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6-05-13 16:45

  研究生教育位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对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国防等各方面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对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面临的诸如培养模式单一、教育质量下滑、研究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刻认识和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我国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起始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近代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部分大学相继举办研究所、院,招收大学毕业生进行学术性研究,学制2年为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这标志着我国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生教育的开始。1935年国民政府效仿美国学位制度,颁布(〈学位授予法》明确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培养方式也由单一研究型转向课程、研究型的统一,形成了我国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但受当时战争形势和经济的影响,研宄生教育发展较慢,研宄生数量较少,学位制度没有得到认真实施。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仅232人,博士学位则一直是空白。


  建国后,研究生教育受到进一步重视,其在教育体系的最高地位被确立。1950年国家研究生开始招生,当年共招收874人,学习年限1~3年不等。1951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1951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正式开始实行统一招收研究生,当年共招收研究生1273人,标志着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195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规定招收研究生是为了培养高校师资和科研人才,并将研究生通称为“师资研究生”。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了原苏联的教育模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也从美国的“学导式”转变为苏联的“导师制”。195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条例》,第一次提出了试行苏联的副博士研究生学位设置,学制四年次年教育部决定不用“副博士研究生”名称,一律称为硕士生,但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仍未实施研究生学位制度。1958年受“左”的路线影响,研究生教育一度受到很大影响,招生改为推荐入学,研宄生规模和质量明显下降。《关于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几点意见》对建国后到1959年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总结,尤其对1958年的混乱情况进行了纠正。1961年中共中央印发《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例〉,即“高校六十条”,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改进,对培养目标、招收对象、录取方式、学习年限和培养方法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并为全体研究生开设了公共课一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1963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研究生工作会议,通知试行《高等学校培养研宄生工作暂行条例#,强调独立探索研究生教育,自力更生培养研究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自主发展、走向制度化和正规化迈开了重要步伐。从1950至1965年的15年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2700人|21。由于“文革”的影响,从1966到1977年中断了研究生招生,刚刚成长起来的我国研究生教育遭受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研究生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合并1977.1978两年招生计划,197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首次突破万人,达10708人,招生单位包括210所高校和162所研究机构,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的研究生院也相继成立。1979年,教育部提出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方针,确立了包含硕士、博士两个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当年自主招收了新中国第一批13名博士研究生,次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198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当年国务院还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学位条例规定中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并制定了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正式确立,从此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规范和有序的轨道,极大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此后,国家颁布了试办研究生院、学科门类和专业目录、重点学科评选、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评估评审等系列办法和措施,全面推进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数量大幅度增加、类型更加多样,学科结构不断调整。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重要转折,研究生招生和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2006年我国研究生规模突破100万,仅次于美国。但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落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僵硬、培养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成为新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适应形势和社会的需要,我国就不断尝试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例如,1985年开始实施同等学历人员报考研究生,打破了单一的生源渠道;1990年开始第一个专业硕士一MBA招生,改变了单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类型;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构建不同的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2003年教育部通过立项方式,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类型包括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内访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创新中心、学术会议、研究生培养及课程改革、研究生出国访学或联合培养等,作为示范,该计划主要针对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并逐年扩大支持面;2005年元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实施办法。这为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方分别提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研究生创新计划。实践表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逐步拓展和不断完善,既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推动了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改革,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观念更新和新一轮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


  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是建设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问题。改革培养体制、调动研究生及其导师的积极性,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此外,也要进行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即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术团队和指导教师更大的管理权。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进一步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使研究生更大程度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十所高校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对研究生收取学费并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置和评定,建立研究生教育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适合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更加规范的成本分担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年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在17所高校开始进行,到2008年范围扩大到53所高校。2009年教育部提出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设计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略重点,也是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调整和完善,培养模式从单一学术型向与学术型、专业技术型和应用型等多元化转变,并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改革后,研究生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成为过渡性教育,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则才是终结性教育。


  三、对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的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一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可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高和低于该范围分别为普及和精英阶段。扩招之前的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为854万,毛入学率9.8%。经1999年到2003年5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总规模为1900万,毛入学率达到17%,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更是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000万而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性受到挑战,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的矛盾难以协调。其实,纵观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非排斥精英教育的存在,相反促进了精英教育发展和分化,使精英教育更加精英。正如马丁一特罗所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就高等教育总体而言,并不排斥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就我国来讲,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虽然研究生数量增长迅速,但规模仍远小于大学生数量,毛入学率也远低于15%。例如,2006年我国研究生的规模为110.47万,不及大学生的二十分之一。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不会改变。


  然而,作为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不可避免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近年来,在管理体制、培养机制、课程和学制设置及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生教育存在质量下滑和不适应的情况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促使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重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规模,更体现在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观念和保证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质量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践看,质量观念和发展思路的多元化是研究生教育规避高等教育大众化消极影响的有效经验,也是更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多元化需求的必由之路。这包括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质量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多层次的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研究生不同的教育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例如研究生培养形式更趋多元化,除学术型学位外,应用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迅速上升;培养模式日益多样化,除独立的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出现了本一硕连读、硕一博连读、本一硕一博连读、直接攻博、中外联合培养等种种培养模式;僵硬的专业设置和刚性的学制也有了新的变化。


  2.研究生教育与研究型大学


  早在19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就主张,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更是研究中心,这当属研究型大学的最初构想。197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首次对‘研究型大学”进行了明确定义,并用于对美国大学的分类和评估:美国大学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院校、文科学院和社区学院五大类,2000年评估显示全美研究型大学有261所,约占3900多所高校的7%|6。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工程是在建国以来形成的重点大学制度基础上开展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推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尝试17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总体要求、任务、主要策略和评估办法等。


  目前,学术届对研究型大学基本特征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第一,具备一定数量的硕士点、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第二,科研经费充足,成果显著;第三,师资雄厚,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第四,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资源的基础,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源;第五,具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学科和学科群161。可见,研究型大学的首要特征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不仅体现在研究生的次研究型人才的要求,又是提升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需要。这是因为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承担着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生教育,尤其是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是体现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学科建设能够为精英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平台支撑,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


  3.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培养面向专业和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s)为主,包括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培养数量早已超过学术型人才。如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共授予学位6791个,其中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64%。而英国主要以硕士课程学位(TaughtDegrees)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2003-2007年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占研究生学位总数的75%左右。


  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小,比例偏低。目前,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硕士学位总数的10%左右。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分化越来越细,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当前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2009年3月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培养应用型人才。这里的研究生结构主要指的是硕士研究生结构,结构调整即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和就业能力。随后,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2009年除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共增招了3.8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行全日制培养,这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4.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导师的责任教育质量,除了进行上述宏观管理层面的制度和结构调整、培养模式多样化等改革外,指导教师也应从微观层面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指导教师而言,这既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导师是专家,是老师不是老板。导师是在科学研究的某个领域有所专长,有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有一定科学研究经验,能够指导研究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专家。老板的主要责任是要下属为自己工作,以管理和控制下属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务,产生效益为主要目的。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指导教师,还应该是研究生的人生导师;不仅要关心研究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和素质的提升,还应关注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有健康体魄、有健全人格、有社会责任感、有科学精神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成为引导研究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的开路人。导师不是老板,导师的责任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而老板则是管理和控制下属完成工作任务,产生效益。


  (2)导师依据承担课题任务和研究团队大小控制招收研究生人数。任何一个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研究生太多,必然会陷入疏于培养与管理的困±境使质量降低。每名导师一届招收八、九个乃至十几个硕士生及博士生显然不可取。


  (3)依据学缘背景、研究方向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技术渗透,导师的研究课题往往具有学科的交叉性,以致招收的研究生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因此对每一名研究生应依据学缘背景、研究方向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如在选课上,可依据需求原则,即所要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对理论、方法、技术、知识的要求,作为选课的依据;补缺原则,补缺相应的专业知识;拓展原则,丰富研究生的阅读范围,听取学术进展报告,扩大研究生的科学和技术视野;兴趣原则,鼓励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自主选题奠定基础19。此外,在培养规划中也可围绕选题论证、课题准备与研究、中期考核与论文撰写等总结出相应的经验。


  (4)导师应充分发挥研究团队的作用。即使是有经验的导师,他的知识面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也会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因此,研究团队或指导小组(特别是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例 seminar学术活动等,可从中获得许多不能从导师那里得到的知识与技能,找到解决课题研究中难点的方法,得到一些创新思想和启发。


  (5)硕士生论文答辩要求论文发表值得商榷。在目前还没有更贴切和更客观公正的定性与量化评价机制下,博士生答辩要求发表较高水平论文已成为我国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导师普遍实行的规定和共识,应是合理和可行的,但在硕士生的论文答辩中也要求有论文发表,值得商榷。因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有的研究生适应的快,有的慢,有的课题相对容易,有的相对难,以致于提出发表论文的要求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促进研究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学习,减少混文凭的可能;旦另一方面有可能促使少数研究生因急于毕业,有些实验结果来不及进一步证实和完善就急忙发表,使研究结论不够严谨,甚至弄虚作假。此外,有些好的实验结果若能得到进一步的补充,论文得到认真修改,可能在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而不至于只在一般刊物上刊出。


  四、结语


  总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担负研究生教育重任的高校等培养单位应重新定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教学方案,兼顾博士生培养高学术性要求和硕士生培养面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真正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历史跨越。


                                      刘凡,冯雄汉,赵竹青,胡承孝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湖北武汉430070)

上一篇: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策略分析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