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集中核算在施工企业中的实施

发布时间:2015-07-11 10:10

  【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是当前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施工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转变会计职能,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本文通过分析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意义及作用,结合当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相脱节、财务管理“三乱”现象突出、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笔者提出了在施工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诌见:①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②加强预算管理;③实行责任会计;④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⑤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体制;⑥转变会计职能;⑦理顺监督与服务的关系;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施工企业 实施 会计集中核算

  当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浪潮中,企业“关停并转”现象正在蔓延着。据东京商工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日本在2008年的破产企业数为15646家,并且严峻的形势在2009年将持续着。中国某一实体企业(合俊集团旗下两个玩具工厂)的倒闭,导致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显得茫然,强化企业内外部管理变革已是当今企业管理者的一大课题。然而,许多集团型的企业,由于体制不健全、组织结构复杂及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会计核算不集中,导致企业管理脱节,滋生“关停并转”的经营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源头,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合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模式,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职能、意义及作用

  1.1 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部门)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和分户核算。在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及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即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并统一调配资金,有效行使了财务的监督职能,确保了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

  1.2 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及作用

  当前,企业间的并购及企业经营的集团化趋势,突显着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实效性、科学性,是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它对提高理财能力、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规范会计行为、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防止了资金被中途克扣、截留等现象。同时,企业在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时,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第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真正实现资金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第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第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2 施工企业当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抢占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常常以中标率、产值率为工作重心,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施工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散乱、脱节等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预算管理缺乏规范性、整体性。预算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经常被忽视,对于项目施工的可行性预算、财务管理的前瞻性预算,无法跟上市场变幻的步伐;经营年度预算、现金流预算等无法体现全面、整体的指标值,有的施工企业仅仅编制公司总部的费用预算,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第二、内控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多半是采取“转移资金风险、转包施工、收取管理费”的模式进行合作经营,受市场因素的制约,缺乏可行的、统一的核算标准及项目结算规范。因此造成单位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的弱化,加大了会计监督职能的执行难度。这就使得一些施工队(劳务承包队)假借劳务费、材料费、运输费等票据超前支取项目资金(利润),造成了新的监管隐患。第三、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以进度、质量、安全为“主抓”,而会计的“报账、算账”工作是围绕着项目管理之中心进行事后的机械作业,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因此导致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了真空状态,如某施工企业在未外派项目会计人员的情况下,项目的日常运作几乎掌握在劳务承包队的自主经营之中,削弱了会计的过程监控职能。第四、账户设置乱、银行开户乱、会计档案乱的“三乱”现象突出。某市的一家建筑公司,每开工建设一个项目便设立一个银行结算账户、设置一套财务账册,由十几个会计人员组成的财务部门还显得忙乱无序,有时一个会计需兼做几个项目的账务核算,如此便脱离了工程项目的实际业务工作,难以实现事前的监督及过程的控制职能;出纳也配置了数人,一个出纳员还得管理着数个银行账户的票证及现金;会计档案资料零乱堆放,时常分不出某个项目的会计凭证。第五、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施工企业各个工程项目各自为政的现状,不但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及时的现象。

  3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诌见

  3.1 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

  一套完整、可行的核算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基础,是体现会计工作绩效的前提。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借助财务ERP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共享化。

  3.2 加强预算管理

  “量入为出、节约使用、保障重点”是预算工作的编制原则,在施工企业应逐步建立全面预算制度,根据需要设立预算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预算的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并做好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分析与考核等工作。以年度经营预算为核心,落实预算责任单位,强化科学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在生产经营中的指导作用。年度经营预算应符合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重大决策,同时各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应当加强沟通和联系,促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能够相互印证、相互监督,确保预算工作全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要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在充分收集有关财务、市场、政策、法律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对于预算执行差异,应客观分析产生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3.3 实行责任会计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必然会产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的主要报告对象是企业内部决策机构,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系统反映责任单位(责任人)经济责任的会计核算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3.4 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

  财务报账员是指由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委派,从事报账单位日常费用的报销支付和对经济业务的监督控制工作。财务报账员应具备会计上岗证,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报账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某一施工企业在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分公司及直属工程项目实行财务报账员制后,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管理等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全面推行报账员委派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报账员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也需强化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及法制教育,对报账员实行法制教育能够使之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执法水平,增强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责。

  3.5 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体制

  在当前企业改制的市场环境中,国有性质的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改制、重组的机遇与挑战,而内部经济责任制体制是施工企业走向改制、迎接挑战的铺路石。某一个建筑施工集团型企业,它以局属从事建筑施工的龙头企业之优势,独占行业内不可或失的市场份额,但经过数年的经营管理,伴随着数年的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机制,其市场占用率未有明显增长。前些年,该企业改变经营机制,旨在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制管理体制,从单个工程项目管理入手,实行项目班子责任制承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项目班子成员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收入。近年,该企业又进一步将经济责任制模式延伸至子公司、分公司层面,进行分子公司模拟股份制改革,近而将推进整个企业集团的改制工作。

  3.6 转变会计职能

  目前,会计核算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而这已成为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成长企业的绊脚石之一。会计核算中心应彻底扭转将其单纯作为核算机构的观念,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会计核算中心应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等。总之,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

  3.7 理顺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为体现财务工作的成效,应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计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有为单位当好家理好财的思想,要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3.8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要定期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

  内部控制制度需达到的基本目标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

  4 结论

  在当今全球化的新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有效实施财务管理,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持续保持这种核心竞争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人员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证明,提高会计工作的各项职能对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财力、人力消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国家、企事业单位都要讲求“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效”。

  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更要注重运用财务管理理论来管理企业以增加企业价值。会计集中核算是当前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施工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转变会计职能,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促进建筑施工业进行集团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某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2006.

  [2] 某公司,内控管理制度,2001.

上一篇:国库集中支付后财务会计变革

下一篇:稳健主义会计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