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2023-12-11 18:41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官网

学校有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1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省级研究所1个:华南金融研究所。 校级研究所11个:保险研究所、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研究所、会计和审计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法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3个: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9项,厅级课题20多项,共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32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社科基金项目7项 ,国家教育部项目35项。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000多篇,获各种奖项36项。 馆藏资源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计约130余万册(其中肇庆分馆藏书27万余册),网络包库使用电子图书130余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近2000种,各类数字资源库近20个。馆藏范围主要以学院开设的各专业学科文献为主,其中会计、企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保险类图书收藏较为完备。 学术期刊《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将更名为《经济金融研究》)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位列全国三大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263人,专任教师89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02人,副高职称教师226人,博士近200人。同时,学院还聘有一批校外的学者和金融界的专家担任兼职(客座)教授, 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校级研究团队(3个): 金融学研究室、经济学研究室、《金融经济学研究》特聘教授(1人):陆磊 省级教学团队(1个): 金融学教学团队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金融学院有学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金融学。  省级扶持学科:企业管理。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本科专业28个;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23个省级教改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有5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其中保险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金融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有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除承担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电大和网络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还设有广州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金融英语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金融法规培训中心和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并被广东省人事厅确定为金融系统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金融类人才培养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金融(经济)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金融学院与阳光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金融学 省级特色专业3门: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省级精品课程3门 :保险学原理、金融学、金融营销学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根据2014年0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别与梅州市人民政府、揭阳市人民政府、河源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珠海市、佛山市等地方政府开展金融合作;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金融创新奖”。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以3+1、2+2学生交流和职业培训模式与亚洲、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各国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2002年5月,“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美国信诺保险公司在华南地区惟一的LOMA考试中心设在学校,如今该考试中心由香港盈科保险公司提供赞助;美国华盛顿州立格雷港学院、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加拿大BC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与学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英国商联保险公司、瑞士丰泰保险公司、法国安盛保险集团、以及香港新华集团等一批境外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教奖学金。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的介绍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金融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报类期刊。其前身《广州金融专科学校学报》于1986年创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的投稿须知

1.本刊只受理寄交的符合本撰稿须知的文字稿。未经本刊编辑同意,电子邮件、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凡不符合本须知规范者,均视为无效投稿。2.凡作者来稿,请一律用A4纸打印,可参照本刊体例格式打印(参见附件1)。3.稿件中不得出现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国家机关及司局、大学及院系)、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资讯,这些内容加论文题目请另纸提供。稿件请直接寄至编辑部,请不要寄给个人。4.稿件字数一般要求在1万字左右,也鼓励精粹文。论文前请附200~3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并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暂空)信息。本刊决定采用的稿件,作者应提供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5.稿件中的数据和引文要注明资料来源,相关数学公式、曲线图、数据表格,务必字迹清楚、规范、图形清晰。数学公式、有关数据请核对准确;图形请用计算机制作、打印。 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见附件2。6.来稿本刊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7.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若三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8.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关于论文原创性和抵制学术不端的声明请见附件3。

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简介

我国的银行学校多数于1980年代改名为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升为本科院校。其中最为知名且首开升本科先河的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于2002年并入南审升为本科招生,院长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汪祖杰。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于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上海金融学院。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6月26日 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1992年,更名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南京审计学院 金融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均为创办于50年代初的华东银行学校,后改称苏州银行学校,而后分为江苏银行学校、上海银行学校。江苏银行学校后经扬州于1970年代迁往南京市江浦县城珠江镇。1985年江苏银行学校升格为南京金融专科学校。1993年南京金融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撤销,并入南京审计学院。至今老江浦人仍将南审称为银行学校。而金融学院也成了南审唯一院史超过校史的院系。上海银行学校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上海金融学院。学校简介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分设广州校区和肇庆校区,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毗邻华南植物园;肇庆校区坐落在肇庆星湖畔。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专任教师89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02人,副高职称教师226人,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近200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规模21000多人。 学校有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1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省级研究所1个:华南金融研究所。[6]校级研究所11个:保险研究所、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研究所、会计和审计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法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6]校级研究中心3个: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6]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9项,厅级课题20多项,共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32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社科基金项目7项 ,国家教育部项目35项。[4]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000多篇,获各种奖项36项。[7] 馆藏资源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计约130余万册(其中肇庆分馆藏书27万余册),网络包库使用电子图书130余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近2000种,各类数字资源库近20个。馆藏范围主要以学院开设的各专业学科文献为主,其中会计、企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保险类图书收藏较为完备。[8]学术期刊《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将更名为《经济金融研究》)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位列全国三大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9] 2006年成功举办了“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成功举办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转型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7]南京审计学院,是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学府,是一所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的财经院校,是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1991年由审计署直属;2000年,调整为江苏省与审计署合作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1年变更为三部一省共建(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江苏省)。学校与国家审计署同时诞生,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积极树立“大审计”教育观,打造审计最高学府。2007年,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定为中国唯一的“全球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院校,成为IIA在全球认定的39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专业建设始于1952年,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金融学院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士30人,形成了以江苏省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学科带头人,以博士为学术骨干,以一批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教研团队的学科梯队,是江苏省金融学科唯一的“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是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金融学专业主课程群教学团队是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金融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关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四个本科专业,即金融学、保险、信用管理与投资学。其中金融学专业为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保险专业为是南京审计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是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现代保险学导论》、《现代货币金融学》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金融学院现设有金融学系、保险系、信用管理系、投资学系、金融实践教学部、职业生涯设计工作室、省级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货币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还建有华东地区高校唯一的专业特色博物馆——货币博物馆,以及覆盖全省金融系统的多层次、网络化实践教学基地。金融学院依托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背景,致力于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管理、金融审计等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国内其他院校金融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教学与研究特色,并为长三角以及江苏地方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服务。目前,学院在校生规模达2000余人,毕业学生已达上万人,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事业单位,有着广泛的校友资源。在学校“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金融学科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目前,已经与英国龙比亚(NAPIER)大学建立了 “3+1”和“4+1”交流与合作办学模式,并在积极探索与英国特许保险学会“CII”合作的“保险本科教育+国际职业资格考试”的新模式,与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美国瓦布莱索大学和台湾铭传大学的合作办学也在商谈中。在 “十二五”期间,金融学科将通过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突显办学特色,提升科研层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把金融学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江苏一流、全国知名的优势学科。

广东金融学院的师兄师姐进来一下

办于1950年,迄今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设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61万平方米。校本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毗邻风景秀丽的华南植物园;肇庆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星湖之畔。

目前学校设有15个系(部),开设了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6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达16000多人,继续教育学生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多人,专任教师近8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近100人。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40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500多篇,其中50%以上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广东金融学院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个经济学类国内名刊、中国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同时收录。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全,设有20多个专业实验室,金融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纸质藏书121万册、电子图书21万种,中外文报刊上千种。学校还建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学校秉承“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前列;培养的学生,被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誉为“好用、顶用、耐用”的“三用”人才,学校也被誉为“金融人才的摇篮”。

上一篇:湖南人文科技大学学报

下一篇:试题与研究期刊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