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谈水彩画画幅之大与小

发布时间:2015-09-12 08:56

摘 要:水彩画的画幅大小规格属于形式范畴,艺术的创造有其自身规律,如何在把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正确选择画幅,从而完成高质量的艺术,是水彩画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水彩画 画幅 演变 创新

  在前五年举办的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中,最早的作品是1905年李叔同的一幅画在明信片上的风景,大小仅为11×17CM。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徐詠青、王悦之等画家都画过二三十厘米的小幅水彩画,后来几十年中,二开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近几年,很多水彩画超过一米大。苏海青的一幅《世纪辉煌》以105CM×98CM的大画幅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前来驻足观望。大画往往展现的是大气魄,以其宏大的构图及突出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如何欣赏大幅水彩作品以及怎样看待水彩画画幅的演变方面,笔者试谈一些切身体会。
一 水彩画向大幅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
1 表现题材的不断丰富需要有相应规格的画幅
广义的水彩画指的是用水调和颜料作画,这在东西方都早已存在,现在的水彩画专指从西方传入的一门艺术学科。作为外来画种,在中国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与革新期,与中国的本土艺术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了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彩画。水彩画在表现题材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和演变的过程,这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以及艺术家主观创新的推动,最主要的是受客观艺术发展规律的支配。上海是我国水彩画的发祥地,上个世纪初,这里商业发达,许多洋商、买办为进行商业竞争,选择水彩画作为商业宣传,这些水彩画描绘一些为商业服务的题材,比如美女月份牌画曾一度兴起,之后水彩画历经几十年成长,到了新中国成立,水彩画家的队伍扩大,作品风格多样化,表现题材渐趋广泛,静物、花卉、风景画增多,也有人体写生。1949年后,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歌颂祖国美好河山以及描绘社会主义建设场面的作品。如李剑晨的《晨曦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吴冠中的《义务劳动》。另外像古元的《延河饮马》是革命题材的创作。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水彩画重新崛起,各地水彩画会的成立,地区性联展的兴起,水彩画理论及出版业的发展都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出现了专业的水彩画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突破了很多限制,水彩画在选择题材上非常自由,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描绘的事物,虽然常见的花卉、静物、风景、人物还是主要题材,但是画家从新的角度赋予了其全新的意义,在形式、构图、画幅规格上寻求创造;另外,有的画家善于以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形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在锈迹斑斑的老厂房里,都有激发他们的情思的动人画面;还有画家以非常主观创造的抽象形式表达某种独特的观念。表现题材的不断丰富要求有相应规格的画幅,艺术家经常要在宏大的构图中发挥创造力,比如苏海青的《世纪辉煌》系列,如果是小幅作品的话,就达不到那样的大气势。辉煌、壮观、运动感,画面和题目吻合一致。陈海宁的《俗物散记》则采取连幅的形式,整体也不小,像一则记述真情实感的日记,还有王辉林的《接点》,王绍波的《 酥油茶 》等,都是表现大场面的大幅作品。
2 绘画技巧的拓展致使有的画家需在大画幅上进行创作、
  水彩画一向被认为是水彩绘画艺术中的"轻音乐",主要是就其画幅小,具有水色淋漓的韵味而言的。这也是由其材料的特性及相应的绘画技巧所决定的。然而,平常所谓的水彩画技巧主要指在很长时间内形成的较为传统的一套绘画语言,以前的的水彩画纸、笔、颜料都相对单一,技巧也往往停留在比较具体的如何用水、用色、用笔以及撒盐、涂蜡、刀刮等等一些简单的绘画方法上。其实,绘画无定法,用什么材料和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贵在创新,绘画语言是随着艺术实践逐步形成并不断演变的,是画家个性风格的标志。现代经济生产出了许多绘画新材料,比如各种纹理、厚度的水彩纸,各种规格的颜料以及媒介剂等, 这也正好满足了现代水彩画家勇于尝试、实验的需求。他们从绘画材料和技法上找突破点,以期获得独特的绘画语言并产生出好的作品。在小幅纸张上尝试新型材料和技法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很多局限,因此,一些画家改用大画纸,这样比较放得开,能够尽兴挥洒。在大画面中容易看清得失,及时总结经验,反复锤炼技巧。现代水彩画家很多尝试肌理画法,黄增炎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用丙烯之类的材料涂在水彩纸上制成具有粗糙颗粒状的肌理底子,再在上面用大笔或刷子进行绘制。反复涂刷、冲洗是他主要的用笔技巧,这样特殊的材料及方法画出的是强烈、饱满、宏厚的大效果,这是在小块纸张上难以达到的。
二 从艺术本质出发正确对待画幅的大与小
1 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人思想情感,画幅的规格尺寸属于形式范畴
虽然大幅水彩画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水彩艺术的繁荣发展,但是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画幅的规格尺寸属于形式范畴,在艺术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要充分考虑题材、构图、画法及工具材料等因素,合理制定画幅的规格,才有可能取得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效果。任何作品都要带着饱满的创作热情去完成。大画之"大",不能仅仅是对尺寸的规定,更要体现出作品的精神之"博大"。如果片面的跟随潮流,不考虑画之内涵,光在形式上做文章,简单地创作大幅作品,势必导致大而空洞,流于故弄玄虚之弊。现在有不少画家在默默的完成小幅的水彩画,奥迪、吕智凯的小幅写生很多都是灵性之作,更直接地表达了画家对事物的深刻感受。所以,画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寄托作者真诚、朴实的情感,以一种宽广的胸怀、执着的信念对待艺术,小画自有大境界。
2 不同规格的画面满足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
  美的形式是多样的,人们的眼睛需要接受丰富斑斓的世界。不同规格的画面有不同的接受人群。中国水彩画在萌芽、发展阶段以小幅居多,画虽然小,但是水彩画材料及绘画技巧所呈现出来的轻妙透明,水色交融的美感,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接受和欣赏水彩画。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张眉孙、潘思同,五六十年代的关广志、王双成,都为人们留下了雅俗共赏的小型水彩作品,他们也因此成为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艺术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与促进,水彩画在表现题材、形式构图、画幅规格 方面逐渐演变,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渐渐深化,再加上高水准的大幅水彩创作品的增多,水彩画与油画、版画、水墨画一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画种。小画适合人们近距离反复品味,而大画则近观其耐人寻味的细节变化,远观其饱满、强烈的整体印象,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总之,不论画之大小,只要是有着高超的技巧和表达真实感受的作品,都在满足着欣赏者不同的审美需求,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

参考文献
1. 袁振藻著 《中国水彩画史》 [M]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2. 张佑民著 《水彩画研究》 [M]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9月第一版
3. 孙美兰主编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M] 1989年7月第一版
4.邓福星主编 王菊生著 《造型艺术原理》 [M]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3月第一版
5.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编 《中国水彩》[J]1-4,10期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上一篇:《道德经》中的人生哲学

下一篇:浅析《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之二及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