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科学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23-12-10 13:26

中国科学报海外版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陈贵强的研究成果

陈贵强教授在博士期间,同合作者解决了偏微分方程中著名的世界难题——证明了在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整体间断解中等熵气体动力学方程组满足1<γ≤5/3(γ是多方指数)整体解的存在性。这篇论文为气体动力学和水力学等冲击波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际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很多著名数学家包括和等的高度评价,此成果获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陈贵强教授获得美国Sloan奖 (美国全国青年科学家奖),这是国内培养的博士首次获此殊荣。1997年陈贵强教授进一步完满地解决了被公认的世界难题:等熵流柯西问题。为此,1998年6月25日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称赞陈贵强教授为中国的数学界再次夺回了金牌。2003年陈贵强教授解决了高维激波正则反射问题,这是高维守衡律全局解的第一个严格数学证明,这篇论文还获得了2011年SIAM的SIAG/APDE奖(偏微分方程领域最优秀论文奖)。陈贵强教授还系统地在Divergence-Measure场理论中做出了许多原创性和突破性的重要工作,这些基础性工作为高维守恒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此外,陈贵强教授对一维及高维双曲型守恒律与激波理论、非线性波、退化抛物型方程、跨音速流、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随机微分方程、统计力学及数值分析作出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超过150篇论文并且编辑了10余本学术著作。他现已被公认为最杰出的的第一流的数学家之一。鉴于他对国际数学界的巨大贡献,德国于2003年7月颁发给他了奖励国际杰出年青数学家的Alexander Von Humboldt奖。英国皇家学会于2009年颁发给他了奖励国际杰出科学家的Wolfson奖。由于在数学上的大量贡献, 他获得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Applied Mathematics,SIAM)推荐,当选「2012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院士」 。已培养出博士11人和博士后11人,在读博士6人和博士后1人。

王志伟的2010年之前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商德文、王志伟、宋新柳合著(王志伟承担其中第3、4、5 章,约5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2.《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胡代光、魏埙、宋承先、刘诗白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11章,约4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该书曾获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0)、第二届“吴玉章奖金”著作奖(1992)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5)。3.《国际金融学说史》,陈岱孙、厉以宁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一章第二节,约1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4.《中国经济概论》,萧灼基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3章,约3。7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商德文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19章,约4。5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6.《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署。人事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约6万字);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经济思想研究》,王志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8.《中国经济周期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王志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9.《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胡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王志伟担任其中第十一章的写作。10.《经济学发展轨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述要(第一辑),梁小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王志伟承担其中“约翰·理查德·希克斯”部分,约5万余字)。11.《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晏智杰(主编)、王志伟、杜丽群合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出版。(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三篇:从马歇尔到凯恩斯之间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共6章,约9万字。)12.《经济思想史》【附经济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王志伟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13.《宏观经济学》王志伟 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4.《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15.《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王志伟、杜丽群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16.《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志伟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7.《经济学理论及现实问题的思考》(王志伟文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库,王志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18.《宏观经济学》王志伟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19.《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王志伟 范家骧 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20.《宏观经济学》王志伟 编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 月出版。21.《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王志伟、李琼编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22.《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王志伟、湛志伟、毛晖合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连续实行短期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累积效应”(课题号:02JA790004)2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王志伟 专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二、发表的论文:1.“发展第三产业应注意我国特点”,载1985年7月13日经济参考报。2.“控制基建规模主要应从资金来源上把关”,载1985年8月16、17日经济参考报。3.“马克思评资产阶级早期国际货币金融理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4.“试论马克思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现实意义”,载经济科学杂志,1989年第2期。5.“E。曼德尔对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探讨”,载经济科学杂志,1986年第4期。该文曾获北京大学首届“五四”青年科学成果奖论文二等奖(1987)。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载经济科学杂志,1987年第3期。7.“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载经济科学杂志,1988年第1期。8.“二元体制下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载经济学家杂志1989年第4期。9.“由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引起的思索”,载《西方经济思想评论》第2辑,商务印书馆。10.“从凯恩斯到理性预期学派”,载经济学家杂志1990年第4期。11.“论经济波动与调控-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深层思考”,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6期。12.“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13.“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发展演变趋势的分析和历史透视”,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14.“社会集资要规范化、法制化”,载时事报告1993年第9期。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中的波动理论问题”,载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4期。16.“一定的经济波动是正常的”,载学习杂志1994年第11期。17.“古典市场伦理道德观的现实意义”,载经济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18.“人民币为什么不贬值: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可保持增长”,载中国评论(香港)杂志1998年4月号。19.“中国金融风险的预防与经济隐患的消除――亚洲金融风暴的警告和改革的迫切性”,载经济科学 双月刊,1998年第4期。20.“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变缓的原因及对策”,载 中国科学报(海外版)1998年8月25日第4版。21.“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与实行减税政策的可行性”载《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实行减税政策的可能性”1999年第22期(总第24期)第7-1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22.“欧元汇率变动趋势的分析”,载《经济科学》杂志2001年第1期。23.“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论要”,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24.“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侯艺为第2作者),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25.“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启示”,(毛晖为第2作者),载《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26.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7.王志伟、范幸丽:“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及最新发展”,《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28.王志伟:“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前的国际影响及其教训”,《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29.王志伟:《经济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30.“如何认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其教训”,载《海派经济学》第7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31.王志伟:“核心产业、集群效应与区位优势:兼论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调整”,载《发展经济学论坛》2004年第2期。32.王志伟:“新经济自由主义研究中应该注意区分的若干问题”,载《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33.王志伟:“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载《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34.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存异’与‘趋同’”,载《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35.王志伟:“要算长远的经济‘大账’,从根本上调整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5年9月4日第9版。36.王志伟:“亟待启动内在驱动力”,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6年4月16日第9-10版。37.王志伟:”动物安全与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皆须经济学’助阵’”, 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6年11月26日第9-10版。38.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中'守旧'的'异端':评哈耶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载(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39.齐福全、王志伟:“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40.李琼、王志伟:“中国货币传导机制:实证检验的再考察”,载《南方金融》2007年第4期。41.王志伟:“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当前政策的基本认识”,载吴易风、程恩富、丁冰、李翀主编的《当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论文集)第184-188页。42. 李琼、王志伟:“1994-2006年我国货币信贷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载《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43. 李琼、王志伟:“利率规则理论研究新进展”,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 期。44.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以弗里德曼为视角的研究”,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45.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弗里德曼与哈耶克”,载《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2008年第4期。46. Li Qing, Wang Zhiwe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oney supply, banking lending and aggregate demand in China: 1994-2006,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y, Volume3. Number4. December 2008.47. 王志伟、孙科:《中国对美国出口决策机制实证分析》,载《亚太经济》2008年第6期。48.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异类”,载《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9月。49.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异类——弗里德曼与哈耶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50. 王志伟:“‘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长期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载《纵论改革开放30周年:刘国光等26位学者多视角解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53. 王志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权理论30年发展的阶段性认识”,载《经济科学》2008年第6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该文。54. 王志伟:“我国产权改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新中国成立60年及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为依据”,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55. 王志伟:“产权问题的辨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产权问题”,载《现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吴易风、程恩富、丁冰、李翀、刘长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0月。56.王志伟:“世界性经济危机:理论和现实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57.王志伟:“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58.王志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期。59.王志伟:“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和解决危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60.李琼、王志伟:“泰勒规则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94-2006”,《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三、译著:1.《管理经济学》[美]埃德温·曼斯菲尔德 原著,王志伟 等合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2.《应用微观经济学》[美]埃德温·曼斯菲尔德 原著,王志伟 等合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3.《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全四卷),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王志伟翻译部分词条。4.《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全五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王志伟为第五分卷主编,翻译部分词条。5.《西方经济学大辞典》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王志伟参加编写部分词条。6.《组织行为学》[美] 黑尔里格尔 斯洛克姆伍德曼 合著(王志伟为第二译者) 翻译第3篇(共5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出版。7.《治理机制》[美] 奥利佛·E·威廉森 著, 王健、方世健 译, 陈光金、王志伟 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8.《产权的缔约分析》[美]加里·D·利贝卡普 著,陈宇东、耿勤、秦军、王志伟 译,王志伟 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9.《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 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理查德·斯塔兹 合著,王志伟 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出版。10.《经济学百科全书》(上、下)王志伟为分卷主译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彭琳的技术成就

1935年至1956年20多年间,科技人员在石灰性土壤上进行不少磷肥试验,约有2/3~3/4不表现肥效,并推断这类土壤“磷质并不缺乏”,或者将施磷无效归结为石灰性土壤中钙对磷的固定,提倡将过磷酸钙与厩肥制成粒肥施入。彭琳于1955年至1958年在杨陵旱地石灰性土壤的试验表明,磷肥肥效十分显著,并且证实磷肥制成颗粒施用与等量粉状磷肥的肥效十分接近。在国内首次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过磷酸钙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过磷酸钙不必制成粒肥施用。磷肥在大面积施用中,也有少数地块施用磷肥肥效不显著。为此彭琳做了机理研究,认为这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有效磷含量高,则肥效不显。他还证明,磷肥与氮肥配施,作物的吸磷量及磷肥利用率均随氮肥用量加大而提高,称之为“磷配氮,氮促磷”效应,或“施氮促磷”效应。试验还发现磷肥与厩肥配施可发生“替代”效应,因此,长期大量施用厩肥或其他有机肥的地块施用磷肥往往不增产。长期以来有关丘陵旱坡地土壤氮素供应与氮肥肥效问题很少有人研究,彭琳于1956-1957年在陕西省绥德县试验发现,黄绵土供氮能力很低,年供氮量只能满足作物正常需要量的1/5左右。他在“陕北坡地耕种土壤施用矿质氮肥的初步研究”和“陕北黑垆土型熟化土与关中古耕普通黑褐土上冬小麦肥料试验初步报告”中肯定了坡地施用氮肥的效果,从而打破了丘陵山区坡地从不施用化肥之惯例。认为“陕北坡地耕种土壤所含氮量远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氮素流失与淋失。他研究发现,在地势宽阔平缓、潜水径流滞缓、上覆土层或岩层渗透性良好、下伏砂砾层位埋藏较深、隔水层位和潜水水位埋藏深度适中地段,淋失下渗的硝态氮则存藏于地下水中(俗称肥水或地下肥水),当其含量超过15毫克/升时,用于灌溉有明显效果。据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肥水存藏丰富,彭琳对其进行了分区评价,发表有关论文4篇,“肥水”专著1部,并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和1979年陕西省科技成果奖。彭琳于1976-1991年主持了“黄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条件与施肥技术”研究,应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及农业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黄土高原微量营养元素—土壤一植物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养分数量分布、形态转化、富集残留及其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转、营养作用与毒害效应;提出了微肥使用的有效条件及技术要点。有效条件是:(1)有效态微量养分低于临界值的缺素土壤;(2)微量养分与常量养分比例失衡的土壤;(3)丧失熟化层的生土;(4)植株微量养分特别是活性养分含量过低的缺素植物;(5)对微量养分施用反应敏感的植物;(6)中低产农田。技术要点是:“五防”,即微肥浸种拌种防过量;叶面喷洒防失时;施入土壤防固定;多种微肥混施防“拮抗效应”;污水灌区施用防叠加污染。并通过研究制定出适用于黄土高原以至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区的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分级指标与缺素临界值,指出黄土高原约有1/2~2/3的土壤缺锌、硼、锰、铜、钼,1/10~1/5的土壤缺铁。1982年本项研究成果在西北累计推广微肥面积4488万公顷,增产粮食150 吨,新增产值7.48亿元。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4年编入《农业获奖科技成果汇编》向全国推广,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向国内外介绍。此外,彭琳还与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研制出铜—酵母粉猪饲料添加剂,产品销售20余个省、区,并获陕西省1993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0年代起,彭琳开始研究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消长趋势,发现黄土高原土壤氮库入不敷出,并且旱作土壤养分含量大多低于灌溉土壤。在气候干旱和土壤侵蚀严重地区养分含量更低。彭琳的研究证明,在一定降水条件下,通过施肥培肥,旱地生产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旱地培肥措施主要有:夏闲深耕、豆茬轮作和重施厩肥。配合施用化肥是进一步提高塿土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彭琳认为,旱地土壤培肥的现代技术主要是:化肥与专用肥结合、少耕免耕与覆盖栽培结合、碳三作物与碳四作物轮作。他先后发表了“旱地土壤培肥原理与实践”、“黄土区旱作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等论文21篇。彭琳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协作进行的“2000年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预测研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1983年度农业技术改进三等奖。彭琳于1986年至1990年参加并主持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的专题研究,他以生态学与农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地区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经济发展条件、农林牧业生产水平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发展与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战略。即发展“两环”;整治“两区”。所谓“两环”指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周边,内环为沿区内陇海、同蒲、京包、包兰、兰青铁路干线的河谷平原、盆地及其毗邻台塬地区形成一条以生产粮食为主的金色环带;外环为四周的太行山、秦岭、日月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构成一条以林草生产为主的绿色环带,外环成为内环的天然屏障。“两区”是指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中心,长城内侧东南部为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丘陵沟壑区,长城外侧、西北部为以治理土地沙漠化为重点的风沙丘陵区,战略重点是建设两个经济走廊:南部陇海经济走廊为陇海铁路的郑州至兰州段,它是欧亚大陆桥经济比较发达的区间,可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带,出口导向型开发模式;北部河套经济走廊为黄河干流中卫至榆林段向东延伸至大同盆地,它是我国煤炭能源重要基地,可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农业工厂化开发模式。“两环”、“两区”提出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1989年4月21日《内部参考》、5月9日《中国科学报》、5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3日《科技日报》和《人民中国》(日文版)9月号向国内外作了报道。彭琳主编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专著,发表“黄土高原地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与布局”论文5篇。“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专题研究及总体方案”,获中国科学院1992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彭琳为受奖者之一。彭琳思想敏锐,勤奋进取,在研究工作中总是亲自动手,认真负责,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彭琳长年深入农村蹲点开展试验研究,多次对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进行实地考察,吃苦耐劳,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从1953年8月至1989年12月共437个月中就有203个月深入生产第一线蹲点、考察,有些年度在外工作长达3/4以上时间。彭琳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畏艰难险阻,尽力克服困难,积极完成任务。1976年8月唐山地震后不久,他服从所里领导安排,按时到黄河中游各地进行水平梯田高产稳产调查。在天水调查时遇到松潘地震,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上一篇:医学网站期刊文献

下一篇:国际航空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