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3 15:29

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思考

管理会计自产生之初就己经论文联盟http://与成本会计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二者内容交叉重复。同为会计学的两门核心课程,成本会计中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与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中的成本预测、全面预算中的成本费用预算、标准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等内容重复。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紧密的内部逻辑联系,我们将两者融合,构建“成本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有利于两门学科的深入研究。
  一、实行责任成本与变动成本、制造成本“三结合”的核算模式
  “三结合”核算模式是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以责任成本核算为中心、以产品制造成本为最终计算对象的三结合核算模式。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就是把车间及其以下层次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基础之始终。各责任中心将发生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分别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当期发生的各种可控成本之和即为实际责任成本;将实际责任成本与定额责任成本进行比较,反映责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将不可控成本采用适当的方式计入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企业会计部门将各责任中心的实际责任成本、定额责任成本和责任成本差异进行汇总,总括反映企业责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以产品制造成本为最终计算对象,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的要求,由企业会计部门调整计算产品制造成本。企业会计部门将材料成本差异以及各责任中心平行转入的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和全部与产品相关的固定成本,分别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进而计算产成品和月末广义在产品应负担的变动成本差异和固定成本。以产成品定额变动成本为基础,加上产成品应负担的变动成本差异和固定成本,即为产成品的实际制造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决策的需要适当扩大成本核算的范围,例如:核算产品的资金成本、设计成本、质量成本、控制成本等等。这些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并非是每期都需要在核算报告中反映的。
  二、巩固成本管理会计基础地位
  (一)建立成本管理会计机构,实现由成本节约向成本效益转变的优化组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大中型企业必须建立起与财务会计机构平行的专门成本管理会计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使成本管理会计专致于对市场经济的研究,理清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之间的相互联系。因为任何单纯谋求成本节约的管理思想都颇显狭隘,所以应当进行转变。现代企业经营目标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降低成本只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某一项成本降低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就会提高,而增加一项费用开支,反而会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在谋求成本节约与降低的同时,要重视各项支出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对比,降低成本的措施应以不影响整个企业收入为前提,为未来增效而增加成本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应在成本与效益之间寻求最佳的组合与统一。
  (二)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工作者对成本管理会计的认识,使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机构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
   通过学习管理知识,宣传介绍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改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工作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成本管理不仅仅是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及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只靠他们单方面的努力,难以实施好成本控制。因为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成本的形成是各部门、各环节的各种要素与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的主体应包括对企业成本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自上而下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一位职工充分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应努力引入一种讲求人性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使成本控制与节约成为每一位职工自觉自愿的行动。
  三、重视战略成本管理会计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产品成本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的存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货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的控制以及技术领域的产品研究与设计开发成本控制,应从战略的多视角方位来寻找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助于企业开辟新的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运用价值工程手段控制产品设计成本
  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者必须进行市场分析与预论文联盟http://测,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确保产品的基本功能,合理保留为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辅助功能,坚决剔除过剩功能。为此在开发与设计新产品时,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只考虑技术问题,还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追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
  (二)建立需求拉动型管理模式,降低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成本占用
  需求拉动型管理要求企业具备弹性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需求拉动生产,即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企业的产、供、销都要恰在其时和其量,尽可能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仓储费用的占用以及产品过时和供过于求造成的贬值损失,利用外部力量寻求产品成本的优化组合,实现或接近“零库存”的理想目标。
  (三)建立现代营销理念,控制销售费用水平
  市场经济下,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目前,有些企业营销观念较为模糊,甘愿出重金大做广告,却不愿支付较小的费用进行市场研究,以致销售费用高于销售效益。按现代经营理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深入细致地进行市场研究,要跟踪调查产品市场地位的变化及原因,调查分析广告等促销手段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通过充分的市场分析,才能控制销售成本的总体水平,提高营销效率。
  四、拓展作业成本管理应用范围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为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比传统的以“产品”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大大地深化了管理层次。它是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从成本的角度,合理安排产品或劳务的销售组合,寻找改变作业和生产流程,改善和提高生产率的机会。
  在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管理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价值分析,消除不增值作业。因此,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在于分析、区分作业类型并且衡量各种作业所耗资源的价值,这就要求成本管理追踪到每一项作业,选择合适的标准并将资源耗费价值计入每个作业,并以此作为比较作业耗费、进而寻求降低成本方法的直接依据。另外,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的资源耗费和成本。例如采用价值工程来消除每项作业的多余功能,消除所有不能为产品带来必要功能的作业等。这些工作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制造系统在产品订单即外部顾客需求的拉动下弹性地组合为若干个紧凑有效的制造中心。就每个制造中心看,又由于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特性不同,被区分为一个一个的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这样,工厂行为转化为作业中心行为,考核作业中心耗费乃至制造中心耗费也成为成本管理的职能。于是,成本管理的目标呈现多元化,从最初耗费形态的各种资源,到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乃至最后的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直接对象。显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很难满足如此多层次的计算目的。可见,作业成本管理的广泛应用将严格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高职高专 成本会计 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交叉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