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社会科学报刘雨微

发布时间:2023-02-10 03:41

中国社会科学报刘雨微

当地时间8月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及比利时列日方面联合组织的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列日开幕。会议为期一周,涉及移民、环境、科技、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众多议题,与会专家由此深入探讨人文科学对于人类应对系列挑战的重要作用。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对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表示,此次大会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当今这个变动的时代中反思哲学人文科学的定位、作用以及对于引领人类的价值与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部助理干事长纳达·阿勒-纳西夫(Nada Al-Nashif)说,此次大会旨在强调人文科学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人文科学应当受到更好的保护、更多的支持,在研究、教育及决策过程中都应重新受到重视。

1

人文社会科学不可或缺

朝戈金表示,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古老、经典的知识对今天的意义。人文科学与人的精神生活、内心情感有关。人文科学对人类产生作用和影响的时间通常较长,不是解决短期问题。在如今以解决短期问题为主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大家不太有耐心、有时间、有眼光去思考、践行人文思想。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路易兹·奥斯特毕克(Luiz Oosterbeek)对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说,过去几十年,人们似乎走入一个陷阱——只是关注短期问题。人们需要有远见,应对不确定性、做出抉择等都与人文科学有关。人文科学不仅关乎过去与未来,也关乎现在。
朝戈金认为,今天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例,气候、移民、战争、文化和信仰的颉颃,社会公平正义的落实,每个问题都不是单靠科技进步就可以解决的。
“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捍卫人文科学,通过阐释表明其重要性与力量。这也是此次大会覆盖主题颇为广泛的一个原因。” 阿勒-纳西夫称,如果没有对人文科学的理解,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恐怕无法实现。

医学生论文致谢

医学生论文致谢(精选5篇)

论文致谢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示尊重所有合作者的劳动,它有利于促进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和我一起来看医学生论文致谢(精选5篇),希望有所帮助。

不知不觉又是凌晨一点,论文还没有最后定稿,漫漫修改之路还需继续努力,也许是主体内容基本写完,此刻有些小胜利的感觉,突然有很多感慨,信手拈来以作致谢。回想四年的紧张充实学习过程,收获很多。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研究员。回想当初要考导师的研究生时,非常忐忑,作为情报界的大专家能否收我这个理工科背景没经过深入情报训练的学生为徒呢?王老师在学界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我能否顺利毕业呢?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倾心于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观点。当知道被录取时还是很兴奋的,可以从导师那里得到好多想法了!在以后的每次与学生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都体会到了导师的睿智和一语点破之功。每次交流,都让学生在做人、做事、育人和生活小事中受益良多。感谢导师在整个博士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和建议,感谢导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帮助和关怀。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科研精神、诚挚谦逊和仁爱善良的品格对我影响颇深,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感谢雷研究员、刁研究员、赵研究员、王研究员和楼副研究员在课题开题和中期考核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他们为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刘副研究员在课题研究中的帮助。感谢吴副研究员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感谢我所在的医学图书馆陈馆长和张政委,感谢两位领导大力支持我的博士学习,尤其是在论文撰写阶段,让我能够抛开工作上的琐事,全力以赴完成论文。感谢我所在的信息服务部何玮主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时没能顾及工作,感谢他的理解和支持,感谢部门老师给予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两个哥哥,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支持。感谢我的爱人,感谢他全力支持我的学业,特别感谢我的公婆,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关心,为我们小家庭付出很多。感谢可爱懂事的李小朋友,虽然带你比较辛苦,但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更多姿多彩,才会变得更勇敢更有担当。

最后感谢所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帮助过我而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人,感谢你们默默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母校厚重的学风及浓郁的科研氛围。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刻,回首前尘,往事历历,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首先感谢我的老师王教授,是王老师将我从一个气象学的门外汉领进了气象科研的大门。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将我本身所学习的计算机学科和医学气象学相结合。王老师总是能对我的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您提出的方案犹如黑夜中指路的明灯。无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王老师以他广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还要感谢和蔼可亲的尚老师,他为我解答在气象学学习及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深深感谢我的好友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董老师,你在专业方面的素养令我敬佩,在论文上给我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的那些日日夜夜令我终身难忘。由衷的感谢师姐师兄师妹,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感谢养育我的父母,在三十七年的人生路上,是你们无私的爱一直陪伴着我令我能够安心的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妻子,在我繁忙的学习及工作中是你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令我没有后顾之忧;感谢我的宝宝,是你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当看到你,繁重的学习及工作压力便荡然无存。

感谢所有支持及帮助过我的朋友,我爱你们。

遵从内心的执着追求,凭借身边的众多推力,我开始了博士学习生涯。期间的学习与积累,经历了无数波折,无论是最初面对研究课题的懵懂彷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挫败灰心,还是理清思路时的激动兴奋,以及思想碰撞后的豁然开朗,都伴随着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家人和朋友的关注,也是这些成就了我学术的进步与品格的提升。谨以感恩之心记述如下:

感谢导师陈维毅教授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时刻激励着我以努力求真的态度面对研究课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思考整个研究过程。从发表期刊论文,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包含老师对我用心良苦的帮助和指导。

师从杨教授,也许是我一生的幸运。先生的品格与学识之魅力,学高与身正之师范,着实让我领略了一个大师的风采。先生的善良与智慧引导我不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其渊博的学识与开阔的视野引导我排除万难,勇敢前进。从对论文的整体架构,到研究选题、思路明晰、资料筛选、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具体指导,无不渗透着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追求的学术精神,用自己的点滴诠释着“导师”的含义。

感谢研究所树教授对我无私的帮助,树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无私的帮助,无数次让我内心为之一震。每一次遇到困难,每一次面对尴尬,老师都会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这促使我必须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意。

感谢研究所赵老师对我的帮助,赵老师朴实的工作作风让我深深为之感动。他凭着无私的态度支持着研究所每一位老师的工作,用其爱心和责任心支持着研究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这种默默无闻的支持成就了无数成功与喜悦,这种赠人玫瑰的工作情结本就是一朵艳丽的玫瑰,伴随我们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研究所安所长,李教授、路教授、刘副教授、王副教授等全体老师,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协作攻关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在研究工作中不断历练和提升自己。

真诚地感谢师弟师妹们对我的帮助,你们的勇往直前与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次与你们的交流都是我心灵的沐浴,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让我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感谢我的父母,以一种最纯洁的爱滋养和历练着我,帮助我擦干眼泪,教我用爱与智慧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感谢我的爱人,善良与智慧铸成其朴实无华的人品,刻苦、耐心与坚毅帮助其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其身边的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呵护着我,让我在每次跌倒后都会感受到一双臂膀厚实的扶持。

感谢我的孩子,每一次感到沮丧和无助时,都会看到孩子纯真的笑容与真心的安慰,是其善良与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激励我勇敢而快乐地面对生活扬帆起航。

谨以此文献给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

光阴荏苒,转眼八年,不知不觉来到毕业时节。回首在华中科技大学这八年学习和成长时光,情景往事,历历在目,有追求梦想的虔诚执着,有追赶目标时的通宵达旦,有面对困难时的坚忍不屈,有初次尝试时的新奇,有满怀收获时的喜悦,当然也有迷惘无奈时的痛苦,也有错过失去时的遗憾。自八年前踏入学府校门到即将离别,从化学系到第一临床学院,从武昌新屋熊到汉口航空路,一路走来,心中感概万千,有那么多关心、指导和帮助过我的人,有那么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谢的人,认识他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首先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您们含辛茹苦为我创造条件,没有您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没有您们一如既往的相信我和鼓励我,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感谢我的恩师刘承云教授在我进老年病科一年半的时间里,给予我的关心、指导、信任和帮助。刘承云教授高尚的医德医风,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平易近人、谦和低调、耐心负责、严谨务实的为人处事品格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是您给予了我们八年制最一流的学习的平台、师资条件,更重要的是您给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学子”品牌和自信。感谢化学系、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及武汉协和医院的老师们,是您们传授我知识,教授我技能。感谢我的辅导员朱雪琴老师,周觉民老师,刘亚玲教授对我的关心和辅导。感谢我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指导老师,他们是内分泌科吴汉妮教授,心内科廖玉华教授,消化内科陈婕教授,胃肠外科刘俊教授,儿科金润铭教授,老年病科王朝晖教授、柯琴梅教授。

感谢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彭雯教授、戚本玲教授、何平教授、刘通顺教授,桂慧华老师、戴红梅老师、陈丽霞老师等为我科室学习提供的帮助。感谢陈星霖师姐、雷映红师姐、左培媛师姐、刘雨薇师姐在科研设计、科研思维、数据处理方面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感谢相处八年的室友彭明刚博士,李季博士和牛毅博士,感谢你们对我生活上的热情照顾。最后,感谢参加我毕业答辩的各位评委,感谢您对我的点评和指导。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尊敬的导师王洁贞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三年来,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效仿。导师在我的学业上尤其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教诲和指导,将使我终生受益。多年来,导师还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诸多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使我在感激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不安。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薛付忠副教授对本研究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鼓励。薛教授勤奋的科研作风、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和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的风采。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山东省CDC的康殿民主任和王志强医师,以及莒南县和平邑县CDC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还得到了山东省CDC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和袁群医师以及本教研室孙林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本教研室老师和同学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弟弟,每当我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时,总能从他们那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我还要感谢一直支持我、关心我和照顾我的男友,在地图测量、论文资料整理和图像绘制过程中,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使我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诚挚的谢意!

“红袖添香伴读书”溯源寻流(下)

“红袖添香夜读书”,因为鲁迅《忆刘半农君》(发表于1934年10月上海《青年界》月刊第6卷第3期,后收入《且介亭杂文》)一文的影响力,而为世人所熟知。《忆刘半农君》中说:“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再改半侬、半农,江苏江阴人。幼年在家乡念私塾,中学毕业后到上海“以卖文为活”,给鸳鸯蝴蝶派主持的报刊写过稿。《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998年以迄2005年版均未注“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出处。刘衍文《名句出处·红袖添香伴读书》(收入其《寄庐杂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李士彪《“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出处》(收入杜泽逊主编《国学茶座》第1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郭长海《追踪“红袖添香夜读书”——为〈鲁迅全集〉提供一条注释》(《书屋》2014年第3期),曾先后探讨这一问题。刘文考证,此句出自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的《寿简斋先生》“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认为“鲁迅先生记错了一个字:‘夜’字当作‘伴’字才对”。李文则认为,道光、咸丰、同治年间,金兰贞有《红袖添香夜读书图为殷茂才乐尧题》,收入《绣佛楼诗钞》,卷首有马承昭序,写于“同治十有二年秋九月”,写作时间在席佩兰之前。郭文材料最丰富,但并未提及前述二文(或许并未寓目),自称1978年即留意这一典故,曾三度在近代文学史料中查找答案,从梁启超、姚石子上溯至孙次青、管斯骏,直到道咸间的江南名士郭频伽,邹弢和赵怀玉。

但据笔者考察,从时间上看,关于“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出处,较之以上诸家更早者,是胡季堂(1729—1800)《题王方伯梅屋读书图》八首其五:

一簇花容拥笑容,风流儒雅竟谁宗?芸窗赢得红云伴,可胜添香几个侬。

作者自注云:“公侍姬多吴人,有小印,镌‘红袖添香夜读书’句。”(清道光二年胡刻本《培荫轩诗文集》诗集卷二)胡季堂,字升夫,号云坡,光山(今属河南)人。父煦,官至侍郎。时季堂7岁,由荫生补顺天府通判,调刑部员外郎,迁郎中。三十一年出庆阳府知府,四十四年擢刑部尚书。五十五年暂署山东巡抚,加太子少保。先后多次奉使出京察案,所至历积悬案,应手立定。六十年署兵部,管理户部三库事。嘉庆三年(1798)授直隶总督,赏戴花翎。四年正月乾隆薨,和珅被革职拿问,季堂奉谕据实复奏定其大罪二十款,直声大震。嘉庆赐和珅自缢,季堂晋太子太保。不久因长辛店被盗,以失察游击范某过失,被革职留任。五年奏陈川楚军务,力主对白莲教采取剿抚兼施之策,并请发兵赴豫防堵,旋复原职原衔,同年病卒。晋封太子太傅,谥庄敏。诗中所云王方伯,是哪位清代布政使待考。

稍晚,江苏武进人赵怀玉(1747—1823)《题双鬟伴读图》云:“万卷驱贫,尽读君能否?更红袖添香销永昼。”又将读万卷书与红袖添香销永昼分作两句。邹弢(1850?—1931)《题潇湘侍兰图》“红袖添香休鄙薄,妆楼伴读也风流”亦然。邹弢,字翰飞,又字瘦鹤,自号司香旧尉、潇湘馆侍者。江苏无锡人。早岁即有诗名,尤以《黄花诗》传诵一时,因有“邹黄花”之称。又善长短句、骈体文、散文、小说,文名颇著。在沪时,与 *** 汪畹根有过恋情,后汪嫁万姓,邹弢惆怅不已,撰成小说《断肠碑》(又名《海上尘天影》)六十回,被公认为晚清狭邪小说代表作之一。

相似描写还有大学士尹继善之子庆兰得《蝶恋花·为竹岩公子题双鬟伴读图(碧梧翠竹图中景也)》:“十二曲阑花影绕,露展蕉心,月照梧桐悄。怪底书声听更好,相依一对云鬟小。香篆频烦添瑞脑,试数莲筹,已近三更了。莫再裁诗重起稿,应怜翠袖新寒峭。”(清丁绍仪《国朝词综补》卷十三,清光绪刻前五十八卷本;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李澍田主编《白山词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及郑宗彝的同题词作《金缕曲·竹岩同年嘱题双鬟伴读图》:“韵事真如许,碧阴阴梧桐庭院,玉蟾初吐。半帙黄庭临过了,好把青箱检取。有解意樊蛮仙侣,瀹茗添香书案侧,更天然秀色呈眉宇,娇相对,两无语。春风鬓影应输与。又何需高烧银烛,悄歌金缕。一卷芸编双翠袖,不信天公也妒。怅此日玉人何处?十载盛衰同转瞬,剩宵来月色还如故。年时事,忍重数。”此外,朱寯瀛(1845—1913)《屡乞劭农作画未应诗以嬲之》云:“小亭着个读书人,红袖添香侍茶鼎。”(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金粟山房诗钞》卷九)

在此前后,女画家兼诗人金兰贞有《红袖添香夜读书图为殷茂才乐尧题》,诗云:“金猊香烬玉钩斜,料理龙涎次第加。侬自殷勤君自读,漫教纤手摘灯花。”(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集·绣佛楼诗钞》下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金兰贞,字纫芳。浙江嘉善人。自幼随父宦游青田,23岁时嫁举人王丙丰,十年而寡。同治元年(1862),曾避战乱于奉贤。早年诗作明丽天真,中年以后渐趋沉郁,而无衰飒之气。又善画,尤工花鸟墨兰。作品大多毁于兵火,有《绣佛楼诗钞》一卷传世。

张澍(1781—1847)亦有《题彭仁山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养素堂诗集》卷八《南征前集》下):

虬漏冰荷夜正良,丁东银蒜响前廊。迟回想是怕鹦鹉,小玉翻羞李十郎。

一握蘅芜月下贻,思香媚寝许来窥。阿侬可有琅玕赠,金缕清歌惜少时。

偎肩一笑气如兰,砚北含睇醉眼看。汉事秘辛佯不解,罗衣辰耐五更寒。(智按:辰耐,疑当为叵耐)

曾向石城访莫愁,笑佗杜牧梦扬州。拈豪欲拟相如赋,钗挂臣冠月一钩。

周之琦(1782—1862)有《喜迁莺》,词前小序云:“红袖添香夜读图,为王蓉洲孝廉题。蓉洲余僚婿,今皆作玉溪生久矣。”(清刻本《心日斋词集·鸿雪词下》)词云:

兰红绽,更偎倚画中,春风人面。钗影横窗,书声出屋,恰和小莺低转。篆纹蕙炉轻,袅冶思梨云相乱。可人语,问芸编何似,柔乡堪恋。眉案,还记取,箫凤谢庭,一例神仙眷。好梦难留,潸痕宛在,憔悴玉京重见。绛河旧情空,溯珠树才名争羡。称心事,待浓熏秘省,宫袍催换。

王宪成,字蓉洲,常熟(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汀漳龙道。官至兵科给事中。有《桐华仙馆词》一卷(钱仲联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 1840—1919 诗词集》第2册,上海书店1991年版)。同题之作还有翁心存(1791—1862)《王蓉洲孝廉宪成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清光绪三年常熟毛文彬刻本《知止斋诗集》卷十二):

翠幕香浓梦尚温,骊歌一阕黯销魂。宵分检取征衫看,犹有梁园旧泪痕。

他年簪笔侍璇除,宫锦裁红宿直庐。莲炬两行香满案,有人争羡宋尚书。

董毅(1803—1851)《烛影摇红·题王蓉洲红袖添香夜读书图》(孙广华《常州词派词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何处轻风,暗吹芳意来疏幌。绿云低护黛螺浓,和梦飞鸳帐。镜里团栾月朗。便人间、还如天上。银炉篆缕,绕遍屏山,玲珑巧样。爇透檀心,帘波不隔烟痕漾。神仙消息认青云,也共情丝扬。修到十分圆相。未消他、冶游尘赏。好将绮语,谱入鸾箫,一般清响。

顾广圻(1766—1835)有《题戈小莲红袖添香夜读书卷子廿六韵》(《思适斋集》卷二赋诗,清道光二十九年徐渭仁刻本;《顾千里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

我友儒之珍,湛然窒欲久。好色向短宋,避嫌今学柳。唯彼靡曼捐,爰此记藉狃。箧中一卷秘,循环绝纤手。时时读半树(斋名),金石声贯牖。夜分未肯休,独与长檠守。英名扬子宅,万古元虚友。忽为添香图,红袖盈前后。既非马融侈,亦异张禹鲰。本事洵厚诬,寓言岂十九。画师苦结撰,观者穷谁某。或乃目之笑,我已色为愀。想当诵风人,劳心生扰受。彼美不可思,怅望怜琼玖。又逢讽牢愁,盛年概无偶。多女兼良媒,欢爱诚结纽。不然块幽居,画此其何有?因思人间世,遽甚朝生绣。敏给矜少壮,昏眊痛衰丑。拘挛割快意,茫昧争不朽。寂寂竟寡娱,悠悠遂多负。便从理义缰,复脱世故杻。跌宕拥异书,戏弄置小妇。如佩萱忘忧,胜服散益寿。尚博达士赏,宁惜腐儒□。更乞得少闲,相从饮醇酒。

郭麐(1767—1831)有《清平乐·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清光绪五年许增刻本《灵芬馆词四种》蘅梦词卷二):

丁丁莲漏,篆缕销香兽。心字渐微长烛瘦,催得冬郎诗就。人间良宵迢迢,劝君书卷须抛。只有一支红烛,休教负了春宵!

管斯骏(1840?—1914后)有《题查履光〈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毕竟咿唔意味长,侍儿灵慧解添香。诗书有福方能读,名利见心不碍狂。怜我青灯常寂寞,泥他红袖细商量。此生安乐同俦羡,敢让清才细商量。”(《申报》1882年7月13日)

晚清《娱言报》主任、兰痴词人胡芝教(胡兰痴)绘有《红袖添香夜读书图》,许多文人词客就此题诗作词,如陈栩《洞仙歌·题胡兰痴红袖添香夜读书图》(《著作林》1900年第16期,署名陈栩[蝶仙];又载《游戏杂志》1913年第1期,署名陈蝶仙)云:

风灯羊角,照青藜夜读。信说书中有金屋。借宝钗拨火,翠珥挑香,享尽了,才子佳人双福。红颜嗟命薄,愿共心违,错种蓝田一双玉。检点旧缥缃,不是丹铅,是点点泪痕斑驳。试画幅生绡,证相思、这梦断如烟,怎生能续!

陈栩(1879—1940),字蝶仙,别号“天虚我生”。浙江钱塘人,既是南社诸子之一,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髫龄时即好为词,以文学名世,词曲兼善。有《海棠香梦词》四卷、《天虚我生曲稿》三卷及《和〈白香词谱〉》等。并与其长子陈小蝶合作,选《白香词谱》百首,加以考正,著为《白香词谱考正》,有民国七年(1918)振始堂石印本,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又据振始堂石印本影印出版。前面提到鲁迅批评刘半农“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或许与刘半农曾给鸳鸯蝴蝶派的报刊供稿有关。这个清末民初产生的“鸳鸯蝴蝶派”,因常用“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而得名,注重消遣性、娱乐性与趣味性,“红袖添香夜读书”堪为此派写照。

许伏民(?—1913)《题胡兰痴〈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月月小说》第12号“则山簃芟存稿”,1907年)诗云:

隐约红楼认梦中,欲圆明月忽朦胧。灵犀一点通心曲,秘草分仇炉化工。女子大都薄命鸟,男儿生是可怜虫。几回怕剔秋灯穗,香散昙花 *** 中。

刻苦相思只自悲,新镌小印篆兰痴。讵知同气犹难合,乃信姻缘亦数奇。未怜博山心字火,断连鲛织泪珠词。海棠红褪芭蕉绿,伴读何堪忆旧词。

孙次青《题兰疵〈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月月小说》第14号,月月小说社1908年)诗云:

一双人影玉纤纤,不住名香信手添。心似鸭炉怜妾热,光分萤火叹郎严。早知今日姻缘假,深悔当初胶漆粘。读千卷书何所用,清才浓福两难兼。

凄凄一片画图秋,红是相思绿是愁。早识司香难做尉,也该投笔去封侯。恨连蕉叶心长卷,血染棠花泪不休。梦断蘅芜清夜冷,月光犹照读书楼。

诗题之“兰疵”,疑当作“兰痴”。包瑞斧《题红袖添香夜读书图》(《墨缘丛录》1912年第16期),洪嘉言《风入松·题红袖添香夜读书某公席次出其藏画示余也》(《复旦》1918年第7期),不知是否亦为同题之作。但下面周范亚这首套曲《南正宫》显然为同题之作,因为前有小序:“题胡兰痴哀倚兰女士之亡,作《红袖添香夜读书图》索题,爰用《桃花扇·访翠》谱,为制斯曲。”(《游戏杂志》1913年第1期,署名红树。又载《钱业月报》第7卷第3期,1927年,题为《南正宫·题胡兰痴红袖添香夜读书图》,署名红树词人周范亚)曲云:

〔正宫引子〕〔缑山月〕庭院乍昏黄,花影上红墙。正碧天如水月如霜。见鹦哥倦了,狸奴睡也,胆怯空房。

〔正宫过曲〕〔锦缠道〕步回廊,伴伊家攻书那厢。风透绿蕉窗。玉葱长,试他睡鸭温凉。拔钗尖,炉烟篆飏。卷衣梢,钏臂金锵。艳福不寻常,艳福不寻常。侭消受,眉青唇绛。救飞蛾,剔银釭;口儿里,书声郎朗,却眼波偷掷,觑红妆。

〔朱奴剔银灯〕胡猜做琴挑凤凰,生搁着绣学鸳鸯。听读到毛诗第一章,捻罗裙,低鬟半晌推详;晕娇羞满庞。为甚的恁般孟浪。

〔雁过声〕堪伤,尘生绣幌。扶不起还魂丽娘,迷离影事追想。藕丝囊,荔枝香,到而今一例抛荒,何当金屋藏。书中有女如非谎,怎唤煞芳名无影响。

〔小桃红〕春风雨,空惆怅。夜月魂,还凝望。准备着香花供养。心坎儿丹青,纵有新图像,笑颦难画娇模样。展生绡,泪滴双双。

就胡兰痴《红袖添香夜读书图》所题,不仅有诗词曲,还有骈文。寿阳(今属山西)人李荔泉《红袖添香夜读书图骈序》(《自由杂志》1913年第1期,署名“荔泉”。又载《钱业月报》第7卷第10期,1927年,署名“李荔泉”)云:

玉露处零,金风四起。……一轮高挂,人游不夜城中;万籁全消,地近迷香洞里。则有琼楼仙吏,玉案娇娥。青衫摇曳,红袖飘扬。一则证到前身,拥五车而励志;一则舒来皓腕,焚百合以含情。爱晶球之朗照,期铁砚之同磨。纵未画眉,也喜春山吐秀;似曾濯骨,定凝秋水横空。有碧玉绿珠之体格,助青灯黄卷之精神。校勘初闲,殷勤问字。披吟偶倦,辗转拂笺。看窗前数尺展阴,灵思共剥;羡槛外一枝娇艳,醉态同酣。蠧简流芬,合倩蔷薇盥手;鸭炉拨火,宛如豆蔻薰身。有时戏置萤囊,想前度青罗扇扑;倘使摩挲鸳枕,卜他年翠被春融。既两美之相逢,岂百年之易尽。是宜带结同心,花开并蒂。金猊暖透,含芳吟静好之诗;玉兔辉扬,按谱奏长圆之曲……莫谓左图右史,徒增哀怨于孤帏;须知才子佳人,定结良缘于再世。

此外,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陈作霖(1837—1920)有《不寐集句》,云:“独卧无人雪缟庐(苏轼),寒宵吟到晓更初(姚合)。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红袖添香夜读书(阙名)。”(清宣统元年刻增修本《可园诗存》卷二十六《近游草》)上海金山人姚光(1891—1945)有《本事诗》(辛亥),云:“徙倚闲窗月上初,仙霞朗润托明珠。银屏华鬓人如玉,红袖添香夜读书。”(柳亚子编《南社诗集》第二册,中学生书局1936年版;姚昆群等编《姚光全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红袖添香夜读书”,曾衍变为“红袖添香伴读书”,其意更为贴切,更为温馨,更为隽永,出处就是席佩兰《寿简斋先生》诗“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清嘉庆十七年刻本;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集》)。 席佩兰(1760—1829后),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韵芬、浣云、道华等。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诗人孙原湘之妻。早岁工诗,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著者。其诗清新秀雅,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屡为随园老人称引。善画兰,笔墨精妙,遂号佩兰。有《长真阁集》七卷,内附《诗馀》一卷,嘉庆五年(1800)秋九月,与其夫孙原湘《天真阁集》合刻,光绪十七年(1891)重刊。其后,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抽《长真阁词》一卷辑入。而袁枚早在嘉庆二年(1798)十一月即已归道山。席佩兰诗中“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等语,未见于《随园全集·续同人集·闺秀类》,“估计寄袁枚的尚是初稿,后刻集时则加以增补完足。”(刘衍文《寄庐杂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尽管袁枚曾为何兰庭题过《红袖添香图》,尽管也有一位“添香女史”马翠燕对他无限崇拜,但却并未在袁枚身边真的添香伴读书,但这并不妨碍诗人杰出的女弟子席佩兰女史,虚构这样一个想当然的艳事,坐实在乃师身上。唯一可惜的是,老师身前尚不及见到。当年袁老师到虞山去探访这位女弟子时,适其“有君姑之戚,缟衣出见”,给袁老师留下“容貌婀娜,克称其才”的印象;又说她“小照幽艳”(均见《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其夫孙原湘作诗,最初还是跟她学的!《天真阁集》陆续付刊,也是靠她鬻钗钏而助成。夫妇均工诗词,声闻嘉庆、道光间,成为诗坛佳话。孙原湘《天真阁诗集》卷一有《病起》,诗云:“赖有闺房如学舍,一编横放两人看。”可谓其婚后生活实录。女诗人是否也曾“红袖添香伴读书”呢?孙原湘有《春夜同道华》三绝,其二云:“大婢添香小婢歌,水如天上月如波。忍将一刻千金夜,付与华胥梦里过!”(《天真阁诗集》卷六)道华,即席佩兰之号。“添香”者,乃是大婢,而非才貌双全的贤妻,未免令人略有不慊于心。但女诗人却有一首《夏夜示外》,诗云:“夜深衣薄露华凝,屡欲催眠恐未应。恰有天风解人意,窗前吹灭读书灯!”(《长真阁诗集》卷二)则伴读书,自是题中应有之意。巧的是,袁枚老师有《寒夜》一首:“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小仓山房诗集》卷六)一吹一夺,后先辉映。只是女诗人笔下,毕竟大家闺秀,尔雅温文,不会采取强制行动,自有天风解意,得遂所愿,所以含而不露之情,更为难得。

张维屏《听松庐诗话》载,福建侯官人黄其棻(字则仙),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其试帖诗“红袖添香伴读书”首句云:“心字氤氲气,毛诗窈窕章。”(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五十七,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出句写香,对句写添香之人。语工笔活,可称锦心绣口。文康(?—1865前)《儿女英雄传》(清光绪四年京都聚珍堂活字印本)第二十九回“证同心姊妹谈衷曲酬素愿翁媪赴华筵”提到:“他说他那面儿叫作天下无如读书乐,姐姐这面儿叫作红袖添香伴读书。”

红袖添香,再添加上书香,可谓三香合,而三美俱。这一充满诗意的意境,逐渐凝集,而散见于以上清人诗词曲赋之中,最后定格为“红袖添香夜著书”,又衍化变格“红袖添香伴著书”,再到“红袖添香夜读书”,“红袖添香伴读书”等。期间,又有若干“红袖添香图”,“红袖添香夜著书图”的推波,使得这一香韵十足的诗词意境,成为清代文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中可以看出,在不同风格、层次与好尚的诗人词客笔下,呈现出缤纷各异的风致。无论对文人心态研究,或女性主义批评而言,还是对理解香道由传统文化转入新文化的递变过程而言,这道靓丽的风景线,相信都将会有或多或少的启迪之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上一篇:工程类sci期刊有哪些

下一篇: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