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通讯地址

发布时间:2023-02-15 08:59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通讯地址

国家电网公司的内部企业邮箱。

1、国家电网联系方式:本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5号,邮政编码:100192,联系电话:86-10-82812114,值班传真:86-10-62913126,电子邮件:,备案序号:京ICP备05014725号。

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3、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储能、信息与通信、人工智能、能效测评及节能等技术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扩展资料:

1、为第一时间集中反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电力与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为电力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高质量、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期刊中心创办四本中文刊物——《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投稿咨询方式为:电话,邮箱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电网-联系我们

中国电机投稿需要所有作者邮箱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投稿要求如下: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关于能源核心期刊有哪些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内燃机学报 天津市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 天津市卫津路92号(300072) 2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中关村路乙12号(100080) 3 动力工程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上海市闵行剑川路1115号(200040) 4 车用发动机 山西车用发动发动机研究所等 山西省大同市西花园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037036) 5 小型内燃机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市内燃机学会 天津大学天津内燃机研究所(300072) 6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信息中心 北京德外六铺炕(100011) 7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车学会、上海内燃机车研究所 上海市军工路2500号(200432) 8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703研究所 哈尔滨市77号信箱(150036) 9 热力发电 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 西安兴庆路80号(710032) 10 华东电力 华东电力实验研究所 上海邯郸路171号(200437) 11 汽轮机技术 机械电子工业部设备行业情报网、哈尔滨气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市大庆路1号(150040) 1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北京清河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00085) 13 电站系统工程 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备研究所 哈尔滨市中动力区旭升街1号(150046) 14 锅炉技术 机械电子工业部设备行业情报网锅炉分网、伤害锅炉厂 上海市闵行区华银路250号(200240) 15 太阳能学报 中国太阳能学会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北京市花园路3号(100083) 16 燃气轮机技术 南京燃起轮机研究所 南京中央门外东门街140号对面(210037)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介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国家一级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出版动力和电力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主要服务对象是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

有合肥工业大学研一研二的学哥学姐吗?我想知道贵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导师的信息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与节能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
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防御、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EI等收录50余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2等奖2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学术论文奖8项。

兼任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合肥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高级会员,可靠性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学科拔尖人才等称号。

温阳东

教授,1955年9月生

1982年1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晋升为教授,现任合肥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电力系统监控与继电保护。多年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集散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持和参加包括省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一部。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获阜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肥卷烟厂5000Kg/h制丝线微机监控系统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NSYN--语音置乱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孙 鸣

教授

现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科研、硕士研究生教学以及指导硕士研究生等工作,兼任学院专业实验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分布式发电、用户电力技术。

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EI检索论文3篇。

完成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安徽电网公司、许继电气公司以及平圩发电厂等单位的多项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约50万元。

李生虎

李生虎,1974年6月生,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柔性输电技术、电力系统可靠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参加国家973计划、攀登B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福建及安徽电力公司等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相关期刊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仿真学报、IEEE Trans PWDL、IET GTD、IJEEPS、IEEJ、KIEE等。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二),200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张国荣

研究员,1963年2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
1995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主要研究方向
光伏系统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科研情况
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获奖情况
“深井光伏水泵系统”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双电源智能切换装置”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度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吴红斌

吴红斌,研究员,1972年8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目前主要从事分布式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布式互补能源微网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参加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的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30009

联系电话:转8028

E_mail:

陶维青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本科学习
1985年09月-1988年07月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学习
1988年08月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软件和硬件的研究。软件方向包括通用工业控制软件(组态程序的开发和研究),内容涉及实时数据库技术,Internet发布技术,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等。硬件方向包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FTU,RTU设计以及现场总线技术。

先后参加十余项科研开发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三项,四等奖一项。在国家级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一次(中压电网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究),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多次。

齐先军

副教授,1977年2月出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

主讲课程:
《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主要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可靠性、概率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1项

还有几个没找到。偶不是他们院的,所以不给评价。

上一篇:清风杂志2018年第4期

下一篇: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