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民族音乐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2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璀璨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弘扬这门艺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诸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中开设了民族声乐和乐器课程。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由于我国并未对其做出及时调整,这门学科在艺术院校等高校中,出现了发展滞后、不被重视等恶性情况。基于如此,特就民族音乐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这一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一、艺术院校音乐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欧洲中心论”是存在于艺术院校的一个主要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音乐教学体系形成于“五四”运动后(被留学于西洋留学生带回)。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虽对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番改革,但是全盘西化的教育模式至今仍未在艺术院校中根除。
  就现况而言,除了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其他诸如学习音乐学、西洋乐器以及作曲等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西方音乐。比方说:部分学习音乐学的学生,对西方音乐史了如指掌,但是却对我国民族音乐历史一知半解;又比如部分学习钢琴专业的学生,经常拿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进行练习,却对冼星海、聂耳等中国著名钢琴大师了解甚少;再如:作曲专业的学生学习体系仍然是套用西方“四大件”(指: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
  仔细探究其中缘由:一则是由于我国全盘借鉴西方音乐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学体制无源可求;二则是以民族音乐为中心的中式音乐教育体系尚属发展初期,因而在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仍很薄弱。而长此以往,这种非本土化的教育模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将会愈演愈烈,从而直接阻碍我国优秀音乐人才的输出。由此可见,将民族音乐广泛渗透于我国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是极为必要的。
  二、民族音乐教学的应用举措
  众所周知,旋律是音乐的关键要素,是音乐的灵魂。而优美的旋律来源于生动丰富的艺术语言。不管是我国的山歌、号子、小调等民间音乐,还是京剧、昆曲、豫剧等戏曲,又或是琵琶独奏、阮曲独奏、二胡拉奏等民间乐器演奏,都不乏结构严谨、曲调流畅、饱含丰厚技艺水平的优秀作品。所以,如若想将中国音乐推向广阔的明天,必须要问道于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而在践行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将民族音乐广泛渗透于所有音乐学科中,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式音乐教学体系”,另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完善。
  (一)体系建设举措
  简而言之,加强民族音乐在整个音乐学科体系中的广泛渗透,首先就是将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广泛应用到教材中,其次,就是在各个音乐专业的学生中加大民间音乐课程的开设。
  1、教材编排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且多元民族音乐艺术资源的国家。所以,在编写诸如钢琴专业、作曲专业等音乐专业的教材时,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声乐作品来形象、鲜活的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大民间音乐在第一论文网学生中的影响力,做到民间音乐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都有体现,是极为可行的。同时,在进行诸如傣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声乐作品取舍问题上,个人看来:应当让优秀的民族音乐学家参与其中。
  2、课程开设
  对我国民族音乐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的民间音乐不仅具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满含艺术和文化内涵,所以,对民族音乐历史、民族声乐以及民族乐曲的学习,不应当只局限于民族音乐的学生,而是要推广到音乐、舞蹈等所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学生之中。譬如说:应当为舞蹈、声乐等所有学生开设诸如《民族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又比如:加强古典、美声、通俗等各专业对民族声乐及民族乐曲的了解(开设“民族声乐”课程);再比如,在音乐欣赏课程等公共课中,大量欣赏诸如民歌、戏曲等民族乐曲,以及聆听古筝、琵琶、阮等传统乐器演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凝结着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同时还饱含其诞生时代的故事,所以学生不理解部分作品或是知识也是时有发生的,而这就需要教师足够渊博的知识积累。从而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精彩的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让他们充分明白传统音乐“背后的故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广泛阅读、不断充溢知识是务必要做的。而为了整个音乐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加强院校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也是势在必得的。
  三、结语
  五千余年的文化陈酿,经过时间的洗礼,每一个留存于今的民族音乐艺术都荡尽了铅华。它古朴、低调,所以不被我们重视。但是,当我们稍稍走近它就会发现,其丰富的情景之美、艺术气息要好于任何音乐。因而,在艺术院校中民族音乐的学习应当广泛渗透于所有音乐专业学生之中。
  参考文献:
  [1]王耀华著.《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08)
  [2]张华著.《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化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2010(32)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方法的价值分析

下一篇:简析声乐教学中的“互动”活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