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职—电大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5-12-16 15:40

 一、“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的政策引导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继续推动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学分银行”。根据以上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讨,我校确定了“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也称“2+2.5”学分制培养模式),报经广东电大批准实施,开启了我校大中职接轨教育的试点工作。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2+2.5学分制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1.以学分制为核心,整合生源基础。“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中职、大专两个阶段教学和课程等资源相互衔接,统一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对整合中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成才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对中职、电大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其次,对教材等资源整合,相关课程内容互相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为中职学生查漏补缺,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对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体现“中职有大专,大专有中职”的实训、实习特色。

  2.节约时间和经费,为中职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2+2.5”学分制培养模式比正常的中职升学模式缩短了一年的时间,而且在中职阶段农村户口及县镇非农学生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和其他补助,减轻了家庭负担,吸引更多学生选择中职教育。

  3.划分中职和大专两个阶段,均设全日制及业余两种学习方式。①中职阶段。学生初中应届毕业为入学起点,参加二年制学习的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即毕业),可直升开放教育大专;参加三年学分制学习的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也可直升开放教育大专。②大专阶段。直升开放教育大专学习的学生,在2.5年里,修满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规则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中央电大专科毕业证书。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准备阶段:①修订教学计划。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中职大专接轨的6个专业根据各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目标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教学计划,注重了中职阶段与大专阶段学习的衔接,使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中职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②制定学生管理规定。从我校学生管理和德育教育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佛山广播电视大学附属职业学校学生手册》、《佛山广播电视大学附属职业学校学生操行评分办法》,提出“以操行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学生管理制度”的工作意见。

  2.初始阶段:我校从2006年恢复中职办学起,启动“中职-电大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2006年中职设会计、计算机、旅游与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共128人,直升大专试点两个专业,直升大专人数84人,升学率73.7%(其他普通全日制学校学生升学率为89.8%)。学生经过1.5年中职学习后,在第四学期中段进入大专学习,并完成三门大专课程考核。

  3.发展阶段:2007年中职入学296人,在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方面均有了大的发展,共设会计、多媒体、旅游与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商务秘书等五个专业,共284人,直升大专人数232人,升学率88.9%。学生经过1.5年中职学习后,在第四学期进入大专学习,并开设五门大专课程。

  4.成熟阶段:2008、2009及2010年达到成熟运作的阶段。2008年招收会计、多媒体、旅游与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商务秘书、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共336人,升学人数280人,升学率90.6%。2009年入学人数达到新高峰,招收会计、多媒体、旅游与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商务秘书、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共377人,升学人数296人,升学率87.1%。2010年开始,我校致力于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招生规模有所缩小。招收会计、多媒体、旅游与酒店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五个专业共223人,升学人数187人,升学率90.8%。学生需要进行完整两年中职学习,提前在第四学期注册大专学籍,并在第四学期完成一门大专统设课课程。目前,开放教育大专白天班的生源数额占到开放教育学生总数的30%以上,其中搭乘“直通车”的生源又占大多数。中职毕业生成为了电大开放教育生源的有力补充和优质生源,发挥着生源“蓄水池”的功效。

  四、“中职-电大直通车”培养模式初步成果

  1.德育教育显成效。我校实践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由于我们一直坚持以“树信心、先育人,学知识、强技能,重发展、上层次”为学生培养发展目标,通过年级组、团会、班主任、德育课和心理教育等多种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德育教育和管理,使得学生在中职阶段形成的良好学风、行为规范、法纪意识、安全意识自然向大专阶段延续,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2009年第七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我校共有92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41个、优秀奖18个。同时,我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在2010年的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又有29项参赛作品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和10个优秀奖。在2012年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作品中,共有38项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10个。

 2.职业技能较扎实。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明确地提出“育人与技能共进”的办学理念,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注重把课程与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把学历证书、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三证”结合起来,成为佛山电大中职办学的一大特色。学生搭上了“直通车”。目前,职业考证的教学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在实施技能考证教学中,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 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鼓足学习的劲头。学校积极实施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及外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先后与佛山大明星影剧院、刘诗昆艺术学院、佛山市禅城区舞蹈学校等单位联合办学,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突出,在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省、市、企业单位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的会计、英语、计算机项目共计斩获24个奖项。

  3.学业水平有提高。“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由于有着电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作为后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电大拥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在全国电大系统颇具影响的教授、副教授,拥有多种多媒体资源等多方面的学习支持体系,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可以享受到这些资源。通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平均每位学生多学习了近20门课程,与普通的中职生比较,“中职-电大直通车”的培养模式对于学生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着明显的帮助。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学生。有的同学还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评选为“优秀毕业生”。

  4.社会效应良好。“中职-电大直通车”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兼有中职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大专生的理论素养,更加适应职场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学生及家长的正面评价。据调查反馈,学生认为我校学制灵活,能比其他学校更早拿到大专毕业证,而且同时还可取得专业技能证书,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家长们认为这种学制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热情,激发提升学历层次的动力。

  五、推进“中职-电大直通车”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中职-电大直通车”中职专阶段的无缝衔接。在明确中职“向大专输送合格人才”定位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中职专接轨教学研讨,在中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上与大专加强接轨步伐,进一步探索中职教学模式改革之路。要组织大专和中职专业教师、班主任对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职阶段)、教学内容(大中职的侧重点)、教材配备、教学方式改革、技能训练计划、课外活动方案、考证组织等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各专业培育目标的总体要求,调整修订中职各专业教学计划,使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与大专课程的衔接更自然,保证中职生更顺利搭上“大专直通车”。

  2.加强中职阶段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管理。要坚持把“树信心、学知识、重发展”作为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把好中专学生生源质量关,制定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策略,重点做好专业技能考证教学。因此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各专业教师更善于总结考证教学经验,更善于搜集和利用有关资料,充实教学资源,提高考证教学工作水平。

  3.加强落实大专阶段的教学安排与教学管理。要保障大专阶段课程适度,课时充足。尤其是第一学年的课程安排,要严格按照教学时数予以落实,保证学生充足的在校时间。此外,必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营造师生同心的良好学习氛围。

  佛山电大作为探索“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的先行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只是教育改革“万里长征”的起步阶段,进一步探索和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我们有信心通过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争取对促进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孟忠,马国龙,古义权,胡新生.构筑中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立交桥——“中职-电大连读”学分制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2]田秀莉,古义权,邱庆荣.“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连读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2,(7).

  作者简介:林昕(1984.9-)女,汉族,广东佛山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德育教育。

上一篇: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的教育路

下一篇:《机械制图》教学的问题和路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