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金融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3-12-06 14:45

中国金融编辑部

《中国金融年鉴》编委会1986年成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主编。历任主编为:刘鸿儒(1986年—1989年刊),陈元(1990年—1997年刊),史纪良(1998年刊),肖钢(1999年刊),吴晓灵(2000—2003年刊)。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陈慕华、李贵鲜、朱镕基、戴相龙曾为《中国金融年鉴》作序。《中国金融年鉴》日常编辑、编务、出版、发行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负责。《中国金融年鉴》创刊至今,已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8卷,每卷发行1.7万册左右,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自1999年编辑部开始制作当年电子版光盘并随刊发行,使读者使用更加便捷。由于实行无库发行,以往历年中国金融年鉴均已无存书可售,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于1999年制作了1986—1998年刊电子版光盘。光盘汇集了自创刊以来13年的历史资料,压缩至一张光盘。并对有关条目进行了重新编排,采用了纵横两种检索方式,一方面使读者对历史资料的连续检索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使印刷版的原貌得以完整展现,实现了电子化检索与年鉴典藏性的有机结合。《中国金融年鉴》电子版光盘既是经济、金融、科研、图书馆等单位必备的便捷工具,又可作为完整历史资料加以珍藏。《中国金融年鉴》1986年—1988年刊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1989年刊以后由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出版,中国印刷总公司承印。198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2609/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5841;1994年英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365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607。2003年刊《中国金融年鉴》中文版定价230.00元人民币,英文版定价100.00美元。1986—1998年电子版光盘每册定价1300元人民币。

罗涵先的人物经历

原国立十六中(现铜陵市第一中学)学生。 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3年上海法学院学习,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在重庆“特园”召开的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罗涵先与史良等一起被增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45年,民盟重庆市支部成立时,当选为第一届支部委员。1944年后,任《工商新闻》编辑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干事,《展望》编委,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民主报》社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1946年重入上海法学院读书。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室专门研究委员,《中国金融》编辑部主任,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农业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中国农业年鉴》主编,民盟中央副秘书长。1982年后,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及经济贸易系兼职教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顾问,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乡镇企业家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黄金海岸年鉴》主编,《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主编。200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走访民盟中央机关,同民盟中央领导人丁石孙、罗涵先等座谈,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陪同走访的有贾庆林、曾庆红、王刚、刘延东等领导同志。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199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创办,罗涵先担任主编。1999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年,罗主席在北京医院高干病房住院,空闲时,经常关心年鉴发展。罗公指出,编辑年鉴的关键环节是制定一个好的大纲。2008年,罗公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的复刊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年鉴工作方面,罗副主席秘书兼年鉴张晓东表示,能够接任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2011年12月3日,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2000-2011发布,名誉主编罗涵先。2013年4月,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2012发布。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成立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是依托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品牌和专家资源,2011年发起筹备,于2012年依法注册登记的国际型社会团体,宗旨是为企业立言、办事、办会。2013年4月,第二届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年会召开,会上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揭牌。

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金融是一样的吗

中国金融年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编撰出版的大型资料性、历史性、综合性年刊,是目前国内最全面详实及系统记录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历程的金融文献。而中国金融年鉴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金融机构及行业组织、国家重要金融媒体和国家统计部门,并经过相关供稿部门领导的审阅,以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并注重资料的实用性和普及性,以供各界读者参考和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设八个研究处室、两个科研管理处室、一个资料中心、两个编辑部,还有综合处和人事处。1.研究部门货币政策研究处基本职责是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系统研究国内外货币政策理论的最新发展;对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供咨询;收集、研究国外货币政策情况等。金融风险研究处基本职责是对金融风险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及时为行领导提供有关动态情况;对国内外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技术和金融监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系统研究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建立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的有关金融风险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等。金融市场研究处基本职责是研究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运行和走势;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窗口及汇率调控提供政策建议;为协调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运行和监管提供政策建议等。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处基本职责是研究、拟订中长期和年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及整体方案,制定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负责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改革的协调工作,并提出与其相配套的改革措施;跟踪研究现代经济科学和金融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国际金融研究处基本职责是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分析和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新趋势;跟踪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研究我国的应对措施,及时提供有关国际金融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分析和研究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及其政策变化,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编辑《国际金融快报》等。宏观经济研究处基本职责是跟踪、分析和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其重大问题;组织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当前经济、社会、金融等重大政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领导决策提出建议或意见;结合金融部门要解决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开展经济金融有关应用理论研究,为中央银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组织聘请社会经济、金融学家研究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问题,为中央银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等。产业经济研究处基本职责是对我国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跟踪分析研究农业、外贸、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运行状况,并进行发展预测;综合分析产业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金融运行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组织聘请社会有关专家研究产业经济问题,为中央银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等。财政税收研究处基本职责是系统跟踪研究我国财政、税收的现状,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结合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有关财政、税收政策措施建议;研究财政、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研究国外财政、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的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等。2.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组织处负责人民银行系统经济金融研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拟定科研课题规划;组织人民银行系统重点课题的研究、检查、成果鉴定和优秀成果的推荐;编辑发行《金融研究报告》和《金融研究专刊》等内部刊物;组织本所科研计划的实施、科研成果的考核,建立并管理科研成果档案。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负责拟订金融学会学术研究、交流活动计划;组织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和社会力量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发展和管理会员,建立学术成果档案,建立和管理全国金融科研人才库;筹集、营运和管理中国金融学会科研奖励基金,组织全国金融优秀学术成果评奖活动;组织开展同国外经济金融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筹划和组织海峡两岸金融学会学术交流活动;办理中国金融学会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常务理事会及秘书长会议议定的事项。3、科研基础部门人民银行图书馆由金融研究所信息资料中心与总行图书馆合并而成,由金融研究所代行管理。现有藏书40000册,中外文报刊500种,中文内部资料和加工整理的专题资料600种,有较为完备的国内经济、金融信息资料交换网络。按照总行领导的指示精神,图书馆将在三年的时间内建成以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为依托,电子化查询与传统服务相结合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成为中外金融业信息交流的枢纽。《金融研究》编辑部负责《金融研究》、《金融参考》等刊物的编辑、征订和发行工作;负责金融理论、政策研究的通联工作;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和专题学术讨论。《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负责编制中英文版《中国金融年鉴》的组稿计划,收集、筛选稿件并组织编委、专家审稿会;负责《年鉴》的出版、发行和广告征集工作。4.综合部门综合处基本职责是拟订工作计划,起草工作总结及有关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经济、金融政策及其运行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统计数据,编辑《研究报告》;规划、协调和指导人民银行系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工作;协助所领导组织办公,协调各处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公文运转、核稿以及文件、资料和印章的管理;文稿打印和报刊信件收发;组织开展国内国际经济界、金融界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承办本所人事党务、安全、保密及其他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及日常接待工作。人事处负责全所人事及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负责全所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考核、评定、聘任及进修、培训工作;负责全所职工考级的管理;负责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及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金融学会的组织刊物

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是全国经济金融界的权威性货币信用理论、政策研究刊物,本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及时反映我国经济金融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理论和业务发展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金融研究》内容涵盖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既展示国内权威部门、权威人士以货币信用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向,也推出实务工作者的研究体会和心得,力图全方位深刻反映国内货币信用理论、政策和实务的发展状况和成果,坚实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挥研究专业领域的权威导向作用,为经济金融部门培养和发现新人服务。《金融研究》力求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使读者能多有收获;为专业研究人员、院校师生和企业经理人员了解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动向服务,也是国外关心中国经济金融进展情况的读者不可缺少的读物。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一部大型资料性、历史性、综合性年刊。1986年中文版创刊,1990年英文版出刊。自创刊以来,《中国金融年鉴》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金融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是一部具有权威性、专业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大型工具书。《中国金融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中国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内容涉及货币、银行、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利率、汇率、结算、投资、金融市场等,主要栏目有:经济、金融形势与重要方针政策,金融改革、金融事业的新发展,对外金融往来,各地金融情况,专题材料,金融法规、制度、办法选编,金融大事记,经济、金融统计资料,金融机构名录,附录,并根据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增设新栏目。《中国金融年鉴》为大16开精装本,每卷约200万字,图文并茂,附有目录及索引,便于检索,是金融部门和专业研究必备的工具书,也是收藏金融史料的珍品。《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刊中文版在首届中央级年鉴评奖中荣获综合类特等奖。《中国金融年鉴》编委会1986年成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主编。历任主编为:刘鸿儒(1986年—1989年刊),陈元(1990年—1997年刊),史纪良(1998年刊),肖钢(1999年刊),吴晓灵(2000—2003年刊)。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陈慕华、李贵鲜、朱镕基、戴相龙曾为《中国金融年鉴》作序。《中国金融年鉴》日常编辑、编务、出版、发行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负责。《中国金融年鉴》创刊至今,已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8卷,每卷发行1.7万册左右,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自1999年编辑部开始制作当年电子版光盘并随刊发行,使读者使用更加便捷。由于实行无库发行,以往历年中国金融年鉴均已无存书可售,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于1999年制作了1986—1998年刊电子版光盘。光盘汇集了自创刊以来13年的历史资料,压缩至一张光盘。并对有关条目进行了重新编排,采用了纵横两种检索方式,一方面使读者对历史资料的连续检索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使印刷版的原貌得以完整展现,实现了电子化检索与年鉴典藏性的有机结合。《中国金融年鉴》电子版光盘既是经济、金融、科研、图书馆等单位必备的便捷工具,又可作为完整历史资料加以珍藏。  《中国金融年鉴》1986年—1988年刊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1989年刊以后由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出版,中国印刷总公司承印。198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2609/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5841;1994年英文版列入期刊系列,国内统一刊号:CN11—365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607。  2003年刊《中国金融年鉴》中文版定价230.00元人民币,英文版定价100.00美元。1986—1998年电子版光盘每册定价1300元人民币。

上一篇:读者杂志的微博

下一篇:农业类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