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职业教育如何助脱贫稳就业

发布时间:2023-12-08 18:23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贫困人员及其子女,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就可利用一技之长,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真正做到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据统计,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貧风险。主要问题卡在贫困人员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


  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需求走弱,产业链运转不畅,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双重挑战之下,职业教育被寄予厚望。


  让职业教育变成好出路


  201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以就业脱贫为导向,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的人口为重点,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帮扶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


  然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聂伟撰文指出,在贫困地区,很多学生家长认为接受普通教育才是正规教育;接受职业教育、学技术是孩子没有出息的表现。这一偏见使得贫困地区不少贫困孩子不愿上职业学校,职业院校招生尤为困难,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因生源缺乏导致部分专业停办,或学校整体面临撤销、合并。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认为,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作用,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号召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职业教育,给予技能型人才更多表彰、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让他们得到充分尊重。


  考虑到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的特殊作用,杨国强还建议,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准宣传,通过生动案例,让大家认识到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出路,技能型人才也是对国家很有贡献的群体。


  打造产业生力军蓄水池


  职业教育发挥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质量。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课程内容、实训设备陈旧,缺乏吸引力。对此,杨国强建议,应大力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当地的产业链、需求链来布局和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此外,贫困地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数量缺乏,且质量不高。不少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专业课教师由文化课教师转岗而来,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缺乏,难以胜任专业课教学要求。业内人士呼吁,要继续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引导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深度贫困地区定向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推进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通企业技术工程人员、工程师、能工巧匠、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进入职业院校承担专业教育培训任务的通道。同时,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工程、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加快改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条件。


  2014年,杨国强及碧桂园董事局联席主席杨惠妍捐资创办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挂牌招生,截至目前已投入超过7亿元。他们积极响应产教融合精神,针对校企合作通常存在的两张皮、落地难等问题,让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结合集团全产业链资源,在五年多的实践中,探索构建了全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导师一带一、手把手教我们,精准聚焦岗位职务能力所需的素质和技能,从校园人到职业人几乎是水到渠成。”2018届碧桂园职业学院毕业生周腾飞说,他毕业时成功竞聘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目前已晋升为区域经理,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截至2019年底,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累计招收高中毕业生2427人,其中贫困家庭学子2043人,毕业生就业率100%,此外学院已免费为14626名农村劳动人口提供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技能型产业工人。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完全可以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我国高素质产业生力军的蓄水池。


  打造应对就业压力的避风港


  在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也可以把职业教育打造成应对风险的避风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成为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还要求,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业内人士分析,在防控疫情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都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稳就业目标,各项政策也要把稳就业作为政策目标的重要出发点及落实效果的评判依据。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予以部署,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今年4月,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将着力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各类线上培训平台,抓紧上线一批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课程,鼓励引导劳动者参加线上培训。


  同时也要看到,此次疫情给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会使就业市场发生积极变化,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下的岗位需求随之产生,成为就业增长新的突破口。


  业内人士指出,职业教育应充分关注这些就业变化,在助力“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行业发挥职业教育吸纳就业的比较优势,挖掘灵活就业、共享员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改进思路

下一篇:打造特色: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