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右江日报社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3-12-06 21:48

右江日报社总编辑

1949年10月底,中共右江地委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版了《右江日报》,由桂西区指挥部政治部出版,报纸为八开两版,单面油印,不定期出版,共出版十多期,于1950年4月停刊。解放后,在中共广西省委的关怀下,中共百色地委机关报《右江农民》报于1952年1月1日出版(实际上是1929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的《右江日报》的复刊),原红七军军长,当时任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张云逸同志为《右江农民》报写了报头和题词。报纸为四开四版,公开发行。1958年8月1日,地委决定《右江农民》报改名为《右江日报》,恢复了原名,仍为四开四版,周六刊。1962年7月1日,《右江日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三刊。1970年6月1日,根据上级指示,《右江日报》停刊。1981年1月1日,《右江日报》重新复刊,仍用张云逸同志题写的报头,四开四版,周六刊。1992年,《右江日报》实现了电脑激光照排,从此结束了铅与火的历史。1995年1月1日,《右江日报》由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四版大报。1998年1月1日,《右江日报》实行自办发行。1999年1月1日,《右江日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实现了天天有报。2002年7月1日,在广州日报社的大力帮扶下,创建了“右江日报社新闻采编平台”,右江日报社实现办公电脑化。

百色市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方案

百色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13年9月23日)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了防范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的滑坡地质灾害,检验百色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确保学校师生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13年9月26日在百色市城区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举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特编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全民对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提高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高效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工作,使人民群众在可能遇到地质灾害时听从指挥,及时撤离,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现象,并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任务目标

(1)演练准备目标:在9月26日前制定好演练筹备工作方案、演练实施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工作指南以及演练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好参演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演练实战前期准备工作等各项准备工作,为9月26日演练奠定基础。

(2)接待目标:按自治区级会议标准安排,搞好接待工作,确保做到热情、周到、细致。

(3)后勤保障目标:电力公司要在9月26日前,接引三相动力电到演练主会场,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要准备好会议桌、椅等,机关事务局要准备好交通车辆等物资,民政部门要准备好救援临时安置帐篷,卫生部门要做好应急医疗救济帐篷物资准备。

(4)安保目标:公安部门要做好演练现场的安保工作,确保观摩团和演练单位人员和学校师生及周边群众的安全。

(5)交通疏导目标:市交警大队要做好交通管制和疏导工作,确保从城东大道前龙巷至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大门口及演练现场的交通畅通。

(6)现场布置目标:市国土局(含右江区国土局)、市教育局、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要协助南宁市卓华安防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按演练布置图做好现场布置工作,确保现场秩序顺畅。

(7)场地准备目标:市交警大队、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要在现场设置参演气象监测车、消防车、通信信号车、救援车、领导车和观摩团车及参演单位、周边群众车辆的停放场所,确保停放有序。

三、时间安排

1.2013年9月23日

(1)市应急办落实参加演练单位、人员名单、联系电话及参演车辆。

(2)筹备领导小组成员现场采点,拟定工作方案。

(3)召开我市参演单位、参演人员动员布置工作会。

(4)指导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师生应急避险工作,落实学生演员。

2.2013年9月24日

(1)协助南宁市卓华安防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演练预拍工作。

(2)继续开展接警、出警预拍工作。

(3)完成演练场地接引工作。

3.2013年9月25日

(1)开展现场布置工作,联系好车辆;

(2)做好信号传输连接工作。

(3)做好报道接待工作;

(4)我市参演单位开始预演。

4.2013年9月26日

下午:开展演练

5.2013年9月27日

做好演练扫尾工作。

四、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筹备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应急排险演练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李建文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常务副组长:王国爱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副组长:刘忠雷 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黄永全 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克胜 右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唐伟民 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范旭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文振华 市公安局副局长,沈文闻市教育局副局长,龙志强 市民政局副局长,廖志明 市财政局总会计师,胡景文 市环境保护局纪检组长,周纲 市住建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韦革宁 市气象局副局长,程旭平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廖新添 市水利局副局长,余显琳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根云 市卫生局纪检组长,覃蔚东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黎辉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智君 百色海事局副局长,姚登树 市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何悦 市公安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农毅忠 右江日报社副社长,黄建成 百色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平 中国电信百色分公司副总经理,潘宇华 中国移动百色分公司副总经理,祁江林 中国联通百色分公司副总经理,林长美 广西百色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陆燕春 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7个小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黄永全 市国土局副局长

副组长:黄克胜 右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唐伟民 市应急办副主任,沈文闻 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市国土局2人、右江区国土局2人、商业学校3人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演练活动方案,报请指挥部审定;负责总的联络工作;负责演练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报告;掌握现场演练进程,做好综合协调联络工作。

2.现场救援组

组长:姚登树 市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

副组长:黄元鲁 市医院副院长。

成员:消防支队(4人)、市医院(4人)。

工作职责:组织抢险人员做好受威胁房屋、被困人员的抢险工作。

3.调查核实组

组长:林长美 百色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

副组长:黄胜勇 右江区国土局副局长。

成员:百色地环站(6人)、右江区国土局(2人)。

工作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险情点的应急调查工作。

4.医疗卫生组

组长:张根云 市卫生局纪检组长。

副组长:黄元鲁 市医院副院长。

成员:市医院(4人)、消防支队(4人)。

工作职责:做好撤离受伤群众医疗救护工作。

5.治安保卫组

组长:文振华 市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何悦 市公安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

成员:市公安局2人、市公安交警支队4人、商业学校2人。

工作职责:负责交通管制,维护社会治安。协助受灾害威胁师生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骆伟麟 市国土局副调研员、右江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副组长:龙志强 市民政局副局长,马玉林 右江民族商校副校长。

成员:市民政局(2人)、市交通局1人、电力公司1人、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10人)。

工作职责:负责食宿安排(百色市鑫鑫大酒店)。负责抢险物资运输和道路畅通等保障措施,做好供电线路、通讯设施的抢修、确保供电通讯正常运行。做好受威胁师生转移和安置工作,市民政局负责提供4顶救灾帐篷。

7.新闻宣传组

组长:覃蔚东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

副组长:韦革宁 市气象局副局长,农毅忠 右江日报社副社长。

成员:市广播电影电视局1人,右江日报社1人,电视台1人。

工作职责:负责统一协调安排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报道工作,协调好相关媒体舆论引导工作。

五、参演单位任务

市公安局右江分局:提供1辆警车和警察4名(含协警),随带交通警示牌与警戒用隔离带。

市消防支队:提供消防车2辆和消防官兵8名。

市医院:提供救护车2辆,医护人员8名,随带担架一个,盐水瓶等医疗救护器材。

市民政局:提供4顶帐篷。

电力公司:派供配电车1辆,工作人员2~3名。

右江区政府:组织人武部预备役人员10名,负责安排好各小组人员到位,负责做好演练的有关前期准备工作,要求统一着装。

六、工作要求

(1)各工作组必须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细化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岗到人。各工作组要加强联系,搞好对接,确保万无一失。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次演练,绝对服从安排,提前到岗到位。

(3)所有准备工作必须提前落实。

联系人:周文芳 陆瑞雪

百色市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脚本(准备部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百色市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脚本(正式演练部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潘姓来历和名人!

一、来历

1、始于芈姓

源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以国为姓

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 。

3、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史记》《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

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4、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5、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

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6、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二、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

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

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扩展资料:

潘姓姓氏文化

宗族特征

1、汉代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外表多俊秀。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

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又山东冠县潘氏一支行为:“学占玉龙立,凤贵洪汝文”

郡望堂号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潘姓

上一篇:sci四区中文期刊

下一篇:免费的检索论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