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有效实施课堂讨论的创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24 08:49

 课堂讨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课堂讨论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倾听并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个性。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全员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讨论中,有的为讨论而讨论,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讨论欠充分、欠深入,学生参与度低;有的讨论发生有效评价“缺席”的现象。鉴于此,作者就如何提高中学化学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创设情境,营造讨论氛围
  1.变换角色,换位思考
  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讨论的引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和分享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讨论中,教师应设身处地来一个“心理移位”,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转换一下角色,从学生方面多想想。毕竟,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较学生高出一筹,教师应正视师生间的逻辑差异与空白,适当“稚化”,适度隐藏自己的思维,尽可能融入学生中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分析问题。
  2.把握时机,设疑激学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九”陆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起点。经验丰富的教师非常注意从“疑”人手,巧设问题情境,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问题的质量很重要,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体现发散性、争辩性、创新性、探索性,能够拓宽学习思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做法有:
  第一,创设新旧知识矛盾冲突的情境,制造悬念,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讨论。这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所讲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时机,恰当地提出问题,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内部矛盾,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学生面临新的问题,带着“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弗达”愤悱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背诵,却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不难联想到:“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还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这时,教师及时质疑问难,创造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反应历程、正负催化剂、催化剂状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一番讨论、辨析,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第二,营造和谐、富于活力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节课下来,总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最佳时机。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深入探讨的热烈氛围。
  课堂上最活跃的时刻,往往是学生主动站起来提出问题的时候。例如,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有人会误认为SO2、NH3等是电解质,C12是非电质,BaSO4是弱电解质等。此时,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就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见地的看法,因势利导,让学生切磋、探讨,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澄清问题的实质。
  二、立足实际,做出合理预设
  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讨论的精彩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讨论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每一节课前必须对课堂讨论的“可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生成点加以深入研究和思考。既要尽可能对讨论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而全面的预测,又要精心做好应对有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作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
  前期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课堂讨论前师生双方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准备,学生就可能陷于被动,甚至出现“哑场”现象。科学预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可能引起的教和学的效果,可有效实施教学行为的“设想”或“蓝图”。
  1.明晰教情,扬长避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讨论法并非适合于每一位教师,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慎重选择。教学组织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多用讨论法。课堂讨论前,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化学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修养、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和全面的估量。明确自己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发挥特长、扬长避短。讨论前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拟定讨论题目。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讨论话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牢牢吸住,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2.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简单化和经验化,会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只有了解学情,熟悉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使讨论做到有的放矢。正视差异,因材施教。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储备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即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也应考虑班集体的学风。例如,有的班级特别活跃,学生爱提问,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利于采用讨论法;有的班表现“沉闷”,不爱提问题,讨论不爱发言,讨论法应暂时少用。当然教师也应采取措施,打破这种沉闷局面,使班集体逐步活跃起来。
  从学生方面说,做好讨论的准备,就是要对讨论课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对涉及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对教师布置的阅读参考资料要认真学习;对课题中相同意见进行归纳,对不同意见进行论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要求,写出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
三、适时调控,善于启发引导
  为师之道,贵在于导。讨论时教师要随时了解情况,善于启发引导。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帮助、调控和鼓励有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使课堂讨论顺利达到预定目的。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了,应该是更忙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下面的作用:
  1.激励推动作用
  教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发言、乐于倾听。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而不只注重于结果,教师要判断学生思维的正确与否,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情感上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不同观点者进行争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评价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尤其要鼓励学习困难生参与讨论、大胆发言。发现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富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可以把它们写在黑板上,给学生以鼓舞,借此激发全体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热情。
  2.规范讨论行为
  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加强在小组间的巡视,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做与讨论无关的活动或者讨论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明确讨论要求并予以指导,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在开放式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进行发言,避免偏离讨论主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真确把握好指导的“度”,正确地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
  3.控制时间、节奏
  课堂讨论的时间需要灵活掌握。教师一方面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另一方面,要控制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课堂讨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占用其他教学活动的时间。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推迟评价,一般应选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讨论中,教师不急于做出评价,不匆忙得出结论,而是再问一问:真是这样吗?然后留有一定时间、启发其再想、再辩论。课不要讲尽、讲绝,就是这个道理。在找出最佳方案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有的讨论可能连最佳也不定,更不要谈给什么“标准”答案了。
  四、及时总结,注重讨论实效
  讨论的结束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新问题的开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旧的学习目标达到后,使学生产生新的需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进而确定新的方向和目标。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使讨论的题目有所归宿,不能放任自流。
  总之,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和互动就是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假教学”。过程重于结论,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唯有如此,才能通过讨论达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 等. 化学教育新视角[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中学)

上一篇:刍议美术色彩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下一篇:激发学生质疑,开启创新之门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