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一场深刻的职业教育教学革命

发布时间:2016-05-13 15:02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旨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德国政府提出了德国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智慧工厂。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是中德各自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而采取的新战略,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

 

其内涵都是重点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包括构建智能工厂与组织智能生产,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智能生产时代,人类劳动将更多地作为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参与到生产过程当中,每个生产者都有可能为个性化产品的最终形态提供创造性贡献,而不再只是机械地将少数创新者的设计变成产品。工人不再从事简单的操作,而是智能生产系统中的管理者,需要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充满着对技术的崇尚,对人才的渴求。对于培养一线操作工人的职业教育而言,更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职业教育偏重显性技能,重视可量化、可测试的操作技能,而轻视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隐性的、难以测量的技能,客观上造成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结构单一、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更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时代需求。

 

这场深刻的工业革命,从技术层面看,无疑是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信息技术既给我们带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也为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给教育发展带来理念上的变化,它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教育部关于加快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同年12月,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八项具体工作任务:一是树立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二是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共享;四是努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五是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六是全面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七是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八是拓展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部从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吉林省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顺应社会发展,就必须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计算机及其配套设施覆盖率几乎达到100%85%的学校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许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理念存在误区。

 

许多学校将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上,推动主体放在网络中心或者电子图书信息中心等信息技术部门,虽然配备了数量足够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但由于广大师生没有参与进来,导致空置率高或应用效率低下;二是建设模式存在误区。许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多是一次性、临时性投人,后续建设、后续应用考虑少,而且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严重;三是应用导向存在误区。许多学校在信息化资源应用上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质性内涵,没有通过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课堂上只做为电子板书、电子教案等浅层次应用。

 

  鉴于此,笔者认为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度融合指的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改变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美国可汗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大型网络公开课程(MOOC),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典范。用信息技术变革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进了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慕课、微课的出现,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QQ截图20160425154450.png


二、应用驱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切入点。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出发,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课堂中的应用,为职业院校学生创设模拟工作、学习情境,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体现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应用驱动的重点就是推动课堂用普遍用课堂用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中应用,并且每门课都要用。普遍用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常态化,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一种习惯和常态。用中教、用中学、用中提高。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三、虚拟仿真技术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职业教育重在技能培养,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仿真软件既可以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工具,也可用于职业情境创设、工作过程(操作过程)展示、协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职业院校普遍面临实习难、实训难这些问题的困扰,模拟仿真技术可以解决在实训教学中遇到的危险性高、耗材花费大、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虽然模拟仿真不能完全取代教学实训,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仿真与实训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张寒明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一篇:对职业教育全面高等化的异议

下一篇: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