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美术简史青铜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7:49

中国美术简史青铜器论文

  中国美术史

  第一讲 陶器
  一、 艺术的起源
  中国原始美术,起源,类型,研究途径两条:
  一是考古学,包括文献学;而是社会人类学。
  中国原始美术遗存,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是陶器(尤其彩陶),此外还有雕塑、岩画、地画、装饰品等,石器工具,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特征。

  艺术的产生:
  1, 模仿说:艺术起源于人类模仿的本能——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 柏拉图
  人从孩提时候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做品总是感到快感。
  从内因上讲,模仿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和必要的手段,从其外因上讲,模仿手段则要通过实践努力和后天的教育才能逐渐充实完善。
  2, 劳动说: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艺术起源于劳动。
  3, 游戏说:康德 席勒 艺术起源于游戏
  4, 巫术说:英19C人类学家泰勒、费雷泽 艺术起源于巫术
  在原始人心中,一切存在物和自然现象中都存在一种神秘属性,也就是神灵,
  即万物有灵论,他们企图通过巫术的行为来控制主宰人类的鬼神,艺术形式是
  巫术观念的物化。
  二、 陶器
  1、 制陶的发明
  一说从制作物质生活的容器开始,原始人在藤条容器上涂泥巴,用火烧,发现泥巴可以变成陶质,同时发现可以不需要中间藤条,直接用泥巴烧制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另一说为制陶术的发明并不是从制作物质生活容器开始,而是从制作巫术礼仪的偶像开始。
  发明制陶术的三个基本条件:水 土 火
  人类的生产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衣食住行以及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所以在原始时代,泥塑偶像的制作,出于一种后代繁衍的巫术祈祷。原始人们相信,如果大量制作人偶,本部落就会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从而就加强可同大自
  此外,在原始社会中,火种的保持是女性的专职。而保管火种的火窑又形似妇女的腹部,所以在制作泥偶时,很自然会放进火窑里烧制一下。
  2、 陶器的分布和种类
  ① 分布地位
  仰韶文化—黄河流域,河南、山西陕西;马家窑-甘肃、青海;
  龙山文化—黄河下游,东部沿海
  ② 种类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
  3、 陶器的做法、原料

  ① 制作 手制体小的手捏而成
  体大的陶器以条泥盘筑成型 “泥条盘筑法”
  模子成型
  “轮制”:仰韶文化技术进步。“慢轮修正”
  大汶口文化晚期“快速”
  ②经实验表明是含铁量较多的黑土、沉积土和其他粘土
  4、 纹样
  1蛇纹和人首蛇身纹 2鱼纹和人面鱼纹 3人形纹 4蛙纹
  5鸟纹和鸟啄鱼纹 6旋涡纹和波浪纹 7花叶文和编织纹
  例子:《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2》《鹳鱼石斧图形陶缸5》《彩陶瓶1》
  《舞蹈纹彩陶盆》《人形浮雕形陶壶》《女娲头像》3
  《船形彩陶壶》7

  第二讲 青铜器
  一、 青铜的由来及美术史上的“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史上,把夏商周三代称为青铜时代,原因有二:
  一是这三个时代铸造的青铜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整个中国青铜艺术史上的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
  二是由于这三个时代流传下来的青铜器数量最多,最能反映当时的精神面貌。
  (产生原因: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社会分工)
  《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30多种工艺)
  二、青铜器艺术的分期
  1,青铜器育成期:夏—商早期(公元前21C—公元前14C)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多为小件使用工具,形制粗糙,铸造技术较落后,纹饰简陋
  2,青铜器鼎盛时期:相当于商中期—西周早期(前14C—前10C)
  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成就最为辉煌,多用于巫教祭祀活动的礼器,以鼎、簋等——多为“五臣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随着“列鼎”制度的实施,“礼乐”也理所当然的被纳入到“文物制度”内,规定不同场合、不同人物出场是的调、曲、词也有所不同。此外车马装备、装饰等一贯制度同样也有严格的等级规格要求(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重的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所以有“藏礼于器”一说。
  作品形制厚重,刻镂深沉,纹样有兽面、夔龙、凤鸟、云雷等纹,大都通体满饰,具有威慑力量—“狞厉之美”
  3青铜器转变期:西周前期—春秋前期(公元前10C—前6C)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作,不如之前兴隆,纹饰浮浅、程式化,带状花纹增加,不再具有威吓的力量。这实际上反映王室权威的解体,以五等为中心的祭祀活动日趋式微——“礼崩乐坏”
  4青铜器更新期:春秋后期—战国(公元前6C—公元前2C)
  一种堕落式风格,沿袭转变期更加式微、
  一种精进式,多制作日常生活用品,纹饰精美细腻,神秘、恐怖感一扫而空
  三、 青铜器种类
  礼器(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
  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
  四、 青铜器的审美追求
  三代政治制度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以礼为旗号,以祭祀祖先为核心,具有浓重的宗教性质和巫史文化。三代的物质文化代表是青铜器,青铜器是所谓的“重器”,铜合金在当时是贵重金属,不是贵族日常用器,是祭祀、宴席才使用的器物。祭司和宴席都是告慰祖先神灵,所以总体精神气势磅礴神秘威严。

  第五讲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
  一、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过程
  美术理论和创作的关系,如同一般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样。美术理论是美术创作实践的反映和总结,并指导创作实践和受创作实践的检验。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产生于长期的封建社会,必然带着封建社会的一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其中绝大部分不但对古代美术创作有过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美术创新仍有借鉴作用。
  中国美术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那是产生了彩绘陶器。继陶器工艺传统延边发展而来的是青铜器,但这两种工艺美术创作的理论,在古代非常少,研究青铜器的工作开始于宋代的欧阳修,这一情况说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特别是工艺美术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落后于创作实践(不受重视的“百工”之事,只使用,不研究,不评论)

  中国美术理论从春秋开始多起来:
  1, 春秋与两汉时期
  这段时气馁的美术理论的共同之处:一是评论者不是专搞美术的,大部分是各立学说的哲学家,这与魏晋时期不同;而是从论文的内容看,本意不在美术,往往用美术做例子说明或比喻其学术观点,当然也有专说美术的,但为数不多。
  价值:提出了一些根本问题,如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即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即怎样反映社会生活的问题等等,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
  孔子:绘事后素 庄子:解衣般礴 王允:《论衡》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期美术理论大发展,是建立在美术创作繁荣的基础上,此外,文学家参与论画,特别是画家论画,对于推动美术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比起诸子是美术的内行,是实践者,所以见解能更深入,具体而又系统。顾恺之、谢赫,姚最都是有突出贡献的人。
  战国的山水画也兴起于这一时期,宗炳王微开辟了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理论的新领域。像“心事造化”、“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以及“气韵生动”为首的六法等理论,不仅影响于古代创作,也影响于今天的中国画创作,而且有些理论的作用超越了美术的范围,成为姐妹艺术的共同精神财富。

  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唐、宋两代的美术成就不同,风貌也各有千秋。北宋理论家郭若虚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吧宋和宋以前的美术做了比较,这比较还是客观的,归纳的观点是:
  宋代有些门类的绘画成就不及唐,有些门类绘画成就超过唐。不及的主要是人物画、牛马画;超过的是花鸟画和山水画。就是说。宋代反映社会生活的绘画还是衰落了。反应自然美的绘画兴乐,随着宋代回话的发展呈现出来的这一特点,反映在美术理论上,就探讨的范围,就争论的内容,以及艺术趣味、审美观个前代都有分歧,特别是文人画的出现、文人论画的出现,使宋代画论有转折性的变化。
  唐宋美术理论专著,对当代或后世影响大的事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荆浩《笔法记》郭熙的《林泉高致集》。另外一些文学家、书法家、比如沈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特别是苏黄米三人的艺术审美趣味,对元明清的文人画影响很大。(简介《》)
  4, 元代
  中国绘画发展到元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题材内容看,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骤然衰落,代之而兴的是描写自然美的山水画、花鸟画。从艺术表现看。元人作品以韵胜,以笔墨胜。元画的变化,是文人画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表现,考察元代绘画理论,处处可见从宋代文人画继承下来的审美趣味,并在其基础上有自己的贡献。
  著名的有赵孟頫fu、钱选、倪瓒zan等。
  5,明清

浅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1000字)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

  1、工艺美术:造型艺术之一,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从材料上可分为陶瓷、玉石、金属、漆木、牙角、丝毛棉织物等。它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是生活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工艺美术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
  2、按照所服务的对象来分类:

  ——宫廷工艺美术——文人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等。

  按照用途分类:

  ——生活日用(实用)工艺美术品。如陶瓷、花布、家具、漆器等。

  ——装饰欣赏(陈设)工艺美术品。如牙雕、玉器、景泰蓝、缂丝等。

  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 还具有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民族性、手工性等相关特征。

  3、彩陶是指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彩陶,故称这个时期的文化为仰韶文化,即彩陶文化。

  彩陶的红色和黑色纹样装饰来自赤铁矿和锰化物颜料。先民用手捏或者泥条盘出造型,用木片、卵石等工具将表面打磨光滑,再画上装饰图案,入窑烧成。彩陶工艺体现出先民的伟大创造力。

  4、原始社会的制陶技术是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下列几种方法:

  泥条盘筑法

  涅制法

  轮制法(选土-拌泥-发酵-塑形-装饰-晾干-焙烧)

  5、彩陶分类

  (1)、仰韶文化半坡型:分布在渭河流域,陕西西安以东,到甘肃天水、平凉地区。卷唇圜底盆最典型,还有小口尖底瓶、船型壶等多种造型。装饰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瓣形纹等。鱼形纹、人面纹最具代表性。很少用曲线。

  (2)、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壁体较少用白色陶衣。多是直接施黑色彩绘。鸟纹应用更多。直线和曲线结合,纹饰黑白双关。

  (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造型以小口的壶、罐居多。装饰内容丰富。以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曲线和直线结合。技法熟练,装饰丰满,流畅,内彩,点和螺旋纹大量运用。

  (4)、马家窑文化半山型:装饰有两种,(1)用漩涡纹组成装饰;(2)用葫芦形做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分数各单位。曲线为主,锯齿纹流行,彩绘黑红相间,节奏感强。一改以前黑色为主的局面,大量运用红色彩绘。风格富丽、精巧。

  (5)、马家窑文化马厂型:装饰有直线、折线纹、回纹、网纹。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

  6、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黑陶文化,因为1928年最先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故称“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Black pottery)。黑陶采取轮制法。器型浑圆工整、厚薄均匀。封窑技术使窑温增强,提高了器物的硬度,并产生灰色和黑色陶器。黑陶具有下列特点:

  黑:乌黑的色彩;

  薄:薄如蛋壳;最薄处不足1毫米。又称“蛋壳陶”

  光:器表光亮;

  纽:具有器耳或者盖纽。

  7、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也是工艺造物的萌芽时期。工艺美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具有如下特点:1、就地取材;2、工具的创造日趋美观、实用;3、装饰纹仰具有浓郁的宗教意义、几何化、图腾化、抽象化;4、装饰趋向于形式美感;5、技术成为工艺美术发展的主导因素。

  8、“青铜”是指自然铜(红铜)与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颜色灰青,故名青铜。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前2000年前左右开始,典型特征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各种器物,时间长达1500余年。商晚期与西周早期最为高峰,春秋晚期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器逐步衰退。

  9、失蜡法,用蜡作原料制模。外包泥浆、用火烤干即可。此种方法能生产和设计复杂的容器。

  10、司母戊大鼎,高133cm,长110cm,宽78cm,重875公斤。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造型雄浑大气、厚重、庄严,四柱足粗壮有力,长方形鼎腹周正雄伟、两耳挺拔,显得十分威严。司母戊大鼎以夔纹和饕餮纹为主,腹外为装饰带,铸造时需要一百人操作,用七八十个坩埚(炼铜器,12.5公斤)

  11、春秋晚期鲁国的工匠总结当时的手工艺技术,写成《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朴素的工艺观。

  12、三代时期的青铜酒器五爵指的是:爵、斝、角、觚、觯

  13、金银错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工艺方法是在青铜器的表面依照图案纹样凿刻出浅槽,然后再嵌入金垠丝,经过锤打后磨平,这种装饰方法使青铜器呈现出华贵绚丽的效果,宗教气息较少,世俗气息更加浓郁。

  14、三代时期的青铜器装饰以饕餮、夔纹为主,具有狞厉之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是我国古代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15、汉代灯具特点:

  (1)功能合理(尺度适宜、消烟除尘、挡风调光)

  (2)结构科学

  (3)造型生动、灵巧生动,优美活泼

  (4)装饰华丽、纹样丰富,色彩灿烂。

  例子: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与朱雀灯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长信宫灯通高48cm,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跪于地,头梳发髻,上戴头巾,上身下直,左手持灯座的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向下的灯罩,像喇叭一样,体内是空心,起消烟作用,灯盘内有槽,槽内有屏板形成灯罩,可以转动,开合调节照射的方向与亮度,还可以挡风。科学性、艺术性完美统一。

  16、铜镜使人们关注自身的美。山字纹是战国时期铜镜的代表性装饰。规矩镜也称为“ TLV镜”,流行于王莽时期,常装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案。

  17、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叫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具有代表性的如汉代的四神纹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8、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形成南青北白的特点。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硬而单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19、唐三彩: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的粘土作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作为着色剂进行上釉,再经过800℃温度的烧制,在器表上形成色彩斑斓的釉色装饰,十分绚丽。唐三彩的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彩色斑斓。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20、夹苎:(苎指苎麻纤维织的布)夹苎是用漆直接造型的的工艺方式,从木胎-脱胎,标志工艺本身的成熟。考古发掘证明发现较早的夹苎漆器是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的夹胎漆奁。

  21、金银平脱:用薄金片或银片做成花纹贴在漆器上,加漆两三层,再研磨平整,显出金银花纹由(又称推光)富丽华美.

  雕漆:以前在木胎上雕刻再上漆,到唐代后,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剔红)当时刀法快,古拙,不如后来纤细圆滑。

  22、戗金银:宋代新创的,用特制的工具在漆面雕刻花纹,在刻纹中上漆后,再填以金粉源于战国的针刻。填金的是戗金,填银的称为戗银。

  23、中国青铜艺术之后,漆器工艺发展逐渐兴盛,取得伟大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夹纻甚为流行;元代是我国雕漆发展的高峰时期,14世纪中叶,浙江嘉兴出现两位著名的巨匠 张成、杨茂;明代还出现我国古代第一部漆艺专著《髹饰录》,是由安徽新安著名的漆艺家黄成写的。清代时期形成了几个制漆中心,各具特色。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州的脱胎。

  24、渎山大玉海:墨玉酒瓮 杂色墨玉 高70厘米,宽135厘米,182厘米,重约3500公斤。可容纳酒30石,造型气势磅礴。内刻乾隆作的三首七言诗及注释.开始造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已经700多年。初置琼华岛广寒殿中,后流落到紫禁城西华门外真武庙内,道人用以菜瓮。乾隆时“合以一千金换取,置承光殿中”(北海团城)浮雕装饰极为生动,设计巧妙,“变瑕为瑜”。

  25、素纱禅衣:1972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即长沙国丞相,完整的织物品和服饰达100多件。有两件轻薄透明的素纱禅衣,是我国目前仅见的最轻薄的丝织品。素纱禅衣,长128cm,袖长190cm,无色纱。这件禅衣是用作罩衫,穿锦衣外面的。古代妇女的衣服轻细,往往外罩一件禅衣,华丽高贵。其仅重49克,不足一两,如果除去领和袖口较厚重的边缘,重量仅半两多一点。

  26、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唐代之前,多为实用以及装饰用,宋代趋向于观赏性,讲究绘画性的传神意境表现。清代形成许多地方刺绣。著名的有: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

  27、年画是民间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明清以来的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

  28、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各大窑系在陶瓷品种上各具特色。如定窑的白瓷;哥窑的开片;钧窑的窑变。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质朴豪放;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窑主要生产黑釉瓷器。

  29、明式家具:(1)明式家具是明代到清代早期以花梨木、紫檀、红木、铁力木等高贵材料设计制作的优质家具。(2)明式家具采用榫卯结构,造型简洁,庄重质朴,线条优美;(3)不事雕琢,装饰洗练,注意自然纹理和材质美感;(4)工艺精巧,比例适度,典雅大方。明式家具式我国古典家具的杰出代表,对于现代家具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

  30、陵阳公样:指唐代时期著名的织锦纹样。由窦师伦设计,因为他被封为陵阳公,故名。纹样章彩奇丽,常以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祥鸟瑞兽、仙花瑞草为题材,图案采取对称形式,取意和睦吉祥,艺术效果很好。

  31、宝相花:是唐代流行的织锦花卉纹样,在其他工艺美术中也用作装饰。基本构成多是以牡丹、荷花、菊花为主题,再配上规则排列的联珠,造型丰满,层次繁密,以推晕法表现鲜艳的色彩,装饰性强,富丽堂皇,含有宝相,艺术价值高。

  32、纳失失:指古代加金织物。又称织金锦。一般有片金和捻金两种。约始于战国,元代时期极为盛行,为统治者独享的织物。也叫“纳克实”、“纳石失”、“纳失思”等。

  缂丝:我国传统工艺之一,新疆楼兰曾出土汉代缂丝,也称刻丝,克丝。现在仅苏州有制造。

  33、云锦:明清时为官廷织物,用于服饰、赏赐,富贵华丽绚烂如云霞(南京生产)。有妆花,库锦,库缎等。

  我国陶艺发展到明代进入彩绘的世界。明代以前,陶瓷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白瓷发展快,为陶瓷装饰与审美开拓了新的天地。景德镇成为全国陶瓷中心。江苏宜兴被称为陶都,生产紫砂陶器。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题款。

  34、斗彩(逗彩):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即先用青花料描出轮廓,上釉烧成青花之后,再在釉上彩绘,填入五色,色彩艳丽,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结合。各种色彩争奇斗艳,故名“斗彩”,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对象。成化时期斗彩以酒杯著名。成化鸡缸杯,以装饰鸡纹为最,成化彩绘多为平涂,故称“成窑一件衣”,风格秀丽清雅。

  35、五彩:是成化斗彩之后的又一新品种,以明代嘉庆、万历时期较突出,清代康熙时也有很大发展。是斗彩的再发展,青花颜色的地位较斗彩弱,或成众色之一。红、黄、绿、褐、紫等为主。

  36、清代粉彩:创于康熙时,流行于雍正时期。颜料中加玻璃白(砷)使颜色烧成后软化,柔和,淡雅。故又称软彩。格调文雅,深受宫廷喜爱。以绘画题材为装饰,艺术价值很高。

  37、珐琅彩:即古月轩瓷器,康、雍、乾三代时名贵用器,内廷赏玩,在瓷胎上用进口的珐琅料绘制花纹,入窑烧成,又称为“瓷胎画珐琅”。受明代“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影响而发展的。创于康熙年间。乾隆时期最流行。做工考究,装饰细致繁缛、华丽。

求《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论文》相关资料~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题论文 中国金属工艺之古今变迁 ——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 正文: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参考《天公开物》) 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金银饰品等等。 中国金属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亦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我认为中国金属工艺在从古至今的岁月变迁中,是处在半消亡半沿袭状态的下的。这相对于其他中国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情况看来,是趋于一个悲哀而并不绝望的状态,一种发展的涌动的状态。 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 纯科技带领的金属工艺的大量浮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有关金属工艺的商机出现,商机出现会带动这个种工艺的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工艺本身的种类变化。达到我们以前通过手工艺无法达到的目的。古时候,我们祖先基本只用金属制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装饰物和居室装饰物。如今,金属工艺大到被用做建凿高楼大厦,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科学仪器。电器需要它,店面装饰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转楼梯需要它…… 中国古代人就对冶金技术很是着迷,他们迷恋于发现金属工艺能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物体所带来的装饰性。但是,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成就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并未为世界乃至包括中国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国的青铜器早已举世闻名,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仍被视作是难解之谜。中国的古人更乐忠于金属工艺的装饰。就拿中国女子的发簪做例子,中过古代女子的发簪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头发里做装饰便可,它更重视其装饰效果,如明代,凤金簪zan;宋代,金钗 chai,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唐代 四蝶银步摇;宋代,银栉 zhi,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等等。而如今,我们生活中的金属工艺更简洁,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属的两瓣式发夹,简洁大方从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弹簧式的发夹;圈套丁字形发夹等等; 除了在这些金属工艺的使用方面以外,我们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属工艺被我们所创作和设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喜欢使用金属做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欧家具设计IKEA,也喜欢利用金属工艺做一些金属家具,如,床。在中国我们个大美术院校也力在培养大量的金属工艺沿袭者。并且还有专门的当代金属艺术作品展览。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艺美术系于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举行了金属艺术展。在他们学院,金属艺术专业随着他们美术学院特艺系的建立,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这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他们的作品,这些金属艺术作品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参考《现代艺术设计丛书》——《金工艺术》) 在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号,去看了”铁哥们”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艺术家,将一些平时看似废弃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戏拿大刀的角,还有欧洲的骑士,小恐龙,门口的彩色铁皮风铃罐头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动,并且将废铜烂铁变废为宝,这个是具有很好的环保理念的创举,在日益耗尽的资源面前,艺术应该作为一种先发至人的东西存在,来以它的形式,广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人们。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环保上多作考虑。金属并不应该无限制的制造,这样的话总有一样会耗尽所有,所以还当反复使用。这一点“铁哥们”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将一堆废气金属变为了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我还重点去采访,并且接触了我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饰艺术的女艺术家,郭新老师和她的双城手工艺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师拥有美国印第安大学文学硕士与艺术硕士学位。她用金属工艺做“艺术首饰”,以艺术首饰作为艺术创作的形式。”艺术首饰”(art jewelry)是目前首饰设计的最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直根于现代艺术。她教导学员设计首饰造型一定要有创造性,创作出艺术性个性化的东西来。艺术首饰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表现,不受限制,而金属正是艺术首饰中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一种。她说,金属工艺在中国传统中已近流失。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发展的科技并没有使手工艺术消亡。在西方的许多美术学院里都设有金工艺术课程。许多金工艺术课程是和首饰作为同一个专业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锻造的茶壶要花近两个月的时间敲打出来。在现代手工艺术运动中,手工锻造的餐具、器皿是现代设计理念加上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组合。(参考《郭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 科技引领的金属工艺手段,可以说是“加工型”的金属工艺,这需要我们通过大脑和手工艺实践,所谓的“创意型” 相互的结合,并且是后着影响牵引前者发展。那么随着人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金属工艺从古至今会越走越好。并且创造出更灿烂的金属创作的未来。

中国先秦时期青铜器的艺术特色分析!!!!

  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因是青灰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以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丽,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

  我国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别具艺术特色,历来是中外收藏家注意搜藏的珍品。由于青铜礼器的造型最为多样,也最能体现青铜器的艺术特色,所以千百年来收藏家都重视鼎、彝、钟、簋、尊、爵、卣、豆等礼器方面的传统收藏,尤其是带铭文的礼器,更是追逐搜寻的重点。本来青铜礼器的传世量就不多,而需求者有增无减,所以青铜器历来价格昂贵,尤其是珍稀精品,只有王宫贵族和巨富商贾才玩得起。

  中国青铜器有如下特点:一、历史年代久远,都说是三代青铜器,其实最主要的是指商中晚期到西周中期以前的,这个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顶峰。二、青铜器将中国原创造型纹饰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数量少,因为当时青铜器都是王宫贵族所使用的,在当时也非常珍贵。四、由于绝大多数青铜器都是在地下埋藏,受地下腐蚀和墓葬塌陷,致使青铜器破损。完好无损的只占出土青铜器的百分之十左右。

上一篇:青铜器论文结尾参考文献

下一篇:创业与风险投资选修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