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西方对比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3-12-09 18:22

中西方对比的论文题目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加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营养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而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2、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3.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4. 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现代,在用餐过程中,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5. 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毕竟 与西方有天壤之别, 这决定了中式饮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基础地位,它决不会因为西餐的介入而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国会越来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数人生活的“调味剂”,总不会有中国人将西餐当主食的一天。

急需一篇1500字的论文,题目是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审美比较,大家帮帮忙啊,谢谢了

(一).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

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
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急需一篇论文 2000字 题目为“中西方审美差异” 要有内容提要和关键字

我这正好有一篇,应该很合适的!

浅析中西方审美差异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大
量的西方美术作品被介绍到了我国,使我
们终于可以足不出户就尽览中西美术的杰
作,由于视角的拓宽和切换,使我们可以
站在中西文化之外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上
来看待二者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绘
画几千年的优秀成果可以有一个新的视角
来思考,这样的视角有很多,但我们着重
从审美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发现中国传统绘
画里的优秀作品基本上都是审“美”的,关
乎“丑”与“痛”的作品非常少,而西方绘
画却恰恰相反,特别是关于“痛”的作品非
常多,包括古典油画时期很多与宗教题材
的作品都有着对人类命运之痛进行思考的
悲剧意味,到了近现代更是出现了许多在
这方面大师级的人物。如:蒙克,挪威画家,
被称为“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爱情
与死亡是他一生绘画的主题,他用炽热的
情感把死亡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真实的表现
在画布上,他自己称自己的画为“生命、爱
和死的诗歌。”《呐喊》《病中的孩子》《马拉
之死》等作品充满了世纪末的不安,颓唐甚
至悲观绝望,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心灵写
照,另一位来自英国的画家培根,专门喜欢把人画成半人半兽,奇丑无比的怪物,而
且还刻意的放在铁笼里让其徘徊呐喊,充
满了悲观与割裂的气氛。而在中国传统绘
画里,这样的作品似乎很少见,作为传统
国画三科之首的山水画,能画出痛感的恐
怕只有朱耷的山水,那种苦涩、孤独与无
奈的意境,着实令人感慨,但这只是个别
现象,大部分的中国画家则是站在一个中
立的立场上来对待艺术。那么何以会这样
大的差异的,画面背后一定还有着深刻的
文化原因。
一、善、恶观对艺术的影响
在西方的宗教里有一种“原罪”观
念,即人生来是恶的,虽然经过洗礼可以
洗掉“原罪”,但“本罪”却不能赦免,
所以要不断地向上帝忏悔并做善事,以减
轻罪恶。而西方的绘画似乎很像这样的一
种忏悔仪式,即说出人性的恶所导致的那
些丑与痛,这样就能不断的接近真善美,
只不过不是以宗教的形式,而是以绘画的
形式。而中国人则认为“人之初,性本
善,苟不教,性乃迁”,在中国看来人
性本是善良的,之所以变恶,是因为后天
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好,既然这样,那就
必须从一开始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视
听环境,所以做人要有“礼法纲常”约
束,以免越轨变恶。因此只要从事艺术,就
要表现真善美,以便耳濡目染,陶冶心性,
按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从没见过恶,怎么会
变恶呢?因此在中国,任何炉火纯青,登峰
造极的艺术都必是清新隽永,美好安详的,
而这样的一种氛围,又反而其实很像宗教。
试想一个基督徒或是一个穆斯林忙碌了一
天,到教堂里去做个祈祷,一个中国人忙碌
了一天拿出几个珍藏的扇面对着昏黄的油
灯细细品读,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何其相像。
既然绘画无意中承担了这样的一种作用,
这就要求那些作品一定是安静的、祥和的、
美的,否则它将起不到这样的类似于宗教的作用。
二、中西方传统哲学对绘画观念形
成的影响
任何民族的绘画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
景,而文化背景里最根本的就是哲学。在
中国,人们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几千年来是
那样的虔诚和专一,而传统绘画就根植于
这样的哲学背景之上,虽然大师辈出,但
基本面貌却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东西方哲学都认为宇宙的基本结构是
和谐的,但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也好,柏拉
图也好,都认为那是一种数学比例上的和
谐,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认为“数”
是万物之内在的质,而柏拉图的“理念”
宇宙本体论,也是一种合乎数学形体的理
想图形,道家哲学当然也认为宇宙本体是
和谐的,但这是一种音乐般的和谐。所以
西方绘画重模仿、重形体、重比例、结
构。而东方绘画则重感觉,在道家哲学看
来所有物只有与宇宙的这种“和谐”保持
一致。才是美的,所以美好的绘画必是宇
宙本体,自然之道的体现,绘画无论所绘何
物,终极目的是要进于道,达于道,是要象
征宇宙洪荒中那种不可捉摸的和谐,西方
的赫伯特·里德就曾说:“中国艺术家试图
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宇宙的和谐,有些关
于宇宙的用词对描述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目
的是十分必要的”。《乐记·礼论篇》有云:
“大乐与天地同和”,即艺术的精神境界是
一种圆满具足而又与宇宙相感,相调和的
状态,在此状态中,艺术的精神是大超脱大
自由。宗白华也反复强调,中国艺术的境界
是求返于自己的心灵节奏以体会宇宙内部
的生命节奏,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纸面
上表现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类与大地和睦
与否,协调与否的关系,中国艺术家终生努
力的目标也是克服私欲的泛滥而达到与万
物本性的同一,而万物本性最终都统一于
道,艺术的终极目的,也便是达于道。既然艺术要达于道,而这个道又是永恒和谐的,
那么艺术也只能是和谐的。
三、中国艺术不干涉现实的哲学背

西方绘画中的审丑也好,审痛也好,
有一个共同点即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空中
之物,而是要与血肉人生、社会现实发生
关系。而中国艺术的审“美”则很少干
涉现实,这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即都与
老庄哲学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关系。
老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无为”,由此
以达到“无不为”。他认为,有一个“无为
而无不为”的大道,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独立
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什么神道作
主宰,更用着人力去造作安排,扰乱自然的
秩序,自有“天然法”来处置他,不用政治
和社会的干涉。正因为对于“大道”的深信,
导出了老子的人生哲学,即胡适所说的“不
争主义”,老于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在老子看来对抗是没有用的,还
不如一切听信自然,相信“天网恢恢,疏而
不失”。
而庄子在人生哲学上,在老子的基础
上更进了一步,如果我们把老子称为“看淡
主义”的话,那庄子就是在看淡基础上的达
观了,即对于“是非”的达观。我们都知道
庄于妻子死了时,他“鼓盆而歌”的故事,
足见他对人生一切寿夭、生死、祸福都一概
达观,一概归到命定,其人生哲学也可以用
这四个字来概括,即乐天安命。这样的思想
一旦进入艺术家的思想里,肯定不会去过
多地关注现实世界的伤痛,怎样的天灾人
祸,怎样的打打杀杀,自有大道去处置,而
我本人画画悟道就是了。所以我们不会期
望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里会有多少审“丑”或
审“痛”的作品,在传统中国画家看来,这
是无用功,对此几千年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即使有,也大多是文人士大夫的失意,不遇
之痛,是个人小痛,至于人类命运,在中国
人看来,是“大道”意志的必然。
另外,中国艺术里审美大于审丑和审
痛,我想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即与画家个
人的人生境遇有很大关系,翻开古代画家
的简历,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达官显
贵:待诏、侍郎、尚书、丞相、大学
士,甚至还有皇帝,可想而知,这样的
一些人本身就是当时社会制度的受益者,
这样一种制度存在本身就是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从而放心逃避到艺术世界里的前
提和现实基础,无论他们有多么大的社会
责任感,毕竟自己的生存状态不会给他们
带来“切肤之痛”。这样的一种状况,决
定了他们看不到现实世界的丑与痛,作品
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苦痛感。
从全球文化气候来看,西方文化现在
是强势文化,作为现代中国的年轻人,在没
有建立起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坚定信仰的时
候,是很容易被西方文化影响的、况且西方
文化里确实也有很多优秀的思想,但在我
们的传统里却很少甚至找不到,可能我们
过于追求那种“天人合一”的高境界了,而
在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上是不及西方的,西
方艺术作品中那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意识,
悲剧感崇高感是我们文化的一个弱项。我
们的文化的确是高级,可正因为这样它往
往只是属于少数士大夫的一种个人奢侈品,
而有不适合现时代的发展需要的地方。在
今天这样一个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
对人本身关注的文化,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和传播,也就自然会成为当代人文化构成
里的主要方面。正因为西方文化关注现实
人生本身而不是抽象了的生命,所以它们
不是单一站在审美的立场上来看待艺术,
艺术还要让大众活得深刻和明白。所以要
袒露出人类本性里的丑和痛给人看,但这
并不是为了丑而丑为了痛而痛,只不过他
们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呼唤真、善、美,
这与东方艺术用真善美本身来传达真善美
是殊途同归的。
在此通过对中西方之审美差异的比
较,是因为笔者认为这样一个转型期过
后,其优秀合理的部分一定会被消化、吸
收后重新贴上中国的标签,真正的传统不
是单一的回归,而是不停的吸收,回归,
既有超越又有着天生的自律,从而永葆这
一文化血统的纯正和活力衍生金融工具——按照适用的会计准
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在编制财务
报表时,管理层需要作出与衍生金融工
具相关的认定(1 6 3 2号准则第八条)。
预测性财务信息——管理层负责编制
预测性财务信息(3 1 1 1号准则第四
条)。
代编财务信息——管理层应当对提供
给注册会计师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
责(4 1 1 1号准则第七条)。
三、管理层的责任贯穿于注册会
计师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1、客户及业务承接与维持时
注册会计师承接与维持业务及客户的
第一关,首先是对客户单位及其环境进
行了解,在此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必须
明确提及客户单位管理层的责任问题。
2、签订业务约定书时
在业务约定书中,应明确管理层对
鉴证对象、鉴证对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
息的责任。
3、管理层提供书面声明时
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活动时,应获
取管理层声明,对管理层责任予以进一
步明确。
4、注册会计师出具业务报告时
注册会计师出具业务报告,对管理
层责任的说明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审计
报告,无论是标准审计报告、还是标准
审计报告加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以及保
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
计报告,均应有关于管理层责任的专门
段落。验资报告的范围段、审阅报告的
引言段、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审阅以外的
其他鉴证业务报告、预测性财务信息的
审核报告,代编财务信息报告中均应明
确提及管理层责任,通过这种明示,以
便业务报告的预期使用人正确区分管理层
责任和注册会计师责任,防止误解,防
止以注册会计师责任来减轻管理层责任。

上一篇:现代化工期刊怎么样

下一篇:期刊检索网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