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新课改论文体音美

发布时间:2023-12-10 11:14

关于新课改论文体音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音、体、美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体、美的兴趣和爱好。音、体、美课应充分发挥音、体、美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运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聆听优美的旋律和适当引入流行音、体、美。
一、以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体、美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1、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和判断,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即反映所讲授的内容)。教学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离不开知识性这一原则。只有饱含知识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因此它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表达更要准确,如果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讲话语法不规范,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
所谓简练,就是在教学中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增强知识传授的透明度。由于教材内容繁多,教师不能被点滴零碎的知识牵着鼻子走,这也讲,那也抓,而要讲其所当讲,讲在点子上,紧扣教学目的,抓点带面。
2、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体、美需要和谐。音、体、美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体、美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体、美,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
3、幽默风趣
有人把幽默比作教学语言中的盐,它可以吊出语言中的百味,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
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当然,幽默不同于庸俗的说笑,它来自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因此,表现幽默和风趣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
4、情深意切
音、体、美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领神会。教师如果向学生发出各种教学信息时,情感不是诚挚深沉,而是麻木不仁,那么就很难激活学生审美心理感受中的情感功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善于捕捉适当的教育时机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有注入情深意切的教学语言,才能象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颤动和共鸣,拨动学生微妙的音、体、美审美情思,使其对音、体、美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以运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比较单一,传统的教法已不能使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不够活跃,学习的兴趣也无法长久培养。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体、美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体、美、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体、美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体、美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体、美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体、美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歌曲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体、美的教学中自由发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体、美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聆听优美的旋律
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朦胧的状态,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常有直观性、表面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
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体、美课堂中更可以让其自主表现。当音、体、美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体、美的教学也便得到深化和升华。
四、适当的引入音乐
课改教师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适当选材,让学生来听一听,唱一唱,画一画,以激发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学生被优美的曲调及歌词的美妙打动了,也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总之,“激发孩子对音、体、美的兴趣,这是把音、体、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兴趣是从实践中不知不觉提高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有了兴趣,那么自然而然会喜欢音、体、美,主动积极的去探索音、体、美的魅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作为体育学科,也必定是要加入改革的大潮中来的。体育课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高级游戏,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的好坏更是对国民体育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如何快乐的进行体育教学,是对当代体育教师的严格考验。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的前提,因此,体育课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体育 兴趣 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学生,根据他们好奇心强、贪玩的心理特点,我们体育教师要制定好教学计划,积极调动参与体育课的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教学工作就已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我认为快乐体育应该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对学生的受益是终身的。教师一般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中的早期影响者,尤其是小学的体育教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处于学习兴致的兴奋期,对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兴趣非常大,而且有很好的可塑性。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受其专业的影响,形成了体育教师的特有的气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很多学生如何看待体育课。体育教师健硕的体格,谈吐的幽默和优秀的组织才能,这一切不仅让体育教师的形象深深的树立在学生心中,而且使学生真实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且对其产生了学习锻炼的愿望,从而引发对体育课的热爱和兴趣。体育教师一定要时刻保持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每一个示范性动作都是全体学生模仿的对象,动作协调、优美、流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就会非常期待,这样就会带上体育课的时候认真的训练,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锻炼,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现出最佳的精神风貌,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魄的训练。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呢?这个是困扰很多体育教师的难题,现在的小学生“调皮”,但是要善于抓住其弱性。以下我介绍下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小学生自尊心也很强,只有不伤及其自尊,才能逐步开展教学工作,否则,这些“调皮”的孩子们可是不会积极配合你工作的。此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不能用过激的言语挖苦学生,尤其是对现在心灵还很脆弱的小学生,只有架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给学生情感上“减负”,让学生们感觉到面前这个高大魁梧的人不仅仅是他们的体育教练,更是他们心灵交流的老师,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只有师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才会是有效的,令人满意的。

二、用巧妙的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情景教学。 如何导入新课也是一直以来教师较为头疼的事,课前几分钟的教学计划很关键,往往一些学生一听上课前几分钟老师枯燥的的讲解,就已经没了什么上课的兴趣了,心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所以开课前一定要用精妙的言语来把学生的好奇心的“胃口”调起来。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采取课前语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情感,我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童语”“童行”去对学生导教导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利用一些动作模仿创设教学情景,把各派的动作通过模仿表现出来,如象形,兔子跳等,学习立定跳远,采用“袋鼠跳”的形式来进行,突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协调用力的动作特点,这样的形式不仅学生们喜欢做,还会传出阵阵的笑声来,营造了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情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我们可以采取多媒体影片播放的形式,图文并茂,分析技术要领,随后进行实际训练,亲自感受技术要点,增强学习效果。

三、实现角色转变,废除一言堂,体验运动乐趣。新课改要求下,一言堂已经不在适合当今的教育教学,“群言堂”才是提倡的教学模式。变主讲为主导,体育是一门体验式学科,必须是要求学生亲自来实际操作的,让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迸发出对体育的热情,也体现出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也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爱学,建立起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体育应该倡导体验式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享受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我们可以进行分组训练,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比赛,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技中感受成功与失败,另一方面也在激烈的比赛中锻炼了身体,学到了教学计划中的体育技能,一举两得,师生之间的情感也会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学习交流,自我评价。俗话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要把每次的学习心得拿出来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发现自己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学习他人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学后的交流过程是很有效的,很多隐藏的问题都会被发现,以便进行及时的改正。学生的学后自我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让他们自己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探索适应当今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DB/OL]. 2005-8-19.

[2] 《中国学校体育》2006 年第1 期.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要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健康为目的,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如何将体育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使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及本质内涵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以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于掌握。这样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对教材进行认真研究加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同时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也可以把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中,从而形成校园特色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

多年来流行着“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体育课内容陈旧而枯燥”“体育课上自主活动时间少缺乏激情”,还有缺少个性发展、统一僵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等,与学生在社会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满激情色彩的体育形成极大的反差。()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给学生留出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练习项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使学生的练习不再枯燥无味,组织一些小组协作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品尝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

三、转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经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体育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要一味地命令学生怎样去做,而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堂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民主。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传统体育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较大损害,而新课程则强调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完全成为体育课的主人,这样不仅仅能调动他们去创新、去实践,还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体育课的甘甜,使其终身受益,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师生共同融入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高效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我认为体育教学是双向双边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学生们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只有师生融入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游戏,才会带动课堂气氛,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

五、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很多教师始终认为学生只是“学”的主体,而自己则是“教”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要主动接近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善于转变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反思,大胆创新,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心、社会适应和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利锋,阮利民.对体育创新教育课程方案的几点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2]陈海玲.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一些探索[J].考试周刊,2009(29).

如何提高音美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音美课堂效率
音 、 美结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当看到这个论文题目时大多数同仁会问,音乐、美术是两种不同课程。 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音乐 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 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 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

, 能够净化学生的心 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 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 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 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 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 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 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 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 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 程的内容更充实。 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 意义呢? 一 、 音 、 美结合, 更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美结合 , 更能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激发 学生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 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 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 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 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 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

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 想象, 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 享受美感, 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 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 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美丽的昆虫》这一课。刚上课我先 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 flash 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 就上来了。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好朋友》,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 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 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美结合, 培养学生 学生丰富的情感 二 、 音 、 美结合 , 培养 学生 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 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 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 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 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 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 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 美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三 、 音 、 美结合 , 培养 学生的创新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 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 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 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 如在教学《丰收之歌》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 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 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 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

样的农民收获金秋的忙碌场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 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美结合, 培养学生 观察、 学生观察 四 、 音 、 美结合 , 培养 学生 观察 、 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 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如《神鸟变树》 在讲鸟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鸟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老师讲,学生很 难理解。在教室里,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或播放录音带,使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 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你就会在学生 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鸟舞姿优美,充满了儿童的创意。这样的 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鸟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 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 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 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应当让美术课堂,充满音乐,让 音乐歌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达到美术教学的高效率。

上一篇:中国大学生论文网站官方

下一篇:去哪里查重论文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