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lncs算ei期刊吗

发布时间:2023-12-07 08:40

lncs算ei期刊吗

相对比较好中的EI期刊

随着会议的组织越来越乱,很多朋友在寻找相对比较好中的SCI和EI期刊.自从DCDIS和LNCS被踢出SCI后,特别好中的SCI基本没有了.所以要发SCI期刊,文章还是确实要有点东西的.

而EI收录的期刊里,有些是比较容易发的.

Academy Publisher()出版的五种计算机相关EI期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JCM, ISSN 1796-2021)

Journal of Computers (JCP, ISSN 1796-203X)

Journal of Multimedia (JMM, ISSN 1796-2048)

Journal of Networks (JNW, ISSN 1796-2056)

Journal of Software (JSW, ISSN 1796-217X)

这五种期刊基本成了会议组织者赚钱的工具.以Journal of Computers为例,09年到目前为止出了11期,其中7期是Special Issue.每一期文章数量在8-16篇之间.每篇文章要求8-12页.

还有两个经常为会议服务的EI期刊: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这两个期刊,有时候你交了钱说没收到.有时候出本Special Issue能有近千页.好在,只要发了,就能EI.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本人不建议研友发这些好中的EI期刊.如果文章真有东西,就去发SCI.如果为了快点毕业,可以适当灌水.

springer LNCS检索到哪一卷了

检哪一卷应该是与Springer提交给EI的时间有关吧,并不可能按卷的顺序检索。
LNCS好像(不确定)不再被SCI检索了,但仍是EI/ISTP检索源

不被sci检索的缘由:除了影响因子太低,自引太多之外,LNCS和LNAI每年超过两万篇的文章也是主要因素,因为计算机及其相关类的其他425个期刊总共每年才26000篇文章,而LNCS一支独大,造成了垄断和不平衡。

ei期刊有哪些

登陆EI,侧面有分类情况,罗列所有不同级别的期刊名录。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
1 、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

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 、EI Page One题录

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 One 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 包括的学科有:

——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
——工程管理。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有创新。

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请问什么是EI/SCI/收录/检索/出版商/全文收录?

在交流中,发现很多老师/同学还对会议组织者/EI/SCI/检索/出版商/全文收录的概念有严重的误解。在这里再在自己的博客里面详细的解释一下,

会议组织者:可能是某个学校;也可能是某个组织;他们为学术/经济利益举办会议,从科研工作者处收文章,收注册费;然后将论文集扔给出版商;

出版商:具备一定声望,比如Elsevier/IEEE/Springer,他们旗下有一些会议论文的项目,比如Elsevier的Procedia(新推出的),IEEE的Conference Program,Springer的Lecture Notes系列;这些会议项目的共同特点是:1.拿论文的版权;2.向会议组织者收取出版费用(比如每100篇多少钱);3.会把论文放在自己的数据库里面,比如ScienceDirect,IEEExplorer等等;

收录:比如我建立起来了一个数据库叫 RabbitPaper,我可以自己抓取一些公开的数据,比如IEEExplorer / Lecture Notes上面能找到的所有关于Rabbit的文章,我把所有的题目+摘要+参考文献,全扣下来放在我的数据库里面,那么我可以宣传说:我这个Rabbit数据库里面收录了重要关于Rabbit的文献;我不持有IEEExplorer / Lecture Notes的全文内容,只是抓取了公开的信息而已;

检索:“检索”本身的意思是“在某个数据库里面发现某种内容”;检索工具有很多,Google/Google Scholar/Scirus/ScienceDirect/IEEExplorer/ISI这些都是检索工具;

1. 检索工具可能能帮你拿到论文的全文(比如Elsevier的Procedia的全文就是免费公开的,很方便下载);

2. 也可能不能帮你拿到全文(比如IEEExplorer是收费的,LNCS也是收费的),需要有权限才能下载全文;

SCI到底是什么: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ISI(Institute Scientific Information)做的数据库,其特点为:

不是出版商,只是数据库,不是具体某篇文章内容版权的拥有者;所以在SCI里面,能看到只是题目+摘要+参考文献;

自己有一个自己确定的期刊列表,SCI只是从出版商处抓取某些期刊的 论文里面的信息(题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然后可能添加一些自己的信息,比如分类号一类的东西;

的内容不是原始文献全文,卖点是每年推出JCR,里面给出影响因子。

4.“SCI全文收录”这个短语就是扯淡。。。因为SCI里面哪有全文啊。

EI到底是什么: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现在隶属于Elsevier旗下;大家常说的EI Compendex 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加个主题词、分类号什么的。

只是从 出版商处抓取某些期刊的论文里面的 信息(题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

2.“SCI全文收录”这个短语就是扯淡。。。因为SCI里面哪有全文啊。

那EI-SCI-收录-检索-出版商-会议组织者几个概念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1.会议组织者决定举办一个会议,并打算将论文集出版,他们会联系出版商,比如IEEE/ Springer/ Elsevier,报出自己要接受的文章篇数和会议主题;

2. 出版商给他们一个报价,每篇文章多少钱;两者敲定,签订合同;

3. 作者发现这个会议,写作;投稿并被接受;交了注册费;提交了最终稿;

4. 会议组织者和出版商把最终稿整理成论文集;会议组织者和交易结束;

5.组织者把论文集扔给作者/开会;出版商(IEEE/ Springer/ Elsevier)更新自己的数据库,把文章放在IEEExplorer /Lecture Notes/ ScienceDirect里面;这时候大家就能从出版商的数据库里面找到这些新发出的文章;

6. 其他数据库自己(比如EI, EBSCOhost等等) 抓取 出版商数据库里面的文章,比如EngineeringVillage (EI)在IEEExplorer抓取文章的内容;这时候作者的文章就能在EI里面查到了;

7. 第5步/第6步/第7步,当然不能同时进行,所以在会议召开的时候,文章可能在出版商的数据库里面都查不到;过一段时间能查到了;再过一段时间被其他数据库(比如EI, EBSCOhost等等)抓取了,这时这时候就是所谓的“文章被某些数据库”收录。

谁最后拿到了作者的注册费??拿到了钱?

通过前面的分析,

1.最赚的还是洋人:比如,IEEE既丰富了自己的数据库(免费拿到了那么多新的论文),增强了自己声望,又收取了会议组织者出版费用,又能打包把自己的数据库卖给世界各地的高校;这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2.会议组织者:虽然给了出版商一些钱,但他们还能在每篇文章上面赚至少1500块钱。所以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近几年在国内办会议的不是高校;而是一些注册在香港/新加坡的“研究协会”。他们的任务就是联系出版商,然后组织会议;每次会议如果能拿到400篇文章的注册费,那么就是大约是400×1500=600000的收入;每年办10次会议,够赚了;

3.学校的组织者:他们赚了“名声”,也可能是会议组织者中的一员,分到了一些钱;

最亏的是谁呢?

1.作者个人:做了研究,出了成果,还要交注册费+把文章送给洋人;

2.协助组织会议的学校的同学们:他们跑前跑后,为了某个学术会议白干活儿;最后一分钱拿不到;

3.我们国家/纳税人:其实这个流程就相当于把科研经费/学校的补助变相的扔给了"洋人"和“会议组织者”;即便您不写论文,您纳的税,最后都有一部分这样白白的交给了洋人;

所以解决这个方法其实挺简单的,

1.国家改评价科研工作者的政策;

2.如果1不行,科研工作者只要拼命钻空子好了,只到引起国家的注意;

上一篇:文章阅读网手机版登录

下一篇:职称评审认可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