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产业园区建筑设计论文_产业园区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3:42

产业园区建筑设计论文

干货来了!本人研究僧一枚,最近写的论文就是关于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的。虽然我有点纸上谈兵,但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关注,各地产业园在招商之前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进行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如果没有先做好定位规划,就会导致后期管理混乱、发展缓慢等问题。想要找准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也不难,首先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利用为前提,进行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其次大多数产业园区要依靠产业聚集度、地理位置、交通等几方面的区位优势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定位,然后也可以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最后还需要调整产业机构,提档升级,以便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在论文中也做了一些案例调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盛裕了,他们为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定位进行考察分析,还和现代集团在海南合作了好多可持续设计咨询项目,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啦,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哦~

创意产业时代的设计管理 论文?

摘要: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最大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成为各国积极思考的产业策略模式。在这种趋势下,以高创意附加价值、结合创意、文化、艺术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日渐成为中国选定发展或已颇具规模的新产业形态。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措施? 1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强调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 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特殊的内涵。? 1.1 文化需求性?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着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 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单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 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 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 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 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单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 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 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 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上海世博会设计论文

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作用探析
摘要: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对上海创意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探讨世博会对创意产业的集
聚和拉动效应、对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作用、对创意产业依托科技的刺激、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对推进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五大方面的作用,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上海举办世博会和创新型城市的
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软实力提升的角度,构建上海创意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图景。
关键词:世博会;创意产业;创意人才;产业融合
0引言
自1851年诞生以来,走过156年风雨的世界博览会
被誉为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
上海世博会将是综合类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
举行,将对上海城市功能再造、产业结构升级、国际形象的
塑造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世博会
的本质就是向世人展示世博会主办国和主办城市非同寻
常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同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
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支持,一个发达、繁荣的创意产业对于
办好世博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此,在积极为世博会
作好充分准备的同时,应及时研究如何通过打“创意世博”
牌,利用“世博效应”强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
渗透与融合,推进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
1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的集聚和拉动效

上海的创意产业聚集区经过了一个从自发聚集到政
府引导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一些从事
艺术、设计的创意者们已开始自发地聚集到莫干山路、泰
康路、昌平路、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从事创意活动〔1〕。
上海市经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
的经验,结合上海特色,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共4批、75家创意产业聚
集区挂牌成立,形成了可观的规模〔2〕。
从现在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的3年间,上海创意产
业聚集区应以国际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区为参照,加快国际
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的发展步伐,集中力量加快建
设,以与文化相关的创意设计(网络媒体、时尚艺术、影视
制作、动漫艺术)、与消费相关的创意设计(时尚消费设计、
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传统相关的创意设计(工艺美术
品制作)和创意教育培训为重点,不断完善园区的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意企业,积极抢占世界
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把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建
成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带动我国创意产业发
展的辐射源。
(1)打造“龙头”,发挥典范作用。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
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把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成服务于包括:网络游
戏的创意、设计、制作,高科技影视后期设计、制作,多媒体
软硬件研发和制作,产品工业造型设计以及动漫业等行业
的投资、中介、展示、交易平台。以此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和
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运作平台,力争成为上海面向世界推
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
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等高校的
入驻,不仅使张江和基地的产学研体系更为完善,也源源
不断地把文化创意元素注入基地,为提升基地科技创意水
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2)聚集区联动发展。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以
外的其它聚集区可根据各自现有的基础条件、产业特点及
发展趋势,与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优势互补、联动
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打造“创作型创意园区”、
“消费性创意园区”和兼具两种园区的综合性园区。(3)强化聚集区的主体功能。机制创新、创意转化、孵
化创业、对外辐射四大主体功能的发展是聚集区管理工作
的重要考验。加强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介服务
体系,提高创业服务水平。规范风险投资机制,拓宽创意企
业的融资渠道,利用“世博效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特别注重引进重量级跨国创意企业。积极吸纳海外留
学人员进园区创业。加快培育中小型创意企业,提高创意
企业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和服
务。
(4)加强产业辐射区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张江文化科
技创意产业基地、天山软件园、时尚产业园以及静安现代
产业园等75个创意聚集区的建设。要在保持各功能目标
和特色的基础上,使这些区域成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直
接辐射区,进而强化上海创意产业基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及全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功能与力度,实现创意聚集
区产业规模化扩散和技术创新的梯度转移。
2优化上海市及周边创意产业空间布局
就上海市来看,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在中心区(指外环
线以内)和郊区的贫富悬殊现象非常明显。郊区与中心区
创意企业的比例约为1∶5。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是
外环线以内最重要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围绕着上海市中心
区及老工厂区所分布的创意产业占上海市中心区创意产
业的75%以上〔3〕。与中心区不同,上海市郊区的创意企业
则主要集中在张江开发区和旅游景区(朱家角尚都里)内。
长江三角洲地区来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一
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形成南京、苏锡常、上海、杭州“Z”
型创意产业密集带。
上海市创意产业在中心区与郊区的分布现状,以及长
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是由智力资源分布特
征所决定的。但从长远来看,创意产业布局除了考虑智力
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活环境。从上海市
和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可
以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合理配置资源,优
化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上海市中心
区与郊区,上海市与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
上海市除了加快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外,在未来聚
集区建设上,应主要考虑在郊区的一些园区内适当引进创
意项目,使创意设计成果能迅速运用于园区内的其它工业
产品中。这是上海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合理空间布局的
关键。从整个长三角地区布局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各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不够。目前
我国有国家级动漫基地20家,其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1
家。常州国家动画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蒋献国认为:“三省市
都有投入,资源浪费是肯定的。”而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尚未
建立起来,各地发展还不平衡。因此迫切需要各地创意产
业园区的互补协调发展,以及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4〕。
上海市创意产业在中心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及长三
角地区区域创意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受智力因素与体
制因素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这种布局具有
不合理性。2010年世博在上海举行,由于其规模之巨大、
持续时间之长久,各种项目与展示活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全部安排在上海。因此,应从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协调
发展的角度出发,借世博会举办契机,适当考虑在郊区及
上海周边城市安排一定的世博项目,并采取相应优惠措
施,吸引智力资源流向这些地区,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智
力资源增强这些地区对创意企业的吸引力,最终实现创意
产业的均衡布局。
3提高上海创意产业依托的科技水平和支
撑力
(1)上海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着雄厚
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作为产业升级突破点的创
意产业,应该广泛地吸收当前取得的技术进步,用以提高
自身的生产工艺和效率。以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
地为例,该基地以浦东软件园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水平、
多样的艺术形式、健康的文化内容、现代的产业功能为发
展主线,重点建设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意
产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
能。创意产业想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新优势,第一要进一
步加强科技原创项目的立项,每一个科技原创项目都可能
成为一个创意企业的起点,同时这些原创项目所带来的原
材料、生产工艺、设计理念等方面的革新都会成为创意产
业发展所能汲取的养料。其次要力争构建一批具有世界级
水准的研究机构。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创意产业
所能、所需的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设立支持基金予
以奖励。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创意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
设,着力推进创意信息公共服务网、国际技术标准库和科
技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加强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2)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构筑产业竞争优势。增强
科技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带动力。首先,上海应借举办助
2010年世博会的机会,实现自身并带动长三角地区积极
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构筑产业竞争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
转化。其次,选取若干基础较好、形成一定影响力、创意资
源相对集中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加强条块合作。通过建设
专业化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发挥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导向功
能,优化创意创业环境等途径,推动创意型企业的成长和
聚集。重点开发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加
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再次,探索应用技
术、创意技术研究新机制,提升创意技术能级。积极探索组
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支持为辅助,以高校和科研机构
为支撑,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组织主体和决策主体的创意
技术资源中心。此外,扶持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发展,促进
知识服务业的繁荣,并保护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5〕。
(3)着眼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
高科技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首先,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观。上海世博局提出的“创意世博”的理念,并设立世
博会科技专项,开展生态建筑、城市安全计划、都市噪音控
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为“创意世博”的理念提供科技支
撑。其次,通过将世博会打造成“生活艺术”与“商业消费”
的媒介,藉由艺术为商业运作提升品味,并透过消费来改
善生活质量。此外,通过打造“创意世博”的过程,加强公众
的“国民鉴赏力”提升与“青少年创意力”开发,改造社会文
化土壤,这样既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化
素质,同样会建立起市场利基并扩大市场规模〔6〕。
4通过世博会吸引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世博会的本质就是向世人展示世博会主办国和主办
城市非同寻常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这两者的展示都需
要创意的支撑,创意又是通过专业人才提出和实现的。世
博会的举办既能给予创意人才实战的综合平台,又能为举
办国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与以往大多
数世界博览会承办国家相比,我国人才问题仍非常突出。
存在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欠佳以及人才机制问
题。
4.1所需人才特征
(1)知识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博览会必然要
展现时代的特征,应用时代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出更深
刻的发展思想,这些无不需要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新人才。
而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诞生的新兴产业,更是打上
了深深的烙印,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也必然是知识型人才。
(2)学干相长。两者都需要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人
才,同时,更要拥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成长。他们需要掌
握足够的原理性知识,又能根据人文环境、面对受众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世博会是他们充实自身、砥砺本领、展示才
能的极好平台。
(3)阶段性流动。“博览会不是一个永久性事业”,因此,
它所需要的人才也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特征。上海世博会从
申办成功至正式闭幕将历时8年,展期预计6个月。世博
会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世博岗位、职位的相对阶段性。创
意人才也需要广泛接触各种文化、开拓新市场,这些也决
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一个城市,而是要阶段性的流
动〔7〕。
(4)国际性视野。世博会是人类各个领域最新成果的
全球性展示平台,它集多国家、多语言、多文化、多种族及
多领域于一体,必然要求其人才素质的开放性、国际化。创
意产业不论是开拓国际市场,还是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创
意人才思维的碰撞而产生新的创意火花,都需要从事这些
工作的人们具有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4.2解决之道
就上海市而言,根据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的需求和
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与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上海市未来几年应以实施人才战略为主线、以举办世博会
为契机、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中心、以人才结构调整
为重点、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动
力,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时把上海建成全国重要的创意
人才资源高地,初步实现创意人才分布的高密度、创意人
才素质的高水准、创意人才流动的高活力、创意人才产出
的高效率。
(1)引进创意人才。在充分用好现有创意人才资源的
基础上,针对我国人才资源主要存在的结构问题,鼓励人
才的合理流动。可以向北京学习,优先为世博会和创意产
业所需人才落户。要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创
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创意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程度,
确定海外人才引进的重点,对人才的专业、层次以及流量、
流速和流向进行调控。
(2)加大培养力度。对已有创意相关专业的学校加大
倾斜力度,参照国外同类院校的培养方案,结合上海的具
体实际培养所需要的创意人才。将上海世博局、上海市创
意产业中心和其它政府部门分散的扶持基金、赛事活动整
合到一起,发挥更大的吸引、推动作用。
5推进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融

世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在此背景下,上海承办世博
会,客观上有利于加快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世博会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世纪工程”的举办,必
将带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
一大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意的带动。通过推进创意产业向传
统产业和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将有利于创意产业的发
展,有利于增强整体产业竞争优势。
5.1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世博会的举办将从5个方面推动上海产业的发展,其
途径是:
(1)强化上海作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会展中心的地
位。世博会的举办将从3个方面推动上海会展产业的发
展:一是有利于规范上海会展市场,使之走上统一、有序、
规范的道路;二是有利于营造产业的品牌,提高上海会展
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三是有利于改变会展主题雷同、会
展规模过小、会展内容失真的状况。
(2)强化上海服务功能的地位,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
核心内容的第三产业发展。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
求,涵盖了金融、保险、通讯、安全、海关、边检、交通、旅馆、
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诸多内容,其服务对象涉及到全
球100余个国家和国内几十个省市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者。
不同内容的服务项目、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必然锤炼不
同的服务技能,诸如接待能力、管理素质、服务品种、语种
水平等。这对于提升第三产业层次、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是一种巨大的促进。
(3)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
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
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
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
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
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
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
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
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
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障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
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次重大
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强化上海旅游功能地位,推动旅游产业的空前发
展。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存量跨越了千年时空,
其文化的沉淀极其丰厚。但由于3个原因其潜力尚未能充
分发挥:一是存量资源开发程度不力,尤其是系统开发更
是乏力,缺乏总体规划、部署和投入;二是长三角地区旅游
平台尚未完全构建,旅游资源共享程度不够;三是上海的
知名度虽在不断提高,但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在世博会
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旅游大格局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旅
游资源共享、旅游产品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共同繁荣的局
面正在形成。
(5)强化上海生态功能地位,推动环保、节能产业的发
展。上海世博会主题的设定,应对了时代的需求,应对了可
持续发展战略,也应对了上海2015年建成生态型城市的
目标定位。因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和强大的感召力。为确立这一主题,上海的生态功能地位
必然得到强化,其途径有三:一是优化产业体系,逐步淘汰
耗用资源多、污染程度大的产业;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
生产性投资与生活性投资比例的对称性,加大对环境保护
的投入力度;三是优化资源利用结构,降低资源线形利用
模式的比重,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比重,实现原材料
和能源的梯级利用,推动节能型、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5.2产业升级视角下的创意产业
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传统第
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界限趋于模糊,产业融合成为产业
发展的新趋势,一些新兴产业很难套用原有的产业分类体
系,不少学者也在探索“四次产业分类”、“五次产业分类”
等。显然,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可以简单地在传
统产业体系中“对号入座”,它是一群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
贡献上特性相符,具有相同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潜
力,并受到政府的额外重视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它
不仅包容了“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传统产
业,还拓展了“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为运营方
式”的新产业内涵。
世博会推动上海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创意产
业大步发展的好时机。因为在各国不同的定义和范畴界定
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创意产业有3项共通的核心构成元
素:①以创意为产品内容;②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
③知识产权受到保障。可见,创意产业是一个与个人创造
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概念,其根本观念是通过“越
界”促成不同行业、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发展概念。在产业价值链体系中,创意产业是处于上游的
高端产业,可以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8〕。
6结论与建议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世博会的举办必然会对上海的创
意产业发展带来拉动和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及周边地区
创意产业的布局和优化。提高创意产业的科技支撑力量,
吸引创意人才扎根上海,推动上海的产业升级发展和技术
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创意产业发展和不断升级的需
要。上海要抓住世博会的契机,以创意产业为支点,组建支
持产业融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集团,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
渗透中共同发展,催生出新的融合产业,尽快形成相互融
合的新型产业体系。
我们提出促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三点建议如下:
首先,把紧跟世博会需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
来。一是根据世博会参展要求和主题理念,通过发展创意
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的价值结构,在研发设计、品牌建立和
销售流通等环节上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实现“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的转型;二是服务世博会,将城市现有的文化
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新型产品,衍生新兴产业群,促进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把符合世博会内涵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紧密
结合起来。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就是展示新兴经济动力,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
驱动的转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两者殊途同归。创意产
业正好成为链接二者的桥梁。它的逻辑是消费导向,倡导
新需求的挖掘和创造,通过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等各类消
费品的创新和设计,引领时尚潮流,拓展消费空间,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把打造“创意上海”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紧密结
合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
争的主体,创意产业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
力,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
市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起来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创意
城市”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化发展的流行口号,也是许多城
市竞相追求的国际都会品牌。上海要增强国际竞争力,需
要软实力的支撑,需要建设“创意上海”。由于创意产业是
由人、文化和知识产权等软要素推动发展的产业,其迅速
发展可以为上海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
本,是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战略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论文

1 文化创意产业园组织人力方面的保障。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合适的人才,才可以更高效更优质的完成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完成品牌培育的相关工作。

怡安翰威特最佳雇主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拥有领先的雇主品牌,能创造比其他企业高四成的利润增长,员工敬业度高出两成,员工流动率则降低近三成,并能有效节约招聘成本。领英发布的《2015年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也显示,87%的中国招聘负责人认为:除了高薪外,雇主品牌对企业聘请顶尖人才的影响重大。

品牌与人在一个企业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自然也没有了品牌,没有品牌文化,更无从谈起品牌培育。同时,品牌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企业所有人的文化,是企业领导者与所有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正是企业中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中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创造和丰富企业的文化。同时,企业的品牌文化也会反作用于企业中的所有人,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也为每个人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品牌培育的过程中,合适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文仅探讨了LY在品牌培育工作中的相关战略及做法,但品牌培育需要全园所有人的配合。不仅企划部门在品牌培育工作中需要认同并传播品牌文化,在面对商户以及园区每一位消费者时,任何一位员工的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LY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品牌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品牌培育相关的企划部门上有所侧重。

首先,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园区品牌文化,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基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积不大,商户较少,氛围较为轻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权利下放,较为轻松零散的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关注团队建设与员工成长。在工作团队规模和岗位设计上,除与品牌文化最为相关的企划部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外,招商部、物管部等部门也需要做好人员规划工作,为每个商户、每个来LY的消费者带来较好的文化体验。

其次,依据规划,做好人员的招募、甄选和评估工作。为了能够适应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文化,表达出“文化底蕴”的内核,在招募和评估中,应对此做出相应的评判,并选择价值观念及职业目标与LY的品牌价值最为契合的员工。

再次,做好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除相应的工作技能外,必要的文化艺术常识、企业文化及品牌文化的培训也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员工参与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领域,鼓励员工进行互相学习和自我潜能挖掘等方式,用熏陶的方法使员工认识品牌中文化的价值,并主动约束自身,实现品牌愿景。

最后,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对于LY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较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趣的工作、多样化文化活动、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个人能力提升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在报酬,要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员工能够愉悦的完成工作。

2  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服务方面的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品牌是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条件。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服务对于以租金为主要收入的文化园区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众多企业在选择办公地点或店铺地址时,地理位置以及优质服务是重要前提。位于CBD的LY文化创意产业园想要吸引众多步调一致的文化企业及文化艺术店铺、文化类餐厅的加盟,对设施和服务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为了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更好发展,必须做好设施和服务方面的保障工作。

5.2.1 LY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方面的保障。

在一家企业或店铺选择选择营业地址时,除地点的品牌增值、人流量等隐性价值外,设施环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对于文化类企业尤其如此。舒适包容又自由的空间环境,才能吸引企业的长久驻足。在寸土寸金企业高密度增长的CBD园区,低密度、良好的园区环境、LOFT格局都是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其他写字楼的特点。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上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化遗址,是一片自身就有着一定优势的旧厂房。然而,旧的工业化厂区并不能直接作为新的办公室使用,在开放之前SBD对其进行了改造。在保留原貌和记忆的同时,对厂房进行了加固,以及装饰物的增添。而在厂房内部,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增添了互联网、商管系统、办公室改建、卫生设施等先进的管理设施,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园区整体的改建中,SBD没有将所有建筑完全改建成为办公区和商铺区进行租赁,而是完成了作为时尚艺展中心的大面积秀场改建,为园区乃至辐射CBD所有企业提供文化展览、艺术走秀、电影开幕等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

对租住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和店铺来说,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不仅仅是在选择所租赁的办公区域,更是选择了低密度自然的空间环境,幽静的办公氛围,以及需要时的接待、活动场地支持。

5.2.2 LY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方面的保障。

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选择办公场地时,也同时选择了该场地所配套的服务。因而,LY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想在企业中也形成口碑,优质的服务是前提。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物业上的合作商是JWL置业,是一家有着十几年经验,服务众多高档别墅、高级公寓、办公及商业等项目的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JWL置业注重“竭尽所能”的服务理念,并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商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商务形象。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的服务过程中,JLW置业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控制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保障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4*365的第一时间接待、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跟踪回访的品质服务。接下来,JWL置业还会根据不同的商业形式设立专属的管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力争为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商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帮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文化相吻合。因此,LY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应该依据自身较为灵活、弹性的工作环境,以及以项目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文化特点,选择团队型的管理,制定较为弹性化的,以任务和团队为核心的管理制度。LY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三大职能部门--企划部、招商部和服管部为依托,搭配服务型部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由经理统一管理。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依托项目,组成特定团队完成任务。同时,要将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不同岗位职责写入管理制度中,并针对日常工作管理以及活动团队的管理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具体化考核与奖惩制度,一并写入管理制度中。

其次,推行完整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将其下发至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将重要条款做成海报挂在墙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所有员工需在总经理和办公室的组织下,针对管理制度进行学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确保每位员工明确制度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适应新规定。

再次,执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无法执行的制度就是一个空壳,企业必定陷入管理混乱中。在执行过程中,LY创意园区的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并落实到工作中去。在具体任务执行中,每个员工应该遵照管理制度,将制度与工作融合,在工作中体现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切实将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去。在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鼓励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思考,提升企业认同感与工作执行力,并不断创新,做出更好的活动。

最后,做好考核与奖惩工作。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落实,更能公开透明的做好考核和奖惩工作。虽然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自觉执行,但是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员工考核工作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岗位以及参与任务情况,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考核,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服管部等与企业商户接触密切的部门,在考核工作中,也需参考商户的意见,而对于招商部来说,不仅要评估新商户的招商结果,新商户与园区的匹配性也应作为考核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中去。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可给予物质奖励,特别优秀者可进行提拔。而对于连续几次考核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失误者,也需要进行警告、罚款乃至辞退的惩罚措施。

4  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经费方面的保障。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培育以及整个园区的运营来说,投资经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该园区运营的初始时期,建设和改造是需要大量注资的环节,并且,在开始的招商中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运营进入平稳状态后,日常经费主要投入在园区改造、物业服务及人员管理中。但为使园区有一定的知名度,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培育上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公司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的前期改造及初期的运营资金。作为SC集团为数不多的文化符号,SC集团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投入上十分慷慨,同时也注入了优秀的工作人员。SBD作为SC集团的子公司,一定程度上拥有SC集团的客户人脉。因此,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前期,资源比较充足。

在发展过程中,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收入主要是商户的租金及物业费用,小部分收入来源于为企业提供活动场地的租金、服务费以及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费用等。地处CBD中心,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收入比价可观,足以承担目前涉及的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外包物管公司的服务费用、文化活动的承办费用、品牌培育相关的广告公关公司的服务费用等。但作为子公司品牌,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需保证股东SC集团的投资利润,并在决策上受到SC集团的约束,因而,在资金保障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SC集团的首肯。

在调整后的发展方案中,为了达成品牌培育的目标,需在品牌升级、活动推广、网络宣传等工作中增加投入。因此,初始投资不变的情况下,LY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调整计划,增加对品牌培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将现有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品牌培育的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同时,财务部门需要保证现金流的充足合理,对于一些应收款项进行适当账期调整,以保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园区的品牌培育资金并非无回报的投入,在品牌培育有一定效果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人流量有所增加,知名度提升,则会吸引文化企业以及文化类商铺的加盟,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置率会有所下降,租金、物业管理收入增加;同时文化类活动举办时会选择LY文创园的秀场作为活动场地,秀场使用率提升,租金收入提高,总收入自然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流动,形成资金-品牌-资金的良性循环。在此循环的形成过程中,初始的资金投入是基础,也是必要条件。只有在初期保证品牌培育资金的合理使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

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

撰写论文提纲前需要找相似的文章,可以与自己所写主题相关,或者与行业有关的的论文,进行阅读,熟悉行业熟悉主题学习行文框架,了解研究思路。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题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原理等为理论指导,采用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对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首先从研究开发区现状入手,对开发区产业结构与用地布局、开发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环境基础设施状况等进行分析论述,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由此对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判断分析研究。然后对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预见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针对有高新技术产业代表性的汽车产业园区、医药产业园区进行战略环境评价,为继续坚持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保证;最后对开发区的环境承载力作出分析评价。本论文通过对典型实例——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战略环境评价,对以工业用地为主的新开发建设区域,如何控制环境污染,解决环境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开发区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要4-5

前言5-11

第一章 绪论11-24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1.1.1 选题背景11-12

1.1.2 选题意义12-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0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13-15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15-18

1.2.3 战略环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进展18-20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0-21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创新点21-23

1.4.1 技术路线21-22

1.4.2 论文创新点22-23

小结23-24

第二章 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24-37

2.1 开发区规划设计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24-31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24-25

2.1.2 城市规划原理25-26

2.1.3 生态学理论26-28

2.1.4 城市生态系统28-29

2.1.5 循环经济理论29-31

2.2 技术方法31-37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概况与开发现状37-54

3.1 社会经济概况37-39

3.2 开发现状39-42

3.2.1 开发过程回顾39-40

3.2.2 开发现状40

3.2.3 开发区现有产业布局40-42

3.3 主要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42-53

3.3.1 开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42-48

3.3.2 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48-50

3.3.3 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现状评价50-53

小结53-54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54-76

4.1 规划原则及目标54-55

4.1.1 规划依据54

4.1.2 规划原则54

4.1.3 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54-55

4.2 总体规划布局55-61

4.2.1 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55-56

4.2.2 用地布局结构56-57

4.2.3 规划布局57-61

4.3 各专项规划61-66

4.3.1 给水工程规划61-62

4.3.2 排水工程规划62-63

4.3.3 燃气工程规划63

4.3.4 供热工程规划63-64

4.3.5 电力工程规划64-65

4.3.6 通信工程规划65-66

4.4 环境保护规划66-69

4.4.1 环境功能分区规划66-69

4.5 绿地景观规划及分析研究69-75

4.5.1 高新开发区绿地景观建设现状分析70-71

4.5.2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71-73

4.5.3 绿地景观规划生态要素分析研究73-75

4.6 对总体规划方案的初步判断分析75

小结75-76

第五章 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6-98

5.1 开发区选址合理性分析76-81

5.1.1 生产力配置情况分析76-78

5.1.2 新区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78-81

5.2 总体布局与分区的合理性分析81-82

5.2.1 总体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分析81

5.2.2 工业区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81-82

5.3 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82-83

5.3.1 与周边地区的协调性分析82

5.3.2 与水源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82-83

5.3.3 与长春市供热规划协调性分析83

5.4 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83-90

5.4.1 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83

5.4.2 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其合理性分析83-90

5.5 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适宜度分析90-97

5.5.1 生态系统变化分析90-91

5.5.2 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91-92

5.5.3 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2-94

5.5.4 生态满意度评价94-96

5.5.5 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适宜度分析结论96-97

小结97-98

第六章 汽车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98-115

6.1 高新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98-100

6.1.1 汽车产业基本情况98-99

6.1.2 高新开发区汽车产业的经济发展99

6.1.3 高新开发区汽车产业园的土地利用99-100

6.2 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100-106

6.2.1 发展思路及发展原则100-101

6.2.2 发展战略分析101-102

6.2.3 发展任务102-105

6.2.4 发展措施105-106

6.3 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106-113

6.3.1 计算方法的选取106-109

6.3.2 评价指标及标准109-110

6.3.3 各系统可持续性评价110-112

6.3.4 评价结果分析112-113

小结113-115

第七章 医药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115-131

7.1 医药产业园区开发现状115-118

7.1.1 医药产业现状分析115-116

7.1.2 医药产业面临的环境116-118

7.2 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118-120

7.2.1 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方向118-119

7.2.2 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目标119

7.2.3 医药产业园区规划实施措施119-120

7.3 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程序120-125

7.3.1 指标的研究原则122-123

7.3.2 评价指标的选择123-125

7.4 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125-129

7.4.1 方法的选择125

7.4.2 评价指标及标准125-126

7.4.3 各系统可持续性评价126-129

小结129-131

第八章 开发区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131-142

8.1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131-133

8.2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133-141

8.2.1 权重的确定133-137

8.2.2 承载力评价137-141

小结141-142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142-144

9.1 基本结论142-143

9.2 建议143-144

参考文献144-152

主要学术成果152-153

致谢153-154

上一篇:建筑设计论文研究意义_建筑设计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下一篇:民宿公共建筑设计论文_民宿公共建筑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