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0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只有找准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一、抓住兴趣点,激发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学习也最高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然后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直接就物体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开讲,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学习索然无味。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首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的方法向学生讲解了《狄青百钱定军心》的故事,然后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多么神奇的故事啊!同学们,100枚铜钱的正面竟然全部朝上,你们觉得这种可能性大吗?有多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然后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以后,再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主动进入课堂情境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连接点,诱发思维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比较紧密。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巧妙提问,就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新知的学习情境,为学好新知作好铺垫。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梯形时,笔者是这样进行提问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特殊的四边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它们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那么有没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呢?谁能说一说?”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由于学生对平行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说出了常见的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工地上小推车的其中一个面、梯子、水库大坝)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就显得简单容易多了。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认识平行)出发,进行提问,让学生说说哪些四边形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这样提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诱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三、把握关键点,启迪思维
  每节课都有教学重难点,在数学教学中,所谓的关键点就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部分或者难点部分。教学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提问,以启迪学生思维。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要想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笔者把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中发现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作为解题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笔者是这样提问的:“从已知条件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栅栏周长是18米的?在围长方形栅栏的时候,它的长与宽有着怎样的变化?”这样提问,可以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总结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与面积变化之间的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思路更清晰,思考更有序,有助于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瞄准易错点,迁移思维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生的心智等各方面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易错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知识的易错点提问,这样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教学作用,便于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例4中“把和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时,首先必须进行通分。通分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找到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就直接开始改写,因而经常产生改写后的公分母过大,不利于通分后的计算等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是这样提问的:“和的公分母可以是哪些数呢?为了计算起来简便,在通分时,我们通常用哪个公倍数作为它们的公分母?”在教师的问题指引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数字越小越便于计算,由此看来,当然是选择最小公倍数计算起来简便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易错的地方就是需要教师着重强调的地方。针对教学实际,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易错点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把学生的错误倾向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关键是“问得巧”,因此找准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抓住提问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无限生机。

上一篇:“三九”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小学生说话训练的四种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