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

发布时间:2023-12-07 21:17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是形态各异的,这既有内在制度结构差异的原因,又有外在的社会交往情况、自然条件不同等原因。总体上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肩负起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单一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难于解决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严重不足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的。云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云南省民族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绩,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思考及对云南特色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路径及意义的考察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注意问题的理解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也是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课题组按原计划完成了公开发表三篇论文及一个研究报告的任务,就研究计划中提出的“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文化差异与文化产业”及“乡村文化业发展的道路”等三个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并公开发表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的三篇学术论文:(1)“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6期;作者:马翀炜。(2)“‘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载《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作者:孙信茹。(3)“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第6辑。作者:马翀炜、孙美璆、李德建。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该课题认为,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能够在近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的。基于此,要真正理解云南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问题就有必要对民族旅游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民族旅游的政治—经济分析》一文认为:追求自由的旅游与现代社会建构的强调控制以及牟利的旅游业之间的冲突是民族旅游中具有根本性的矛盾,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中的重新编码是民族文化产生变化的一个直接原因。民族文化产品进入主流文化消费系统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交往而使不同文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文化价值的相互承认。改变现实交往活动中的不合理性的可能路径在于文化拥有者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参与旅游业的行为能力,并参与到交往制度的修改与制定中。《“云南十八怪”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一文以独具特色的“云南十八怪”文化现象及围绕“云南十八怪”进行的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十八怪”是外地人贬抑云南地方性文化的形象表达。近二十年来,“云南十八怪”以商品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云南十八怪”所包含的文化意蕴随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云南十八怪”文化符号效应经历的有轰动到平淡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地方性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可能通过积极的参与而获得进入主流社会及主流经济活动的机会。而这些地方性文化以及以这些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要改变其边缘性的地位,就必须努力使这些地方性文化逐步成为主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结构性要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的研究入手,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得出如下认识: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依托旅游业发展、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化逐步探索出了如下几种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品转化;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结合开发;传统民族艺术品转化为文化产品;传统的民居的开发利用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村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而且使社区的组织结构得到了改善。乡村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报告《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在大量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点面结合的介绍。认为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对这一个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其次,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在走过了村民自发性参与、政府倡导发展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的20年的乡村文化业发展历程后,乡村文化产业已经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产品的转化。云南少数民族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因其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审美文化特色,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其实用功能逐步被审美功能所取代而开始转化为旅游工艺品;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利用特有的民族民俗风情,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开发乡村旅游;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引导这些艺术品走向市场是一些地区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法;利用传统文化古镇、民居发展文化旅游业也是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第三,在乡村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培养乡土人才;第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第五,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改善了有形和无形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云南省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态势,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较为薄弱,规模不大,单打独斗,人才不够,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精品不多,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一是 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进一步找准乡村文化产业定位;三是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四是充分认识市场规律,整合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要素; 五是 采用政府授牌的方式,打造乡村文化产品品牌;六是延长产业链,联动产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七是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更多的动力来源。该课题研究从理论上对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产业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对民族传统文化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研究,研究基本呈现了云南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该成果对于扩大文化产业研究的领域是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的。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十分丰富,传统文化正在以形态各异的方式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是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的。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经费和更多的人力投入是不可缺的。这些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只能留待今后完成。

杨文辉的科研成果

专著:《白语与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论文:《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载何明主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一部不应被忽略的佤族研究著作——读<滇西边区考察记>》,载那金华主编《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气候、资源与信仰——白族的传统知识与气候变迁》,载《学术探索》2009年第2期。《现代民族学·文献研究方法》,载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下卷)》第一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白族生计模式变迁——云南省大理市挖色镇高兴村》,载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1月。《当代中国的饮食人类学》,载瞿明安主编《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南诏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语地名考释》,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4期。《白语地名考索》,载林超民主编《民族学评论》第二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世纪生态环境史——中国民族村寨生态专题研究》(第二作者,与李继群合作),载张跃主编《中国民族村寨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双语对白族命名的影响》(第一作者,与王锋合作),载《民族语文》2003年第5期。《方国瑜和南诏大理史研究》,载《学术探索》2003年第5期。《试论云南民族史研究与民族语言学的结合》,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南诏大理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语考释》,载林超民主编《新凤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集史料之大成 树文化之丰碑――云南史料丛刊简介》,载《西南古籍研究》2001年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南诏官制考》,载林超民主编《民族学通报》第一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郭淑云的学院教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北方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萨满文化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萨满教学术史》(2010年)。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萨满教昏迷术研究》。最终成果《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资助出版,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主持,最终成果《〈乌布西奔妈妈〉研究》获2009年度大连市学术专著出版资助。4.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萨满教文化研究》,主持,最终成果《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于200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5.吉林省教育厅课题《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2004年立项)6.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国外萨满学前沿问题译介》(2006)。最终成果《域外萨满学文集》于201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7.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满族家谱选辑》(2005),第一参加者。8.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北方古代民族萨满教史料整理》,主持,待结项。9.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满族萨满信仰调查与研究》,主持。阶段性研究成果《追寻萨满的足迹——松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于2009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乌布西奔妈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2.《追寻萨满的足迹——花江中上游满族萨满文化田野考察札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3.《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4.《萨满文化论》(与富育光合著),(台)学生书局,2005年9月5.《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萨满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书,入选《中国宗教研究年鉴》“部分宗教学著作”栏目。) 1.《萨满文化调查研究丛书》,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2010年①《金子一样的嘴——满族说部文集》,富育光主编,2009年②《萨满艺术论》,富育光著,2009年③《域外萨满学文集》,郭淑云主编,2010年2.《萨满文化研究》第2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3.《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萨满文化解读》,执行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5.《钦定八旗通志》,参与点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6.《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郭淑云、王宏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7.《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鄂伦春族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8. 《宗教大辞典》,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9.《旗人生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10.《吉林旗务》,合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全文转载)。2.《从〈大义觉迷录〉看清世宗的民族思想》,《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3.《萨满教浅析》,《协商新报》1990年52、53、54、55期4.《雍正〈上谕内阁〉及其价值》,《北方民族》1991年第3期5.《满族古文化遗存探考》,《满族研究》1991年第3期6.《萨满的社会职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7.《萨满教原始崇拜及其祭礼》(合),(台北)《民俗曲艺》,1991年夏季号8.《萨满教文化与东北史研究》,《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2年版9.《北方萨满教及其特征》,《宗教》1992年第1期10.《满族萨满教雪祭探析——兼论原始萨满教的社会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11.《萨满教原始气运观探微》(合),《北方民族》1992年第3期12.《〈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论析》,《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13.《别具特色的满族服饰》,《吉林日报》1993、10、5五版。14.Social Function of the Manchu Shaman,Shamans and cultures(edited by Mihaly Hoppal and Keith ),Budapest,1993年15.《鲸海文化初探》(合),《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6.《满族鸟崇拜文化探源》,(台北)《满族文化》第20期,1994年17.《鲸海文化特征论考——兼论满族先世与日本的海上往来》(合),《北方民族》1994年第3期18.《国际萨满教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匈牙利召开》,《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19.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chu Shamanic Dance,Shamaniam inPerforminc Art (edited by Tae-gon and Mihaly Hoppal),Budapest,199520.《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21.《萨满教文化及其对北方民俗的影响》,《东北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22.《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刍议》,《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6年4 期转载)。23.《满族鸟崇拜及其对民俗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7年2期转载)。24.《来自田野山乡的瑰宝——也谈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北方民族》1996年第3期25.《萨满教的鸟崇拜观念》,(韩国)《艺乡》(光明日报社月刊)1996年第8期26.《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建设》,《北方民族》1997年第3期27.《萨满医药与疗术》,《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28.《萨满教宇宙观探微》,《宗教》1998年3-4期29.《萨满判神及其特征》,《北方民族》1998年第4期30.《萨满教宇宙观论析》,(韩国)《韩国古典研究》1998年4期31.Der Urbegriff Des qiyun im Schamanismus,Studia et Documenta Manchu—Shamanica(edite by Giovanni Stary),Italy,199832. The Kyakala in China: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Journal de la Societe Finno-Ougrienne (Journal of the Finno-Ugrian Society), 1999(合)33、《萨满教灵魂观与北方葬俗》,《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34.《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2002年中国文艺学年鉴》转载)35.《萨满跳神治病程式与机理》,《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36.《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37.《2001年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增刊38.《萨满面具功能与特征》,《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意大利《中亚杂志》(CentralAsiatic journal 2003(2)全文转载)39.《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2期.40.《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41.《萨满教造型艺术特征》,《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42.《萨满面具类型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3.《宁安满族玛虎仪式与玛虎面具刍议》,《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44.《萨满昏迷术的社会成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5.《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46.《萨满教天穹层次构想与吉数崇拜》,《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47.《萨满教表意符号形态》,《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48.《论萨满文化价值与抢救的紧迫性》,《长春日报》2004年8月10日49.《萨满教与氏族地理》,《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50.《从北方岩画看萨满教的崇拜观念》,《远东高教专刊》2004年第3期51.《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52.《北方民族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53.《物候历法与萨满祭祀》,《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1期54.《宗教信仰及政策与民族关系》,《北方民族》2005年第1期55.The Medical Skill of shamanistic Therapy of Northern Chinese Minorities,ETHNOTHERAPIES IN THE CYCLE OF LIFE,200556.《蒙古族萨满过关仪式》,《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收入《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之一《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孟慧英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57.《萨满教成因要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8.《萨满的传承与技艺的传习》,《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9.《萨满文化与北方民俗》,《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60.《致幻药物与萨满通神体验》,《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61.《催眠术与萨满附体状态下的人格变化》,《宗教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62.《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63.《萨满脱魂的类型》,白庚胜、霍帕尔主编《萨满文化辩证》,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64.《“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65.《国外萨满生理心理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7年4期66.《汉军旗萨满祭礼》(合),郭淑云主编《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7.Religious Education in Manchu Shamanism, as Seen from Jiaowuyun,Shamans,200868.《萨满出神术相关术语界定》,《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69.《从教乌云看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70.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Grandfathers the God in The Manchu Shi Clan,Shaman,Spring/Autumn 200971.《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的文学解读》(合),《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2.《中国萨满教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73.《中国萨满教80年研究历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1年2期74.《中国萨满教研究特点与展望》,《西域研究》2012年2期 1.[美] Michael Harner and Sandra Harner(迈克·哈纳、山德·哈纳)《萨满医疗的核心实践》,《萨满文化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匈] Mihily Hoppal(米哈伊·霍帕尔)《世纪之交的萨满教研究》,《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3.[美] Michael Harner(迈克·哈纳)《意识变异形态与萨满教》,《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 1.《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2.《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吉林省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3.《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辽宁省优秀图书三等奖(2003)4.《活着的萨满——中国萨满教》,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3)。5.《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论文),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6.《满族萨满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初探》(论文),获吉林省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提名奖(2005)7.《多维学术视野中的萨满文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等奖(2006)8.《原始活态文化》,获吉林省高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9.《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10.《北方丧葬面具与萨满教灵魂观念》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民族研究是c刊吗

不是的,民族研究不是c刊。贵州民族研究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79年。

《民族研究》杂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有关民族研究问题方面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教育、民族人口以及世界民族等各学科的学术成果。

是从事民族研究、民族教学和民族工作,以及对民族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学人发表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的园地。

关于C刊:

中文版的SSCI,即CSSCI,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核”。有些地方会将其简称为“C刊”,注意不是“C类期刊”。一来对中文的识别和支持不太好,二来也不利于中国的学术独立性,所以社科界的大佬南京大学就弄了一个中文版的SSCI,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CSSCI。

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

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医师在线杂志社电话

下一篇: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