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展览架构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04:10

展览架构设计论文

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也就是说,会展收入为1的时候,整个城市的经济提高10,所以说个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

作为一线会展城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或者说是商家必争之地,比如北京;其次,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信息辐射力,换言之是具有全球信息效应的城市,比如上海;再次,就是具有非常活跃的经济因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广州、深圳;最后,是具有特殊区域意义的城市,比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程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沈阳等城市。

除去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算会展二线城市,笔者所处的城市也算是二线会展城市。从事会展工作多年以来,总结一些会展的营销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 选题:

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展会,其主题一定要与所在城市的行业基础相配套。通过展会促进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行业的雄厚基础则是该主题展会的强大后盾。很难想像在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举办重工业展览会,即使办成了,其规模、生命力等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延续性;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相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随之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哪个会题比较时髦、或者有成功的先例就上马立项。比如,大连服装节策划的很成功,现在全国各地每年有数十个服装节,导致的结果是除了大连服装节外没有品牌展会,很多地方的服装节办了一年就没了,办不下去了!很难形成象大连服装节那样的品牌展会。

所以说立项是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配套、这个行业发展状况,还要考虑同类展会举办情况、目标参展单位的意向如何、是否有差异性的营销手段等。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是展会成功的绝对基础,甚至选好会题就等于展会成功了一半。

二、 组织机构的搭建: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展会的举办非常需要有个权威的组织架构,这不仅仅体现在招展上,对于行政审批、宣传、寻求合作等方面尤其重要。
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搭建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特别邀请了带国字头的“中国酒类商业协会”为指导单位,省市两级政府为支持单位,主办单位则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这样,展会批文很容易拿到手,办理工商审批的时候更是非常的容易,尤其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后期的宣传上,很多媒体了解到有省市政府的参与,报道非常及时,也非常的详尽,大大促进了宣传工作。对于参展商来说,这个展会是很权威的,甚至在开幕式上可以和省长一起合影,共同参观自己的展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招展工作也顺利了不少。

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胡乱搭建组织机构,因为一旦主办单位主要领导不能到会,或者领导的重量级不够,不仅媒体会有负面的报道,参展商会非常的失望,对展会的延续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起纠纷。

记得年初的时候去上海参加一个行业论坛,在邀请函里面清晰的写着某某部级领导亲自到会并发表演讲。我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就赶去参会,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主持人只是宣读了该部级干部发来的贺电,而且另几位行业专家也没有到会,只是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份据说是这些缺席专家最新的研究论文资料,这让参会的人员非常生气。也许这样的会议就没打算继续办,即使明年还有我也不会再去了。

所以现在会展行业总在提倡诚信办展的确是应该的,不能因为几个不规范的会议使整个行业蒙上阴影,毕竟会展这个行业方兴未艾,是为数不多的朝阳行业之一。

三、 卖点策划:

每个展会的成功都离不开卖点的策划与执行,尤其二线会展城市的展会。

现代会展已经不再是80年代只要立个项,拿个批文就坐等收钱的时期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竞争的加剧,有了竞争就需要组织者有差异化的营销思路,开发足以吸引参展商眼球的卖点。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展会上大都同期举办一个同主题的会议,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现场演讲,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免费参会。当第一个使用这种方式组展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可是后来跟进的却显得盲目。

比如汽车工业展,非要在同期搞个汽车工业论坛,试想有这必要么,会有多少参展商会去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论坛?会有多少专业观众去听跟他们毫无疑义的论坛?毕竟车展是一个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展会,它的专业观众就是广大老百姓,他们没有必要参加什么论坛,他们不会关注这个行业发展的如何,只是关注车价降了没有、哪种车性能好价格便宜,总不能组织一大堆参展商去参加论坛吧,那样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抛开专业观众而制造的噱头是没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展会配套性的搞一些论坛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特许加盟展览会,很多创业者需要有个接收专家指导的机会,参展商也乐于利用这个机会传达一下自己的产品、理念以及优惠政策,这种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论坛才适合举办。

所以说卖点的开发是根据不同性质的展会而制订的,不能搞一刀切。通过对展会主客双方详尽的分析制订营销思路。

1、 客观分析展会的目标参展单位是哪些,他们参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达到自己参会的目的。

2、有效分析展会专业观众是哪些人或哪些群体,他们想通过展会得到什么,是得到行业信息还是直接寻求合作,他们有什么群体性特点,善于接受哪些方面的信息或者建议。

3、 自己的所掌握的资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局限,如何弥补,如何取长补短。

4、 合理分析行业特色,行业发展阶段以及所暴露出来的长处和不足。

5、 客观分析全国同类展会举办的成绩与不足,了解成功点和失败点,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

6、 展会所在城市的环境弊端有哪些,如何规避。

经过这些分析后再制订展会的卖点,争取弥补以往展会的不足,制造出差异化的卖点策划,这样展会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才比较容易形成品牌展会。

四、 整合宣传:

展览会的宣传工作很重要,对于二线会展城市来说,组织一个展会更是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城市信息辐射力不够的情况下,主动的宣传则尤为重要。

由于全国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期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展会肯定有很多,如何能让自己的展会吸引更多参展商的眼球、如何让自己的展会与众不同,除了差异化的营销策划以外就是整合宣传了。

为什么说是整合宣传呢,其实以往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就是寄发邀请函,在报刊上刊登一定数量的广告,根本谈不上整合,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展会组织者开始注重宣传策略的整合,配合各种宣传手段,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特点如下:

1、 加强传统宣传渠道,比如报纸、杂志广告的投放,还有各种新闻软文的大量发表;电视广告短片的制作;邀请函的大量寄发。

2、 开发户外立体式宣传渠道,包括户外看牌、道旗等媒介的广告宣传;公交车身广告等,这样广告到达率大大上升。

3、网络宣传。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展会组织者也开始重视网络宣传,笔者参与的江苏空调展就专门设计了自己的展会网站,并大量与专业网站或者门户网站链接,并通过电子邮件寄发邀请函,既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尤其很多专业网站需要这些信息,所以更促成了会展宣传与网络的密切合作。

4、展会宣传。主要是在自己展会开幕前到其他同类展会上直接与参展商沟通,笔者参与组织南京国际汽车展的时候,曾与其他同事一起参观了西博会汽车展、苏州汽车展等同类展会,并现场与参展商沟通,邀请其参加南京车展。

5、合作宣传模式。与相关媒体联合宣传,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与北京的《名牌时报》联合开辟了新的互相宣传模式,即由组委会提供资料以及客户资源,该报刊刊出《糖酒特刊》,专门报道展会进展情况,成为一种比较成功的新宣传模式。

当然,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是要根据自身展会的特点制订宣传策略,否则浪费资源是很不值得的。

五、 服务:

很多展会就是这样,一旦开展了,反正参展商也交了参展费,服务方面就差了不少。其实不然,作为成功的品牌展会,服务方面尤其重要,比如与展馆的沟通方面,很多时候需要主办机构直接沟通的,一旦主办者的服务不到位,参展商与展馆之间又经常信息不对称,这样问题就多了,而且非常容易产生纠纷,这对展会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尽管组织者不可能让每一家参展单位都满意而归,但至少基本的服务要做到位。

现在很多展览会都是独立的展览公司,展会的举办必须租用专业展览馆,所以在服务上就分成了两块,即组织者和展馆。事情就是这样,三方的事情很难做到完美的沟通,所以要求组织者更要看重展会的服务工作,让参展单位有个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参展环境来实现参展目标,这对展会的延续性非常重要。尤其会展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

六、 后续跟进服务:

按正常来说后续服务也应该算服务,应该放在上一条里阐述,但是我认为会展的后续服务工作很重要,必须要独立出来才能体现出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前文里笔者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品牌展会”,现在我们国家会展行业非常缺少品牌展会,真正称得上是品牌展会就那么几个,“广交会”、“哈洽会”、“高交会”等,为了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品牌展会,这样才会缩短与日本、德国等会展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创立品牌展会所必须的一个环节就是后续服务工作。

笔者曾参与组织江苏酒展,在展会结束后,我负责把所有收集到的专业观众资料、论坛资料、参展商资料等收集到一起,刻录成光盘,寄给参展单位,或者把文字资料通过电邮、传真等方式也发给参展单位,这样,或许在参展时候有所遗漏,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加以弥补,使参展单位非常满意。这项工作也许比较烦琐,但是对于下一届展会的帮助将是无形的。

现在很多展会根本不注重后续服务,笔者认为,成功的展会不仅仅是参展商多、专业观众数量大,还要有良好的服务系统,尤其是经常被忽略的后续服务系统。

一个成功的展会有很多不可分割的环节,详尽之处不是笔头所能记录,很多方面可意会不可言传,希望我的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得以提高自身的能力

上海世博会设计论文

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作用探析
摘要: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对上海创意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世博会对创意产业的集
聚和拉动效应、对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作用、对创意产业依托科技的刺激、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对推进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五大方面的作用,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上海举办世博会和创新型城市的
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软实力提升的角度,构建上海创意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图景。
关键词:世博会;创意产业;创意人才;产业融合
0引言
自1851年诞生以来,走过156年风雨的世界博览会
被誉为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
上海世博会将是综合类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
举行,将对上海城市功能再造、产业结构升级、国际形象的
塑造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世博会
的本质就是向世人展示世博会主办国和主办城市非同寻
常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同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
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支持,一个发达、繁荣的创意产业对于
办好世博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此,在积极为世博会
作好充分准备的同时,应及时研究如何通过打“创意世博”
牌,利用“世博效应”强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
渗透与融合,推进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
1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的集聚和拉动效

上海的创意产业聚集区经过了一个从自发聚集到政
府引导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一些从事
艺术、设计的创意者们已开始自发地聚集到莫干山路、泰
康路、昌平路、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从事创意活动〔1〕。
上海市经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
的经验,结合上海特色,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共4批、75家创意产业聚
集区挂牌成立,形成了可观的规模〔2〕。
从现在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的3年间,上海创意产
业聚集区应以国际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区为参照,加快国际
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的发展步伐,集中力量加快建
设,以与文化相关的创意设计(网络媒体、时尚艺术、影视
制作、动漫艺术)、与消费相关的创意设计(时尚消费设计、
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传统相关的创意设计(工艺美术
品制作)和创意教育培训为重点,不断完善园区的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意企业,积极抢占世界
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把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建
成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带动我国创意产业发
展的辐射源。
(1)打造“龙头”,发挥典范作用。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
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把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成服务于包括:网络游
戏的创意、设计、制作,高科技影视后期设计、制作,多媒体
软硬件研发和制作,产品工业造型设计以及动漫业等行业
的投资、中介、展示、交易平台。以此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和
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运作平台,力争成为上海面向世界推
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
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等高校的
入驻,不仅使张江和基地的产学研体系更为完善,也源源
不断地把文化创意元素注入基地,为提升基地科技创意水
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2)聚集区联动发展。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以
外的其它聚集区可根据各自现有的基础条件、产业特点及
发展趋势,与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优势互补、联动
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打造“创作型创意园区”、
“消费性创意园区”和兼具两种园区的综合性园区。(3)强化聚集区的主体功能。机制创新、创意转化、孵
化创业、对外辐射四大主体功能的发展是聚集区管理工作
的重要考验。加强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介服务
体系,提高创业服务水平。规范风险投资机制,拓宽创意企
业的融资渠道,利用“世博效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特别注重引进重量级跨国创意企业。积极吸纳海外留
学人员进园区创业。加快培育中小型创意企业,提高创意
企业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和服
务。
(4)加强产业辐射区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张江文化科
技创意产业基地、天山软件园、时尚产业园以及静安现代
产业园等75个创意聚集区的建设。要在保持各功能目标
和特色的基础上,使这些区域成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直
接辐射区,进而强化上海创意产业基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及全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功能与力度,实现创意聚集
区产业规模化扩散和技术创新的梯度转移。
2优化上海市及周边创意产业空间布局
就上海市来看,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在中心区(指外环
线以内)和郊区的贫富悬殊现象非常明显。郊区与中心区
创意企业的比例约为1∶5。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是
外环线以内最重要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围绕着上海市中心
区及老工厂区所分布的创意产业占上海市中心区创意产
业的75%以上〔3〕。与中心区不同,上海市郊区的创意企业
则主要集中在张江开发区和旅游景区(朱家角尚都里)内。
长江三角洲地区来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一
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形成南京、苏锡常、上海、杭州“Z”
型创意产业密集带。
上海市创意产业在中心区与郊区的分布现状,以及长
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是由智力资源分布特
征所决定的。但从长远来看,创意产业布局除了考虑智力
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活环境。从上海市
和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可
以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合理配置资源,优
化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上海市中心
区与郊区,上海市与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
上海市除了加快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外,在未来聚
集区建设上,应主要考虑在郊区的一些园区内适当引进创
意项目,使创意设计成果能迅速运用于园区内的其它工业
产品中。这是上海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合理空间布局的
关键。从整个长三角地区布局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各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不够。目前
我国有国家级动漫基地20家,其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1
家。常州国家动画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蒋献国认为:“三省市
都有投入,资源浪费是肯定的。”而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尚未
建立起来,各地发展还不平衡。因此迫切需要各地创意产
业园区的互补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4〕。
上海市创意产业在中心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及长三
角地区区域创意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受智力因素与体
制因素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这种布局具有
不合理性。2010年世博在上海举行,由于其规模之巨大、
持续时间之长久,各种项目与展示活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全部安排在上海。因此,应从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协调
发展的角度出发,借世博会举办契机,适当考虑在郊区及
上海周边城市安排一定的世博项目,并采取相应优惠措
施,吸引智力资源流向这些地区,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智
力资源增强这些地区对创意企业的吸引力,最终实现创意
产业的均衡布局。
3提高上海创意产业依托的科技水平和支
撑力
(1)上海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着雄厚
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作为产业升级突破点的创
意产业,应该广泛地吸收当前取得的技术进步,用以提高
自身的生产工艺和效率。以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
地为例,该基地以浦东软件园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水平、
多样的艺术形式、健康的文化内容、现代的产业功能为发
展主线,重点建设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意
产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
能。创意产业想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新优势,第一要进一
步加强科技原创项目的立项,每一个科技原创项目都可能
成为一个创意企业的起点,同时这些原创项目所带来的原
材料、生产工艺、设计理念等方面的革新都会成为创意产
业发展所能汲取的养料。其次要力争构建一批具有世界级
水准的研究机构。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创意产业
所能、所需的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设立支持基金予
以奖励。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创意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
设,着力推进创意信息公共服务网、国际技术标准库和科
技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加强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2)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构筑产业竞争优势。增强
科技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带动力。首先,上海应借举办助
2010年世博会的机会,实现自身并带动长三角地区积极
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构筑产业竞争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
转化。其次,选取若干基础较好、形成一定影响力、创意资
源相对集中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加强条块合作。通过建设
专业化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发挥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导向功
能,优化创意创业环境等途径,推动创意型企业的成长和
聚集。重点开发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加
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再次,探索应用技
术、创意技术研究新机制,提升创意技术能级。积极探索组
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支持为辅助,以高校和科研机构
为支撑,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组织主体和决策主体的创意
技术资源中心。此外,扶持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发展,促进
知识服务业的繁荣,并保护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5〕。
(3)着眼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
高科技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首先,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观。上海世博局提出的“创意世博”的理念,并设立世
博会科技专项,开展生态建筑、城市安全计划、都市噪音控
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为“创意世博”的理念提供科技支
撑。其次,通过将世博会打造成“生活艺术”与“商业消费”
的媒介,藉由艺术为商业运作提升品味,并透过消费来改
善生活质量。此外,通过打造“创意世博”的过程,加强公众
的“国民鉴赏力”提升与“青少年创意力”开发,改造社会文
化土壤,这样既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化
素质,同样会建立起市场利基并扩大市场规模〔6〕。
4通过世博会吸引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世博会的本质就是向世人展示世博会主办国和主办
城市非同寻常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这两者的展示都需
要创意的支撑,创意又是通过专业人才提出和实现的。世
博会的举办既能给予创意人才实战的综合平台,又能为举
办国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与以往大多
数世界博览会承办国家相比,我国人才问题仍非常突出。
存在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欠佳以及人才机制问
题。
4.1所需人才特征
(1)知识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博览会必然要
展现时代的特征,应用时代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出更深
刻的发展思想,这些无不需要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新人才。
而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诞生的新兴产业,更是打上
了深深的烙印,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也必然是知识型人才。
(2)学干相长。两者都需要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人
才,同时,更要拥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成长。他们需要掌
握足够的原理性知识,又能根据人文环境、面对受众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世博会是他们充实自身、砥砺本领、展示才
能的极好平台。
(3)阶段性流动。“博览会不是一个永久性事业”,因此,
它所需要的人才也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特征。上海世博会从
申办成功至正式闭幕将历时8年,展期预计6个月。世博
会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世博岗位、职位的相对阶段性。创
意人才也需要广泛接触各种文化、开拓新市场,这些也决
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一个城市,而是要阶段性的流
动〔7〕。
(4)国际性视野。世博会是人类各个领域最新成果的
全球性展示平台,它集多国家、多语言、多文化、多种族及
多领域于一体,必然要求其人才素质的开放性、国际化。创
意产业不论是开拓国际市场,还是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创
意人才思维的碰撞而产生新的创意火花,都需要从事这些
工作的人们具有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4.2解决之道
就上海市而言,根据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的需求和
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与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上海市未来几年应以实施人才战略为主线、以举办世博会
为契机、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中心、以人才结构调整
为重点、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动
力,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时把上海建成全国重要的创意
人才资源高地,初步实现创意人才分布的高密度、创意人
才素质的高水准、创意人才流动的高活力、创意人才产出
的高效率。
(1)引进创意人才。在充分用好现有创意人才资源的
基础上,针对我国人才资源主要存在的结构问题,鼓励人
才的合理流动。可以向北京学习,优先为世博会和创意产
业所需人才落户。要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创
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创意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程度,
确定海外人才引进的重点,对人才的专业、层次以及流量、
流速和流向进行调控。
(2)加大培养力度。对已有创意相关专业的学校加大
倾斜力度,参照国外同类院校的培养方案,结合上海的具
体实际培养所需要的创意人才。将上海世博局、上海市创
意产业中心和其它政府部门分散的扶持基金、赛事活动整
合到一起,发挥更大的吸引、推动作用。
5推进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融

世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在此背景下,上海承办世博
会,客观上有利于加快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世博会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世纪工程”的举办,必
将带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
一大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意的带动。通过推进创意产业向传
统产业和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将有利于创意产业的发
展,有利于增强整体产业竞争优势。
5.1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世博会的举办将从5个方面推动上海产业的发展,其
途径是:
(1)强化上海作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会展中心的地
位。世博会的举办将从3个方面推动上海会展产业的发
展:一是有利于规范上海会展市场,使之走上统一、有序、
规范的道路;二是有利于营造产业的品牌,提高上海会展
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三是有利于改变会展主题雷同、会
展规模过小、会展内容失真的状况。
(2)强化上海服务功能的地位,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
核心内容的第三产业发展。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
求,涵盖了金融、保险、通讯、安全、海关、边检、交通、旅馆、
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诸多内容,其服务对象涉及到全
球100余个国家和国内几十个省市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者。
不同内容的服务项目、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必然锤炼不
同的服务技能,诸如接待能力、管理素质、服务品种、语种
水平等。这对于提升第三产业层次、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是一种巨大的促进。
(3)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
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
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
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
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
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
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
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
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
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障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
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次重大
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强化上海旅游功能地位,推动旅游产业的空前发
展。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存量跨越了千年时空,
其文化的沉淀极其丰厚。但由于3个原因其潜力尚未能充
分发挥:一是存量资源开发程度不力,尤其是系统开发更
是乏力,缺乏总体规划、部署和投入;二是长三角地区旅游
平台尚未完全构建,旅游资源共享程度不够;三是上海的
知名度虽在不断提高,但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在世博会
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旅游大格局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旅
游资源共享、旅游产品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共同繁荣的局
面正在形成。
(5)强化上海生态功能地位,推动环保、节能产业的发
展。上海世博会主题的设定,应对了时代的需求,应对了可
持续发展战略,也应对了上海2015年建成生态型城市的
目标定位。因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和强大的感召力。为确立这一主题,上海的生态功能地位
必然得到强化,其途径有三:一是优化产业体系,逐步淘汰
耗用资源多、污染程度大的产业;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
生产性投资与生活性投资比例的对称性,加大对环境保护
的投入力度;三是优化资源利用结构,降低资源线形利用
模式的比重,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比重,实现原材料
和能源的梯级利用,推动节能型、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5.2产业升级视角下的创意产业
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传统第
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趋于模糊,产业融合成为产业
发展的新趋势,一些新兴产业很难套用原有的产业分类体
系,不少学者也在探索“四次产业分类”、“五次产业分类”
等。显然,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可以简单地在传
统产业体系中“对号入座”,它是一群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
贡献上特性相符,具有相同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潜
力,并受到政府的额外重视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它
不仅包容了“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传统产
业,还拓展了“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为运营方
式”的新产业内涵。
世博会推动上海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创意产
业大步发展的好时机。因为在各国不同的定义和范畴界定
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创意产业有3项共通的核心构成元
素:①以创意为产品内容;②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
③知识产权受到保障。可见,创意产业是一个与个人创造
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概念,其根本观念是通过“越
界”促成不同行业、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发展概念。在产业价值链体系中,创意产业是处于上游的
高端产业,可以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8〕。
6结论与建议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世博会的举办必然会对上海的创
意产业发展带来拉动和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及周边地区
创意产业的布局和优化。提高创意产业的科技支撑力量,
吸引创意人才扎根上海,推动上海的产业升级发展和技术
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创意产业发展和不断升级的需
要。上海要抓住世博会的契机,以创意产业为支点,组建支
持产业融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集团,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
渗透中共同发展,催生出新的融合产业,尽快形成相互融
合的新型产业体系。
我们提出促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三点建议如下:
首先,把紧跟世博会需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
来。一是根据世博会参展要求和主题理念,通过发展创意
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的价值结构,在研发设计、品牌建立和
销售流通等环节上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实现“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的转型;二是服务世博会,将城市现有的文化
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新型产品,衍生新兴产业群,促进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把符合世博会内涵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紧密
结合起来。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就是展示新兴经济动力,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
驱动的转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两者殊途同归。创意产
业正好成为链接二者的桥梁。它的逻辑是消费导向,倡导
新需求的挖掘和创造,通过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等各类消
费品的创新和设计,引领时尚潮流,拓展消费空间,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把打造“创意上海”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紧密结
合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
争的主体,创意产业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
力,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
市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起来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创意
城市”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化发展的流行口号,也是许多城
市竞相追求的国际都会品牌。上海要增强国际竞争力,需
要软实力的支撑,需要建设“创意上海”。由于创意产业是
由人、文化和知识产权等软要素推动发展的产业,其迅速
发展可以为上海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
本,是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战略举措。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一般指的是大型会议或者是大型活动,有很多大学里面都是有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的毕业论文却是不知道怎么写,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会展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 本文对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仔细的 研究 ,认为对于开放式会展系统如果采取传统的业务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 应用 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构建会展系统的阶段性控制,通过局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管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展的管理工作转换成为对会展的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会展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会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动,具有前期准备时间长,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整个会展期间,尤其是在临近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将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我们把它们又可以分成财务信息、接待信息、会议进程信息、人员信息、场馆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流贯穿整个会展期间。

会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按它们涉及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的、全国的、国际性的;按组织规模和参观人数分类,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会展的规格,可分成普通的、行业的、政府的和国际性的。小的会展则可以是本地的一个行业、组织或 企业 的活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类似于婚宴等。大型展览会的参观者可达数万人以上,小型的会议仅仅几十人。由于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重要程度不同、主办方等级、与会人数的多少,所有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在会展的组织管理上、运作上有多种模式,这样不能用一个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所有类型的会展活动,所以会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系统的信息处理的 内容 和流程也不尽相同。

会展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对于会议系统系来讲,可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议期间、结束阶段、休会期间;而对于展会系统,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两者在前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每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在不同环节的特点,不仅是设计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会展形式的多样性,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因为会展本身的特点,如果采用一般性的业务处理的模式,很难采用较为一致的框架来设计具有通用意义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从业务处理层面来看,能够处理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仅仅限于客户关系管理、会员管理、登记参会情况、场馆展位预订和租用等业务层面的信息;从信息处理流程来看,由于会展活动是一次性 发展 进程,从策划到结束基本上属于线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会展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开放式系统,不具有明显的反馈和系统状态控制的环节。这种面向业务层面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强的。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会展信息系统应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模式,即一开始就应当设计一个为会展项目管理为目的,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务管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供会展的项目策划、进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

从这个意义讲,虽然会展系统总的看来是一个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但是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强阶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会展系统和会展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因此这样的会展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开放式,而是若干个良好控制的闭环子系统的在时间进程上有机地结合。

面向管理应用的会展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 问题 。虽然会展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多变性,但是从会展的管理和进程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划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展阶段、结束阶段、休会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动形式的差异,把各个阶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划、组织、落实和检查的研究内容,因此信息处理工作就转换成把会展各个阶段的项目的管理工作。

系统的使用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项目),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控制。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所有业务处理工作都融会在系统管理中来,即在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内涵、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并不常见,可以认为是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

三、以阶段控制为主要 研究 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对 企业 状态进行控制,而开放式会展系统缺乏反馈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我们研究的会展系统是在会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手段,在各个局部上进行阶段环节上的控制,即对整个阶段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谓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在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如下环节:策划、落实、监督、检查、确认。会展项目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是指项目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在时间轴上具有先后顺序依存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延误了时间,其他项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活动的向后推移。在会展整个期间很多 工作又是并行运行的,各个部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 影响 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坏,当某个项目的物理属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存在,这是空间上的依赖性。

XX会议的接待项目策划一览表

会展活动的周期可能很长,但是真正举行活动,仅仅是很短的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筹划和准备,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顺利举办和观众的满意度,如果出现差错和失误,很难有机会弥补并挽回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举办的前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 问题 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真考虑,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

因此在会展信息管理上按阶段对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体现在会展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于对会展项目工作的策划,组织人员对各个项目分别落实,在会展项目完成情况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和控制。例如,会议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四、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功能研究

会展包括会议和展会两种形态,它们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控制的实体在形式上的不同,将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后,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我们把它们归类在基本功能之中。这里仅讨论它们共同的、相似的处理功能。

在会展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划功能、管理功能、营销功能、信息发布、 网络 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邀请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划功能,由于篇幅关系仅讨论策划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功能不做讨论。

会展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是为会议和展览会的项目的起始阶段的策划服务的。在策划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会展管理的经验,根据会展项目的要求,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展的规格和性质,与会人员的级别和人数、会展覆盖的地域范围、最后要达成的效果,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在会展策划中是着重考虑的因素。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非常明显区别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任务、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划也应配合这样情况,针对会展不同阶段做相应的策划。由于会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划时,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出现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备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在策划中制定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首先是确定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的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达到的目标、完成或考核的指标,项目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落实该项目,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第二是项目之间流程关系,即项目之间的在时空方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确定项目的任务链和完成的时间链。

我们把会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阶段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按筹备阶段、准备阶段、会前阶段、期中阶段、结束阶段和休会阶段的顺序进行,然后在针对每个具体的阶段作详尽的策划,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对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围绕着策划的功能需求展开进行的。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信息管理的` 分析 和研究,此类信息变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统,开放式是其主要特点,采用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笔者采用项目管理的研究 方法 ,以面向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各个发生阶段进行局部控制,以项目的策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确认的工作环节的形式实现局部上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的目的,以这种方式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会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浅谈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在人、财、物、时间、信息这五种管理的要素中,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会展企业能否把人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能否把人看成是自身最宝贵的财富至关重要。

关键词:会展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在现代会展企业的发展中,由于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可再生性,其越来越成为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无法估量的资本。会展企业只有取得有用的人才、合理使用这些人才、科学管理得到的人才并对人才进行有效开发,才能实现组织目标且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一、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会展企业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确保本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使用、培训、绩效考核、激励、调整等等一系列过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需要,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性质、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会展企业员工需求量和标准,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预测。

2、员工的招募与选拔

即根据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相应的用人标准、政策、选拔方法等,招募到企业需要的合格人员。

3、培训与开发

主要是为了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进行的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和提高。

4、绩效管理

是会展企业通过科学的考核和奖惩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会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工资形式,对员工给予相应的报偿。除了合理的工资外,会展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奖励和津贴制度,并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最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会展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会展企业的业务活动离不开人、财、物这些基本管理要素,而人是这些要素的中心,是决定性因素,如何实现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关键的。员工的劳动并不能孤立存在,必须建立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劳动基础之上,因此,要保证会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必须招募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员工,并对与会展相关的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管理,使工作中的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相互适应,有机结合,而这些正是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现代经济环境中,会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会展企业的素质,归根到底就是员工的素质;而会展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正是员工自主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的,是一种活的资源,所以会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能使人消极被动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是应该根据个人能力的特点,把人安置在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最佳工作岗位上,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另外根据人力资源才智和能力的提高,对其工作岗位进行及时调整,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应该是消极的静态的管理,而应是积极的动态的管理,这种动态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会展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进而增强会展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会展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

会展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会展企业中的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否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而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又取决于完成任务和目标的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会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展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都是受到特定条件限制的,如何用发挥人力资源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会展企业应该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目前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展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欠缺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没能为管理人员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所以大多数管理人员只是凭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由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缺乏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会展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会展策划、设计、现场服务与管理等各不同岗位的共同点和差异,没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行。

3、会展企业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规划

由于会展企业有很明显的淡旺季,展会集中时需要大量的人手,展会较少时人力需求量较低,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显得非常重要。合理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并采取相关规划措施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的人才,既能降低会展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又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很多会展企业经常保留少数员工,工作需要时再临时聘任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缺乏必要的规划,这势必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甚至会营销到会展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海英.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0(02)

[2]周建华.会展业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03)

作者简介:陈荣荣(1977―),女,河北省唐山人,大学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一篇:人文类的核心期刊

下一篇:学术论文发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