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播学视野中的高校影视美育

发布时间:2016-03-31 14:18

  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可以大致分为"素质教育体系”“相近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三个层次明显的运作体系。后两者属于偏重技能型或专业研究型的影视教育,前者是侧重审美主体素质提升的普及性审美教育。影视美育,即影视审美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和其它类型的教育活动一样,属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本文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对高校影视美育进行探讨。

 

  古希腊柏拉图曾讲述一个被称之为"洞喻''寓言:沿着地面有_个斜形的地洞,在黑黑的洞底有一排从小就面朝洞壁、全身被缚住、不能转身的因徒;因徒身后是一垛矮墙,和矮墙平行的是一条道路,来往路上有很多肩负器物的人在他们后面和洞口之间则燃着一堆火,火光把器物等的影像投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这时,因徒看到的只是器物等的影像,却误以为影像就是原物。这个比喻看似平常,但是用它来阐释当代大学生闲暇时间大量观看电影电视的行为不仅贴切而且很有启发意义一一当代大学生是伴随影视成长起来的,影视在一定意义上主宰和包容了他们闲暇时间里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当下部分高校的所谓的影视美育仅从艺术、技术角度解读部分经典影视作品,这就像对"洞喻"囚徒从"影像"到"影像"进行解说,不能超越虚幻。影视是艺术幻象,"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美化世上最小、最不起眼的事物,使之耀眼"它远非客观事物的本身。影视美育倘若不能超越银幕和屏幕,也就无法解放影视"虚拟世界''塑造的现代"囚徒〃。

 

  影视有两种本质,一种是经济本质,一种是文化本质。首先,影视是体现经济力量的"注意力产品”在制片人体制下,影视"产品"是商品,商家最关心的是商品价值。也就是说,在电影、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制片人最先考虑的因素,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制片人会采取所有可能的手段来拉动票房和提高收视率。为了产生视觉冲击与震撼效果,怪异新奇、色情暴力等成了许多影视制作人争取观众"选择性注意"的法宝;为了扩大受众群体,无深度的平面文化、无等级的泛大众文化等在银幕或荧屏上泛滥成灾。其次,影视是体现文化力量的"文化消费”现实社会中,影视文化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其它曾_度被理论界和教育界视为破坏传统高雅文化,滋长低俗娱乐活动的"文化病毒''。大众传播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影视会对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有好坏之分,有专家研究发现“青少年使用影音传媒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为负。换句话说,使用影音传媒多,创造力低。''其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任何一种文化的自身都不构成一个问题,它只是生长着……如果1种文化不去干涉另_种文化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那么文化就不可能被搞成一个问题。”但是,全球化处在以强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为主导力量的后殖民背景中,影视文化成为了问题一一"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是影视和音像出版业,出口总收入已达上千亿美元。''全世界成为美国影视文化的超级市场。他们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制订"倾销”政策,譬如早在1927年,美国商业部推出的第一部国外电影市场的报告就是中国电影市场,至今我们没有达到这样深度的调查;他们遵循先吸引影视教育

 

  湖南科技学院I赵荣生陈仲庚后教化的原则在全球青少年中培养自己的追随者。影视经济本质和文化本质扭结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影视在为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消费时尚,创造出不同于从前的消费价值尺度,这种消费价值尺度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_。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消费的社会,正如奢侈生活的个人一样,消费再多也不会得到满足。消费社会的诱惑是强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它也是肤浅的。"它会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产生强烈冲击,容易产生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浅薄与狭隘,走向自我迷失,导致人格的缺失。再者,西方影视产品大量涌入,大学生价值观念必然受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可能造成思想观念剧烈冲突或价值真空,形成民族精神的缺失。

 

  影视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符号凝结。如果说影视生产是一个收集符号、占有符号、制作符号的过程,那么,影视传播是使用符号巧妙地叙事的过程,高校影视美育是深刻地解读符号的传播过程,是复杂的传播结构体。影视美育包含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人内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①在曰常影视欣赏和影视教育推荐片目欣赏过程中,大学生是影视大众传播的受众。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四项社会功能:一是社会雷达,用于监视社会环境:二是具有对受众进行诱导、劝服、解释信息,并引导其做出决定三是具有指导、教育功能;四是具有娱乐功能。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收看影视只是为了娱乐,可是,伴随"娱乐"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潜移默化。譬如政策倾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转变(社会稳定和民族凝聚力的潜在威胁)。@在课堂教学、讨论及课外交流中,影视美育过程中具有目的性,是一个经常互动的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自我认识与自我表露的平台,大学生是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学习者、参与人。③影视美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即大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形成健康高尚审美情感,成为具有健全完善人格的艺术爰好者和欣赏者,需要人内传播的"自我互助''和"内省式思考"的参与。基于以上分析,采取单向、孤立、封闭的"照本宣科"教育教学方式是难实现美育的。影视美育需要不断沟通,这个过程中的传播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然后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影视美育教学。下文具体分析有效的影视美育传播。

 

QQ截图20160218114725.png


  第一,教师做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文化自觉''者。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柏拉图在"洞喻"里做了一个这样的假设:其中某个囚徒被释放后,经过一番艰辛的历程,就会发现和治愈自己的无知,越过矮墙,他会发现自己以前所看到不是原物而是原物的影像;继续往前走,走出洞口,慢慢地他看到了洞外的生物、太阳等;以后这个人再重返洞穴,经过一番艰难险阻再去解放其他尚被囚禁的人,逐步使他们和自己一样。有效影视美育传播的前提是有良好媒介素养的教师来担任"解放者”媒介素养不仅来源于对电影、电视等本身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且还来源于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的分析,由此达到"文化自觉”状态。"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起源、历程、特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大学承担着先进文化倡导、传播的重要任务。倡导和传播的重任落在大学教师身上。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时代要求大学教师对社会、文化有批判和前瞻素质。影视文化不是一次性消费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一种负载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只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文化自觉''者才能成为合格的影视美育传播者。

 

  第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影视美育教学。

 

  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的早期阶段。在这一时间,个体处于人生中的一次转型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创造性思维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尚未达到成熟水平,仍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积极准备阶段。这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影视美育的一个黄金时期。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的运作体系影视教育没有得到有效区分的问题。影视美育也将重心落在构图、光影、色彩、音响、蒙太奇、场而调度等的讲解,忽视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影视艺术是一门与现代科技结合十分紧密的新兴艺术,适当地穿插艺术造型、表现手法等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素质教

 

  育体系"的影视美育重点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所以应该跳出"影像"的樊篱。具体组织影视美育教学的策略有很多,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组织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

 

  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将人的需要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两类。①虚假的需求是"那些在个人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在他看来,影视塑造的流行娱乐、行动和消费,爰别人所爰或恨别人所恨都是虚假的需求。虽然马尔库塞是针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出的声音,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下大学生中出现的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消费都可以视为是虚假需求的一种表现。针对大学生的虚假需求,影视美育要实现对学生现实存在的这些心理、思想适当地进行超越和升华。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往往是低效的,充分调动起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成效的衡量从课堂扩展到学生课前准备,增强教学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宽广性才是相对有效的做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既分工又合作。因为有实验表明:对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双面说理比较有效,能增强"免疫力”所以高校影视美育可以根据影视的传播效果正负向功能来进行小组合作一一影视传播的正向功能可以细分成"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负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等方面。@大学生通过影视来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是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一种真实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后,后一较高级层次的需要才会充分出现。如果马斯洛所假设的是正确的“需要层次论"给影视美育传播过程中最大的启示是,影视美育向下要关怀的是学生"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爰与隶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影视美育向上引导的方向是"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大学生选择影视而言,主智受众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了解舆论,以认识客观外界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的参考;主情受众则是为了调节生活,消遣娱乐。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受众,由于闲暇时间接触影视较长,影视实际上就会起到了一种"教养(cultivation)"功能。有人认为,当代社会"崇高"和"理想"有低俗化、弱势化倾向,这并不是其本身生命力的式微,而是与年轻一代与之接触的时间相对越来越少相关。以好莱坞用金钱堆出来的梦幻豪华历险记《泰坦尼克号》为例,它不仅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大众如何成功的梦想故事,而且还有如何以勇气和尊严面对灾难和恐惧的故事。可是如果没有引导,这些就会被其它奢华的场景遮蔽,遭遇视而不见的命运。认知是态度形成的基础。影视美育应把学生的目光更多地引向对真善美的关注,逐步地实现态度的改变。总之,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的作用之一是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健全人格。影视美育要做的是尽量缩小影视在大学生中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多开发影视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

上一篇: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