,《人口科学》,北京2001年7月。“福利国家向何处去?”,《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1年5月。“第三条道路与欧洲联盟的社会模式”,《欧洲》,北京2000年11月。“全球财富的增长与国家间分配的不公”,《世界经济》,北京2000年4月。“私营养老金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国际经济评论》北京1999年11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总第6期,1999年第4期。“分解福利——福利国家研究的角度”,《欧洲》,北京1997年第4期。“英国从香港的殖民撤退”,《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与香港问题》(张顺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丹麦社会保障制度——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农村观察》,北京1996年3月。“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北京1996年第1期。“北方国家发展援助政策的改变”,《太平洋学报》,北京1995年11月。主要英文出版物:1.香港政府社会政策的历史由来(英文)》(博士论文)1992年MIC出版公司。2. “市场条件下社会保障的三根支柱”(约8千字),载于《社会福利》论文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1996年。3.“和平条件下的发展与和解”,(约8-9千字)载于《欧盟对华政策》会议论文集,将由马克西米兰出版公司出版。

杨晓林的个人著作

1专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2007年获上海市第20次社科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7月出版)ISBN号:978-7-5458-0085-2。2专著《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国际华文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ISBN号:978-0-644-31413-8。3专著《动画大师宫崎骏》(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7 0410670,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重印4次)ISBN号:978-7-309-06817-7/J.132。4专著《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获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著作出版计划项目资助)。ISBN号:978-7-309-09163-2/J.1925专著《动漫大师手冢治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ISBN号:978-7-5322-8388-06主编《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ISBN号:978-7-81118-185-27主编《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ISBN号:978-7-81127-699-28主编《影视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ISBN号:978-7-5444-2406-69主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年3月出版)。ISBN号:978-7-81127-834-710主编《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ISBN号:978-7-81127-953-511编著《当代热播电视剧读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ISBN号:978-7-5624-6021-312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29—1959)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ISBN号:978-7-5624-6534-813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60—1990)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ISBN号:978-7-5624-6533-114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91—2011)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ISBN号:978-7-5624-6535-5参与撰稿4部:1合著《中国电影精品读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张阿利、曹小晶主编,张阿利、曹小晶、薛凌、高字民、杨晓林、郭越6人合写)。ISBN号: 978-7-5624-6121-02 参与译著《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大卫·鲍德维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ISBN号:7-5004-2859-63 参与撰稿《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周斌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出版)。ISBN:978-7-5624-0038-14 参与撰稿《影视鉴赏教程》(第十章动画片,25000字)(李亦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ISBN: 978-7-04-036501-6

俞金尧的学术成果

1.《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撰写第12章、第13章。2.《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陈启能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其中第10章。3.《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于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其中第5章。 1.《微观史研究与史学的碎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4期。2.《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2期转载。2012年4月,被收入张卫良主编的论文集:《“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摘登。4.《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光明日报》对俞金尧等三人的访谈,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史学版”,2011年9月13日。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1期转载。5.《从中国人口史看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婚姻家庭的特征》,钱乘旦、高岱主编:《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的英文版在英国同时出版Chengdan and Miles Taylo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Peking University), Lo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6.《20世纪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关于全球史上跨文化交流的评估》,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学术前沿”栏目摘要刊登。8.《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0期转载。2011年又被收入《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论文集(田丰、李旭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9.《“世界历史”与世界史学科定位》,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1期转载。10.《什么是世界历史及如何构建世界史体系》,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8期转载。11.《“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载《学海》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转载。12.《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4月26日,受该报访谈。13.《历史上中国已婚低生育率说质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14.《“反全球化运动”与反资本主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1期摘登。15.《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载《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3期。16.《社会史的定义及开放性》,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17.《现代世界起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18,《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载《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4期。19.《令人困惑的后现代》,载《学术研究》(广东)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转载。20.《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该文于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1.《中世纪教会婚姻法中的同意原则》,载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2.《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23.《儿童史研究及其方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24.《儿童史研究四十年》,载《中国学术》第2卷,2001年第4期。后来收入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5.《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该文重印于《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1年第2期转载。该文于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6.《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社会文化基础》,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学术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本文。该文于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27.《英国18世纪人口和发展的学术史回顾》,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28.《从历史人口学到家庭历史学》,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29.《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30.《中西方家庭的历史比较:差别及其影响》,载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论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28日“学术家园”版。2.《从“意见”到“决定”: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9日第二版。3.《学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0日。4.《人口研究要注重社会变革作用和历史延续的影响——访赵中维教授》,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5.《最低工资至少应足以养家糊口》,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经济学”版。6.《继承和创新明显,发展仍有空间》(评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世界历史》2010年第4期。7.《全球史观下的文明传统与交往》,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8.《妇女的历史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评〈西方妇女史〉》,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6期。9.《养儿防老: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载《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3月10日。10.《访谈英国史学家E.A.里格利》,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11.《制度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12.《评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载《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13.《历史学需要不断创新》,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14.《阿里埃斯:<儿童的世纪,家庭 生活的社会史》》,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斯通:〈英国的家庭、性和婚姻,1500-1800〉》,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17.《找出一个亚洲来源》,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3月21日。18.《西方家庭史学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19.《国内对欧洲妇女史研究的综述》,载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主编:《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总第二期。20.《传统中国国情的再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探问工业革命》,作者为剑桥大学教授里格利,发表在《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2,《现代的家庭研究简史》(上、下),译文,作者为哈佛大学教授奥茨曼,分别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和第4期。

上一篇:领导科学的论文3000字

下一篇:大学德育论文最后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