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构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

发布时间:2016-12-01 14:20


1.时代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通才”与“专才”一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基本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受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所制约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单纯的专才教育的模式向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高等教育主要是依靠大学来实现的,大学是知识传承、创造以及人才造就和科技创新的基地。大学不仅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的重任,而且要在知识传播、创造和全社会科技进步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门教育,即“专才”教育,大学生应该通过大学学习接受专门教育,成为专门人才,但他们同时应该承担起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重任,通过接受大学教育成为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的推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一直是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反映最为活跃的学科,是许多新兴学科生长的温床,它必然密切关注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尤为重要。就目前在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而论,我们认为对人才的培养应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要求:


1)由于我国正面临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是:(1)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呈加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态势;(2)学科仍在继续分化,但更多地是趋于高度综合,在分化和综合中不断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向学科;(3)是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就需要不同类学科的协同发展,在互相整合的过程中相互推进。在科学技术在发展和整合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职业和行业,需要大量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且又具有较强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就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熟知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高素质人才。


2)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用人体制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逐步向自主择业制度过渡,用人单位要选拔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近年来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学有所长,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这说明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亟需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专业性,在过去的用人体制、经济和科技发展较为缓慢的年代,他们能在某一专业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单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是能满足当时的工作需要的。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快速増长,当前的行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技术界限出现了综合、交叉和相融的趋势,任何人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是难以胜任现实工作需要的。此外,随着全球通讯和交通的日益便利使得世界经济活动日益活跃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沟通和交往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获得人们的普遍尊重与认可,促进经济活动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很强专业知识,而且是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3)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然科学的不断革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大大高于以往的水平。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和科技趋于全球化,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宽厚的知识基础,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构成知识经济时代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素质。知识经济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应当得到充分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也日趋人性化。最为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将实现同生共荣、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优良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和不断开发智力潜能推动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智能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仅仅依靠专才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4)电气工程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行业管理向高效益、市场化发展,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熟知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2.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素质教育既没有否定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它是在传统通才教育的基础上的新发展,不仅要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有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从事社会工作,适应当代不断变化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变革;同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塑造完整人格特征和丰富个性特征的人才,突出人的各种能力和协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通才,那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事实上也不可能。素质教育认为:高等教育不应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终结,而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征是:


1)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精通一门学科专业知识,而且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知识面相当广博;其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涉猎各类学科,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具有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  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培养大量的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具有学习、储备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具有不断开拓前进、对创造知识的能力,能不断地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且这种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有善于学习的能力,相当扎实的专业能力,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这种三位一体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代社会的中坚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主流。同时,当代通才教育要求克服专才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导向上的几个典型的缺陷:(1)克服其过重的知识传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克服过窄的专业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3)克服其过弱的文化陶冶,提倡发展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4)克服过重的功利导向,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5)克服其过强的共性制约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统一和整合。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框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我们认为:本科生的培养范围应更加拓宽,不仅要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特色,应具备“强弱电”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应当具备较广的人文、社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要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系统深入的强电知识和较系统全面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微电子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要全面更新教学内容,要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动态,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基本、最完整同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框架。所谓“最基础”,就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把握电气工程的技术脉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专业打下扎实基础;所谓“完整、可持续发展”。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兴趣更加系统地、深入地开展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要求出发,其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具备与其他工科类专业相同的自然、社科、外语,管理等基础课之外,还须具备下述的三大知识系列课程:


1)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包括“电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5门课程。


2)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微机系统”、“信息通讯网络概论”、“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检测技术”7门课程。


3)电机与电能系统系列课程


包括“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基础”、“电能系统基础”等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理解专业构建的体系以及对今后的专项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上述三大知识系列课程外,再加上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实验、实习、创新实践,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电气知识体系,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


4.结束语


总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在电气工程领域,我们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理论水平较高能从事科学研究的创造型人才;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能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各个高等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我国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的格局,使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符合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胡敏强,程明,李扬(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96)

上一篇: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成果

下一篇:浅析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