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资本运作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8:03

关于资本运作的论文

如何加强企业的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和以小变大、以无生有的诀窍和手段。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加强企业资本运作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一、企业资本运作应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1.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是实现企业高增长的必备手段

依据经营计划确定融资方式。一是要整合好现有的公司资源:包括经营组织、人力资源、产权、财务状况、资产等等。

二是取得政府资金支持。要充分的利用本企业取得的成果及将来创造的成果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可以专门地组织一个团队,专门研究成果,争取国家资金,不断创新,取得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三是取得投资银行支持或上市直接融资。投资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他们可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不过,投资银行不亲自对公司进行投资,是从外部投资者或放贷者手中筹集资金,他们从中牟利。也可利用投资银行实现境外上市。

四是也可以利用非传统渠道融资。例如:

(1)“天使”投资者。所谓“天使”投资者是那些怀着崇高动机投资的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他们会为正义的事业所打动而慷慨解囊。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投资。

(2)私募发行。私募发行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募集资金。这种方式是该公司因暂时上市条件不够融资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3)合资企业,或选择战略伙伴。通常建立合资企业不失为公司融资的有效途径。一种是合资立项,双方各自投入一笔资金,另一种融资方式是与和你有商业往来关系的另一家公司,有可能是大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4)经销权转让。公司可以把产品经销权转让给别人来筹集资金。

(5)使用费融资。这种形式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销售资金的垫款。为偿还这笔垫款,企业要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对投资者进行偿付,即使用费。投资者不是 按利润从底线提成,而是从销售中抽取一定比例。如果企业达到了既定销售目标,投资者就能得到回报。在这种融资方式下,企业保留了自己的产权,投资者也能立即取得企业资金。

2.编制好一份融资计划

融资方式有多种多样,所以要根据企业现状编制好一份详细的,可操作的融资计划。

(1)做好财务评价。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简要回顾。

(2)做好盈亏预测。

(3)预估资金平衡表,做好资金来源。

(4)搞好现金流预测。融资计划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稳扎稳打,采取正确的融资步骤。

3.融资成本考虑,相机而定

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至关重要。在企业成长期,企业新产品已进入市场并被不断推广,发展前景比较明朗。这一阶段风险有所下降。资金需求量较大。企业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以便迅速组织生产,抢占市场。融资渠道:

一是选择风险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的后续投资,这将是主要融资渠道。二是选择商业银行的风险贷款。三是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

二、吸引风险投资,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1.全面了解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私人风险投资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吸收个人资金,以有限责任公司运作,由合伙人管理。

(2)合作风险投资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投资公司既可能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可能只是 附属于大公司的一个部门。这种公司并不全是为获得高额利润,而是求得新技术,新市场或进行多种经营。

(3)小企业投资公司。是由政府直接向私人提供资金所建的。旨在向技术密集型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有时也向有潜力的企业作长期的投资。

2.权衡各种风险投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风险投资公司

因为风险投资方式很多,要熟悉,同时要了解风险投资公司的工作流程,选择好最适合的风险投资公司。须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司类型。即利用社会提供的风险资本公司明细表,确定风险投资公司。在与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谈判时,应要求对方介绍其公司投资业务状况。同时应提请对方注意说明如何处理双边关系,要求对方提供有关的银行文件和其它文件。

选择了风险投资公司后,只有把握获取风险投资的策略与技巧,才能赢得风险资金,否则会前功尽弃。

编制好商业计划书是吸引投资的重要筹码。用商业计划书描绘创业宏伟蓝图。采取步步为赢,在谈判桌前要进行一番较量。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并购方式

企业依法并购,通过并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通过并购带来企业财务的盈利,通过并购占领市场份额,击败竞争对手,通过并购保持企业生命长盛不衰。

企业兼并基本形式: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承债式并购,全部受让或部分受让、零并购等。

要根据行业特点,认真的分析兼并企业现状、行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前景等,有选择的实施兼并。对生物工程企业,行业产品相关企业重点关注。例如:生物制药、保健品、食品等企业。

实施并购要注意几个问题:

1.首先要制定好经营战略,要有针对地进行并购,切忌“拍脑袋”

2. 查清被并购企业账实,特别是或有负债,防止风险漏洞,确定收购价格

3. 国有企业要安置好职工

4. 组织好启动企业团队,尽快组织经营,留住人才,并购后的人事整合

5.对购并企业的文化管理与整合至关重要

同时在并购交易上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或合理的限度。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设置并购底线,摸清基本情况,三思而后行;要练就火眼金睛,识破会计舞弊,特别是隐瞒资产和负债。确定被收购企业的真正价值。

四、有效的运作好企业内部资本

1.要警惕高负债的陷阱

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高负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主要源于:战略需求效应是由于企业的战略布局,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资金短缺。因此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组织放大的效应由于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采用企业集团或控股企业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十分明显。财务不透明与内部互相担保。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的要负债经营。

2.要保持资本、负债和资产的合理比例结构

(1)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的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确立一个合理的比例,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2)优化负债结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企业也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即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3)优化资产结构。主要是确立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

(5)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3.建立企业内部警示器,即财务监控体系

应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企业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守信用定额度和担保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或有负债。

求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经营论文如题 谢谢了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在经营品种、开放区域、股权配置等方面要做出较大的调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在银行等级、服务内容 、经营品种、市场渗透和银企合作方面,竞争力比较弱,面临着来自国外的挑战和冲击。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划分将面临重组。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进入会对中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巨大的冲击。由于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争夺战。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银行、、于一身,与严格实行分业经营的中资银行相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完全的商业银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的要求。中资银行在优质客户发展和巩固方面的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其垄断地位将会受到冲击。 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后,外资银行业市场份额将会大幅增长,如下表所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将被极大的削弱。同时,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将丧失很大一部分赢利业务和赢利区域,极有可能进入亏损状态。比较而言,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仅 包袱沉重,而且在开展新业务时必须顾及国家利益,因此不赢利业务在中资银行中占相当比重。虽然目前 外资银行在许多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中还不占优势,但其业务基本上是赢利业务。这将导致中资银行的不赢利业务比例上升。此外,虽然目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强,但面临着被大量不良资产侵蚀的危险。如果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并且扩大吸收国内居民与企业 持有的外币和人民币存款,必然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中资银行的生存。 (二)对银行中间业务形成冲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飞速发展。因此银行的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将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中资银行形成较强的挑战。 (三)对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冲击。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 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雄厚,能做到银行业务全球联网。这不仅使外资银行管理层能对全行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经营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四)对优秀金融人才的冲击。近几年来,我国金融部门的知识结构优于其他行业,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速度很快,提高了我国金融部门的综合知识水平。但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将突破地域和数量限制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对国内管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强烈。他们可以用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挖走金融人才。而国内商业银行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现有体制条件的限制,如果不能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建立激励机制,将会使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入世后有限的过渡期,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学习 国际上先进科学的银行管理方法 和技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竞争能力,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国际竞争。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中国 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一逾两呆)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准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本比率均超过30%,如加上在建工程,比例更高)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低,防范和吸收资产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 (二)经营效益低,潜在亏损较大。从账面上看,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足额计提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按实际风险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则实际成果都将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由于不良资产比例高,贷款收息率低,再加上管理费用居高难下,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要达到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任务更是长期而艰巨。(三)对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冲击。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 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雄厚,能做到银行业务全球联网。这不仅使外资银行管理层能对全行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经营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四)对优秀金融人才的冲击。近几年来,我国金融部门的知识结构优于其他行业,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速度很快,提高了我国金融部门的综合知识水平。但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将突破地域和数量限制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对国内管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强烈。他们可以用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挖走金融人才。而国内商业银行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现有体制条件的限制,如果不能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建立激励机制,将会使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入世后有限的过渡期,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学习 国际上先进科学的银行管理方法 和技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竞争能力,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国际竞争。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中国 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一逾两呆)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准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本比率均超过30%,如加上在建工程,比例更高)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低,防范和吸收资产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 (二)经营效益低,潜在亏损较大。从账面上看,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足额计提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按实际风险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则实际成果都将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由于不良资产比例高,贷款收息率低,再加上管理费用居高难下,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要达到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任务更是长期而艰巨。 (三)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主要是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缺乏科学 的决策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分支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冗员过多,人员素质较低;内控管理不力,风险较大,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 犯罪案件较多。 (四)历史 包袱沉重,短期难以消化。一是历年积累下来的大量表内应收利息回收无望,需要核销; 二是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提足贷款损失准备,财务能力难以承受; 三是已经形成的大量贷款损失,没有足够资金核销;四是存款应付利息长期提取不足,欠账较多; 五是税赋较重,影响 盈利和积累。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述问题 ,既是国民经济 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管理长期积弊的表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 金融企业 制度,把国有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求有关证券投资的论文

  老兄,证券投资-论文,有很多方面的,你说的这么笼统怎么帮你找啊,至少有个具体的方向吧,以下是一篇范文,也只是某个方向,你可以进行补充说的详细点!

  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

  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发达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刺激风险的扩张。流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越多,成功上市的企业就越多,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就越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来论证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Venture Capital 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licc 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 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 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 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 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 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 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代投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

  关于二板市场运作模式,国际上通常有两种: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和独立的市场模式。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是二板市场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与主板市场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交易体系,甚至采取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独立市场模式,是指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各自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并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OTC交易市场等。国内对于市场运作模式同样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选择非独立的市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主板市场的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避免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代表的独立市场模式是世界公认的二板市场的成功典范。NASDAQ市场无论在交易制度、组织管理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借鉴素材。“要学就学最好的”,NASDAQ应成为我国二板市场的样板。本文同意后一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我国目前的主板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存在较多问题,而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监管的难度,加大主板市场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主板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二是由于二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市场对投资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即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所涉及风险作出透彻客观评价的投资者)。市场对投资者每笔交易额最低标准进行限定,限制散户投资者进入二板市场。我国沪深股市投资者中80%为中小散户,这与二板市场所要求的应以专业机构和富有的个人且具备投资技巧和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不相符合。以现有的市场管理水平,一旦有人利用创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为题大肆炒做,很难保证市场运作“公平、公开、公正”,极易出现股价的巨幅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沪深股市的健康发展。所以,独立的市场运作模式应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

  二板市场的设计牵涉面广,包括对潜在上市资源和投资者的市场调查,上市标准和上市费用的确定,市场法规和交易制度的设计,监管系统和机构的设置等。而设计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既要保证市场有较好的流动性,又要防止过度投机,市场波动过大。因此,对二板市场的设立必须细心策划,统筹考虑。

上一篇:电子杂志目录模板下载

下一篇:老年人杂志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