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课程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09:17

新课程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

论文摘要: 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对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还是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就需要更加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为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颇有心得,写下几点感悟,求教同仁。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另外,教学目标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一、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学应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将自己的定位,从灌输者转变到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上来,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去发现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与求解过程。所以,不仅要把数学教学活动搞好,还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发现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突破教材限制,向室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

另外,学生要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为自己而学,要积极主动探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深刻认识、整体把握,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将新课程标准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新课程教材。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对新课改的领会能力。在领会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新旧教材变换之处,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养成知识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应具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教师应该定期反思: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是否有遗留问题等。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来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通过观摩课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不断充实自己。

三、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依然有部分教师还处在从原来的旧教学理念转变到新教学理念的过渡时期,在教学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从而制约了新课程的深入改革。笔者认为,要推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抽象化之间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不感到困难的情况下,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材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甚至超越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表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即将过去。但也不应该走入另一个误区:用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教材。在教学中依然要以教材为主,现代技术教学作为辅助,做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不同等级不同教材的之间的关系。国家、地方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是一名课程的实施者,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忠诚地执行设计好的课程方案,而在校课程开发中教师还是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处理好实施者、研究者与开发者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推进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总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虽然初中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几点想法是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所进行的一些初步思索,还有待研究,希望广大行提出更多更好的想法,共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新课程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推动着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往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通常是统一内容、统一教材教参、单一教学方法、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多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而现在,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促使教师用新视角来透视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改进各种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率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有时我的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时感到茫然,总怕学生学不会,就总想多教学生一些、多重复几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三维目标的达成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三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难于整合,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机地统一起来,常常出现这样几种情况:为了应试需要,还是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或者片面追求形式的活跃、关注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方式问题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组织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形式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很热闹,但实际上课堂中缺乏有效的交往和互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进来。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往往代替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两极分化。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有利有弊。

四、课程内容问题

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能巩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那么,教师补充和整合的知识学生能巩固和消化吗?如何突破教材的限制,整合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开放、更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呢?

面对上述种种困惑和存在的困难,我坚持学习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课改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可以通过不断地写教学后思、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要考虑教学的实效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支点,这样才会使改革有新思路、新视角,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2、观念先行,“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外语教学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要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使同学们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相信学生的能力,创设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是英语课,本身是一种语言学,更是需要多说多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诗朗诵、唱英语歌曲、演课本剧、影视欣赏、英语角、英语班会等。

4、继续探索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提示,老师们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可以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经集体讨论、研究后,编写出一份导学方案,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根据“学案”作相关的学习笔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巩固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减轻学生作业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应从单一的着眼于巩固知识的机械训练向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及完成能力的实践性作业转变;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面对新一轮课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敢地去适应课改,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创新,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身能力,使之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的教育人员。

新课程革新下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新课程革新下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如何将课改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竭力探索,努力实践地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做一总结和反思。

一、以教师为魂,提升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就如同一位演员兼一名导演,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就如同一场话剧或小品。好的英语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口语要流利,发音要标准,专业知识储备要过硬。这样,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同时作为导演,还要把场上的每个演员,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合理地分配、调度,让每个演员都参与进来。只有二者兼顾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老师。

二、以教材为纲,超越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是中、高考命题的依据。初中英语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功能”这一模式编写的。如自我介绍、购物、表达喜好、谈论天气、指路问路等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我们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进行转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减、变通、替换等大胆的整合。例如在学习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课本上只给了五张图片和五组现在分词,一组对话Whatareyoudoing?I’mplayingbasketball.从导入新课起,我先描述老师自己正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干什么,自己的同桌在干什么,家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两人一组,一问一答,掌握后叫些同学到黑板前示范动作,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正在干什么,自然而然地学生已掌握了如何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时再处理课本相关内容,效果就好多了。

新教材具有信息量大、知识复现率高,话题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脱离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就会经常性的出现一种现象:一节课就学一两个对话,老师没什么可教,学生没什么可学,最终什么也没给学生教会的尴尬境地,例如:在学习购物这一话题时,课本上只给了一个购物的对话,如何展开一节课的教学呢?简单地老师讲对话学生听了会很枯燥乏味。我采用的方法是;老师扮演售货员,叫一个学生扮演顾客,示范了两组之后,学生自然就知道怎样模仿了。两人一组,可能开始会看对话练习,换一个同伴继续练习,四人一组全部练完后,从生疏到熟练,学生自然会脱离对话材料了。接着叫上几组同学拿上简单的道具,走到讲台前,来表演自己的对话,同学之间互相点评。在笑声里,在掌声中,一位位顾客和售货员已坐在了我们中间。

三、以活动为主,落实活动

教师创设真实的语境或氛围让学生去使用英语,感受英语,而不是单纯的由老师讲知识点,灌输语法知识,是新课改应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最直观地体现就是课堂内外老师精心设计的各种学生活动。课前活动可以是一对一freetalk,也可以是两人一组的Pairwork,或是一段英语情景表演,或直导入主题的“问题式”Brainstorm。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核心是让学生去说英语,用英语,亲身感受语言的魅力。课内活动的设计可以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大量信息,获得感性知识,同时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也增大了课堂容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总之,通过各种活动,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达到何种能力,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流于形式。课后活动的设计我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弥补课堂不足为主。我所带的班级从初一到初三,我坚持每天让学生利用自习前10分钟时间,听写前一天或者当天所学的.单词和短语,翻译几个重要句子,日积月累。事实证明,能够坚持这样做的班级英语总体水平良好,没有掉队的。

四、以学生为主,服务学生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教师由教学的主角变为监督者、指挥者。在教师创设的各种语言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2)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高高在上,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许多学生会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语言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加以示范、指导、点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充分的发展。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外语在学习中,不犯错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作为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对于学生的些许进步,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也许一个Good,一张笑脸,一句中肯的评价,都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去遨游学海。

新课改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大有使用多媒体就实体现了新课改之势。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基础,只是把课本内容用多媒体来简单搬个家,教师往往会被课件所左右,学生也只顾看热闹,课件又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往往会适得其反。

(2)课堂活动设计过多,但流于形式,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看起来热闹、红火,但学生没等开始讨论时间就到,学生活动成为课堂点缀,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种重形式、轻效果现象,实不可取。

(3)学生口语表达较好,但语法学习不扎实,基本功不牢固,眼高手低,一说就会,一写就错,书写不规范,书法太差等问题层出不穷。新课改不等于全部否定传统教法,忽视学生的双基训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对待传统教法,才能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改给了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的压力,唯有不断创新和反思,让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乐学、善学,才会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怎么投稿

下一篇:北大核心期刊难发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