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23-12-09 02:35

  摘要:本文通过实现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研究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弹性学制,在构建与完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学分互认模型,设计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系统解决不同类型学习成果在认定、积累和转换中的核心问题,畅通人才成长渠道,推进教育公平,完善评价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学分转换


  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學分银行是建立在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之上,同时借鉴银行的存储、兑换等概念和基本功能,对各类学习成果、教育培训证书等通过认定实现积累和转换,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互通衔接,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破解职业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坚实基础。


  一、研究综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2012年,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学分银行试点。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等一系列实施规划与政策,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和资历框架构建进入加速期。


  学分银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诸如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加拿大的学分转移制度、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美国的转移政策和学分衔接等。在世界教育领域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积累、认证、转换与评估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与研究也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建立了遍布城乡的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在全国建立70个分中心(认证点),覆盖了31个省市地区、20个行业,组建了由30家机构组成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已为近500万学习者建立了学分银行账户。一些地方政府、企业、机关等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纷纷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建设学分银行,搭建资历框架,推进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同时形成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积累转换模式,形成一系列相关的学习成果认证规则与转换标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制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实施方案》,开通全民终身学习在线与学分银行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组织全省各地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相关人员注册学分银行建立账户,为学习成果存储与累积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以学分作为流通工具,具有学习成果积累与存储、实现学分转换和兑换功能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能够实现学分认证、存储和兑换的制度体系。


  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弹性学制,通过学分银行把每一阶段所获取的学分累积起来,根据学分获取的多少可以适当延长或减少学习时间,旨在鼓励全民终身学习。依托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电大成人专科学历教育等在学分互认过程中的互认融通,在构建与完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学分互认模型。促进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课程开发、标准制定、信息平台等方面提供更为直接的支撑服务。加强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与完善,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产生的学习成果之间在类型和层次上存在很大差异,直接进行学习成果转换、互通、认证有一定难度,需要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的资历框架和转换标准。在学分互认过程中采用的计量方式是根据学习量还是将学习效果作为学分转换的依据,还有待于通过实践尝试进行改革和推进。


  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系统解决认定、积累和转换中的核心问题,完善评价机制,推进教育公平,畅通人才成长渠道,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依照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到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来。在终身学习和建立职业教育各类学习成果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方面,我国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在认真研究和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适合的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


  三、研究思路


  依托山东省终身学习在线和学分银行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组织学习者注册个人账户,上传存储终身教育学习成果,建立学习成果档案库。开展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试点,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实施路径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学分认定标准、转换规则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职业教育各类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按照专业目录,制定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制定不同层次的课程衔接标准,形成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探索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证书之间的有效沟通模式,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类型之间的衔接。将学习者已经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折算成对应的课程学分,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上,中职、技工、高职与成人学历教育之间有很多可衔接与沟通之处。从学分银行建设和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角度进行探索与实践,推动各层次教育培训等学习成果之间紧密结合、相互融通。


  新形势下应大胆探索找寻适合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教育模式,涉及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成人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探索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积累、转换机制,有利于探索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学习者建立学习成果终身档案,按照统一的框架及标准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用,激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推动力,为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第一,有助于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通过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学习者的所有学习成果都能够实现积累、存储、认证与转换,有效推动与鼓励学习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主动学习,创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


  第二,有助于学习者实现便利化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提供了便利途径。通过移动客户端建立终身学习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资源分享与共享。


  第三,有助于便捷化管理学习成果。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有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建立学分银行能够实现学习成果进行积累、存储,实现不同学习成果之间进行转换、兑换与消费,有助于实现获取途径多样化的学习成果的便捷化管理。


  五、研究意义


  建立能够实现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对于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对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对于学习者个人来说,学分银行可以使其获得具有多元评价体系和多样选择的学习机会;对于学校来说,能够促进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进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融通与改革;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增加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是增加学习者受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建立全民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新途徑;二是促进各类教育体系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证书培训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之间进行有效融通衔接,消除与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独立、封闭的局面,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三是通过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有效避免学习者重复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成果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教育服务。


  通过实现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各类教育活动之间沟通衔接,最终形成全民终身学习保障体系,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习者终身学习,促进各类学习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


  学分银行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山东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认证分中心将主要开展以下四种类型的业务:第一,为学历教育在籍生建立学分银行账户、积累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转换;第二,为非学历教育学员服务,如,为社区教育、党员干部、教师培训等学员建立账户、完成学习成果积累;第三,为学习型组织、行业、社区等机构完成学分银行定制服务;第四,完成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依据山东开放大学现有情况,自上而下,推动学分银行顺利实施,才能逐步构建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

上一篇: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浅议知行合一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