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期刊

发布时间:2023-12-05 21:36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期刊

该刊具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属于医学类省级期刊,《黑龙江中医药》是由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主管、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国医药学期刊。创刊于1958年,双月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双月10号出版。黑龙江中医药是中国医药刊物。

请问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主页在哪里?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中医药科研医疗机构之一。随着规模的发展和功能的不断健全,1985年更名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为了充分发挥我院的中医医疗优势,1995年经黑龙江省编委批准加挂了“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的牌匾,同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医疗和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机构,2001年先后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2004年获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黑龙江省委授予的“全省小康建设百面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我院医疗编制床位450张,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452人,其中主任医(药)师(研究员)52人,享受政府津贴的20人,国家级名中医和省级名中医13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研究员)114人,中级职称以下人员317人。我院拥有全国著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张琪教授以及郭文勤、王铁良教授,全国著名中药学专家高奎滨、吴秉纯和王伟明研究员,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张佩青、王顺教授等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一批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我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国家级三级实验室2个,省政府重点学科6个,省中医重点专科8个。40多年来,不仅研制出了“刺五加”、“满山红”、“双黄连粉针”等许多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和建设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肾病、心血管病和针灸等中医重点专科,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我院医疗部分设内、外、妇、儿、骨、针灸、推拿、皮肤、肛肠、急症、口腔、眼科等一级临床科室14个,肾病、心病、脾胃、呼吸、脑病等二级专业分科12个,糖尿病、中风、风湿、结石、心肌炎、痛风、白内障等专病诊室14个。设医技科室10个。2001年在原有“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的基础上,心血管病专科又被确定为“全国中医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针灸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的规模在全国所有中医重点专科中规模最大,有固定床位165张,最多使用床位210张,其肾病中心免疫实验室为国家三级实验室;针灸科设床位100张,并配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全院 2003年年门诊量达20多万人次,住院病人7000余人次,全年床位使用率为93.4%。区外患者占14.8%。

  建院以来共获得科技成果200多项,其中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多项,现承担部省级以上科技攻关课题50多项。我院下设的中药研究所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剂型改革基地,有条件研制和生产多种中药剂型。现已研制出中药新产品30多个并投放市场。现承担的“北药系列产品研发项目”被列入黑龙江省政府百项重点工程,2003年成为八项重点前期项目之一。其研发的“芩百清肺微丸抗支原体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是开发前景非常好的对抗SARS病毒和抗支原体的新药;2004年又研制出拥有我院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芪风固表颗粒”,并已获得国药准字批号。另外我院还设有天然保健补品厂和一个制药厂,主办《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院拥有中医内科、中药学(包括中药药理、中药药剂和药物分析学)、针灸推拿和中西医结合等5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导师3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目前在院就读硕士研究生80多名。我院从1981年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20多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1999年我院又被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报考条件:
  1、各专业均可招收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
  2、报考专业不得跨学科门类。
  3、中药综合含分析化学、植物化学、中药学和药理学。 4、中医综合含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5、西医综合含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
  6、大专学历考生初试通过后,复试需加试两门主干专业课程。
  7、专业课各考试科目均以中医院校大学本科六版教材为主。

  说 明:

  1、各专业均可招收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
  2、报考专业不得跨学科门类。
  3、中药综合含分析化学、植物化学、中药学和药理学。
  4、中医综合含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5、西医综合含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
  6、大专学历考生初试通过后,复试需加试两门主干专业课程。
  7、专业课各考试科目均以中医院校大学本科六版教材为主。
  单位代码:87801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邮政编码:150036
  联系部门:研究生科
  电话(传真):
  联系人:徐悦泽

王克勤的个人简介

曾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黑龙江分校常务副校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科技》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医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老年病科主任、疑难病科主任等职。现仍兼任中国民间中医药科技开发协会中医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黑龙江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心理学心身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光明中医》等多家学报、杂志编委等职,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优秀科技成果奖5项。出版专著《中医神主学说》,主编《中医心理学》(日文版《中国汉方心身医学》)、《中医临床大全(内科)》、《老年中医养生》、《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等,并应邀参编《中华气功大全》、《中华医学望诊大全》、《现代中医内科学》等其他著作多部,在期刊杂志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译文150余篇。

张琪的肾病大家

◆他钻研肾病40多年,临床科研硕果累累,是当之无愧的肾病权威◆他对复杂肾病及各类疑难重症辨证精准,生死边缘救人无数◆他性情温和,但为中医之兴衰,曾多次致信总理,医之大者天下为公87岁的张琪略微发胖,喜欢眯眼微笑,像是邻家长辈。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别无所求,但对中医学术和临床,却有一种特别的坚持和认真,在东北及全国中医界广受尊重。肾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上世纪60年代中西医对此都没什么好办法。张琪迎难而上,一研究就是40多个春秋,大大提高了全国肾病学术和诊疗技术水平。他在很多疑难杂病诊治上也卓有建树,亲手培养的50多名博士、硕士遍及海内外。8月底,记者在哈尔滨张琪的新家采访了他。相比几年前,老人家身体和精神更佳,言语更见率性和哲理。“外化而内不化”,张琪像是一本耐读的书,越读越生感慨,医之大者当如是。真心:不尚空谈重疗效“予不自欺亦不欺人”,他不在乎人们对大方的偏见,看病敢用、善用大方复方。张琪没拜过什么名师,靠自己临床多琢磨,不到40岁就成为“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一。成名后,张琪在书中,在讲座中,把自己的经验体会不加修饰地和盘托出。一次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讲座时,张琪说,“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主张写过多的书。注解百篇不如临床实践一次。”因为多次从《伤寒论》中尝到甜头,他本打算写一本《伤寒论》注解,但后来看到单纯注解的书太多,就决定写一本对临床有实用价值的书。他说,过去有许多老中医,书读得很多,但是临床少,他们不大愿意看病。“出书是给别人以间接的实践。《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实践,《温病学》是叶天士的实践。我们要自己实践,直接的实践,读书是间接的实践。”张琪喜欢“求真”二字,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现在有些杂志写老师经验,把老师捧得天一样高,很不好。有的报道说,某种病治疗效果特别好,痊愈率特别高,一看就是假的。在《张琪临证经验荟要》自序中,他写道:“书中所录,皆源于实践,确有疗效者,方敢书于笔端,医乃活人之道,予不自欺亦不欺人也。”对大处方治病,业内一直有种偏见,认为是辨不清证候开“葫芦方”。或许是基于对自己辨证精准的信心,张琪善用大方复治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药味多达20多味,取得很好的疗效。他说,“必须认识到现在有些疾病的病因病机已不那么简单。比如尿毒症病机错综复杂,有虚有实,脾肾不足兼有湿热、痰浊、瘀血,不能单纯补或泻,要从多方着手,处方兼顾,这其实也是学术的发展。”除“大方复治法”,张琪还善用辩证法,如散敛合用、寒湿并用、消补兼施等法,即在一个方中把两类作用相反的药物组在一起。他推荐多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些哲学思想有利于在复杂的疾病中分清主症和次症。他说,“医者意也”,“意”字有很深的涵义,为医者必须思路广阔,善于分析病情,动中肯綮。张琪治法多尊仲景,常在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剂,如治疗淋巴腺结核、甲状腺囊肿的瘿瘤内消饮,治疗静脉炎的活血解毒饮,治疗慢性肾病日久、尿蛋白不消失的利湿解毒饮等。经他研制的“宁神灵”,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救活了一个药厂。专攻疑难重症是张琪临证一大特点,他在胸痹、痹病、肝病、血液病、精神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被他治愈和挽救的重症患者究竟有多少,谁都数不清。庆安钢铁厂一位青年工人,在一次火灾中一氧化碳中毒,确诊为脑细胞坏死。病人四肢颤抖,神志呆滞,几乎成为废人。张琪开出第一个处方,以后不断调整,服药100多剂后,病人奇迹般恢复健康。比利时人杰克·贝兰克不远万里从布鲁塞尔飞到哈尔滨,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步履蹒跚,张琪用中医药使他站稳了脚,直起了腰。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发来电报报喜:“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是身体却像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决心:攻克肾病闯新路肾病是“穷病”、重病,西医没有好办法,张琪意识到这是中医的机会和责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张琪抓住肾病方向,带动一批人持续地研究几十年,这在中医界并不多见。到底是什么机缘,让他下决心选择攻克肾病顽疾呢?张琪说,和冠心病、糖尿病不同,肾病不是什么“富贵病”,越是生活在寒冷潮湿、贫困劳累的人越可能患病。上世纪60年代初,张琪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内科研究室主任。当时他原本想研究冠心病,但那时人们生活困难,一年下来才有4个病例,倒是收治了不少慢性肾炎患者。病人周身浮肿,颜面口唇发白,衰弱无力,病情反复发作,最后肾功能衰竭,因尿毒症而死,为此张琪心急如焚。面对肾病顽症,国内外许多医学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透析只能维持生命,有依赖性,肾移植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排斥现象难以解决,激素疗法副作用明显,易复发。正因西医对肾病没什么好办法,张琪确信这是中医发挥作用的“突破口”。1962年,张琪与西学中的主治医师单翠华开始研究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医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当时在全国还没有先例,要闯出一条路子谈何容易!张琪古方新用,摸索出治疗慢性肾炎的良方“加味清心莲子饮”,单翠华则协助他监测病人,科学分析。1964年去重庆参加全国肾病学术会议,他的大会发言“慢性肾小球肾炎证治”获得岳美中老中医等一致好评。十年动乱期间他们被迫止步。1981年此项工作取得的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代医学发展带来很多新内容,中医肾病科研越来越难。张琪说,开始的目标是把浮肿治好,之后是解决蛋白尿,后来着重改善“肾穿”的病理结果。他一面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一面对肾病进行系统的临床与科学研究,分析每一种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机。1986年国家科委和卫生部确定“七五”攻关计划,张琪关于“中医治疗劳淋”的课题中标。之后他组建肾病研究室和专科门诊,先后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血尿的中医治疗研究”以及“中医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由他亲自审定研制出治疗肾病的系列中药,所在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成为全国中医肾病治疗中心之一,多项课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0多年来,张琪对肾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治疗上强调补脾益肾。他创造性地运用多元化思想,以多靶点大方复治法,对难治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颇佳。张琪说,依靠中药,不用透析,很多肾衰病人的肌酐水平能10年维持稳定,不会演变成尿毒症。已发展成尿毒症的,有的服用中药也能好转,他研制出很多有效的院内制剂。大兴安岭一位10多岁的男孩患肾衰尿毒症,又吐又泻,病情危急。张琪用鼻饲中药的办法,把他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如今男孩已从复旦大学毕业,几个月前张琪在上海讲课时,他和母亲特来面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肾病科现已全面继承张琪的临床经验,细分成4个科,210张床位,他们运用中医中药为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等肾病患者减轻身体痛苦,降低经济负担,带去健康的希望。热心:钟爱临床志不移眼看中医被取缔,他还是坚持在药店当学徒;宁可手脚生冻疮,攒的钱不去买被褥,都买了医书。张琪喜欢临床,离不开病人,乐意给人看病。“我这辈子唯一不高兴,就是文革期间有一年不让我看病了,这是最苦恼的。”他认为只有临床才能学到真本领,要求研究生必须按时出门诊。对寒暑假日都跟着出诊的勤奋学生,张琪特别喜爱,赞不绝口。省中医院肾二科主任王今朝是1989级的硕士研究生,有一次她没按时出现在张琪的诊室,张老吩咐,“让今朝给我打个电话”。电话里张老温和地告诫“不能离开临床啊”,老师的焦急让王今朝从此痛下决心,现如今成为医疗骨干。一般来说,请张琪教授诊病的人大都是重患或疑难病。张琪对病人极有耐心,看病时间很长。五女儿张佩青是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她说“家父性格温和,遇事不怒,每遇不同意见,则欣然颔首,耐心倾听。”本来就生性温厚,对待病人张琪更是如同亲人。“有的患者一股脑倾泻出来,一说病情就是十几分钟,但他从来不打断,总是认真听,我们在旁边干着急。”有次医院组织全体职工春游,坐在车上的张琪看到一位慢性肾炎的老患者来了,立即下车请病人到诊室看病。为此他耽误了出游,有人为之遗憾,可他却高兴地说:“以病人之乐为己乐,这是一个医生最有意义的事,岂不远胜过野游之乐吗!”如今张琪每周两次门诊,查一次病房。上午看不完,病人就想法加号,或者家里找、路上截,他总是微笑着来者不拒。老伴王桂珍说:“这老头,成天就认病人。他立了条规矩,到家找看病,平民百姓、省委书记一样看待,不许嫌农村人脏,不许谎说不在家。”对临床这种超乎寻常的喜欢,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张琪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河北省乐亭县的名中医,6岁时爷爷每夜在油灯下教他读医书,张琪亲眼目睹他们治好许多疑难疾病。青年时,侵华日本想取缔中医,眼看学中医毫无出路。张琪只身在东北闯荡,别人劝他改行,但他偏偏坚持在哈尔滨天育堂药店当学徒。没老师敢教,他就夜里起床偷偷对着医书琢磨先生的处方。冬天天冷,别的学徒攒些钱买毛毯盖,他不顾手脚生满冻疮,把钱都买了医书。1967年“文革”期间,他有3个月下放到黑龙江省兰西县农村,条件非常简陋,但能有机会给人治病他乐此不疲。十里八村的农民赶着车,骑着毛驴,用门板抬着病人来到张琪驻地,他一一耐心地给乡亲们诊治,最多一天看了101位病人。有的农民朋友至今还与他保持着联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张琪的成才经历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因为热爱,所以心甘情愿吃苦钻研,医技在临床的长期磨练中得以升华。张琪在河北乡间平生第一次临诊,就治好一位久治不愈的高热病人;在哈尔滨市第四联合诊所,他的医术和为人深得工人们信任;到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不久,常被邀请为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等领导诊病,还受中央委托为前苏联阿穆尔州秘书长(相当于我国省长)治好了心脏病。42岁撰写的《脉学刍议》揭示了脉学在辨证中的重要地位,一版再版,在国内颇有影响。张琪说,学习任何一种科学,任何一种知识,首先要热爱。中医经典内容看似枯燥,但里面确实有好东西,要注重边学习边实践。把看的书应用在临床,用了就觉得中医“有味道”,就钻进去了,钻进去后就更愿意学了。为了学习新技术新经验,他几乎订全了国内发行的各种中医杂志,一有闲暇便细心阅读。逛书店淘书,成了张琪晚年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张佩青说,“家父治学严谨,从不敷衍,年已耄耋日诊患者数十人,夜读文献,查找古今医案。我因行政工作繁杂,求医者甚多,时有劳累放松之感,辄扪心自比顿觉惭愧,其精神激励后人,警示来者不敢懈怠。”公心:牵挂事业广带徒他从来不争,什么都可随意,但为了中医事业,张琪奔走呼吁,几次致信总理。张琪说,80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是1953年听到传达的毛主席对中医工作的指示,认为中医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功劳最大。选择中医以来他遭遇过很多歧视和阻力,那天突然听到这个喜讯,31岁的他张琪觉得前方一片光明,兴奋得一晚没睡觉。他说自己“第二高兴的事”,就是成立了国家中医管理局。他的感恩发自内心。因为经历人生甘苦,他能深刻体会国家政策对一名中医从业者的影响。他说政府给他的荣誉太高了。事实上,张琪是个欲望不多的人。生活中,他喜欢写写毛笔字,听听京剧。当年有关部门想提拔重用,他婉言谢绝;有朋友建议他到南方合开诊所,他表示不会经营。他从不考虑升官发财,最大爱好就是看病。他似乎注定为中医而生。一向性情平和、从不发怒的张琪,为了中医事业,他愿意出头多次联名致信国家主席和总理,为中医争取政策和支持。在很多场合他公开呼吁中医改革教育模式,要中西医并重,他的忧虑溢于言表。为培养更多人才,张琪不顾年事已高,坚持带研究生。他说:“自己还能干几年?带徒才有意义。”他亲手培养了50多名博士和硕士,8位继承人,现在还有2个第四批继承人和5名博士。张琪力争“培养一个出息一个”,他的学生有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暴魁、天津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中心主任吴深涛等,大部分成为中医战线的中坚力量。他还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徐大基和林启展的带徒老师。为指导他们学习,张琪不顾舟车劳顿,一年中两度从哈尔滨到广州,亲自带他们随诊,平时不厌其烦地在电话里授业解难,每一封信件都是亲笔书写。80岁生日之际,张琪收到众多学生的感恩与祝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谢宁、周亚滨教授在贺信中说:“随师3年,日间临证,夜间读书;鸡鸣冷月,黄卷青灯,用功不为不苦。得恩师精勤教诲,推云拨雾,指点迷津,更给予我们人品医品之熏陶,对学生晚辈爱护有加。时光流逝,愈觉3年随老师鞍前马后实乃人生之莫大荣幸。”张琪,就是这样一位平和真诚的老人,一个骨子里有热爱有追求的中医人,一名内涵深厚、需要用心揣摩的大师。

黑龙江省祖研研究生怎么样

很不错的。
哈尔滨祖国医药研究所(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省中医医院)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黑龙江省16家省级医保转诊医院之一,成立于1957年。其曾于1995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医疗部分设内,外,妇,骨,针灸,推拿,皮肤等14个一级临床科室,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小康建设百面红旗集体”的称号。

上一篇:细胞生物学的应用论文

下一篇:湖南有色金属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