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额尔古纳河右岸论文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3-12-08 13:16

额尔古纳河右岸论文的研究方法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族。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展开了这个民族近百年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作者迟子建生在祖国最北的村庄北极村,她说如果不是写作,她现在可能会是一名农妇,当然可能是一个俏皮的农妇,她喜欢农田生活,至今仍然熟悉时令和种植方法。

我很欣赏迟子建的生活态度,她觉得没有一个人真正的了解另一个人,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保持客气,她始终和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时欣赏她对死亡的态度,她觉得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很多人说她的作品里总是提到死亡,她觉得这是源于读者对死亡的恐惧,所以人们总注意到作品的死亡而选择忽视作品里的生。

鄂温克人的生活虽然看似艰苦要随驯鹿的喜食物而搬迁、游猎,但是他们的生活实际是非常快乐的,他们随口就能唱歌。

而且他们的生活又是特别的高尚的,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们在随驯鹿的搬迁过程中从来不会砍伐大树,从来都是尽量在草地上搭建他们的希楞柱,并且这个希楞柱的面积一般也就两三平米,而且迁往下一个宿营地之前,会把生活垃圾挖坑深埋。

在以打猎为生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滥杀动物,就仅是打到足够一星期的量就停止,不过多的索取知足都是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启示。

鄂温克猎民世世代代穿行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以驯鹿代步,靠游猎为生,生活简单古朴。

最终这样的游牧民族还是逃不过现代文明的冲击,政府给他们在山下建了集中住房,他们把驯鹿圈在围栏里。

几千年来,驯鹿都是以原始森林野生苔藓为食的野生动物,圈养谈何容易。

我们简单意义上理解的现代生活和这种原始的生活是否有冲突,究竟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文明,思考良久究其结果而不得。

但即使敖鲁古雅不搬迁,驯鹿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近年来,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驯鹿的食物来源越来越少,大兴安岭的驯鹿总数也仅剩下700多头。

作者迟子建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她开始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进入了一种特别松弛又特别迷人的境界,其实她是不忍心把它写完的。

其实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很不舍得把它看完的,但是明知道按故事的发展,现代文明对他们的冲击,所有我想看到的美好都将不复存在,那样会更加痛心。

迟子建说她在写完以后有一种特别失落的感觉,其实在我看完以后也觉得特别的难以自拔。

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开始神往那种原始的狩猎游牧生活,躺在可以看见繁星的“希楞柱”里,喝驯鹿奶 吃生肉 啃肉干 时不时还划个桦皮船出去蹲点 敬畏山神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用之馈之。

其实特别向往那种理想主义生活,特别向往大自然,住在树上没事吃吃野果什么的,有现代文明的电,时不时能和三两好友喝喝小酒,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往来 形式主义,就活自己,自己什么样就洒脱了活,没那么多破事,没有阿谀奉承 相互敷衍。逮着动物和动物说话,没有动物就和植物诉说。

明知道这样的生活只能停留在幻想里,但是在对现实妥协的过程中仍然觉得痛苦不已,特别是在听到社会学老师说“人不可能独自生活于荒野,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时候更是觉得自己的想法荒诞且幼稚。

额尔古纳河右岸论文选题难吗

额尔古纳河右岸论文选题难吗。因为《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此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其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出题范围比较广泛,所以选题难度也会有所增加。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写作风格有哪些

  深情的回望与唯美的书写——评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已经是一个年轻的老作家了,她出生于1964年,80年代初就开始文学创作,以《北极村童话》等为文坛瞩目,算算当时也只二十岁左右。迟子建不但成名早,而且极其稳定地保持着较高创作水平,诚如苏童所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透亮的文字品格。”迟子建各体文学皆擅,在这二十多年的创作中,她为读者奉献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并以此营造了一个既具个性特征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她的笔触显示出了超出同龄人以及她的生活阅历的边界,从日常生活到想象天地,从现实当下到历史深处,从朴素乡村到繁华都市,从内地生活到北国少数民族的边地风情,她本身就几乎是一个文学童话。所有这些与一个人的文学天分有关,更与她的好学与勤奋有关。现在,所谓“深入生活”已不为创作者所信奉与恪守,但是,迟子建艺术世界的一砖一瓦都来自于她对生活的亲历与知识的吸纳,她曾对笔者说过,为创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她长期在鄂伦春人生活聚居区考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民俗、地方志资料,写下的创作笔记是作品文字量的两、三倍。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这样一位年近九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讲述了一个丛林弱小民族百年的生活史。我以为小说的意义首先是人类学的,是一个纸上的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鄂温克族以放养驯鹿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长年流转,逐水草而居,在长期的与特定自然地理的交互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一个过度依赖自然节候的世界,这是一个泛神的世界,是一个到处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生死轮回、周而复始的世界,是一个朴素、简单、美丽而忧伤的世界。这样的生活当然远离了外部世界强悍而迅捷的文明进程,所以,当后者以不可阻挡的力量破坏了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领地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仰与精神世界。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取舍,老一辈人始终不习惯走出森林的定居生活,森林、溪流、驯鹿与星空是他们灵魂得以安息的地方,而年轻一代则越来越认同外面的世界,现代的生活方式、文明、教育以及眼花缭乱的商品都使他们心驰神往。这种情形不仅存在于鄂温克族,而是被无数史实证明的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这一进程曾经在现代化的阐释框架下被冠以进步的标签。只有到当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才被人们意识到,从基因到生活方式,再到精神价值,不同民族的独特性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逐渐被阐发并进而在实践上予以倡导,但为时已晚。当人们惊呼生物物种迅速消亡时,人类本身的种群也在迅速衰减。正如保护生物多样的最佳方式是使其回到它们原初的生态一样,人类前文明种群的延续如果使其脱离原有的生活领域与生活方式,即使在人口与福利政策上给予再多的优惠也于事无补。迟子建对此的思考已非一日,已经有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只是一直未找到一个叙述的支点,用她的话说,当她知道鄂温克结束迁徙开始定居却遭遇尴尬时,她才得到了“种子”,并长成了这部长篇。
  如果仅从这样的层面去想象《额尔古纳河右岸》会以为它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必定有编年式的铜浇铁铸的叙事骨架,有案有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议论风生的哲理思考,其实不然。迟子建对历史的书写采用的是另一种路径,是一种日常叙事方式,一种轻逸灵动的风格。这可能与她的历史观有关,“在我眼中,真正的历史在民间,编织历史的大都是小人物;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体现最日常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而成的”。按人类学家的说法,迟子建走的是“小传统”的路子。她从鄂温克人生活的细部入手,从部落的普通人入手,深入到他们日常生命活动的肌理中,以部落和个体的命运作为叙事动力,从而将这个民族生存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胞都摄入笔下,日常起居,生老病死,从生活资料的获取到风俗的禁忌,使民族的整体存在如一个鲜活的有机体一样呈现出来。所以,虽然迟子建在作品中给出了这个民族百年历史中的许多人类史的重大事件,如异族入侵,如文化大革命,但是并不是叙述的重点,更不能认为这些事件对日常生活有本质性的影响,这使得作品在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叙述的稳定性,这样的焦距让读者将眼光停留在鲜活而丰沛的细节上,从而在感性层面获得对这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身临其境的体认。
  也正因为如此,原本可以厚重的作品被迟子建演绎成了“一支苍凉的长歌”,成了一首抒情诗。一如迟子建的其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诗意之美。这种美首先来自于作家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虽然不乏理性,但抑制不住的忧伤使得作品通篇被一种感伤的气氛所笼罩,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其次,这种美来自作品对人物的塑造,对鄂温克人性格之美的挖掘,小说中林克、达玛拉、达西、拉吉达、瓦加罗、哈谢、妮浩等人物身上无不体现了朴素、耿直、智慧、善良与温情,正是这些人性之光使得作品通体透亮,而通过萨满宗教生活的描写则时时让人如临澄明之境,沐浴天国的神光。再次是作品的叙事方式与如诗如画的语言,小说采取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老了。”这是小说的开头,也是小说的调子,如同应和着自然与神灵的古歌。作品分为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正像作家本人所追求的,它们构成了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或单纯清新、悠扬浪漫,或沉静舒缓、端庄雄浑,或如急风暴雨、斑驳杂响,或和谐安恬,充满悠远的憧憬、缅怀与慰藉,更不用说那些如鲜花般遍布全篇的意象与隐喻,如额尔古纳河水一样清冽的语言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份备忘,是一种沉思,是深情的回望与凭吊,也是迟子建的又一次唯美的书写。
  节选自:作家书写网站!

《额尔古纳河右岸》对民族文学的启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位年近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夫人的自述,展开了这个民族近百年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过程。

它让很多人知道了东北地区有鄂温克这个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875人。鄂温克人与驯鹿为伍,死后会举行风葬,他们对于火是十分敬畏的不能往火里吐口水,不能往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

“达西离开后,玛利亚突然病了,她吃什么都吐,虚弱得起不来了。所有人都认为玛利亚活不长了,只有伊芙琳,她说玛利亚以后不会在给驯鹿锯茸的时候见着鲜血流泪了。谁都明白,伊芙琳认为玛利亚怀孕了。”

“春天快到的时候,她的肚子大了,脸也变得圆润了,看来伊芙琳的判断是对的,从此她和哈谢的脸上就总是挂着笑容。”

——节选自《额尔古纳河右岸》

繁衍生息,有人出生就有人去世。小姨2006年生下大女儿彤彤后,此后一直没法怀孕。红霞阿姨说过小姨去过江西、贵阳等多地求医。大概是2018年的1月,爷爷是突然去世的。当年年底11月小姨就生下了第二胎是个男孩。那一年她已经38岁了,可以预见小姨妈是在爷爷去世后怀孕的,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奇妙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他们敬畏自然与恶劣环境搏斗。鄂温克人意外的死亡率很高,醉死、雷劈死、熊抓死、水淹死。少数民族往往是有信仰的,他们有自己的民规法约。我们对于未知事物要保持敬畏之心。

浅谈一下这部作品的启示。

十多年前在苗岭市读初中,就问班上的同学:“你知道苗族是谁的后代吗?”

“蚩尤。”

没错,苗族是蚩尤的后代。

那个时候读书一个班七成以上都是苗族,汉族在苗岭才是“少数民族”。截止2016年苗岭市的常住人口是54.31万人,有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6068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36%,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黔东南州的一些景点借助短视频,肇兴侗寨、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等景观其实已经让更多人熟知了。有时候人是很矛盾的,既希望家乡的一些好的东西能够为人所知,但不希望商业化太严重,以至于回来变得陌生。

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的第三季的第九期节目,选在湖南绥宁大园苗寨拍摄。若论规模肯定是西江千户苗寨比它大,但是大园苗寨是湖南的呀。《江山如此多娇》的主要取景地是张家界永定区,成龙的《绝地逃亡》在在广西程阳平定村取景。

文学作品、影视剧去表现少数民族特色跟现实相比其实是有差距的,现实中的少数民族说的是他们自己民族语言。首先来说他们的普通话没那么好,脸也没那么白白净净。

一群人来一个苗寨,穿少数民族服装、拍摄取景、学习银饰制作、做酸汤、腌鱼。找一些演员来演绎,难道你就把人刻画出来了吗?摄制组最多就呆几个月而已,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

没看过《山海情》这部电视剧,单单本剧启用了大量西北籍演员,符合这部剧的定位。剧组在服化道上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了。《阿浪的远方》电影中的小演员们为了演绎人物是专门学了苗族歌曲的。《十八洞村》片尾出现的那位穿着民族服饰被杨懒踩脚后跟的女人,一看妆容太精致,眼神不够清澈,肯定不是农村人呀。《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在河边洗衣服,镜头切到两只细嫩的手留着长长的指甲。说老实话农村妇女砍柴、喂鸡、喂猪、种菜,手是不可能留长指甲的。那么这个人物就跟现实有差距呀,她没有生活气息呀,跟普通老百姓有距离呀。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你尽管去刻画了一个以前少有人知的领域或者人群。你的作品是不是贴近了人物,应该让被演绎的那一群人来说,他们才有发言权。

有些在城市生活几十年的作家,没有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环境浸淫。比方一个人去了苗寨采风,住了一段时间感受到了民族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心受到了洗礼。所以回去创作了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描写苗族百年沧桑的变幻。

好比一个城市人去了苗寨穿戴上了银饰服装,拍了一组照片。很好看,有民族特色。然后你把照片发到了社交网络,大家纷纷点赞。但是她不会做酸汤、不会打谷子、不会做蜡染、不会说苗话。也不能要求她会这些。

你的东西可能只是拥有了外壳,内核呢。可能只是借助了高超的写作技巧,披上了少数民族的外衣而已。

方言、民俗、服饰、建筑等民族文化特色,特别希望有那种出生苗寨土生土长的人,能把自己听到的传说看到经历的事物写下来。为这个民族的发展留下文字。

写作不喜欢虚构,没有触摸过的东西写起来还是觉得那么不自在。

说到一件生活小事,工地门口的山脚下有棵板栗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就谈到了要去摘板栗,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板栗的果实是从刺球里剥出来的。因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买板栗都是炒制好的,纸袋子装着吃。没有经历过打板栗的那种过程,街上卖板栗打的招牌都是说野生板栗,板栗很大一颗。真正的野生板栗其实最大只有人的拇指那么大,且山高路远采摘极其困难。

你没有体验的东西做到感同身受是基本是很难的,老一辈人珍惜粮食。你让现在年轻人告诫他不要浪费粮食,他不一定做得到,他知道浪费粮食不好,当干果、水果、辣条、薯片占据了他的胃口你觉得他还能吃去一碗米饭吗。因为他们没有饿过肚子,对于饥饿没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你插秧、给秧田赶水、打谷子,知道白花花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一斤大米两三块一斤呀,你就会觉得好便宜呀。

反而你对年轻人说:“你说你出门要戴口罩呀。”

他肯定会戴呀。

你让农村的老头老太戴口罩他多半不会,疫情一般情况下去不了偏远山区。

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去看一些文学作品。说老实话那一代经历特殊时代苦难的作家的文学作品,确实是很厉害。说两个细节:《农民帝国》蒋子龙,孕妇吃炒熟的豆子,一喝水胀死了。莫言《丰乳肥臀》,一位女生也是因为吃豆饼,大量喝水也被胀死。在此介绍下传统工艺的锔瓷,当时锔瓷不仅仅是为了修复瓷器,其本身也成为一种装饰。甚至有人会将原本品相完好的瓷器装上黄豆,再倒入水,用“胀死牛”的方法将瓷器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来,以此来把玩。说明豆类遇水要膨胀,佐证作家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想张贤亮、冯骥才、古华等人都是在农村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觉得他们的文艺作品更容易打动人,尤其是生活细节的刻画。

你在一个地方呆个几个月就写出一部作品,跟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十多年写出的东西能一样吗,你所接受的信息不一样呀。

文字对自身的意义来说希望借助文字去记录生活的感受、自己内心的想法。名利对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多大的意义。

今年以来对阅读文学作品变挑剔了,以后大概率不会写长篇。最多写中篇,因为生活经验的匮乏。在现实中要多获取生活经验,比如多和工人师傅交谈呀,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这也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态度,有些作品吹得天花乱坠。自己去读也就那么一回事了,并不是说我们与主流价值相悖以显得自己的与众不同。

仍认为迟子建是个人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是东北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现在画能卖了,在经济社会。好像画家就能赚钱了,这孩子都送去画画,培养那么多画家,出来那么多画院,养那么多画家,全世界没有,我没有看到哪个世界上养那么多画家。我们的国家还很穷的,需要养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要养那么多画家?画家是怎么来的?画家是苦难中出来的,他感觉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他有种感受,这种的感受啊,他用这种才华,变成艺术品。不管是美术、音乐和文学这样的东西是十分珍贵的。是人类文化的了不起的回报,这样子是创造这个东西来的。不可能有很多才华的人,而且讲穿了艺术没有职业。

——吴冠中先生八十九岁时接受采访时谈话。

吴冠中老先生的这段话适用于在文学、书法、美术、音乐上等领域,相当于指导思想。

2021年3月11日

构思复杂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第一次看这样的小说,框架特别的大,人物众多。不是以单个人物为重点,所塑造的不是一个人物的形象,而是通过很多人物构勒了一个民族的形象,这也是一个大框架所需要的必要元素,与我之前看的小说类型完全不一样。小说画面感极强,以时间为导向,清晨,正午,黄昏,夜晚四部。两条线,一个是“我”的回忆录,讲述了一整天过去的故事。另一个是故事里面的发展线,两两乎应, 文章的主题是写一个民族的百年发展史,不是编年体形式,而是以情以景的故事形式。

百年写了四代人。"我"的父亲母亲,"我","我"的孩子,"我"的孙子。全文由尽60个人物构成。

关键人物关系如图(不用思维导图都不行)

1.“我”有两次婚姻 ,第一个老公是前半生,与自然做斗争,没有外敌入侵之前,林克族长带领全族人与天灾和病痛的斗争。第二个老公是后半生,瓦罗加族长在日军侵略以及后面的四人帮运动时期与全族人一起艰难渡过的故事。

如果说“我”的婚姻是生活的一条故事线,那么萨满的这条线则成为了精神上的一条故事线。

2.萨满惯穿整个故事 。萨满的宗教色彩用来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第一个萨满是父辈的萨满,结束于人与自然的斗争时期,讲述的是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尼都萨满与兄弟林克都喜欢上了达玛拉,但是萨满最终是成全了林克,并且在林克去逝后又重新追求达玛拉,但由于族内规定最终与达玛拉没有在一起。关键词成全与无奈。第二个萨满是女性,生活在人与人的斗争时期,母亲妮浩前后共失去四个孩子,原因是为了救其它人,唯一个孩子贝尔娜也未曾生活在自己身边,关键词牺牲与仁爱。

3.全线惯穿爱情 ,不同的爱情故事,体现不同的人性和侧面,通过婚姻的形式传承下一代,连接整个故事。 父辈,3个婚姻故事。 A,林克、达玛拉、尼都萨满B伊万、娜杰什卡C哈谢、玛利亚 我辈:5个婚姻故事 A“我”,拉吉达,B“我”、瓦罗加,C鲁尼、妮浩D金德、杰夫琳娜、小达西E列娜、罗林斯基 子辈:5个婚姻故事 A达吉亚娜、索长林B维克特、柳莎C安道尔、瓦霞D马伊堪 孙辈:1个婚姻故事 A依莲娜、刘博文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自然环境描写非常多,文笔优美,画面感极强。前半段主要是人与自然斗,虽然残酷但是充满了生机。后半段与人斗,日本侵略及四人帮运动中,整个场景描写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觉。

浅淡,故事构思精妙,内容丰富。仅从小说结构进行分析,不谈文章内容。因为只浅读了一遍,所得所感记录下来,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细读思考。例如文中写了很多人的情感故事,每个故事的设计必然有存在的必要,还没来得及细思量。因为读得快,很多场景的描写也是略过,里面一定还有我不曾了解但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期待二次阅读所带给我的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一个好的文章必然有它好的理由,找出这些理由,细细思考,吸收并且利用,再溶入自己的文章中来,我认为是学习写作中很好的方法。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论文个人背景介绍模板

下一篇:使用调查的论文是什么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