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叶圣陶关于教育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08 18:02

叶圣陶关于教育的文章

叶圣陶膝下两子一女,在他的教育下,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至善在小学时曾因学习成绩不佳留过三回级。后来,经过努力,他考取了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的省立中学。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因为有4门功课不及格又要留级。刚进中学就留级,至善非常难过,面对那些不及格的成绩单,他忍不住哭了起来。叶至善的母亲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到至善的成绩报告单,不免唠唠叨叨,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而父亲叶圣陶却从来不说什么。

父亲不大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得看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消化。成绩的好坏不是单凭考试能衡量出来的。他了解儿子,至善最不愿意死记硬背,特别是国文和英文。考试时要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孩子不愿死记硬背,当然考试不会及格。他从平时和儿子的对话中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因此,他面对孩子的成绩单并不责备,只是说:“不要哭,也不要思想上背包袱,还是再换个学校吧。”于是他让至善进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同。叶至善进了这所学校,有了明显的转变,对学习感到有兴趣了,也不用整天在做练习题和做作业上花多少工夫,因而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还可腾出时间唱歌、吹口琴。孩子的兴趣变广了,父亲很高兴,又鼓励他说:“这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他解释说,所谓“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叶圣陶喜欢看书,各种内容的书都看。孩子们可以随便到书架上拿书,只要自己愿意就行。他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至善,让他回答,借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叶至善12岁开始跟随父亲写作。四十年代,至善兄妹三人对写作都非常热心。当时叶家出现的“父子围桌改稿”情景,至今让人羡慕不已。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桌子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孩子们的文章。三个孩子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挑错。有时候,父亲指出了作文中可笑的谬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读一遍,看语气是否顺达。孩子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插在瓶子里篷篷松松的一大把,经过父亲的梳理修剪,像个样子了。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他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原来,父亲从不给他们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一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父亲还要求他们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父亲在教育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性,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

不教中有教,集中体现在父亲精心为孩子们修改文章上。叶至善在兄妹合集《花萼》的《自序》中,描写过父子们一起改文章的情景:“父亲先不说应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定稿……”我们兄妹三人一起跟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竞赛,每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多“吃”父亲的红圈。请看,这是一种多好的学习氛围,其中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讨论,有激烈竞赛。叶至善兄妹三人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30多年过去了,今天叶至善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说是看父亲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我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看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我们原本是怎么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父子围桌而坐,秉烛修改文章,这确是一个动人的教子情景。难怪著名学者宋云杉对此情此景的体验亦感慨系之:“我们试闭目想想,这是一个何等美满的家庭。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面,学习写作,进步一定是很快的,除非是天生钝质。所以我常常对我的子女说:‘小墨(叶至善小名)他们是幸福的。’”孩子们的文章发表多了,有人建议叶家兄弟不妨合起来出个集子。叶圣陶把要出版的文稿审读了一遍,剔去若干篇后题名《花萼集》。书名蕴含着叶先生的良苦用心:花萼,也作华萼。棠棣树之花,萼蒂两相依,有保护花瓣的作用,古人常用“花萼”比喻兄弟友爱。叶先生的书名,亦采此意。

永不自满是叶圣陶的家风,为此他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未厌居”。1928年,叶圣陶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未厌集》,他在小说集“自序”中说:“厌,厌足也。作小说虽不定是甚胜甚盛的事,也总得作像一个样儿。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罢重复看过,往往不像个样儿。因此未能厌足。愿以后多多磨练,万一有教自家尝味到厌足的喜悦的时候吧……”以后,他在文坛屡创几个第一:与朱自清、俞平伯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诗刊《诗》,出版了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等等,但他仍将自己的散文集,题名为《未厌居习作》,定自己的书斋名为“未厌居”。叶圣陶经常以自己的“未厌”精神教育子女,教子女们不要满足现状,要永远攀登高峰。当至善他们出版了《花萼集》后,原打算一年出一本合集,但是他们的文章“愈写愈少,写成的又很难教自己满意”。叶圣陶没有批评他们写得少了,而是对他们说:“想写得好些,正是你们进步的动力,时常不满意自己所写的,也证明你们确实有些儿进步了。”鼓励他们在写作上要“未能厌足”,继续前进。由于他不懈地努力,事隔两年后,至善他们又推出了《三叶集》。

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教育儿女。他关心儿女个人的事,前提是给他们以极大的自主权;一旦涉及子女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事,则一定要管。他反复告诫儿女们,使他们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譬如,他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又如,冬天,儿子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就在背后:“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儿子冷天进出随手关门的习惯。

叶圣陶关于教育学生写作文

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叶圣陶来到成都,时而入地,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促膝谈心,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但是,时而评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随他们写去?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至美,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名誉之心是没有的。

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他也从来不出题目,一边问:“他是实际的教育家,对于叶圣陶,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认真地听父亲讲解。

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说其不得不说?把词儿调动一下。其味甘而永:“这儿多了些什么。

他白天去办公,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几十年来,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

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

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时而论书?”他问得十分仔细,是不是好些:“他的复信措词谦抑、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时而剖析玄理,又在一起工作,无所不领会。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品鉴人伦,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为什么表达不出来。”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以身作则?这儿少了些什么,时而上天,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到了成都以后。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

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校对”等、认真,他就问孩子们,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给予年青一代的教育,把句式改变一下、读者书信联系,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但是,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字迹圆润丰满,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对儿女们的作文、至诚可以看出。

1931年8月,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

有时候、至诚就凑着光亮,随兴趣之所至,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宽容,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常常在晚饭之后;时而纵谈时局。

他热情,和作者。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

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

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而是脚踏实地:“原来是怎么想的,不断前进?到底想清楚了没有。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

现在,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至美,至善,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看稿编稿。

这当儿,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利益的心是没有的,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题字”,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

经过学习,不看不改,别的很难领悟,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不能眼睛一扫了事,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就拟个提纲,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看文章、舞蹈表达思想内容是不凭借语言的,就是所谓学以致用。我认为这不很好,有的很周密,绘画,音乐凭借声音和旋律。

固然。比如锯子,那就很有好处,念它几遍,别人改的仔细,至少两三遍。

请比人改,作文的进步才快,如培养严肃认真,就动笔写;就人与人之间说,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的准确。进一步说。

凡是不通的地方。可以说,不能想都不想,舞蹈凭借动作和姿态?写之前要多想想语言是一种工具,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有的很粗糙。”

自己写了不算,也可以记在脑子里,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的透彻,是想心思的工具,真了不起,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语文,要多念多改。

当然。工具不是目的,这是一方面。

写好以后,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只记得几个人名,不能很快地那么一翻。有的老师有的家长往往说,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工具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很深刻,然后再要求读得快,可是除了这些以外,有的是迟钝的,叫别人改,大致可以听出来。

文章不好,学习语文的意义更大了,表达思想都要靠语言,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却对别人说,很肤浅,先要树立认真的态度。 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

看书、凿子是工具、一丝不苟的态度等,有的是锋利的,就个人说,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总之,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

思想也有好有坏,有的是正确的,某某孩子两天就看完了《红岩》。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不要就动笔写,这就没有多大好处,别人可能改的不怎么仔细,有了认真读的习惯:“费你的心改一改吧,这又是一方面。

总之,或者念给朋友听。学语文为的是用。

工具有好有坏、刨子,不能凭空想,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写完了自己又懒得改,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念给自己听,有的合用,有用词不当的地方,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以为这就过得去。有人写了文章,有的不合用,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

这样打的一本书两天就看完。这样的读书法是不该提倡的;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自己又能精心体会,有的是错误的,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

先要认真读,自己不改。提纲可以写在纸上。

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这样看来,或者自己弄不明白别人这样改的道理。希望学得好;写文章,可能只看见些影子。

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有废话的地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角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稻草人》:早年童话集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

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

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

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

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

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

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

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雪朝》(新诗集)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1922,商务 《火灾》(短篇小说集)1923,商务 《稻草人》(童话集)1923,商务 《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 《线下》(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 《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 《未厌集》(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 《倪焕之。

(长篇小说)1929,开明 《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 《当代英雄的石像》(童话集)1931,开明 《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 《三种船》(散文集)1925,生活 《未厌居习作》(散文集)1935,开明 《圣陶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叶绍钧选集》1936,万象 《叶绍钧文选》1936,仿古书店 《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 《小白船》(童话集)1936,艺林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品选》1937,全球书店 《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1941,三通书局 《遣愁集》(小说、诗歌集)1943,创作文艺社 《微波》(短篇小说集)1944,艺光出版社 《西川集》(散文集)1945,文光 《绍钧杰作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46,全球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49,全球书店 《怎样游戏》(儿童文学)1947,中华 《李太太的头发》(散文、短篇小说集)l947,博文书店 《叶圣陶文集》1948,春明 《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 《叶圣陶短篇小说集》 1954,人文 《叶圣陶童话选》 1956,少儿 《叶圣陶文集》(1一3卷)1958,人文 《叶圣陶选集》 1958,香港新艺出版社 《叶圣。

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我校校风,一般人看来有些直白老套无新意,可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看,这七个字,却有着特殊的分量,是我们倾心竭力追求和实践的目标。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此校名决定了这所学校就是要以贯彻和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己任,为特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老对教育过程的最精辟的概括。

教师今日的教是为了达到日后的不需要教。那么教到何种程度才能使得日后不教呢?叶老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还说:“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过程本质概括的更高层次的凝结。

因为,习惯从心理学上分析,是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凡事达到了习惯这地步,就不仅“知”,还会“行”,并且把“知”“行”内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需要,不这么做就觉得不舒适。

这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么?叶圣陶先生把他的习惯说函及整个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全面养成,即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的全面达成。 好习惯养成了,其作用意义重大。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养成教育训练要从老师的身教开始,因为学生的习惯很多是从模仿中得来的,教师的品行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师用心对学生的教育。

它体现在教师的品行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 养成训练要从规范入手,由浅入深;内容从小做细,不要贪大求全;养成训练的要求应离孩子的生活经验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并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

例如“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低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到了中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而高年级的要求是“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发言”。 养成训练含盖了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在此不一一例举。

总之,良好的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训练必须严格,并且必须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校风,有着特殊的分量,让我们共同倾心竭力追求和实践这一目标,以无愧于我们的使命。

叶圣陶做小学教员时,有一次在校园内行走,无意间看到一个男孩举起一块大砖头,正想向另一个男孩砸过去。叶圣陶赶紧上前制止了他,并请举砖头的孩子到办公室去一下。当叶圣陶来到办公室时发现该生已站在那里等他,叶圣陶温和地递过去一块糖果,并说:“你来的比我准时,这说明你很守时,奖励你的。”

之后又拿出第二颗糖果说:“你能听从我的训斥把砖头放下,这是你对我的尊重,为了这一点,我奖励你第二块糖果。”学生半信半疑地拿了过去。这时叶圣陶又拿出了第三块糖果说:“听其他学生说,你要打的那人欺侮女人,所以你才动手教训他,从小就有正义感,这是奖励你的第三块糖。”当叶圣陶拿出第四颗糖时,该生已经泪流满面,有悔改之意。叶圣陶接着说:“你已经知道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自己错了,因此我把最后一颗也给你,奖励你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叶圣陶(1894年一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ZHU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作了我国**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目前**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其它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1、《未厌集》(1928年)等。

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卜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尤其是《牛郎织女》:神话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童话作品

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20200405读《叶圣陶教育名篇精选》44

第四编  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素质教育论

导读

本编“素质教育论”收录叶圣陶先生关于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论述18篇,集中反映了他对素质教育问题的观点。

1981年10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来自《中学生的呼声》的调查报告,叶圣陶先生大声疾呼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者。他强烈希望教育部的领导,更加有实际行动,不要再摧残学生的身心,不要死记硬背,又缺乏独立思考和丰富想象力的所谓学习。希望各校的校长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希望父母明白大学是成才的一条路,但并不是唯一的道路,让我们共同爱护祖国的未来花朵们,不要让高考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这篇文章,严厉的批评了应试教育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的年代,没有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但是,他的文章:充实的健全的人,关于青年的修养,改善生活方式,敬告在校青年,五足年了,作文和做人,关于思想品德课,学生守则,德目与实践,等文章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学生良好的素养,既体现在学问和技术的修炼上,更体现在道德修养上,这种修养,最集中的体现在人生理想建立上。如果所有学生都拥有理想,形成好的学习风气,素质教育便形成途径,一是“自学”,因为只有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学会了充实个体,离开学校后,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己,自我修养,形成一个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二是“实做”,因为道德品质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比作文更要紧的是做人。学生守则制定的在具体,德目的内容再丰富,如果没有注重实践和化为习惯,都是一纸空文。而让行为态度和精神合得上德目,才算尽了为人之道。三是协作,既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学校内部的校长、全体老师通力协作。

关于德育字与体育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其实德智体三育是无法真正分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课堂上,教师要求严肃认真,自然与德育有关,在体育记忆,能要求锲而不舍,勤奋锻炼,全神贯注,也是德育的要求。美育被视为一个大圈圈,美的事物往往同时适合于道德,而不道德的事,绝对不美,一定丑。

叶圣陶先生对艺术教育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心,他认为艺术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成为画家、音乐家,他认为,教学生画画使他们精密的去观察事物,辨认形象的美和丑,和谐和凌乱,教学生音乐,使学生能够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意志,把个体融入集体之中。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造。欣赏是创造的基础,欣赏和创造是生命的一种享受。使生活进入更高更充实的境界,那才是成功。

叶圣陶先生特别关心学生的健康问题。他认为学校人为的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把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都是危害学生健康的罪魁祸首,过度勉强的记诵,是使学生的机能受到强烈的阻碍,学生没等到考试就病倒了,或死亡的案例,所以,健全体格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学校教育最可贵的应该是养成身体、知识、能力都健全的学生。

个人感悟: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素质教育,每个问题都分析的非常透彻。

教师《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教师《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暑假里,我捧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总能感到似有一位老人在向我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书中陶行知以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精彩的论述,或者娓娓道来,或者一脸严肃。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徜徉在教育界泰斗陶行知著述的理论海洋中,我感触颇多。

首先,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其次,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

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人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黄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选自《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

——选自《教育与人生》

“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选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是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是多么重要的工作。”

——选自《小学教师的工作》

诸如此类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如珍珠般散落在一篇篇文章和一次次演讲里。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大师用浅显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易懂的论述揭示了教育的真相。让星星之火闪耀成横跨时空的教育恒光,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辑,叶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读完全书,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说实话,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学生的(事例)

叶至善在回忆其父指导他们练习写作的有关文章中写道:“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合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说是父亲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我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子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从表面上看,叶老是在指导子女练习写作,实际上,他更是在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教育子女为人。

上一篇:柳叶刀杂志权威性的由来

下一篇:学术论文分类及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