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滨河景观下文脉延续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5-10-08 10:14

引言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是将有序的景观形式组成的王家畈河这个开放空间为背景的景观空间序列,以创造出整个滨河景观上的统一的连接。本方案通过一系列互联的景观场所和空间,表现滨河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景观特质,强调“亲水性、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和人性化”,将河与周围景观完美的结合,体现江南特色的水与景融合的神韵。通过合理的布局使水与景观相互呼应,使滨河环境与水环境统一。

滨河景观之文脉延续

一、项目概况

王家畈河(迎宾大道至南大街段)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迎宾大道以东,世纪大道以南,南大街以西,翁梅路以北,用地面积28550㎡。

二、设计理念

滨河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本质已远远超过了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功能。从整体上讲,滨河边的景观设计应是王家畈河原有结构的一部分,是杭州骨格脉络水系——滨河景观文脉上的延续。本项目的景观设计是将有序的景观形式组成的王家畈河这个开放空间为背景的景观空间序列。以创造出整个滨河景观上的统一的连接。本方案通过一系列互联的景观场所和空间,表现滨河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景观特质,强调“亲水性、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和人性化”,将河于周围景观完美的结合,体现江南特色的水与景融合的神韵。通过合理的布局使水与景观相互呼应,使滨河环境与水环境统一。设计围绕该区域的自然地理,气候,城市环境,经济生活,历史人文等方面展开,全线景观强调“亲水性、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和人性化”概念;创造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的新观念;现代化的景观设计手法与滨河历史脉络的延续,表达历史、现在、未来的传承关系;创造良好的人与水亲近的环境品质。
设计将整个河滨景观概括为“一轴三区”。
一轴:东西向贯穿滨河核心,联系各功能组团和各核心景点,并且结合多种游览设施,形成一条与滨河走势完美结合的极具魅力的滨河轴。
三区:强化滨河两侧景观带的韵律和节奏感,实现滨河改造与城市周边景观的自然过渡和有机融合,突出城市大景观体系的视觉效果与印象。化解中间规划桥分割地块的劣势,打造能够展示余杭特色的展示性、景观性河道景观,滨河从东往西分别为“畈河新风”、“ 畈河遗韵”、“ 和谐畈河”,三大区段各有其特色。

三、设计应用

畈河新风位于滨河最西侧市政道路交叉路口,设计将余杭的人文特色与王家畈河的滨河景观、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余杭鲜明地域、人文特色的滨河景观,成为展望余杭未来发展特色的窗口,也是该滨河景观区别其他地段河道的本质内涵。滨河主入口通过风水布局、文化内涵、建筑肌理,立体交通、景观材料等来构成合理的联系。畈河新风区主要设计了天际广场(主入口)、新风广场、闻舞修志、采香云经。
天际广场(主入口):以体现余杭未来为主题,在广场形式上设计得比较具有新时代感,立体式抬高观光台,凸现天际这一特点。运用景观门、水池、树池坐椅、花坛、下沉广场营造出新时代氛围,展望未来科技文明。
新风广场:位于天际广场东侧与中心规划桥衔接处,新风广场为休闲商业集散空间,广场内有二个人工生态道,在人们休闲活动时也可以欣赏生态美景,映射出新时代发展同样保持生态可持续。通过建筑的新东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结合滨河衔接的工业以及居住基地打造王家畈河滨河特色休闲广场。
闻舞修志:下沉式设计贴近滨河,中空景墙,休息坐椅,流线型设计赋有运动感,设有健身器材提供给人们运动健身。
采香云经:位于主入口北岸,种植具有养生功能的花草树木,提供休闲疗养,提供森林氧吧、身心疗吧。

和谐畈河区段位于河道规划中心桥的东南岸,以体现当今社会追求和谐发展为主题,以保持原有地貌植物基本不变,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塑造和谐生态的发展新景象。景点有“蝶恋广场”、“亲水木走廊”、“和谐时代”等,搭配自然的生态景观突出和谐主题。
和谐时代:位于滨河东侧市政道路交差路口也是和谐畈河的主入口,是和谐畈河区的主入口,以体现当今余杭发展新时代为重点。整个广场采用半圆形式,通过雕塑景观柱、花坛、半圆广场来展现时代特色。
蝶恋广场:位于和谐畈河区的南部东侧,临近道路,作为和谐畈河区的次要入口,一方面起到调和城市交通与滨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生态绿色为主题,直接将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灵魂展现出来;同时还有利于东南侧居住地块人们的休闲和活动。在设计上以滨河景观为背景,通过花卉、原有植物、片林之间的联系和延续,逐渐延伸到滨河亲水区域,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引人入胜的效果。蝶恋广场以旧石板铺装为主,在广场上设计了花坛主题雕塑,雕塑以景观石柱为表达元素,上面阴刻“蝶恋广场”几个大字,即表达了主题,也和“和谐畈河”的自然感觉融为一体。
亲水木走廊:采用木制下走亲水木走廊,凸现大自然气息,让游客更贴近滨河欣赏滨河自然生态景观。

畈河遗韵区段位于河道北岸以感叹历史文化为入手点,以吴昌硕文化遗址为主体,运用传统滨水古建风貌,塑造“吴昌硕纪念馆”、“赏梅亭”、“亲水平台”等景点。充分利用临平的文化历史集成,使游客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王家畈河滨河的历史。本次设计的重点在其与南北景观岸线的衔接。该景点是整个滨河旅游线上主要的景点和旅游集散点。以及吴昌硕纪念馆、赏梅亭和亲水平台等文化娱乐设施。还可开展庙会、放河灯、文化节等活动。小品设置上也充分提取吴昌硕画中意境集合江南古代装饰搭配出赋有文化历史气息的景观小品,增加游览的文化历史趣味性。
吴昌硕纪念馆:杭州古建结合下沉式的亲水平台、小院子以及喷泉塑造古典景色,采用特色水景和雅致古典二层式建筑,为来往行人、游人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纪念馆推荐放吴昌硕书画展示品或仿制品以及人物雕塑和私人物品等,赋予王家畈河滨河区段的“畈河遗韵”文化历史。
赏梅亭:建造“赏梅亭”,位于规划中心桥的西边,周遍植物以梅花为主,结合景色意体现“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卖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之忆梅绝句。
亲水平台:采用古代铺装形式凸现江南特色 ,下走亲水区更贴近水面风景秀丽,搭配特色文化历史展示墙赋有文化底蕴。

景观绿化设计总体框架为片状、带状、点状相结合。绿地景观的总体风格定位为自然式,植物配置通过把乔木、灌木、地被搭配;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层次分明、简洁明快;注重色彩与季相变化如:采用秋色叶树种银杏、鸡爪槭、枫香等;兼顾考虑人的嗅觉、视觉如:选用香花植物九里香、梅花、迷迭草、桂花、含笑等。整个绿地植物种植疏密相间。
畈河新风:是整个设计的重点地区其植物以体现春天植物特点为主,主要有:深山含笑、垂丝海棠、紫荆、樱花、紫碧桃、鸢尾、春鹃、红花继木、白三叶等;其主入口18棵树阵采用大规格的银杏;沿河种植紫碧桃,春天桃花盛开妖艳似火,好一派春机盎然的景象。
畈河遗韵:以体现吴昌硕的书画意境为主,重点突出梅花,色彩的表现上主要的植物树种有:梅花、银杏、枫香、柳树、红枫等。
和谐畈河: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丰富植物,主要的植物有:广玉兰、合欢
复羽叶栾、紫薇、金丝桃、金边六月雪、银杏、鸡爪槭、枫香等。
动态交通系统基地主要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入都通过市政道路解决, 滨河内只设置步行光车线路,南北都有一条观光主路线。道路上根据功能分区及景观将游览路线分为二级。一级园路。路宽2m,是园内最基本的道路骨架,连接各个主要景区。二级园,路宽1.2m,连接主要景观及内部各景观的重要线路。
静态交通系统考虑基地主要的人流汇集地集中在“畈河新风”和“畈河遗韵”,在迎宾大道和翁梅路分散设置多处临时停车处。
本次竖向设计方案大部分采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少数地块在原有地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重点处理好广场、道路、绿地等坡度及标高关系。地形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原有地形营造绿地高差,采用立体式的绿化景观,通过地形上原有的自然 起伏变化,有效地增大了绿化面积的同时可使园林景观产生丰富的层次感,而且便于植被搭配。将大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结合在一起。此外,多乘此的绿化也有减弱周围公路上汽车噪声所带来的视觉及噪声等不利影响。西南部广场及河道垂直护坡的竖向调整,西南部广场南部做平,靠近河道部分做成分段阶梯式,直至与水平相沁,展现广场景观与水的融合。东北部滨河景观广场,此部分靠近河道部分做成分段阶梯式,直至与水平相沁,广场远离河道端地面做平。

四、结束语

设计改进王家畈河滨河和城市隔绝的现状,创造城市与滨河的完美的连接;创造公共开放空间和良好的景观环境,使人们在滨河边集聚,停留;
保持滨河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征,唤醒人们对王家畈河的记忆,滨河景观文脉的延续性得以体现。                                                                                                                                                                                                               
作为王家畈河景观的重点改造区块,设计围绕该区域的自然地理,气候,城市环境,经济生活,历史人文等方面展开,全线景观强调“亲水性、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和人性化”概念,既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致谢

非常感谢孟老师们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设计方案、完善方案,到最后出文本,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设计,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下一篇:工业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