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万维

发布时间:2023-12-12 15:06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万维

你就找每个省排名倒着数的那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他们的学报好发表。比如山东省,枣庄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潍坊学院学报,泰山学院学报,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济宁学院学报,滨州学院学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等等等等

隐士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隐士文化会在魏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谈及魏晋隐士,便不期然间令人想到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清新雅适;想到竹林七贤于竹林之内畅谈玄学,饮酒赋诗的洒脱自在。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传统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讲求治国齐家平天下。但是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有阴必有阳,与入世相对的出世便应运而生了。所谓阴阳互根互用,互为因果,由阴可生阳,由阳可化阴,因此隐士文化的思想,便从儒道文化中汲取,逐渐成长,最后剥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隐士文化。

那么隐士到底是什么的?顾名思义,隐士就是隐居的人。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出世隐居呢?

一、隐士文化产生的缘由

与儒道文化等主流文化所不同,隐士文化是一种非主流文化,是在儒道文化之后产生的。儒家虽然有积极入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也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却仍然难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无奈。

《论语》中有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除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道家的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思想对于出世也有积极的影响,于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隐士文化思想开始产生。

再加上,中国古代从秦朝开始至清朝结束一直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其中的一个思想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部分臣子迫于朝堂之上的压力,无奈之下便不得不选择出世以避朝堂之纷扰。

隐士文化产生的具体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现存的有记载的文献我们可以的知,早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在秦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我们可见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生对隐士文化的影响。

二、隐士文化在魏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

虽然隐士及其思想早已有之,但是直到到了魏晋时代,隐士文化的思想方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魏晋时代亦成为中国历史上隐士最多的一个时期,我将之称为隐士文化大繁荣时期。那么为什么隐士思想在这个时代能够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呢?

这与该时期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密不可分,比如说东晋郭文:

“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 每游山林,,弥旬忘返。父母终, 服毕, 不娶,辞家游名山, 历华阴之崖, 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不饮酒食肉, 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这就是一个完美的体现了魏晋时期的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例子。除此之外,魏晋时代正是门阀士族形成并逐渐走向繁荣鼎盛的时期,于是门阀士族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两晋政治舞台上最重要也最牛逼的政治力量。

但是,虽然门阀制度发展到了它最鼎盛的时期,门阀士族在两晋政治舞台上最显赫的政治力量,但是魏晋时期并没有摆脱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因此使得魏晋时期的政治变得比其他时代更加的错综复杂。

门阀与庶族、门阀与门阀、皇权与门阀之间的斗争云波诡谲,这样更加增加了入世者的危险性,使入世者不仅为了名利,更是为了生存而在各种政治力量之中斡旋。因此随着政治环境的恶化,更加促进了入世者选择出世,由此,在东晋时期出现像陶渊明,葛洪这样的避世者也绝对不是偶然了。

最后,玄学的产生对推动魏晋时期隐士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魏晋时期,因为儒家文化固步自封,逐渐不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于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潮,那就是——玄学,玄学看似是与推崇道家,批判儒家,但实际上却是通过推崇道家而寻找到儒家的本真,从而实现两者的统一。

玄学思想的流行对于魏晋的士人选择隐士生活、创造隐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隐士文化的思想及内涵

关于隐士文化的思想,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避世思想。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许多士人避世,便是找一处僻静雅致,远离喧嚣的地方,修菊种篱。那么为什么会有避世思想的产生呢?

其一,多数人是在自己仕途不顺的时候,产生避世思想,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子之一阮籍,又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诸如此类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在此便不再一一例举。

因为世道的黑暗,因为不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于是便对这个世道失去的信心,于是便只能奋而避世,他们有过不甘吗?或许是有过的,但是每当看到那青山绿水,看到院内开得正盛的那株菊花,转而又想到那风云变幻的朝堂,或许便更加离不开这一份闲雅舒适了。

其二,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仕途过于顺利,然而高处不胜寒,从而产生避世心理,人在高出,就总有人看你不顺眼,想要打压你,倘若功高震主,就连皇帝也想弄死你。

再者,隐士一般来说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受人尊敬。东晋著名隐士谢安,他一直都避世拒绝朝廷的征辟,后来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不得不出世,《世说新语》对此记载道: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有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对于隐士是否能坚守隐节十分看重,而能够坚守隐节不为外界名利事物所诱惑的隐士,也是值得受人赞颂的。

参考文献:

[1]李红艳.从魏晋隐士看中国古代隐士文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01):6-14.

三国武将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关羽成为武圣?连姜子牙都被比下去了

湖北省荆州市的巨型关羽雕像高58米,重1200吨,仅青龙偃月刀便有136吨重。据说这是当前世界上体量最大的青铜雕像。当地政府耗资15亿重金打造“最高”“最大”“最重”的关羽,和 历史 上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关,也与后世对关羽的崇拜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 社会 ,对孔子的崇拜和对关羽的崇拜并驾齐驱,一文一武,形成两大影响巨大的信仰体系。

陈寿的《三国志》中对关羽的描述并不详备,介绍完姓名、籍贯之后,对他遇到刘备之前的生平,也仅以一句话略过, “亡命奔涿郡”。“亡命” 二字就将血气方刚的青年关羽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至于他为何亡命,书中没说,但联系到同样“亡命”的臧霸,可能与当时的战争环境以及政府的腐败有关。关羽家乡是河东解县,当时属于司隶直接管辖,这一地区在汉末黄巾起义中屡遭战争袭击。

关羽追随刘备的戎马生涯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征讨黄巾军,终于投奔刘表。这一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识,他们寝则同床,亲如兄弟,关、张一直鞍前马后地追随刘备,但刘备的事业这时候还没有打开局面。直到关羽“于万众之中”斩颜良,才展现了他过人的胆识与超强的武艺。曹操相当看重他,还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不为利禄所动,报效完曹操后还是奔向了刘备。

第二阶段是赤壁之战前后。这一时期刘备集团有了诸葛亮等谋臣的加入,又占据了益州天险,后与孙吴集团联合,集团事业迎来了大发展。赤壁之战中,蜀吴联合成功阻击了曹操南下,从而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战役中,关羽在战前战后的英勇表现,则确立了他在刘备集团的将帅地位。

第三个阶段是关羽固守荆州。关羽因勇猛而威震八方,但也因骄纵而大意失荆州。在孙权与曹魏联合之下,关羽被斩于临沮,一代武将凄凉收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跨越了三国和西晋,他在编写《三国志》时,将刘备的五虎上将列成一个合传,将关羽放于篇首,可见他对关羽“万人之敌”勇猛形象的认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 历史 的大分裂时期,少数民族的铁骑恣意践踏中原,在这样一个家离国散时期,人们对尚武精神的歌颂也随之而起,那些并不遥远的三国将领顺势成为人们传扬的对象,关羽等人的故事也在此时得到传播。

关羽、张飞在当时史书记载中是同时出现的,对关羽斩颜良、刮骨疗毒、离曹归蜀等事迹都有较为详细的流传。但他依然只是三国时期一位英勇的将领,对其人性缺点也毫不避讳。并且此时他的事迹也只是在军中传颂,文人作品中几乎不会提到关羽,这似乎与他本人的武将形象以及“骄于士大夫”的个人性格有关。

隋唐时期,关羽的形象并未得到官方的宣扬,因此他的名声并不大。与此前相区别的是,关羽形象的宗教形态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首先是祭祀关羽的玉泉山关羽祠的建立,其二就是关羽得以配享蜀汉的先主祠,并且从祀于武成王庙。武成王庙又称武庙,是用来祭祀姜太公以来的国家良将,唐玄宗时期国家设立武成王庙,似乎与武周时期创立武举有关。与文庙的孔子很早就被捧上神坛相比,武庙的姜子牙显得十分渺小,武庙的建制大多仿照文庙,尽管当时尊孔子为文宣王,是“贵有德”,尊姜子牙为武成王,是“崇有功”,但这依然遭到朝中官员激烈的争议。此时关羽虽然从祀于武庙,但地位其实并不高。

隋唐时期关羽在民间主要是一个鬼神形象,民间认为“关将军”到人间来砍伐木头,其方式是通过惊涛骇浪来实现,可见他是具有一定神力的。但无论如何,此时的关羽信仰在举国上下仍处于初级阶段。

北宋与南宋长期深陷于与少数民族的纠葛中,关羽身上的忠勇特质符合时代需求,宋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宋徽宗封其为忠惠公,后又封为武安王,到北宋中期,关羽的地位与姜子牙一样同为王位,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关羽在民间的形象也大幅度提升,祭祀关羽的祠庙在各地兴建起来。北宋民间就流传着“关羽战蚩尤”的传说,南宋偏安南方,关羽忠勇的个性与有识之士反抗外敌侵略的志向不谋而合,因此对关羽的信仰在 社会 上更加广泛流传开来。

元代文化环境宽松,统治者还对关羽进行过赐封,这促进了宋元时期俗文学作品中关羽形象的传播。当时各种讲述关羽故事的民间艺术使关羽的形象更为饱满立体,关公大刀会、桃园三结义等情节都在塑造关羽形象。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包含了宋元以来的民间传说和真实 历史 演变而来的故事,关羽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将姜太公从武庙中撤下来,而立关庙为京城九庙之一。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也在都城建立关帝庙,作为国家祭祀场所。万历皇帝时,更是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后来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关羽的地位由王上升到帝,显示出无限尊荣。

清军入主中原就利用了“关王显圣”的传说来笼络人心,自然对关羽信仰是大加认同的。顺治时期,就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时期又追封关羽先代三代公爵,乾隆年间改关羽的谥号“壮缪”为“神勇”。太平天国时期战乱不休,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也极为频繁,先后有“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等等,到光绪皇帝时,还加封“圣德”,到此时关羽的称号全称就是“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大帝”,足足有24字,可见清人对关羽崇拜的疯狂。

清政府对关羽的推崇甚至超越了历代王朝对孔子的推崇,这与满清出身勇武的少数民族有关,他们对关羽的尊崇更多地表现为战神崇拜,加之清朝后期战乱不断,为了维护统治就不断强化关羽身上护国保民的忠义色彩。而同一时期的民间,更是将关羽捧上万能之神的地步,民众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去崇拜关羽,或祈求风调雨顺,或祈求财源广进,甚至还有向关羽祈求科举考试顺利的。关羽身上表现的忠义还被民间的一些秘密组织、教门等传扬,而他“大意失荆州”的史实却被百般维护,关羽的神力与威力被无限夸大。

与其他很多民间信仰相似,关羽信仰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承载着传统道德理念与价值诉求。悠悠岁月中,关羽由 历史 人物慢慢向文学人物以至宗教人物变迁,尽管他“大意失荆州”,甚至断送父子二人性命,但在蜀汉集团中他所表现出的忠勇是不可替代的。张飞义释严颜,关羽报效曹操,陈寿在《三国志》中高呼他们二人具有“国士之风”。提及关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美髯公、红脸,古人认为多髯是高贵的象征,红脸则是阳刚之气和不怒自威的象征,世人常常说赤面如赤心,后来的脸谱进一步强化了关羽的忠勇形象。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勒进:《荆州民间信仰与关羽崇拜的形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3月。

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月。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上一篇:女人坊新时代教育期刊

下一篇:西部学刊属于什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