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职业素养教育:实现高职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1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必然选择
  论文摘要:从职业的角度看,怎样做好我们自己的职业,实际内涵较多,除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制度、技能等因素外,作为职业人,其职业道德、情感、习惯的培养尤为显得重要,这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深远意义
今年有幸在日本呆了一段时间,过去对日本的印象是从书上获得的或是从到过日本的朋友所提到的,在我知道自己有机会去日本的时候,我就开始想象日本与我们国家的不同,不管怎样努力去想象,得出的印象就是:日本是一个岛国,是地震、海啸经常光顾的地方;置于日本国中,只要不开口说话,谁也看不出我们就是中国人;说的语言虽不同,但满大街的海报或标签文字有不少都是我们能通过其字面意思揣摸出来的。说实在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日本给我留下的印象,显现出每一个日本人对待自己职业的精神
1.日本公共场所秩序井然的美丽。来到东京,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空气清晰,街道整洁,但并没有觉得有啥不一样,毕竟是在日本国的首都嘛,接下来,在横滨、富士山、浦郡、京都、大阪等我们到过的大街小巷,没有发现任何随意丢弃的垃圾,也没有看到可丢弃垃圾的装置—垃圾桶(我们的城市为了街道的整洁,随处可见到的装置),更没有看到为了城市的整洁,大家应万众齐心爱护我们自己生存的城市的大幅激励性质的标语。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站停靠点、大型购物场所的电梯间等人多聚集的地方,没有拥挤混乱的窒息感,惟独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惬意的秩序井然的美丽。
2.日本人的务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我们人住的酒店里,有一个惊奇的发现,不管是档次高点的酒店,还是档次低点的酒店,在他们床头柜随手可触摸到的地方,有一个可应急用的手电筒,后来从导游那里得到证实,是日本人为了防备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突然停电以备紧急使用的,我心里有一种不信任感,认为这恐怕是装装样子给人看的吧(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里,我所知道的,是我们往往会辜负一些人,又被一些人辜负,于是,因为辜负和被辜负,没有安全感的怀疑正在侵蚀我们的生活,我们逐渐成了本能的怀疑论者)。接下来,在其他酒店人住后,我第一件事就是验证这个手电筒的应急功能,果然每一个酒店的手电筒只要拔出来,就马上发挥了它作为手电筒的应急作用,亮起来给你看。我为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无比羞愧,从这种公共设施的完善处,让我看到了日本人的务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秩序的迷恋与维护达到了国人所不得不为之赞叹的境地。
  (二)团结的形成与维持
  日本公共场所呈现出的秩序井然的美丽,充分表明了日本人的务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让我马上想起“团结”这两个字非常适合这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团结是日本人对秩序的迷恋与维护的决定性条件和全部社会理性的基础。
团结离不开对自己和他人的真实,对自己的真实就是自爱和自重,对他人的真实就是一种友谊和友情。处于团结中的每个人都尽量表现出自己的真、善、美,在他人中认识自己,相应地,他人也在我们中认识他自己,处于团结中的每个人都不破坏对“公共秩序井然的美丽”的信仰和拥护。处于团结中的人关心的是共享生活情境的完整性,处于团结中的参与者从来不会体验到敌意或憎恨,顶多是有礼貌的观点差异。
综合来看,团结的形成和维持,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的结果,不是上行下效的结果,而是参与者相互行动、不断生成的结果。尽管不同的参与者都带着自己的目的来,但在团结这种关系的调节下,各自的目的消融在一个主体间一致中。主体间一致比较直接的意思是,我与他人的沟通是何以可能的,另一个具备全部个性和特性的人,如何能在我的意识中构成,然而又实实在在地有别于我。主体间一致就是全民基于语言和行动的知识共有和理解共享,即把双方的主观性都暂时去掉,以实现一种共同性和更高的普遍性。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深远意义
  从职业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每个日本人的务实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就不会有日本公共场所秩序井然的美丽。要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基于语言和行动的知识共有和理解共享,在从事职业时,如何使处于团结中的参与者不会体验到敌意或憎恨,如何将我们所有的主观性都暂时去掉,以实现社会职业环境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
如今年夏天济南市雨灾,导致34人死亡、数百人失踪受伤,看似是天灾人祸,但追根溯源责任在于城建排水系统的“总设计师”,好看的城建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政府的政绩和形象,但这种华而不实的城建景观却经不起自然灾害的检验,这也是我的不信任所导致的对日本国家的区区手电筒也产生怀疑,可日本人就没有让我们中国人失望,出了问题,也不象我们拿德国人在青岛设计的租界排水系统相比,说人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远见、职业道德高尚。无独有偶,今年这个夏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媒体朋友们所报道的纸馅包子事件、“史上最毒后母”事件,这些假新闻事件让媒体这个行业承受巨大的耻辱,一个怀抱理想和职业追求的媒体人,耻辱感应该是其职业的生命。又如我们人人都会到医院去看病或者不幸做手术,医院的设备往往都是一流的(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清单足以证明这一切);医生的技术往往都是顶尖的(宣传栏内教授级的专家也会让我们眼花缭乱);医生、护士、要害部门的各种巡查制度也是一应俱全的,但各种“医患关系”仍是大家耳熟能详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在当下社会,我们发现很多社会矛盾的存在,并不是我们的设备、技术、制度,或者职业人的专业技能出了问题,而是职业人的道德、情感、习惯等职业素养出了问题。要整体实现高职教育的理想,满足“世界制造中心”对职业人才的无限需求,这也必然地对我国职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体现自身特色的关键环节,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职业紊养的内涵
(一)职业的内涵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从目前高职学生就业的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劳动方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往往需要相关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加强,增加了一些以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为表现形式的内容,职业的内涵也由此扩大了。

从职业的角度看,怎么做好职业的间题,实际上内涵较多,除了先进的设备、制度、技术等因素外,还有人与人之间以联络、沟通为表现形式的职业道德、情感、习惯等内容。
在当下作为一个职业没有做好的,很普遍。因此,中国高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这也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普适意义。
(二)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有着共同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职业道德是将各种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
职业情感是人体对某种特定职业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职业兴趣、职业美感、职业意志等。职业人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地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引发强烈的职业热情,形成对职业的长久注意力,时刻关注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新信息和新技术。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在本职、创一流”。

每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要求,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都有着与职业有关的良好习惯,有时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即可判断他的职业。
可见,做好一个职业,除了企业、组织所提供的先进的设备、制度、技术等客观要件之外,职业人本身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是做好一个职业的充要条件。
三、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措施
(一)按行业、组织特点确定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标准
在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标准要明确,什么标准才算是有素养,在很多国家这是有标准的,把标准定下来后,就按此培养。如给当与不当一个标准,让学生在行为之前就可以预判自己的行为。给学生的行为一个确定的规范,而不要用恩威莫测的办法来神秘管理。恩威莫测的做法,只能使学生嗓若寒蝉、恐惧于未知的祸福、唯唯诺诺、手足无措,而不足以使学生培养出道德和尊严。
1.确定标准,让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前,规定在完成专业教育计划以取得毕业证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获得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这主要包括: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坚持持续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保持可靠性、责任感、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让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让他们致力于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的建设之中。因为适当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情感行为、职业习惯行为同技术行为一样重要。
2.参照标准,明确所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学生可根据即将从事的职业所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参照所确定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能力要求,评价自身职业能力的优势与缺陷,平衡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的发展。同时可通过确定的职业能力框架为学生制定即将从事的职业标准提供指南,因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的内容与要求,能更有效地判定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素质,使学生的能力持续地与其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保持一致。
3.按照标准,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评估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时,集中衡量通过学习之后职业素养的获得与保持情况,比衡量已完成的各种学习活动更优越。也就是说,在评估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时,应评价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职业素养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不是评价其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
(二)结合专业开发职业素养教育课程
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因地制宜,可开发相应的选修课程,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如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可开设知名人士创业案例等课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可开设网络礼仪等课程;会计、证券投资与管理等专业可开设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发展历史等课程;文秘、旅游专业可开设有关地方语言发展、地方特色景点、民俗等方面的课程;服装专业可开设传统粤绣技艺的历史沿革方面的课程:汽修、模具等专业可开设中外知名企业发展比较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加深对专业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习惯,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
随着培养目标的深化,为实现“零对接”,主动掌握行业和组织对职业素养有哪些更新和扩展,可与企业密切合作,开发相应的职业素养专题讲座。在开发课程时,组成一个课程开发团队,团队的成员应包括:学校教学人员、工厂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培训部门专职培训人员。这样的开发团队可保证在课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开发出的专题讲座,由这些专家进行讲授,这是难得的活页教材,即使是纯学术的专题讲座,也可以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如通过这些专题讲座内容中涉及的各学科、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们的奋斗经历、科学态度,或自己的人生与学术经历、学术思想、专业技术成长过程,等等,都可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得到启发教育,从而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职业情感。
(三)在专业教学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1.创设职业问题情境,加强职业道德训练。如很多服务行业,职业道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模拟学习,可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模拟各种真实情境,可人为制造一些麻烦,如客户排起了长队,情绪变得烦躁不安,看学生如何处置?客户和扮演者商量、吵闹时,看学生是否还能毫不犹豫地按原则办事?平时的业务程序必须严格遵守,若出现了程序错误,出现责任事故看学生怎么办?
2.有意识地了解行业的历史,激发对职业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产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强烈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了解某个职业的历史,或参观某个具体的行业,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可使学生很快了解此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员形象等,从而认识到自身和专业的“关系”,进而切身感受自己将要投身的领域,培养从事该行业的自豪感和意志力。由对职业的好奇转变为对职业的兴趣,由此产生对从事该工作的强烈职业情感。
3.提供仿真环境,养成职业习惯。在专业教学中,有些行业岗位有其特殊性,无法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职业习惯的养成因缺乏恰当的环境而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仿真环境,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这样也可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养成职业习惯。

上一篇: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及对

下一篇:基于能力本位的养禽教材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