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老区建设投稿

发布时间:2023-12-06 03:32

老区建设投稿

努力建设幸福六安

  刚刚闭幕的市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的宏伟蓝图,是新一届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作出的郑重承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理念,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其内涵丰富,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精神生活。建设幸福六安,看似一句普通的愿景描绘,实际是一项以创造幸福为奋斗目标、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和谐为基本要求的重大举措,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建设幸福六安,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我党建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回顾六安建党以来的革命史,既是老区群众举党旗、听党话、跟党走的历程,也是老区各级党组织不懈追求人民幸福、始终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硬道理。

  建设幸福六安,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幸福社会是以每一个人的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顾及最广大人民的需要,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归宿之一。只有以幸福为目标和导向的发展,才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六安,顺应了全市人民的新期盼。近年来,全市人民日益期待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不仅对就业、社保、看病、上学、住房等有着更高需要,而且对民主权利、公平正义、公共安全、文化生活等有着强烈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相适应,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各项工作置于建设幸福六安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新的愿望和期待,在实力集聚、活力迸发、魅力彰显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建设幸福六安,关键在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加速崛起进程。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盯紧跨越崛起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富民强市的物质基础。要着力改善文化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断优化社会生活,让大家在生活中感觉到很舒服、很安全、很和谐。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在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追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和社会认同,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的同步提升。

  建设幸福六安意义深远,任重道远,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增强跨越崛起的坚定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团结协作,共建共享,推进富民强市大业,努力把六安革命老区建设成发展新区、幸福乐园。我们坚信,经过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幸福六安宏伟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彰显幸福六安的魅力
核心提示:完成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需要全面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彰显皖西革命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将六安打造成中部地区生态、文化名城。
完成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需要全面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彰显皖西革命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将六安打造成中部地区生态、文化名城。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突出滨水、生态、文化特色,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生态名城。进一步提高建成区规划建设水平,依托市开发区、市示范园区、金安开发区,坚持大规划、大产业、大城区,积极承接合肥西向发展,着力建设以产业集聚为特点的东部新城;加快沿淠和淠西开发,建设“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着力建设以生态文化为特点的西部新区;推进向南跨路发展、向北循序拓展,逐步形成中心突出、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六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大力实施旅游业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和红色旅游规划,促进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世界地质公园,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构筑以南部大别山生态与地质自然型、中部城市休闲型、北部古文化体验型为主导的三大旅游板块,着力打造绿、红、古、特等“大别山锦绣山湖多彩之旅”,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促进创建工作常态化。争创国家园林、卫生、文明城市,是打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既事关当前,又有利长远,要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把争创工作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改善发展环境的过程,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为新的起点,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提升巩固创建成果,营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把六安市争创国家园林、卫生、文明城市工作推向新阶段。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坚持以特色产业构建特色城镇,建设一批文明新镇、经济强镇。大力推动叶集和各县城关建设,形成以六安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城关和叶集为次中心,重点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坚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建成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社区,让更多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全面打造生态文化,着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要构建配套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阵地,提供更多适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开展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文化园区建设,构建六安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绿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地方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产品。着力打造“百亿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寿州古城、金领欢乐世界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霍山玉石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化商务产业,以中国红色动漫教育基地等为代表的文化影视产业,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实力。

孙云飞书记在中共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摘要

9月16日上午,备受全市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隆重开幕。孙云飞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速跨越崛起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六部分:
一、回顾2005年以来加快发展的奋进历程。
2005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二届市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完成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夺取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六年来,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政治大局稳定和谐,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二、今后五年跨越崛起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六安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推动转型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要抢抓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机遇,打好革命老区红色牌、优良生态绿色牌、丰富矿产金色牌、农副产品白色牌、人文厚重古色牌,奋力开创六安跨越崛起新局面。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科技资本两翼发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实力六安、活力六安、魅力六安、和谐六安、幸福六安。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翻,总量进入全省前列、增速跻身全省上游人均指标不断前移,十二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部分指标力争提前实现;思想观念更加解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全民创业蔚然成风;青山绿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中心城市滨水绿色等特色日益彰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水平切实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状况全面改善。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民生工程全面加强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不断夯实富民强市的物质基础,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大主导产业,筑牢发展平台,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城镇发展,强化基础建设,繁荣活跃三产。
四、致力构建和谐六安。
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计民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社会管理。
五、奋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全面打造生态文化,着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构建和谐文化,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扶持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六、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推进富民强市大业提供坚强保证。要突出理论武装,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坚持求真务实,构建惩防体系,着力从思想信念上、基层组织、班子队伍、工作作风以及党风廉政上强化党的建设。

老区建设 是学术期刊吗

是有正规CN号的学术期刊,在江西南昌出版,CN 36-1151/C;ISSN 1005-7544,属于社科类期刊。

心系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八宝楼]

心系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八宝楼]

心系红色老区乡村振兴/[八宝楼]

让老区乡村更富更美

一一一

怎样落实国家乡村振兴五项战略决策?如何为乡村振兴传经送宝?怎样让红色老区建设越来越好?

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中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五月的原野碧绿一片,鲜花盛开,庄稼茂盛,希望的田野充满希望,乡村振兴处处有惊喜的发现和快慰!

简约务实的仪式拉开了活动帷幕。耀眼的主题横幅格外吸引眼球。首先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丁永飞先生致欢迎辞,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先生讲话,他阐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该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标准质量。土壤专家谭彦玖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解土壤的性质、特点和科学种田的方法,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讲话指出:“今天的惠民活动十分有意义,对贯彻党的政策,加强科技兴农,丰富乡村文化,提高人们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一定会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有一个很好的践行,我们衷心期盼田野上年年丰收,老区人民群众生活节节上升,越过越甜。”

仪式上,旬邑远信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丁永飞先生与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先生签定了合作发展的协议。

这次活动,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旬邑老区交付有机肥33吨,并祝愿来年喜获丰收,让有机肥能够在旬邑老区生根发芽,广泛推广,让老区群众早吃上绿色、放心的有机稻米。

科技种田,文化励志。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和书画家不忘红色马栏精神,为老区人民和企业家专门创作捐赠了一批书画作品,一字一画表达了他们对老区的热爱,对科技兴农的支持,对文化振兴乡村的拥护。

最后,组织来宾参观了农业示范园区,大家纷纷赞扬这次活动起点高,一送二实三好四讲很接地气,相信未来的老区田野一定稻谷飘香,风景如画!

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高新生物科技技术企业。公司秉承“以农为根,科技兴农”的宗旨,以持续不断的创新,传播绿色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为已任。2022年经中国品牌质量认证鉴督管理中心全国检测认证被评为“AAA”级政府釆购优秀供应商。

陕西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总工程师胡继民、原西安市交警支队政委齐金锁、陕西省高速交警支队政委高德荣、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刘玉虎、陕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 冀党民、原陕西省烟草专卖稽查总队总队长纪三民、原陕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陕西日报社副总编任钟南、原西安市文物稽查大队大队长杨宏刚、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主席陈五季、陕西中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方红、天羿置业公司、尚元腾飞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 杨金良、土壤专业教授谭彦玖、陕西省品牌促进会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万云、甘肃盛原旺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军旅书法篆刻家、艺术评论家屈军强、原新华社陕西分社内参部主任、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桂维平、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焦群堆、西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赵勇智、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张亚利、协会理事王晓英、旬邑县马栏镇党委书记崔海荣、著名企业家屈平安、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专职摄影师田设利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次助农活动,一次科技普及,一次文化传播,一次老区参观,必将有无数个一次在这片红色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明天,红色老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会越拉越长,越来越美,我们深信!(曲 歌)

人生“三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八宝楼

人生三样真心不能少:善心、诚心和爱心

人生三样习惯要养成:自立、自信和自强

人生三样精神要弘扬:吃苦、勤苦和乐苦

人生三样爱好养自己:书画、阅读和散步

人生三样东西送朋友:祝福、祝愿和祝安

人生三样时光应珍惜:今天、明天和未来

人生三样教育要坚持:德品、家风和勤奋

人生三样生活求精彩:工作、学习和家庭

人生三样财富要守护:健康、平安和幸福

人生三样真情不可忘:亲情、友情和爱情

人生三样好言记心间:和气、和顺和和乐

人生三样反省知底线:不骄、不躁和不忧

夏天寄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屈军强

做人要堂堂正正,要如花,不一定艳美娇媚,但必须芳香四溢;要似水,不一定波澜壮阔,但一定要清澈明净。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一言一行应体现德品魅力,不急不躁得展示自己美好修养。

生活在每天的流逝中定格喜怒哀乐。面对生活,有奋斗的人获得充实,闲散之人得到的是惆怅。生活如橄榄果,既有苦涩,更有甜润。一个对生活充满自信的人,他对昨天是无憾的,对今天是负责的,对明天是 充满无限希望的!“为人宜春风和气,处世当白日青天"。这副楹联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启迪,仰不愧,俯不怍,心地善良,沐浴品德,才会不负生活。

人生要大气。大气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气者,山耸河涌,高帆远征。真诚,宽容,朴实,勇敢,风骨,锐气,都是对大气的诠释。读《春秋》品《离骚》,唐诗宋词,琴棋书画,道出金戈铁马,晴空丽日,“种柳观生意,栽松养太和"。大气者从不后退,只有初心,永远向前。

篆刻:功崇惟志

活动筹划:关方红、杨金良、李明

摄影作品:田设利、曲歌

文字编审:屈军强

美篇制作:八宝楼

如何做好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

老区建设促进会是由一大批老党员、老干部、老将军、老专家组成的社会团体,是一支辅助党和政府、服务老区人民、专司老区事业的力量。目前,全国有30多万会员,发挥这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有潜力、有作为。
(一)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行为自觉、成效明显。“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是老促会的立会宗旨。多年来,大家以深厚的感情热爱这项事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这项事业、以不计得失的心态奉献这项事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贯注这项事业,协助党委、政府并动员社会力量,尽心竭力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真心办实事、热心做好事、倾心解难事,为党增了光、为政府分了忧、为革命老区办了事、为老区人民尽了心。大家不计名利,不要报酬,不讲待遇,甘当服务老区的志愿者。这其中,一些老同志退而不休,余热生辉;有的祖孙三代传承老区精神;有的为了一个项目的落实多次往返奔波、反复组织协调;有的自带干粮,进村入户,持续数年扶贫帮困;有的疾病缠身,卧病在床,仍然坚持工作;有的骑着自行车甚至徒步察访调研;有的自掏腰包支付工作费用和慰问困难群众。老区干部群众从老促会同志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区的关怀,不少群众愿意掏心里话,愿意反映真实情况,愿意提中肯意见,有的老党员称赞老促会就是当年的“老八路”。据统计,全国各地老促会协调各地党委、政府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老区引资募资2492亿元,引进建设项目10万个;兴改建学校1.7万余所,资助贫困学生260万人次;兴改建农村医院6700余所,捐赠价值4亿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派出医疗队1万多批,义诊350余万人次;修建小水电设施8万余座,水窖16万个;修路8万余公里,架桥3825座;捐赠衣物980万件,图书1287万册,电脑32631台;培训基层干部、农技人员240余万人次。全国老促会持续近两年开展的老区情况“万人千县大调研”,先后有12.9万余人参加,深入到4628个乡镇、28681个村,走访农户418.8万户,慰问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革命军人、困难群众56349户、18205人;察看乡村学校(幼儿园)9302所、卫生院(室)20330个、特色产业项目4924个;瞻仰革命遗址3754个;查阅档案资料19549件;召开各类座谈会13143次(参加13.1万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129个,单位和个人捐赠慰问金1849.6万元,引进项目2198个,募集资金95.4亿多元;形成不同层级的调研报告建议2933份,其中得到党委、政府批复的1044件。中国老促会启动的“全国老促会系统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项目对接工程”,选定项目386个、意向投资2948亿元,实现81个项目的成功对接,总投资668亿元。老促会的工作成果受到老区人民的赞扬,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去年一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对中国老促会的工作情况作出了四次重要批示,给我们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二)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感情强烈、信念坚定、经验丰富。老促会多是在党委、政府主导和支持下成立的,老促会主要领导也都是由党委、政府推荐的,老促会与党委、政府在建设老区、服务老区上具有高度地一致性;组成人员大多是经党培养教育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长期在不同领导岗位工作,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特别是一些同志土生土长在老区、就职于老区,有的还有在老根据地战斗生活的经历,大家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回报老区、建设老区的愿望强烈,对本乡本土情况烂熟于心;老促会的同志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对老区人民的所需所盼有着深刻地了解;加之,大家退休了,时间宽裕了,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多了,距离更近了,具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为老区群众做些实事、办些好事的条件。一位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评价老促会,有九个方面优势:一是有感情,二是有经验,三是有能力,四是有影响,五是有形象,六是有责任,七是有忧患,八是有合力,九是能推动。这些都是老促会系统宣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老区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自信这种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既要做好老区事业的志愿者,又要当好弘扬老区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人。

河南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具体名录以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布的为准。
本条例所称重点革命老区,是指纳入国家革命老区规划范围内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太行革命老区。第三条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应当坚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的原则。第四条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制,统筹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的领导,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纳入相关规划,建立健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协调保障机制,统筹解决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主体责任,制定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相关规划的实施方案,整合各类资源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相关工作。第七条 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党政高参、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挥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等社会公益平台作用,为革命老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第八条 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自身优势,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开发、产业共建、科技推广、文化教育、人才培养、捐资捐助等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九条 革命老区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鼓励支持大别山、太行重点革命老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第十条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应当开展革命老区公益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氛围。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统筹财政资金、政策性贷款等资源,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将革命老区能源、水利、应急、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纳入相关规划,并在年度资金安排中给予优先支持。
省级财政应当逐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机场、航道码头、物流工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
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溉渠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免除革命老区县级配套资金。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革命老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形成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支持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加大革命老区农村公路补助力度,实施公路通村入组工程,优化农村客运运营模式,发展农村公交客运,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改善革命老区农村交通条件。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推动电网建设,为革命老区提供低碳稳定的能源保障。
电网经营企业应当加强革命老区电网建设,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革命老区饮用水安全、水旱灾害防治、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构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兴利除害的水利保障网络。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革命老区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在革命老区布局新一代通信网络设施,保障通信网络畅通。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壮大革命老区电子商务市场,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建设智慧电商物流园区,打造区域性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拓宽革命老区人民增收渠道。

上一篇:飞机设计杂志

下一篇:电器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