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7
论文关键词:经济形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新的经济形势下高职教育应根据政府对行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0引言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1998年发展至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新经济形势下,为建设有地区特色和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目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l新经济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为把握发展机遇,各高职院校竞相扩招,短短几年间,万人规模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准备工作跟不上需要,办学投入严重不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师资、实验场所、实习基地、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去年全球经济危机时,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遭受着生存的危机。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为自己的生存打拼,另一方面还要为市场培养合格的人才不断进行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在此时就显得捉襟见肘。地方政府出资,企业联合办学,这些给养对于在困难中前行的高职院校都只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是:
  (1)高职教育固定学科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三年学制,即便紧跟市场,研究制定出一份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市场瞬息万变,经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学习后,也许市场的需求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2)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力度受资金的制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所以,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较高。而资金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办学条件的实现。即使加大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力度,将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按60%与40%的比例进行改革,但由于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短期内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现这一要求,尚需进行艰苦的努力。
  (3)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中
  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仍在沿用学科形式的课程体系u;在教学中,教师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只注重强调单一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性,忽视了与专业技能知识需求的对接,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了对学习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课程所界定的“必需、够用”原则大相径庭。
  (4)缺乏“双师型”教师,职业特色难以体现
  高职院校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授课讲台,未经专业岗位实训和锻炼,给学生传授的只能停留在书本的知识上,无法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
  (5)无互利共生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无法真正实现
  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润滑剂,两者之间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使得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办学没有源动力,校企合作举步维艰。
  (6)教学考核方式一成不变并且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方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卷面考试形式,并且所有课程基本都采用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重要根据。考核不是按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自然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新经济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及人才的要求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这是宏观经济形势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要求,那么具体到市场中的企业对高职人才有些什么要求呢?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作杠杆的,从取得的效益上来看,企业要求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那就必须是招来即能用的人才,企业无需浪费时间和精力再进行二次回炉和再培养。总结企业对高职技术人才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有专业技术能力且能在最短的时问内认同企业文化;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好;③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并且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④有工作激情,有团队精神和协作力。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他们更则注重的是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的一些素质,这些素质体现在认同企业文化,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随着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竞争的加剧,由于人才是为企业的发展及赢得利润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更加关注人才的质量。

  3新经济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鉴于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及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存在的种种状况,尤其是在资金投入短时不到位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如何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行有效的改革,培养出符合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就目前状况下的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谈以下几点体会。

  3.1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革
  本着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课程“必需、够用”的原则,始终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锁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大幅度整合课程内容,建设好专业平台课程,围绕专业需求定制模块教学,将基础理论课程嵌入专业模块,不必拘泥不合实际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学系相近专业“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模式,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精品课程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培养特色。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根据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除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块,是值得高职教育者们深思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教育的一个阶段。因此,高职教育者要改变观念,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方向倾斜,使培养的高职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是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重点内容。
  3.2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由于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受资金和时间的制约,短期内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设施难以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多媒体网络、视频教学对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模拟制作与现场实际相符的专业工艺技术的视频教学,应用于实践教学。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因此,无法到现场或用仿真设备进行的实践教学可采取用多媒体、网络、视频教学方法进行,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先进,模拟性强,自己动手制作或到现场采集实践操作图像不失为暂时克服实训设备缺乏的良策。
  3.3转变用人观念,积极引进人才
  在短期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还难以见成效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大量专业人才,引进具有实践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或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让他们把企业的优势和特色带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取长补短,拓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4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
  由于高职生录取批次靠后,大多数进入到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的特点。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因才施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观念去指导学生学习外,同时还应在考试考核方法上加以创新。高职培养的人才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展开的,建立一种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更能符合高职生的实际水平。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卷面考试形式,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除了使用较多的动手操作考试,还可以突破现行的闭卷笔试,适当采用一些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甚至可以考虑面试和答辩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对于高职生来说,考核的标准应以能达到某种技能为标准。
  3.5打破传统学科制度模式。适度进行学制改革
  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各行业所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工业大发展的需要。适度将一些专业改制为二年制,则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更能满足新形势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急需的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
  3.6牢牢把握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对行业的规划
  紧跟市场,目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新形势下,要依据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几个方面,根据学院自身的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稳定自己的特色专业,极力向以上几个专业方向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4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者不断地探索,认清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前景,不断创新,边实践边改革,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的人才,国民经济的发展才会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助力下以更高速度前行。

上一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中专银行实训课的教学方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