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宁波日报副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3-12-06 01:06

宁波日报副总编辑

许运鸿,男,汉族,1945年5月生,江苏高邮人,大学文化程度。工程师。1963年入同济大学城建系学习。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许运鸿在担任宁波市委书记期间,徇私渎职,支持和纵容宁波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江东营业部违规经营。截止到1997年11月底,造成国家资产损失及经营亏损总额达人民币11.97亿元。期间,许运鸿之子许斌先后收受江东营业部负责人吴彪所送人民币14万元、港币12万元、美元2.5万元及劳力士手表一块。许运鸿还施加压力,一次一次的批示,指示宁波日报社购买港商钟圣宏投资兴建的宁波华宏国际中心大楼,此楼因存在质量问题,无法交付使用引发纠纷,严重影响了宁波日报社工作,并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许运鸿之子许斌先后收受钟圣宏人民币105万元,价值人民币85万元的别墅一幢以及劳力士等名牌手表三块,可宁波日报社至今也没有搬进新楼,每年还要支付购楼贷款的利息。在任职期间,许运鸿还要求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给宁波五洲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现五洲公司因资不抵债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至今为止,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对五洲有限公司的1800万元人民币和540万美元的贷款均未收回。另二家单位的767万元借款仅收回人民币17万元。其间,许运鸿妻子傅培培及儿子许斌还先后收受五洲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教华所送人民币450多万元。中纪委处理情况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建议中央全会撤销许运鸿的中央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建议依照法律程序,罢免许运鸿宁波市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职务。鉴于许运鸿的有些问题涉嫌触犯刑律,由司法机关对其依法审查。审判结果10月17日上午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滥用职权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法庭认为,许运鸿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滥用职权罪,且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故依照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之规定,依法做出上述判决。判决依据法律条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 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397条第二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1945年5月生,江苏高邮人,大学文化程度。工程师。1963年入同济大学城建系学习。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杭州市政工程处施工员,建设局技术员,城建局办公室副主任、副局长、党委委员。1981年任杭州市中东河综合治理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工程处处长。1983年后,任杭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主任,中共杭州市委常委。1986年任中共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常务副市长。1990年后,任浙江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3年后,任浙江省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代市长、市长。1995年至1999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撤消其中央候补委员职务。

宁波钱雪华为什么处分

没有受处分。根据查询宁波日报官方资料得知宁波钱雪华没有受处分,只是因为工作岗位变动,钱雪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请求辞去了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而已。

宁波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

宁波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

姓名:朱顺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年7月

所在学院:商学院

职称:副教授

个人简介:

朱顺林, 副教授,1967年7月出生;硕士和博士分别就读于四川社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

主持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哲社规划项目、浙江省软科学各1项,主持宁波哲社规划项目等市厅级项目3项,主持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委托等项目14项;作为第主要承担人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委托项目等各类项目6项。

在《经济地理》、《统计研究》等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10余篇,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宁波市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获得宁波大学徐望月特别奖、宁波大学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宁波大学优秀班主任、宁波大学优秀论文(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承担宁波证监局期货处、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单位课题研究;为宁波雅戈尔集团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三星(韩)等政府部门、企业讲座多次;宁波日报“走进长三角”采访活动特约专家。

如何做一名全媒体记者

  肩上扛着摄像机、胸前挂着照相机、口袋里装着手机、背包里是无线上网本……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这可能就是媒体融合后新闻人的真实写照。

  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这部分从业人员被称之为全媒体记者。他们需要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等载体样样能玩得起来,还需操弄3G、4G等流媒体技术。我们不知道下一站会到哪里。所以,最好样样功夫都尝试着练一练。在这里,笔者想问一下媒体同行:面对媒体融合大潮,你准备好了吗?

  全媒体,就在我们身边

  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传搭建全媒体平台,所有稿件都署名“YMG记者×××”(YMG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英文缩写)。YMG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YMG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终端发布——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这就意味着报社将逐步从“报纸社”转型为“报道社”。

  2010年1月13目,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部,首批15名记者每人配备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实行“24×7”的多媒体信息发布模式。5月初,新设立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实现多媒体、即时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该集团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等媒体手段和全媒体数字平台来试水全媒体新闻内容生产体系,进行从单终端、单形态、单走向的传播转到多终端、多形态、多走向的传播模式的尝试。

  国内其他媒体也尝试在部分领域内资源整合,比如浙江嘉兴日报及其子报南湖晚报,成立统一的视觉新闻中心;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建立集团层面的视觉中心,向集团内各媒体提供图片;滨州日报社目前也正在进行全媒体的尝试。国内的一些大学其实早就敏锐地嗅到了媒体融合这一趋势,并采取了培养全媒体记者的措施。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便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于2007年3月19日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此实验室引进了30台苹果电脑,利用数码平台兼容图文、音频、视频等不同手段进行传播,目的就是培养未来的全媒体记者。

  成熟也罢,稚嫩也罢,乃至于有些媒体换汤不换药也罢,全媒体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全媒体记者奔走四方,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时代呼唤全媒体记者

  随着数字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在报业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

  不论是什么样的传媒集团,因为赶上了数字时代,因此必须使用全媒体记者应对多元互动传播秩序,掌控3G产业链中信息生产和流通环节,推动全媒体的采编方式,并充分利用“我媒体”和“自媒体”,推动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因此,全媒体记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大势所“需”,必然是下一步的“香饽饽”。

  做个全媒体记者不容易

  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学会“一鱼多吃”无疑是全媒体记者的努力方向。全媒体记者应是一个多功能的记者,需要有多种采访技能。进行采访时,记者不可能只简单地拿笔去记,至少要会使用录音笔等设备。如果不再单独派摄影记者跟随,文字记者还要现场拍照。为适应网络传播,记者还应学会制作DV、动画等。掌握了这些采访技能,就初步实现了向全媒体记者身份的转变。

  全媒体记者必须是深度记者。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还要对时代进行分析,对社会进行解读。虽然记者不需要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未来学家和公关专家,但的确需要从中汲取养料来武装自己。一是要多学一些哲学、逻辑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因为这些才是新闻工作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不仅仅是遣词造句。二是要培育政治家意识,如果不懂“政治家办报”,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要牢记媒体的第一守则便是肩负社会责任。三是要提升企业家意识,那种只知埋头编稿写稿的编辑记者,那种不懂市场、不问广告和发行的编辑记者,已经落伍了。四是应该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尚未发生的东西。那种只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却不能预知未来将发生什么的编辑记者是不合格的。

  全媒体记者要学会在全媒体新闻生产中“用脑”、“用眼”和“用手”。用脑,即全媒体记者要有新闻聚合的头脑,适合各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用眼,即做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用手,即全媒体记者要会文章、能拍摄、擅互动,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发布。

  (作者:李景中 为济宁日报社副总编辑)

上一篇:物理学报是ei吗

下一篇:食物中的营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