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11 08:51

 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改革高等农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智力支撑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使命。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一所综合性农业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坚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科技与人才支撑作用,把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基础,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把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载体,构建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把社会服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延伸,构建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体系,对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一、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1.不断优化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夯实卓越人才培养基础
  河南农业大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早在2004年,学校就提出了“3+1”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习理论,后一年实践,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结合起来,保证实习的连贯性,提高实习的效率。之后,学校又建立 “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培养方案,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为相对集中的两个阶段,理论教学重点强化基本理论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按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原则,在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深入探索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把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搭建实践载体。例如:学校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科技点播台”,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服务“110电话热线”,与地方政府联合选派学生到农村基层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送科技下乡”。二是建立实践基地。学校依托郑州科教园区、许昌校区和分别设在扶沟县、民权县等的16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学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空间。为加强培养效果,学校在这些基地长期派驻实习教师,并在管理上实行“三三制”,即三个实习教师,每人必须承担三门实习课,一门实习课必须有三个教师上课。三是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3.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
  学校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不断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一是构建“三层面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三层面”即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三平台”即以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以校院两级教学实验中心为基础搭建实验教学平台,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创新产学研结合保障机制。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构建了由校本部向基层延伸的“三环”实践教学基地:一环包括校内科研机构、实验室,二环包括学校科教园区、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三环包括近百个分布于全省各市县的固定合作基地。三是实施创新学分激励机制。学校以各院实验中心为依托,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四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能力训练机制。学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二、以科技创新为载体,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围绕“粮丰工程”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按照“整合、延伸、拓宽、提高”的原则,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重点选择对影响农业快速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学校从管理体制入手,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资源整合和共享,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各学科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学校依托“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3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搭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跨越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等多项科研项目。
  2.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学校紧贴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河南省农业生产实际,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科技转化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小麦新品种“豫农202” 与多家种业组成“育、繁、推”联合体,仅第一年推广面积就超过130万亩,成为学校有史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玉米新品种“豫玉22”,推广区域涵盖了全国22个省区,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子,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陈彦惠教授研制的玉米新品种“豫单998”创下了全国省审品种一次性转让费之最;王泽霖教授主持研制的“四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技术转让后,从转让费中拿出1000万元设立“王泽霖奖学金”。 学校积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应指标纳入科技人员考评体系,加强职称评聘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度,提高参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审比例。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引入科技推广奖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师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按成果完成者50%、所在学院25%、学校25%分配,突出成果所有者的中心地位。三是社会资源参与科技推广。学校突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协同共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范围。
 3.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科技保障体系
  学校通过搭建高层发展平台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体系。2009年,学校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所高校。农业部按照“8+1”模式,使学校享有与8所农业部、教育部共建院校相同的政策待遇,申报农业部项目不再受省内指标限制;2009年,学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署了合作共建烟草专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学校烟草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共同支持学校发挥优势,深化改革,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与此同时,学校在内部实施创新型人才计划,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挖掘校内人才潜力,通过实施“特聘教授+团队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
  三、以社会服务为延伸,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
  1.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学校以“科教富民行动计划”为基础,先后与南阳、信阳、济源、濮阳、许昌、温县、浚县、兰考县等25个市、县建立了多领域的校地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地方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先后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地海外建设集团、河南三高集团公司、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河南大用集团、河南华英集团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研制新产品、开发专利提供服务。学校采用“龙头企业+科研实体+种植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的运行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辐射带动了主产区小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学校依托“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率先在全国主产烟区进行封闭性的“优质烟千亩示范方”开发,形成了完善的“千亩方”管理技术,为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经验。
  三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及人才、技术优势,找准服务中原经济区的着力点,与地方政府主动对接、融合,选定农业大县民权县和方城县,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9‥1”模式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粮食增产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基础,以科技投入为保障,以规模生产为特征,建立了高产保粮区、农民增收区和农村新社区等三大核心区。高产保粮区利用科技投入弥补土地减少,用90%的土地生产110%的粮食;农民增收区以节省下来的10%的土地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新社区利用规模化的农村洁净能源技术,规划建设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科技改善民生。
  2.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搭建科研平台。学校依据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将校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向基层延伸,在全省建立了25个科研分中心,加快了学校新成果及新技术的中试、熟化、示范与推广。科研分中心、试验站结合已有的校内科研平台和乡村科技开发基地,形成了“校内创新平台+地市科研站+乡村科技开发示范点”的科教服务网络,构建了支撑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使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广畅通了渠道。
  二是搭建项目平台。学校把承担重大项目与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结合起来,先后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以及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了194个集科学研究、品种展示、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试验站,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支撑;学校利用每年承担的100多项科技扶贫、科普传播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特派员项目,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2010年,河南省首次在全省20个高产示范县实施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学校作为科技依托单位负责方城县、许昌县、武陟县、滑县、濮阳县、浚县等6个县的建设项目。学校承担的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组建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报刊网“五网合一”的“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立体型科教信息服务平台——“中原农村信息港”。“信息港” 集农情智能监控及远程视频诊断、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和现代农业技术远程培训于一体,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3.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地方合作处,协调全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地方合作处作为地方合作的专门部门,承担了参谋、调研和督察学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职能,并对各学部、学院及地方挂职干部开展地方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起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作为培养“村官”的专门机构,为“三农”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创新科技挂职模式。学校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派专业教师挂职科技副县长、硕士生挂职科技副乡长、本科生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从而实现地方行政体系与高校科技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教富民服务体系。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扩展到南阳、信阳、鹤壁、济源等多个地市。
  三是选派科技特派员。为深化学校科教富民行动,拓展校地(企)合作空间,促进产学研密切 结合,认真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基层创业,实现学校与企业、农村的技术和人才对接。
  总而言之,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良好机遇。高等农业院校要顺应这一潮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坚持在相关制度体制框架内激发自身活力,寻求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与自身变革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杨菲,胡增文.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胡民强.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3]郭涛.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现状思考[J].高等教育,2011,(4).
  [4]瞿振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5]李昕.面向“三农”突显高等农业教育价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一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问题和策略

下一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