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计算机学报一般几区

发布时间:2023-12-06 12:32

计算机学报一般几区

根据你的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

还有以下几点:
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
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
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的学长学姐回来一下!

教师队伍情况
经过近10年的课程建设,围绕本课程,形成了由广西首批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校示范教授、教学名师董荣胜具体负责,由全国模范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古天龙教授指导,拥有学校“十佳师德”标兵称号的,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有关教学奖,发表多篇(部)在国内较有影响教学论著、结构合理、年轻而又有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一、课程负责人

董荣胜,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二、教学指导及专题讲座

古天龙,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主讲教师

钟艳如,女,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光喜,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赵岭忠,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常 亮,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凤英,女,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讲师。

课程负责人董荣胜教授
董荣胜,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计算机学会理事、广西首批区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示范教授、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协议、形式化技术、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总装备部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广西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是计算学科认知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构建者和倡导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型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和著作分别被他人引用160多次,主要成果被美国计算学科教程(CC2001)和《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采用,撰写的教材《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被北京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概论”列为推荐教材的首位、撰写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与《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分别被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数十所高校选为教材,主持和参与的教改项目分别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撰写的教材分别获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

主讲教师古天龙教授
古天龙(教授/博导/博士)1964.10生于山西、芮城,分别于1984.08、1986.12、1996.01在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01至2002.03在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MURDOCH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03至今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2003.08至今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现为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分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工程与工艺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式智能专委会委员、广西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计算机科学》编委。

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知识工程与符号计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与协议工程;离散事件/混杂系统等。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国防预研基金、中澳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软件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离散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等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EI、SCI收录51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2000)、“广西高校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6),并荣获全国模范教师(1998)、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广西优秀专家(2007)、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6)、广西教学名师(2008)、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1996)、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1997)、广西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等。

主讲教师钟艳如教授
钟艳如(教授/硕导) 1965.3生于江西、宜春,分别于1986.07、2000.03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7.12晋升教授。现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网络教育分会理事,广西计算机学会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学科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工程与符号计算、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理论等。共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12项,其中包括,主持区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区教育厅项目(2004年)、横向课题(2005年)和校科研课题(2003年)各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二(2006年和2009年)2项和排名第四(2003年) 1项,参加(排名第二,200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加(排名第二,2006年)区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排名第二,200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加区教育厅科研项目(排名第二,2002年)和(排名第三,2006年)各1项。共承担和完成教改项目6项:主持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1项,参加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排名2项(排均为名第三),校级教改项目3项(其中两项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国际四大索引(SCI、EI、ISR、ISTP)收录期刊15篇。荣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建立及其教学实践”,2004,第四)、、《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获得广西教育厅多媒体课件优秀奖(2004,负责人)、曾出席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获得十佳师德标兵(2008)等。

主讲教师陈光喜副教授
陈光喜(副教授/博士),男,汉族,1971年生。1997年7月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7月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毕业。

1997年7月至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所自动推理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03年8月至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05年6月起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广西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近3年来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广西教育厅科研和教改项目6项,其它科研项目8项;发表科研论文24篇,其中EI检索4篇;发表教学论文12篇;主编教材1部。获桂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1项,广西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2项。

主讲教师赵岭忠副教授
赵岭忠(副教授/博士),1977.11生于河南、南阳。分别于2002.06、2007.1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涉及领域包括:复杂生产过程的符号调度、面向对象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建模与任务调度、安全协议分析及模型检验等. 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并于2005年获广西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Software Quality Journal》、《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通信学报》、《计算机工程》等国内核心期刊及“APLAS’07”、“TASE’07”、“PRICAI’06”、“AI’06”、“SEKE’06”等重要的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录用论文近40篇. 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逻辑程序在人工智能和软件验证领域的应用,抽象解释理论及其在逻辑程序的分析和验证、软件安全领域的应用,符号计算等。

主讲教师常亮副教授
常亮(副教授/博士),1980年6月生,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行动理论、描述逻辑、语义Web服务、智能主体、以及形式化方法。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或完成了1项973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以及“DL’07”、“KSEM’07”、“PRICAI’08”、“ICWS’08”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1篇。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代码:

总 学 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 学分:3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字媒体、教育技术学等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构建在计算学科认知模型的基础上,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从学科思想与方法层面对计算学科进行导引。

本课程来源于ACM教育委员会对“整个计算学科综述性导引”(计算机导论)课程构建的要求,即用严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中。本课程为学生正确认知计算学科提供方法,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课程作铺垫。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学科专业名称的演变,学科的描述、培养侧重点,学科各专业方向的知识体与核心课程,“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了解计算学科的历史,计算学科的基本问题;计算学科中的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过程及其内在联系;了解计算学科各主领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设置、计算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社会和职业问题、学科若干问题、学科教育发展与展望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计算学科的定义;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计算学科专业名称的演变;分支学科及其培养侧重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4个主要分支学科的知识体和核心课程;最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问题;计算学科认知模型——计算学科二维定义矩阵;计算学科若干问题的介绍。

2.计算学科的基本问题(6学时)

计算的历史;对问题进行抽象的典型实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梵天塔”问题;“停机问题”;算法复杂性中的难解性问题、P类问题和NP类问题;证比求易算法;P=NP是否成立的问题;旅行商问题与组合爆炸问题;找零问题、背包问题与贪婪算法;“GOTO语句”与程序设计中的结构问题;“哲学家共餐”问题与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两军问题”与计算机网络;“图灵测试”;“中文屋子”;计算机中的博弈问题。

3.计算学科中的3个学科形态(6学时)

一个关于“学生选课”的例子;抽象形态;理论形态;设计形态;3个学科形态的内在联系;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及其3个学科形态的内在联系。

4.计算学科中的核心概念(5学时)

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软件;硬件;计算机中的数据(含进位制数及其相互转换,原码、反码和补码及其转换,字符、字符串和汉字,图像数据的表示,声音数据的表示等);CC1991报告提取的核心概念。

5.计算学科中的数学方法(5学时,含1个学时的讲座)

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方法的作用;集合,函数和关系,代数系统(含群、环、格、布尔代数,布尔代数与数字逻辑电路);定义、定理和证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证明方法;递归和迭代;公理化方法;形式化方法。

6.计算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3学时)

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软件开发中为什么要引入系统科学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7.社会和职业的问题(3学时)

计算的社会背景;道德分析的方法;职业和道德责任;基于计算机系统的风险和责任;团队工作;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计算机犯罪。

8.探讨与展望(2学时)

学科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计算教育的发展与展望等内容。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存储程序式虚拟机(4学时)

掌握机器指令的格式,理解机器指令系统的组成;理解“程序与数据”的同等看待;理解算法与机器的关系,了解程序在机器上的执行过程。

2.结构化程序设计(3学时)

熟悉顺序、选择、循环3种程序结构;掌握C语言编写选择、循环语句的方法。

3.递归与迭代(3学时)

加深理解递归及迭代的概念;掌握用C语言编写递归及迭代程序的方法;了解递归和迭代之间的差别。

4.算法综合练习(4学时)

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在算法中的应用;理解二分查找法的思想。

5.实验考试(2学时)

五、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

建议由各学校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本课程的主讲,并使用投影仪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介绍一些计算机界著名学者的生平事迹以及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10%,理论考试(开卷)成绩占70%,实验考试成绩占20%。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董荣胜.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Brookshear著,刘艺等译.计算机科学概论(第9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许卓群,李文新,罗英伟.计算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4

5.王玉龙.计算机导论(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八、说明

本大纲根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教育委员会对“整个计算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课程的要求,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IEEE/ACM制定的CC2001-CC2005有关教程编写。

主讲教师李凤英讲师
李凤英(讲师) 1974.3生于辽宁、朝阳,分别于1998.07、12003.03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2.03至今一直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任教,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符号模型检验、Petri网、符号调度技术等的研究。近年来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澳国际合作等项目。

同济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指南

图书馆总馆周一至周日8:00-22:00总书库 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期刊现刊阅览室 期刊过刊阅览室 英文图书阅览室 日文、德文图书阅览室 中文社科图书阅览室 生物医学书刊阅览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声像阅览室 学术研究室嘉定校区图书馆周一至周日8:00-22:00咨询台 借书还书处 外文图书阅览区 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区 中文社科图书阅览区 期刊报纸阅览区 电子阅览区 多功能报告厅 复印打印服务间 汽车专题阅览室 中小型研究室沪东分馆周一至周日8:00-22:00报刊现刊阅览室 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中文社科图书及西文图书阅览室 自修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实行闭架开放期刊过刊阅览室 声像阅览室及学术研究室沪西分馆周一至周日8:00-17:00沪西借书处 期刊过刊库周一至周日8:00-22:00哲学、社科图书阅览室 文教、语言图书阅览室 数理化图书阅览室 工业技术图书阅览室 报刊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沪北校区读者服务部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六9:00-16:00书刊阅览室 自修室周一至周五8:00-22:00电子阅览室院系分馆及资料室 院系名称完成整合时间院系分馆及资料室简介资源特色及特色服务开放时间分馆地址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1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图书分馆位于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楼四楼。图书分馆面积200平方米,设有中、英文阅览室。备有电脑2台,复印机1台。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相连,读者可以使用学校“一卡通”在图书分馆借书。设有专职图书馆员一名,负责图书管理和系统维护。馆藏特色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图书分馆主要藏书为地质和地球物理中外文期刊和书籍。在海洋地质、古海洋、大陆边缘构造、反射地震学、石油地质等方面的图书尤为丰富。主要外文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Geology, Geophysic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等。近几年为适应双语教学及一批留学归国教师和外籍教师的需要,又适当增加了对外文优秀图书的购买。周一至周五   8:30—16:30四平路校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四楼   汽车学院2005年12月汽车学院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即下设图书分馆,位于嘉定校区汽车学院大楼309室,分馆总面积160平方米、阅览座位54个。自2005年12月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分馆采用与校图书馆统一的汇文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书目登记的无纸化。馆藏特色 汽车学院图书分馆收藏了汽车相关专业的中西文图书、期刊及历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硕士、博士论文硕士。馆藏以汽车整车、发动机、汽车电子、汽车营销为重点,尤其注重配合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国家重点课题,着重收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方向的书籍。并注重收藏各种汽车行业内部报告、会议录、年报、论文集、SAE各类资料等非正式出版物。   特色服务 自建ACCESS书目数据库,可在图书分馆的网络终端检索,或直接上汽车学院网站查询。并提供复印、胶印、打印、扫描、光盘刻录等衍生服务。周一至周五   8:00—17:00嘉定校区汽车学院大楼309室外国语学院2006年6月1998年,原德语系、外语系和日语系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三系资料室合并为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分馆位于外国语学院底楼东侧,建筑面积284.3平放米,阅览座位72个,其中阅览室4间。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馆藏特色 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馆藏以语言、文学、教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特别是内容丰富的德语原版图书。并收藏了大量的外语磁带、光盘等声、视频资料。   特色服务 在阅览室除了放置大量纸质工具书,还有电子词典以及可上网的电脑,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查询服务。周一至周五   9:00—18:00四平路校区汇文112室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平路校区分馆2007年11月、嘉定校区分馆2007年1月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成立之初即设图书分馆。现分馆分设在两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专业学位分馆)和嘉定校区(学术学位分馆)。  四平校区分馆面积约140平方米,设有32个座位,备有读者查询终端2台,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可供读者信息查询。已于2007年12月完成资源整合。  嘉定校区分馆总面积约160平方米,设有24个座位。备有读者查询终端1台,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可供读者信息查询。嘉定校区分馆已于2007年1月完成资源整合。 两校区分馆都使用学校“一卡通”借阅管理,达到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目的。馆藏特色 主要收藏经济与管理类书籍、期刊以及自1984年起至今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MBA学位论文、MPA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四平校区分馆: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嘉定校区分馆:   暂不开放四平路校区分馆:彰武路1号同济大厦15楼1501室   嘉定校区分馆:同新楼226室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07年1月机械工程学院图书分馆位于嘉定校区机械学院104室,分馆总面积167平方米,阅览座位50余个。自2007年1月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图书分馆采用校图书馆汇文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读者可以使用学校“一卡通”在图书分馆借书。设有图书分馆馆员一名,负责图书管理和借阅。馆藏特色 机械工程学院图书分馆馆藏图书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汽车、工业工程等专业工具手册为主,注重收集以上各专业的各项技术标准、实用手册、设计手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书籍。保存全院5年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5年的本科全部试卷,并随时供教师借阅。保存历年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并编目进入学校图书馆的汇文系统,供教师和学生借阅。   特色服务 读者可自带电脑在本馆无线上网。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00 下午13:30—16:00嘉定校区机械学A104室软件学院2007年1月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即下设图书馆。分馆位于嘉定校区培训楼512室,面积约为75平方米,阅览座位36个。2006年3月进行整合之后,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馆相连,实现了借阅的计算机统一管理。馆藏特色 分馆主要以与计算机专业学科相关的图书资料为主,并藏有高数、通讯、社会科学类资源。其中,注意收藏了IBM的非正式出版物、教师学术文献、工程硕士小论文、本科生优秀论文、学生项目文档、学院资料汇编、历届本科生硕士论文近600种。收藏著名软件学期刊包括: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学报、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软件学报等。周一至周五   8.00—17.00嘉定校区济事512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1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分馆总面积160平方米,阅览座位30个,备有电脑3台。设有专职图书馆员一名,负责图书管理。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相连,读者可以使用学校“一卡通”在图书分馆借书。馆藏特色 电信类专业图书、期刊及学位论文。周一至周五  8.30-16.00(周二下午政治学习,不开放)嘉定校区电信大楼130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年12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图书分馆的前身是环境系资料室(成立于1981年),是全国高校同类专业成立最早的学院图书分馆之一,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明净楼216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分三层,设有76个阅览座位。拥有6台计算机供读者查询信息、检索文献资料,同时还有复印机和胶印机各一台,供读者复印有关资料。   分馆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读者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资料。   2007年12月,完成了资源整合,分馆采用了校图书馆汇文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计算机(无纸化)管理。真正达到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目的。馆藏特色馆藏资源覆盖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书刊及数据。分馆从1999年起至今收录了本学院师生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的“题录”3700多条记录。本专业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核心期刊都有收藏,而且历史悠久。中文最早的刊物75年就有收藏,外文期刊79年就开始征订,例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J.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用水と废水(日文)、地球环境月刊(日文)、给水及卫生工程(俄文)等;中文刊如: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水科学进展等,至今保存完整。内容主要覆盖了:水资源保护、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给水排水技术新动向等专业领域,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特色服务 读者可自带电脑在本馆无线上网。周一至周五(周二下午除外)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四平路校区明净楼216室   口腔医院2007年11月口腔医学院图书分馆建于1996年,设有普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复印室,与校图书馆联网。馆藏特色口腔医学院图书分馆收藏口腔医学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书籍和期刊涵盖了所有口腔医学的各个基础和临床学科,同时配有口腔临床见习和辅导用的光盘声像载体资料。馆藏以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临床学科为重。为硕博士教学和口腔临床科研提供了优质的信息,通过加强与同行业的情报资料交流,形成了一定的辐射。   特色服务 读者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中午与假期均不休息,方便读者查阅。周一至周五   10:00-17:00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闸北区延长路399号)   法政学院2008年4月法政学院图书分馆由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家学院分馆组成,分馆总面积300平方米,阅览座位32个。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备有4台电脑,两台打印机。馆藏特色 收藏了丰富的专业图书、期刊及学位论文。周一至周五   8:00—16:30四平路校区综合楼1304室和14304室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8年11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图书分馆总面积323平方米,阅览座位46个。2008年11月与校图书馆完成了资源整合,分馆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相连,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图书馆服务。馆藏特色 主要收藏道路、交通、铁路、运输及相关类书籍、期刊和文献等。保存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等。  特色服务提供复印,个人订阅报纸杂志等服务。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6:00嘉定校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4室、106室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8年11月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图书分馆于2008年11月完成了资源整合。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备有读者查询终端2台,可供读者信息查询。馆藏特色 主要收藏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周一至周五   9:30-15:00嘉定校区济事楼346室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2008年11月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图书分馆总面积2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个。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分馆内备有电脑5台,黑白复印机、彩色复印机各1台,扫描仪1台。馆藏特色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图书分馆主要收藏桥梁、道路、抗震、抗风、结构、力学等书籍、期刊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注重收藏各种桥梁行业内部报告、会议论文集。   特色服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读者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资料。分馆采用了校图书馆汇文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计算机(无纸化管理)。真正达到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目的。备有饮水机,提供热水,另备有报刊架,有8种当日报刊可供读者查阅。阅览桌椅座位舒适、颜色和谐。   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读者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资料。周一至周五   8:00—20:00  周六9:00—15:00四平校区桥梁馆201室   理学部化学系2009年8月理学部化学系资料室总面积80平方米。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备有读者查询终端2台,可供读者信息查询。馆藏特色 主要收藏化学和化工类专业图书、期刊及1997年以来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特别收藏有1955年-2003年部分纸质CA。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四平路校区工程试验馆201室人文学院2009年10月人文学院图书分馆总面积约200平方米,阅览座位30个。备有电脑,可供读者信息查询。计算机网络与学校图书馆相连,实现了借阅的计算机统一管理。。馆藏特色 人文学院图书分馆馆藏以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类图书为主,尤其以德国哲学、法国哲学中外文著作为收藏特色。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四平路校区综合楼1005室   艺术与传媒学院2010年05月艺术与传媒学院图书分馆总面积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开放式书库,下层为阅览室兼借还处,有充足的阅览空间。馆内设有无线网络覆盖,采用与校图书馆统一的汇文图书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书目登记的无纸化。馆藏特色 学院分馆收藏了传播与艺术相关专业的中、西文图书、期刊及历届本科优秀毕业生论文、硕士毕业生论文、中外影视资料。馆藏以艺术鉴赏、艺术设计、广告理论、广告设计、电影电视理论、拍摄编辑技术、传播理论、传媒视点、软件工具书等为重点,尤其注重配合新媒体艺术重点课题,着重收集新媒体创新研究方向的书籍。  特色服务学院自建媒体资料数据库,可在学院大楼内的网络终端检索,调取或使用。周一至周五   9︰30—16︰00嘉定校区艺术与传媒学院126室设计创意学院2013年03月设计创意学院图书分馆总面积约60平方米,阅览座位10个。室内设计赋予创意。与学校图书总馆联网,实现了与校图书馆统一的阅览、借阅的计算机管理。备有读者查询终端2台,可供读者信息查询。馆藏特色 学院分馆收藏了大量顶尖的设计、创意类中外文期刊。周一至周五   9︰00—16︰00阜新路281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一楼其它已完成资源整合,暂未正式对院外读者开放的院系图书分馆包括:出国培训学院图书分馆、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图书分馆、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料室、理学部数学系资料室、德国问题研究所资料室。

吴哲辉的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有: petri 网理论与并行分时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密码学等。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从 1987 年到 2004 年,每 3 年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煤炭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以及高校学报、国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90 多篇,出版编、译著 3 部;获得过全国煤炭系统出国留学人员科研成果一等奖 1 项(独立)、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1 项首位,1 项第二位),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首位)、二等奖 2 项(均首位)。1989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1 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2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3 年和 1994 年两度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5 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 1998 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奖章。姓 名: 吴哲辉性 别: 男论文专著: 2000.10 Petri网的广义公平关系 计算机学报 中国, 2000.4 无界公平Petri网的进程表达式 计算机学报 中国, 1997.2 Two new algorithms for matrix multiplication and vector con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runal of Computer Mathematics 国际, 1995.12 有界Petri网? 慕?瘫泶锸?中国科学(A辑) 中国, 1993.12 加权T-图的活性分析 软件学报 中国, 1990.8 公平网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科学通报 中国, 1989.2矩阵乘法的一个最佳算法 科学通报 中国, 1985 公平关系与修正的同步距离概念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国际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委技术职称: 教授出.生.地: 广东 连州出生日期: 19410310专业领域: 计算机科学, 专业代码:520外 语: 英语机构类别: 高等院校行政地区: 山东 泰安职 务: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学 历: 1959-1965 中山大学 中国1981-1983 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 美国任 职: 1987-2001 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主任 中国, 1988-2001 山东省计算机学会 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成 就: 1983-1985 主持 公平Petri网的提出, 1988-1990 主持 算法的凝聚技术, 1991-1994 主持 Petri网运算, 1983-2001 主持 Petri网公平性体系的建立, 1995-2000 主持 petri网的进程表达式受奖情况: 1994 Petri网、算法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山东省1992 Petri网理论及其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上的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 国家教委1991 公平Petri网的研究 科学技术成果奖, 一等 煤炭工业部工作简历: 1965-1995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矿业学院) 教师本人介绍: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有Petri网理论及应用,计算模型与算法,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布尔矩阵理论等。主持过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65篇,出版专、编、译著4部,获4项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或科研成果奖。

上一篇:江苏地方志投稿系统

下一篇:中国能源报怎么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