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2023-02-11 15:00

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主任

《科技进步与对策》南大核心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本期选介的期刊是 《科技进步与对策》 。 《科技进步与对策》 由湖北省的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是( CSSCI )来源期刊,常设栏目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每年出版24期,每期刊载论文约20篇。 作为 CSSCI来源期刊中少有的半月刊之一,《科技进步与对策》在管理学科领域(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拥有较高的人气和关注度,许多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发表在该期刊。

该期刊非常 侧重科技类 , 不符合要求的好像是两天就退稿 。不过相关主题写的还不错, 基本上一个月就给录用通知 。但是 版面费有点贵 ,一个版面400,版面费是按照400乘以最终提交论文的页数。但是出刊论文页数会小于你最终提交论文页数。所以 在终稿提交之前尽量简化 …

算是管理类C刊里面 审稿很快 的期刊了, 两个月一般都会出结果 ,偏好 创新类主题

一个月完成整个流程。 初审-一审-二审-两个外审-三审-返修-录用 。外审速度很快。主题符合的论文很容易发表,主要是 科技和创新相关的实证论文 ,也发少量综述。 半月刊 ,发文量非常大 ,文章水平在科技管理类论文中属于一般水平,速度比较快 。近年来投稿太多,导致发表越来越困难。

这个期刊 审稿比较快 , 费用高 ,喜欢 科技创新类 文章。

【 审稿流程 】主编—编辑部主任/主编—外审—主编。【 文章要求 】重复率10%以内,参考文献20—30篇(30%近三年文献),重点在于发现知识缺口,明确边际贡献。【 审稿速度 】比较快,收稿时间在一周以内,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外审可能比较慢,因为外审专家审稿周期较长,有时候会超期。出刊10个月左右,一版400元,加OA费400元,加急5-6个月,加急费1000元。【 职称要求 】在读硕士生投稿必须老师一作,在读博士生可以一作或独作。

未录用,但给评审意见, 意见比较中肯,编辑部也较好沟通 。

速度很快,但 外审意见很扯 ,说偏经济学方法,不适合本刊退稿!

更多信息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机构沿革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前身——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由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提议,在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一九五八年九月正式成立的。一九七一年五月,部分中央部属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原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图书馆(现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文献情报中心)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其名称仍为后者。一九七二年十二月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名为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隶属湖北省科学技术管理局(后又更名为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七八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成立时,原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图书馆分出,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管理,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名称不变,且一直延用到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成立时。一九八四年十月,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设立湖北省科技情报局,与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署办公,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负责对全省科技情报信息机构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刘海新同志为第一任局长。一九九零年设立了湖北省科技报刊管理办公室,与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同构异牌,负责对全省科技报刊进行统一管理。一九九四年七月经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国家级技术交易机构——湖北技术交易所。程鹏同志为第一任总经理。二00三年一月依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成立了“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韩国典、洪范、陈圣勉、王士美、吴德俭、刘海新、陈云生、程鹏同志先后任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二零零一年九月二十日经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鄂编函[2001]053号”文批准,将“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名为“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程鹏同志现为第一任院长、党委书记,同时兼任湖北省科技情报局局长、湖北技术交易所总经理、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社长、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前身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全国六大地区情报中心之一,是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和支持的情报信息服务机构;是全省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机构。

蒋和平的论文专著

蒋和平教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农业技术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4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等刊物全文转载。近年来,在国内出版10本专著。 1. 蒋和平等,《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月;2.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运行机制与模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0月;3. 蒋和平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4. 蒋和平,《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教材》,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年12月;5. 蒋和平,《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会议论文集》,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年9月;6.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北京传统农业思路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6月;7. 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8. 蒋和平等,《农业科技园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中国气象出版社,2002年8月;9. 蒋和平,《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国气象出版社,2002年1月;10. 蒋和平等,《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规划与评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10月;11. 蒋和平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2月;12. 蒋和平,《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4月。 1. 蒋和平,《北方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抗旱对策》,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3期。2. 蒋和平,《北方干旱影响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生态经济,2009年第3期。3. 蒋和平,《关于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 2009年第5期 。4. 蒋和平,《推进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技术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3期。5. 蒋和平,《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世界农业,2009年第10期。6. 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7. 蒋和平,《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0期。8. 蒋和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第4期。9. 蒋和平,《湖南省汨罗市实施粮食补贴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1期。10. 蒋和平,《建立粮食主产区对主销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1期。11. 蒋和平,《美国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9年第8期。12. 蒋和平,《日本建设现代农业模式及借鉴》,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2期。13. 蒋和平,《《我国种植业的现状与对策》,世界农业,2008年第7期。14. 蒋和平,《北京劳动力转移培训思路与对策》,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15.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增刊。16. 蒋和平,《建设丘区特色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农村经济,2008年第4期。17. 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证分析》,乡镇经济,2008年第1期。18. 蒋和平,《北京市农民收入构成及增收对策》,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19. 蒋和平,《北京市农民收入构成及增收对策》,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1期。20. 蒋和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第5期。21. 蒋和平,《巴西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及其借鉴和启示》,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4期。22. 蒋和平,《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23. 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农业展望,2007年第2期。24. 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的运行模式》,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25. 蒋和平,《2006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26. 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特征与模式》,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27. 蒋和平,《构筑北京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8. 蒋和平,《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第1期。29. 蒋和平,《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年第4期。30. 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研究》,科技与经济,2006.第6期。31. 蒋和平,《北京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6.增刊。32. 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评价》,科技与经济,2006.第4期。33. 蒋和平,《国外实施植物新品种管理规划及对我国的借鉴》,科技与经济,2006.第2期。34. 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第2期。35. 蒋和平,《“十一五”期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与发展重点》,科技与经济,2005.第6期。36. 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导刊,2005年1期。37. 蒋和平,《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农业科技管理,2005年6期。38. 蒋和平,《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科技与经济,2005.第4期。39. 蒋和平,《高技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3期。40. 蒋和平,《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1期。41. 蒋和平,《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政策支持和前景展望》,农资导报,2004年第10期。42. 蒋和平,《中国农业技术产权运行管理的模式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43. 蒋和平,《中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004年第5期。44. 蒋和平,《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对策措施思路》,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45. 蒋和平,《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模式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004年第2期。46.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1期。47. 蒋和平,《转基因抗虫棉专利分析》,知识产权,2003年第10期。48.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农业产业化,2003年第5期。49. 蒋和平,《北京市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思路》,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0.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模式研究》,农业产业化,2003年第6期。51. 蒋和平,《SARS对中国农村与农业经济冲击有多大》,调研世界,2003年第7期。52. 蒋和平,《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与功能的研究》,古今农业,2003年第4期。53. 蒋和平,《抗虫棉国内外专利现状及应对策略》,知识产权发展研究,2003年第5期。54. 蒋和平,《贫困地区农业补贴的政策选择》,调研世界,2003年第10期。55. 蒋和平,《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第5期。56.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基础理论、运行模式和机制研究》,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2年12月。57. 蒋和平,《21世纪初中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和生产能力的预测》,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蒋和平 2002年12月。58.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4期。59. 蒋和平,《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6期。60. 蒋和平,《北京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思路与对策》,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61. 蒋和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模式研究》,北京软科学优秀成果论文集,2002年8月。62. 蒋和平,《1995-1999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5期。63. 蒋和平,《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选择》,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64. 蒋和平,《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01年第6期。65. 蒋和平,《北京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年第3期。66. 蒋和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高科技产业化,2001年第3期。67.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10期。68. 蒋和平,《建立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想》,农业科技管理,2000年第2期。69.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农业科研管理,2000年第3期。70. 蒋和平,《不同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的方向和重点》,农业综合开发,2000年第3期。71. 蒋和平,《正确认识和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6期。72.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73. 蒋和平,《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调研世界,2000年9期。74.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江苏农业,2000年第4期。75. 蒋和平,《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对策》,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69期。76. 蒋和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第6期。77. 蒋和平,《关于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建议》,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9年第11期。78. 蒋和平,《北京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布局》,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六期。79. 蒋和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现状与对策》,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80. 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界定》,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3期。81.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及政策性建议》,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第6期。82. 蒋和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65期。83. 蒋和平,《我国农业离现代化还有多远》科技导报 ,1998年第4期。84. 蒋和平,《加强与完善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构想》,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2期。85.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经济分析》,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86. 蒋和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体系》,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陆世宏 1997年第1期。87. 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转化模式》,南方农村,1997年第2期。88. 蒋和平,《广东省发展“三高”农业的对策与措施》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年第2期。89. 蒋和平,《建立我国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机制的设想》 调研世界,1997年第4期。90. 蒋和平,《优化政府调控中国农业的市场行为构想》 中国研究,1997年第4期。91. 蒋和平,《合理确定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的界限》,经济问题 ,1997年第12期。92.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研究》,管理世界,1996年2期。93. 蒋和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战略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94. 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运行模式的探讨》,科学管理研究,1996年第1期。95.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农业技术经济,1996年第6期。96. 蒋和平,《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传递系统的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年第1期。97. 蒋和平,《论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开发的对策与措施》,大自然探索,1996年第2期。98. 蒋和平,《农业发展宏观调控制约及矫正思路的研究》,经济研究 ,1995年11期。99. 蒋和平,《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中国软科学,1995年10期。100. 蒋和平,《沿海发达地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方向》,未来与发展,1995年第6期。101. 蒋和平,《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科技导报,1995年11期。102.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学与科技管理,1995年12期。103.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运行机制》,科技进步与对策,1995年第11期。104.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第5期。105. 蒋和平,《广东省工厂化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6期。106. 蒋和平,《建立农业科技传递机制的构想》,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5期。107. 蒋和平,《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1995年5期。108. 蒋和平,《建立农业科技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的构想》,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9期。109. 蒋和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大自然探索 1995年第4期。110. 蒋和平,《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科研管理,1995 第1期。111. 蒋和平,《农户技术行为的诱导》,科学学与科技管理,1995年4期。

王学东的教育背景

1976年于武汉大学 图书馆学系个人荣誉主持的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1世纪信息学教育模式研究”获1994—1997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编著《图书情报管理学概论》获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优秀教材三等奖。1993-1997学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学管理干部。1996-1998学年度被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00-2001学年度荣获教学工作优秀奖一等奖。2000-2001学年度期中教学质量测评优秀。2001-2002学年度考核优秀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研究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2、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五”规划项目“企业EC管理”,教高函[2002]17号(4.5万元)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97BTQ010)(2.6万元)4、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项目:信息管理硕士课程发展计划与新技术5、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关于批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批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厅[2001]3号(配套资金10万元6、国家教委委托项目: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A教学研究7、省级项目:21世纪信息学教育模式研究,A教学研究,[950070]8、省级项目: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研究,A教学研究[99107]9、校级项目:信息管理自动化新型教学模式研究,A教学研究10、校级项目:经济信息管理课程体系研究,A教学研究11、校级项目:信息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A教学研究12、横向项目:ERP与企业EC管理网络课件(5万元)出版书籍 1.王学东主编《企业电子商务管理》(35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ISBN7-04-01012-1(该书是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并作为全国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2.王学东编著《电子证券与投资分析》41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ISBN7-5622-2470-6,印数6000册。3.何浩、王学东著《情报研究与预测的方法》43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ISBN7-5622-1741-6。4.《图书馆管理学教学大纲》(共5人合编,王学东承担第4、9章编写任务),高教出版社,1996年3月版,ISBN7-04-005648-8。5.王学东编著《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06.王学东编著《客户关系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7.王学东编著《电子商务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发表论文 1.信息技术对企业最优规模的影响分析,载《情报科学》2002年第7期。2.“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研究”,载《情报学报》2000年第5 期(12000字)(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企业电子商务信息流管理系统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⑼,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管理学文摘卡》2003第1期全文转载。4.企业电子商务运行平台探析,载《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5.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资源计划的管理思想研究,载《图书情报知识》2003年第2期6.“文献信息整体化教育模式研究”,独著,载《图书情报知识》,1993年2期,8000字。7.“图书馆藏书评价研究”(第一作者),载《图书情报知识》,1994年3期,8000字8.“图书情报系统能力评价结构理论研究”(第一作者),载《北京图书馆馆刊》,1993年3—4期(1996年前为国家级刊物,后由“中国图书馆学报”替代其地位)此文获1994年湖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9.“图书馆藏书评价研究”系列论文30000字,独著,载《图书采访理论与实践》,书目文献出版,1994年(10000字)(论文集).10.“Web数据库互联技术的比较”,第二作者,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8期(5000字)。11.“论人本管理向知识管理路向的演变”,第一作者,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5期(7000字)。12.“电子商务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互动分析”,第一作者,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4期(7000字)。13.虚拟组织及其性质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0期。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常务理事,“EC管理”指导组委会主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湖北省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专业教育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中国期刊网官网课题检索

下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