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7 08:46
【摘要】目前全国高校正在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引发了高校现行财务管理的重大变化。本文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指出了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对策措施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规范高校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有利于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好地推行。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存在的问题
  
  1、资金运作方式受到限制
  国库集中支付是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部门根据已批复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直接向指定给高校的零余额账户下达用款额度。实际上,财政部门拨给高校的只是一个用款额度,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因此,高校只有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额度的使用权,而没有资金的调度权。如某项支出的经费未纳入预算,或虽有预算但未编用款计划,则该项支出将无法得到经费保障。
  2、两套系统软件科目代码设置不统一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代码设置主要是为了简化日常会计核算中大量凭证的录入工作、方便单位财务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不一致。由于两套操作系统数据处理口径不一致,大量的支付数据在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已经手工录入一次,到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中又要按另一套编码重新分类、计算。这样不但不利于预算控制,而且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3、岗位设置不科学
  由于岗位设置的原因,预算编制人员与国库支付人员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很多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岗位没有参加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不了解预算编制的过程与具体内容,凭空使用各项预算指标,容易造成预算和支出不一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务预算的执行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来体现。如果对指标的应用没有按照预算进行,就失去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和目的。
  4、网络有效操作时间短、速度慢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是在单位的电脑上安装证书和认证信息,通过网络与财政部门和代理银行取得认证联系,进行资金支付的网络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启用时间以财政部门的时间为准,还受银行当天票据交付时间的影响,因此高校真正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网络操作的时间非常短。再加上网络拥堵(如上班期间通过网络发布公告通知、传输数据等),导致网络操作速度太慢,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5、教职员工报销提取现金不方便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前,财政拨款是由财政厅国库处通过有关部门将资金拨到各高校的基本账户上,各项费用报销都是在财务处直接以现金或转账等方式支付给各用款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拨款的资金保留在财政结算中心。教职员工报销的各项费用,如属财政直接支付的,应提出支付申请,经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审核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由代理银行通过单位财政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外资金支付专户,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拨给收款人或收款单位。属财政授权支付的,必须在财政批准的用款计划额度内,根据财政授权计划自行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由代理银行通过零余额账户,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拨给收款人或收款单位。因此,教职员工在报销时,并不能直接从财务处领取现金,而要凭财政直接(授权)支付凭证到代理银行领取现金,增加了报销的环节,再加上教职员工对银行地理位置不熟、银行排队等候等,给教职员工资金领取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几项措施
  
  1、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
  国库集中支付打破了传统依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自主使用经费的财务管理格局,要求财政资金支出须经财政部门进行审批才能支付。因此,为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得到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校内各预算单位在建立明细预算的基础上,根据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做到每月用款计划都心中有数,并准确、及时向校财务预算管理部门报送用款计划。校财务部门汇总各预算单位的用款计划,全面、科学、准确地预测全年所可能发生的全部业务情况,并区分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财政直接支付项目和财政授权支付项目,申请充足的财政资金额度,杜绝无预算支出,提高财务预算的管理水平。


  2、尽量形成统一的科目代码,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在严格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会计科目及代码的设置应尽量同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相匹配,会计核算指标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进行控制。这样,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会计科目代码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科目代码达到一致,财务预算指标也能一一对应,最终使这两套系统统一,既可以减少重复工作量,又能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另外,高校应加强与财政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定期汇总科目编码操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国库编码能更科学、更合理地适应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
  3、加强会计人员轮岗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各高校财务部门应不定期实行会计人员轮岗培训和业务交流,总结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并达成共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改变“一人负责一摊事务”,“自扫门前雪”的工作观念,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应主动了解国库集中支付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国库集中支付人员也要参与到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工作之中。
  4、加强网络建设,提高支付效率
  网络建设是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技术支撑,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与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日常支付信息系统兼容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高校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提出支付申请,通过网络及时传输到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并能在系统中自动反馈支付中心是否收到信息以及审核意见,缩短网络重复传输信息的时间,提高国库网络支付效率。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银行清算系统。此外,要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管理,配备专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操作的宽带网络和电脑,保证网络畅通。
  5、加强校银合作,试行银行垫付资金制度
  为解决教职员工报销提取现金不方便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强与银行的联系。高校先从有贷款的商业银行基本账户中垫付资金给教职员工,在每日业务结束后,高校凭财政直接(授权)支付凭证由国库代理银行同商业银行结算,将资金划转至商业银行。这样可以保证财政结算账户的零余额和商业银行基本账户资金的正常运转,为教职员工开展日常经济业务提供方便,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现实操作中的可行性。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要有个适应过程。各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保证它在高校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地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z].财政部文告,2007(8).
  [2]詹静涛: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1).
  [3]和锡梅:怎样化解高校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带来的困扰[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7).
  [4]周爱君: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管理效率[j].经济师,2007(7).

上一篇:论中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初始体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