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俄罗斯旅游特色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09:25

俄罗斯旅游特色文化论文

莫斯科有哪些风景

景点一:红场。上面有许多小景点,比如瓦西里博拉仁大教堂,列宁墓,国家百货商店,救世主门,历史博物馆,米宁波扎尔斯基雕像,等等

景点二:克里姆林宫。离红场很近。内部有珍宝馆,武器宫,还有克里姆林宫剧院。

景点三:救世主大教堂。莫斯科最大的教堂

景点四:新圣女公墓,有叶利钦等名流的墓碑。

景点五:特列吉亚科夫画廊,莫斯科最大的绘画博物馆

景点六:大剧院,小剧院,都在红场附近

景点七:查理金诺庄园,叶卡捷琳娜二世行宫,风景漂亮。科洛明斯克庄园,有世界文化遗产

论述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原因。1000字左右。

俄罗斯联邦成立于1917年11月7日,在此之前一直在沙皇的直接统治下。1922年12月30日加入苏联,称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原苏联瓦解以前,俄联邦一直是其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共和国。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共和国的首脑在明斯克会晤,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的协议,并同时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到公元六世纪,进入封建社会,成立了基辅公国。到九世纪基辅公国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国家,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是罗斯民族的摇篮,后来形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民族。到十二世纪中,基辅罗斯解体,一批小的公国取而代之。到123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远征欧洲, 首先征服了罗斯全境和波兰、匈亚利。从1240年起到1480年是蒙古人统治的金帐汗国,致使俄罗斯经济文化远落后于欧洲西部。
  在1147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国(其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塑像目前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在十四到十五世纪逐渐强大并领导其它公国摆脱蒙古人的统治。此后俄罗斯逐渐向外扩张,到十七世纪彼得大帝执政后,俄罗斯首次定为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最思想开放、富于改革精神的帝王(有趣的是这时我国是著名的康熙大帝的时代)。为了俄罗斯的强大,他军事上从瑞典人手里取了现彼得堡一带地区,并开始俄罗斯的欧洲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装和社会风尚上也学习西欧,致使到今天圣彼得堡人仍被俄罗斯人认为是最讲文明和最欧洲化的城市。在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圣彼得堡。使之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和以后的皇帝的继续下还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罗斯最早的大学。其中有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724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1797年)等。

  从彼得大帝后,俄罗斯迅速扩大,从周边国家攫取了大领土,人口也在半个世纪里扩大了一倍。但当时的国家即有资本主义的工业和商业,又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度。直到1861年俄罗斯沙皇才自上而下的废除了农奴制,从此俄罗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初,俄罗斯在日俄战争失败,使国内危机发展。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在1917年1月俄罗斯沙皇被推翻。当时俄罗斯出现了工农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同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水兵和陆军士兵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苏联。并在很短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但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犯了许多错误,在与西方的经济竞赛中逐步落伍,引起苏联人民不满,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成立。
 
俄国历史发展特点

   俄国历史的基本现象有农奴制、专制制度、东正教和村社等。基于这些基本因素形成的俄罗斯历史过程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流动的俄罗斯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流动的民族,索洛维约夫称之为具有“液态因素”。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这块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俄罗斯先民在这里生生不息、顽强奋斗。他们清理森林、挖掘树根、烧荒种田。砂质黏土的地力薄,很容易就被耗尽了,只好再重新开垦一块耕地。于是,俄罗斯农民“象风滚草一样”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直到俄罗斯平原的天然疆界,“到乌拉尔和白海为止”。俄国历史学家有一种看法,认为大自然对于西欧是“亲娘”,对于俄罗斯则是“后母”,以此来说明俄罗斯民族所面对的艰难的自然环境。俄罗斯的移民拓荒还与外族的侵犯有一定关系,俄罗斯平原广阔无屏,草原蛮族可以长驱直入。克柳切夫斯基说:“与草原的游牧民族,波洛夫齐人以及凶恶的鞑靼人的斗争从8世纪几乎一直延续到17世纪末叶,这是俄罗斯人民最痛苦的历史回忆,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并且异常鲜明地表现在他们的壮士诗中。”基辅罗斯时期,外犯频仍,西南罗斯的居民不断向东北腹地迁移。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外敌的入侵下,俄罗斯人不断开发新的土地,征服并移民到新的土地上。如果说俄罗斯早期的移民开拓具有某种被迫性,那么,习惯变成自然,流动性逐渐成了俄罗斯民族血液中流淌着的因素。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开拓移民,俄罗斯的“液态因素”更多地具有了进攻性和扩张性。俄罗斯人越来越深入到亚洲腹地,俄罗斯国家越来越逼近东方,历经几个世纪,俄罗斯这个内陆国家终于成为拥有多个出海口、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

   移民拓张是贯穿俄国历史始终的一条线索,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俄罗斯国家的历史是不断运动、不断移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断变换的历史。俄罗斯的拓张包括领土的拓展、移民以及俄罗斯经济文化在新土地上的推行。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7世纪之前。这一阶段的开拓伴随着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出现,它部分地决定了俄罗斯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性具有移民开拓色彩的特点。其范围基本是在自然疆界内。2)17世纪后的整个帝俄时期。这一阶段俄罗斯拓张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实现俄国作为横跨欧亚大帝国的目的,是具有扩张性质的。3)苏联时期。毋庸讳言,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国家依然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同时,苏联的拓张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世界革命的理想)。

   俄罗斯拓张的直接结果是国家版图的急剧扩大,它占居了1/2欧洲和1/3亚洲的面积,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拓张的间接结果是对国家内部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早期居民的拓荒迁移,还是后来国家有意识的扩张,都需要军事力量。于是,对于军事力量的倚重,使军事守卫者贵族、大公在国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俄国有一句话:农民种地,贵族打仗,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国家对贵族的报偿是帮助其对农民不断地加重奴役,15世纪后,正是在俄罗斯国家移民拓张的背景下,农奴制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确立。俄罗斯拓张的方向和性质在俄国历史进程中起到极大作用,它不仅对俄国历史的基本现象农奴制、专制制度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直接促成俄国历史的另一特征俄罗斯国家发展的东西方属性,即所谓“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二、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

  “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最直观的理解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即俄罗斯这片土地处于东西方之间。我们知道,俄国通过拓张成为横跨欧亚的国家,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独特桥梁。地理位置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欧亚主义者认为,在古老的欧洲和亚洲陆基中间,还可以分出一个洲“欧亚洲”,俄罗斯处于它的主要地域。这样,俄罗斯构成了既不同于欧洲、亚洲,又与欧洲和亚洲密切相连的“某种第三块独立的大陆”。这使得俄罗斯人经常自问,我们是深入亚洲的欧洲人,还是居住在欧洲的亚洲人?

  对“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的进一步理解是历史文化角度的。关于它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不同时代的西方派都强调俄国的欧洲属性,认为俄国并不“例外于西方”,俄罗斯的历史与西方国家的历史没有本质的区别;斯拉夫派则着重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定东正教和村社土地占有制是俄罗斯历史的“独特遗产”,是俄国和西方的根本差异。然而,无论是激烈的西方派、还是极端的斯拉夫派,都必须承认俄国历史与西方历史截然不同的绝对例外性是不存在的,而它的相对例外性又是确实存在的。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公元862年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奠基了俄罗斯历史文化中的北欧文化因素。988年“罗斯受洗”,俄罗斯人在皈依拜占庭的基督教东正教的同时,也接受了拜占庭文化,10_12世纪的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结合了近东文化因素和西方法律传统的拜占庭文化对整个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13_15世纪鞑靼蒙古的统治给俄国人留下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国家范式,莫斯科集权国家的形成就是其影响的直接产物。整个16世纪,随着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形成,俄罗斯人跨过乌拉尔山挺进亚洲,俄国的东方色彩越来越浓厚。从17世纪开始,俄罗斯逐步与西方接近,到18世纪,彼得大帝进行了改革,在东西方之间犹疑的俄罗斯,被彼得大帝有力地推向西方。但是,俄罗斯文化具有东西方综合色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俄国向何处去、俄国走西方式的道路还是东方式的道路问题始终困扰着俄国思想界

涅夫斯基大道和涅瓦河——俄罗斯旅游(五)

文章来自我婆婆的个人公众号“岁月2019”,经作者授权发布如下:

圣彼得堡市之“涅夫斯基大道”

圣彼得堡,是1712年到1917年俄罗斯的北方首都。这里有俄罗斯最著名的宫殿夏宫、冬宫和一排排古典的欧式风格建筑。

而涅夫斯基大道,是圣彼得堡市最主要的马路,这里曾一度是俄沙皇的居住地,是一条 历史 与文化色彩并重的街道。它充分体现出了俄国沙皇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这里众多的古典建筑,其繁复的雕刻和装潢的美丽,的确使人瞠目。那座建造于此地的极其辉煌的复活教堂,又名溅血的救世主教堂,其尖端上塑铸的五光十色的“洋葱头”,均出自当时国内外能工巧匠们的精雕细琢。

从其整体到每一处微细制作,都可谓是精美绝伦。距离很远,她就将人们的目光吸引过来。它内部更堪称是尖端雕塑和油画等艺术品的收藏库。不管是谁路经这里,无论如何都会情不自禁对它驻足欣赏一番、然后再感慨一番。

在这涅夫斯基大道上,还建有圣彼得堡市最大的博物馆、图书馆、戏院和音乐厅。所以人们只要来到这座城市,总是不约而同地赶来这大道上走一走、看一看,再竭力调动起自己最高的欣赏水准,来观赏一番、评论一番、感慨一番。

这里也是当地居民乐于聚集的地方,他们来这里参观、来这里朝拜、来这里听音乐会、来这里观看经典的俄罗斯芭蕾舞剧表演……

依俄罗斯人的话说:没有比涅夫斯基大道更灿烂辉煌、更让人着迷的大道了。

涅夫斯基大道的末端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它也是一座古典式的三一教堂,教堂因在市中心,显得格外招人瞩目。据说俄罗斯不少文化名人,如柴可夫斯基等就葬在这里面。

游览涅瓦河

涅瓦河的确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由于它直接接连波罗的海,所以水量充足、河水清亮,日夜长流不息地去问候、滋润着全城的各处生灵,去滋润着彼得堡市的每一寸土地。

沿着涅瓦河边走边看,可看见河上建造的许多铁桥及围栏,及建在河边的纪念塑像及雕塑,以及河两岸的多个艺术建筑群……它们一起把整个的城市空间巧妙地集合了起来,共同形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涅瓦河边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据说曾经是炮轰冬宫、打响俄国革命第一炮的“英雄”,现在早已经光荣退役了,只见它静静地站在这涅瓦河主流的分叉处。

目前这船的内部已被做了整修,变成了一个小型展览馆和餐饮部,正在为后人做着另一番服务。其船身的桅杆、铁索和其他结构,尽量保持了其原貌。看上去仍然还是那么肃穆、巍然,像一个骄傲的卫士,以其崭新的面貌日日夜夜站立在这美丽的涅瓦河边,好像正在随时向来往的人们述说着她那神话般的过去、显示着它那曾经的光辉 历史 。

在涅瓦河上,有多座铁桥,每座桥的建筑风格都各有特点。但依我所经过的几座看来,我以为还数靠近“要塞”处的两座大铁桥最为巍峨。它们不仅桥身修长、桥面宽阔,主要是它们的建筑风貌,特别让人称道。

据说它的设计和修建,均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出自同门。人们走在桥上,细细端详着它的每一根桥柱和桥上围栏的每一个雕塑,都会被它那精雕细刻的工艺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及动物图案所吸引。

上面两座古埃及的狮身人面石雕,相对坐落在河的一侧。据说,在古埃及有一传说:狮身人面石雕是镇河的神,它可以镇住河妖,让咆哮的河流循规蹈矩,不能兴风作浪,危害于人。

因在彼得堡市刚建立时,由于这穿过城的涅瓦河,河床较高,水量较大,所以常常出现水灾,俄国人遂于1832年将这狮身人面的石雕,从埃及把它运来,安放在了这河上,据说从此彼得堡市未再发生河水泛滥。

其实,真实的原因人皆共知,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加固了河堤、将河水做了改道,又从河上开出了多条运河,使河水有序分流了。另外又修建了许多花园和无数的喷泉等,大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让河水能遵照着人的意志去流向,当然水灾也就去除了。

城内居民建筑一瞥,也可看见这城市的环境真是美丽而整洁。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涅瓦河上的游艇,自市中心逆流向上直至波罗的海的芬兰湾游览了一个来回,真是惬意得很。游艇的船舱里,给大家准备了苹果、香蕉等水果;还有香槟酒、饮料和俄罗斯特有的伏特加酒。

大家一边频频举杯,一边观看河两岸的美景;欣赏浩瀚的波罗的海的海景以及海与河交汇的浪花,名副其实的碧海蓝天、风景怡人,让人流连忘返。

那天,几个俄罗斯的青年男女,跑来船舱里吹、拉、弹、唱,还不时地将旅客拖进他们的演唱队列,邀请与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进行所谓的“风情互动”。

据导游讲,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些艺术院校刚毕业、或还在校的学生,也有的是来自一些民间的艺术团体,自以为都是有些水准的“艺术家”,但目前尚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到这里来赚点外快好支撑生活。所以在表演结束后,便向游客索取小费,并向游客兜售一些小型 娱乐 器械和小饰品等。

这有点像中国酒吧里卖唱的演员,不过在中国,他们的小费多是由酒吧的老板出,而在这里是直接向观众收取。经他们这一闹腾,部分人觉得有点煞风景的烦躁,但多数人可能还是觉得增添了不少的乐趣,终归是随着嬉笑了一阵、热闹了一阵,还是很开心的,反正我是属于前者。

上一篇:凉山日报彝文版投稿邮箱

下一篇:鸭绿江杂志社编辑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