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熨平资金

发布时间:2015-07-24 10:13

  当前,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融资面都相对宽松。一是企业可以凭借与合作银行之间较好的互动关系,通过传统的银行体系进行贷款;二是考虑到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时下发行成本非常低,企业债的额度也相对宽松,企业也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企业债进行融资。

  然而,反观资金投向方面,却令众企业颇为头痛。一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大力刺激计划下,未来经济存在快速回暖的可能,企业对这样的机会自然不愿意轻易错过。另一方面,从全球经济现状来看,前景依然不是十分明朗,这又使得企业对于增加投资犹豫不决。

  可以说,一边是企业融资易且流动性相对宽裕,一边是资金投向及时点的不确定,这成为不少企业现阶段在财务上面临的主要矛盾。

  这里,我们就碰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该企业短期内在资本市场上要筹集30亿资金(3年期限,成本3.5%左右),主要目的在于借各种成本较之过往大大降低之际,开拓新的融资平台。与此同时,为维持和传统合作银行的良好关系,企业必须接下银行20亿贷款项目。此外,企业账面上亦停留近10亿现金。为这些富余资金寻找较佳的投资机会,对于企业CFO责无旁贷。

  首先,这位CFO将银行贷款用于企业目前正在运作的项目,使贷款物尽其用,产生相应的效益。

  其次,结合公司经营层“一年之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投资需要”的业务规划,该CFO开始在传统的银行理财渠道之外,从资本市场上寻找相应工具来帮助自己实现“秋粮冬收”.

  具体来说,企业将大约一半的闲置资金在市场上配置了地方政府信用的城建类债券,其中,三年期品种收益率达到4%以上,五年期品种高达6%,显然,这笔投资能够覆盖企业全部的资金成本。事实上,由于近期过高的信用产品息差正在收窄,该投资还获得意外的回报,在本金及利息的基础上有近2%~3%的资本利得。可以说,充分实现了资金的合理利用。

  整体来看,的确存在大量宽松的资金正在向企业流动,不过,考虑到基础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些资金不会很快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于是,对于大部分有资源的企业而言,短期资金宽裕与项目投资时间不确定自然形成相对现实的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企业自身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资本工具以平滑资金的使用,从而部分或者全部来覆盖资金成本并获得未来使用资金的期权,就不失为一计良策。

上一篇: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现金流量表编制新法--记帐凭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