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园适应的个案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9 09:22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近十年以来,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实践中则表现在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各方面对入园适应的主动干预,这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教育的极大进步。入园适应的过程、特征、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等,均有不少学者论及并给出策略分析。
  幼儿中途转园是一个普遍现象,某种程度上,转园(插班)适应的过程、特征与入园适应有相通亦有不同,前者的“障碍”表现不见得少于后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在流动学前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动,转园(插班)适应遭遇的障碍和挑战格外突出,通过个案解剖找出问题,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显得十分必要。一般来说,外来务工子女转园的可能性和适应难度也远大于其他流动学前儿童,从而使得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显得更为迫切。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苏州市高新区某镇一所幼儿园进行的,该园是镇上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条件较好,生源主要是镇上的适龄幼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该园。目前该园共有950多名幼儿,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幼儿总人数的20%~30%左右(各幼儿班占比略有差异)。外来插班幼儿可以分为转园(私立、公立)和初次入园两类,他们在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适应困难问题。
  在问卷调查、带班教师帮助及实地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最终选取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
  S1,男,河南人,2008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中班幼儿,父母小学文化,在服务行业打工,以前主要由奶奶看管,经常和堂妹一起玩,弟弟一岁。
  S2,女,四川人,2008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中班幼儿,没上过幼儿园,父亲中专毕业,母亲初中文化,做小生意,与孩子接触、交流时间少,以前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
  S3,男,盐城人,2007年出生,本学期转来的大班幼儿,之前上某民办幼儿园,父母均在工厂上班,母亲对孩子要求严格,但缺乏亲子活动。
  3名个案同时间转入同一所幼儿园,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平时父母亲均无暇管教,一起做调查研究具有可比性。同时,3名个案的入园背景反映了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二、研究方法
  “适应”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深入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园的过程,仅靠简单的调查问卷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更不可能发现影响幼儿插班适应的深层原因。本研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转园(插班)现象及其入园适应相关研究背景做了充分了解,对文献归纳分析,做到了心中有数。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尽量从他者的角度去观察、描述。
  为了了解个案的家庭情况、转学情况、适应性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笔者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主班/副班/保育员,设计问题包括转园幼儿存在哪些适应问题(8个选项)、影响因素(6个选项)、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表现(8个选项)、与幼儿及家长平时的交流情况(8个选项),以及对插班想象的整体评价等。《幼儿家长调查问卷》设计问题包括本人信息、家庭情况、幼儿全部的幼儿园经历以及家长对孩子转园的主动介入如全方位准备、观察、与教师沟通和对插班现象的整体评价等,共15个题目。教师问卷主要是发放给个案所在班级的教师,共发放9份,回收6份,保育员的没有回收;经过笔者与家长的直接沟通,回收2份问卷(园长要求不能向家长发放问卷)。
  笔者于2013年三四月间在幼儿园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并制作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三个主要活动时间(即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为维度的《行为观察记录表》,记录3名个案典型的行为表现特征。同时,本研究拟定了详细的《幼儿教师访谈提纲》,在驻园观察期间分别对3名个案的教师及同班幼儿进行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以了解研究对象平时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
  各种研究步骤的实施都得到幼儿园和相关教师的大力支持,叙述力求准确、客观,保证了研究的效度。
  三、个案的典型行为表现
  (一)S1(见表1)
  1.卫生习惯不好
  午饭时间,在教师的再次要求下S1才洗了手,吃饭过程中往地上吐菜(小朋友报告)。
  2.尚未形成规则意识
  语言课上,几次找邻座小朋友讲话都没人理睬,不久S1开始在自己的椅子上乱动,做小动作,自言自语,时不时的还站起来随便走动。喜欢打闹、推挤,常常不听教师口令,如不摆放自己的椅子、不排队进班级等。
  3.与同伴交往时存在攻击性行为
  在教师的鼓励下,S1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桌面游戏,不久就和小朋友讲起了话,经常“怪叫”且声音越来越大,提醒后有所收敛。会抢小朋友的玩具,晨间锻炼时推、挤小朋友。
 结论:S1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上课或集体活动时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集中注意力等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动手能力欠缺;较少主动和教师交流,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同伴社交障碍,常常出现打人、推人等攻击性行为。
  (二)S2(表2,见下页)
  1.不会自己脱穿衣物
  准备午睡,教师正在帮一个小朋友脱衣服,S2哭了(小朋友报告),教师问为什么哭,S2不说话,教师观察了一会儿,开始帮她脱衣服。
  2.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语言课上,教师请幼儿上去做动作表演儿歌,开始S2没有举手,后来在教师的鼓励下举到一半又放下了。上课时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试图和她聊天时,也不怎么说话。
  3.无法进入游戏角色
  晨间区域游戏时间,其他幼儿各自进行着自己想玩的游戏,S2站在一个地方看着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看了会儿,她开始四处跑动,游戏时间快结束了,她还在“游荡”,没有找到要玩的内容。自主游戏时间,每个小朋友都快速找到了自己要玩的角色,S2晃了半天还是没有进行任何一种角色的扮演。在教师的提醒下,S2当 了病人的角色,她来到医院直接走进了就诊室,没有先挂号,直接和医生说:“我要打针!”医生问她生了什么病,她没有回答。早晨玩桌面游戏,S2用棒式积木搭了一个很漂亮的风车。每次有小朋友拿着自己作品跑到教师面前展示时,她总会拿着自己的风车看一眼教师,然后继续摆弄玩具。
  结论:S2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发展良好;缺乏一定的社交主动性,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言语和非言语交往能力都比较弱,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
  (三)S3(表3)
  1.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依赖倾向严重
  “S3性格温和、乖巧,但比较胆小和脆弱,很多生活小细节都要征得教师的同意才敢去做,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S3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会掉眼泪,对知识类的教学活动比较感兴趣,不太喜欢集体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带班教师)晨间活动时教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S3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总是要在教师周围。集体谈话活动的过程,S3多次贴靠教师。教师找来S3进行谈话,告诉S3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决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处理。特别是在自由时间和休息时间,小朋友可以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在体育锻炼时,S3问:“老师,我可以脱衣服吗?”回到教室,他又问:“老师,我可以喝水吗?我可以上厕所吗?米粒掉到桌上怎么办……”
  2.动手能力较差
  美术活动“剪纸”课上,小朋友都熟练地剪起来,但是发现S3拿剪刀的姿势特别别扭,是反手拿的,不太会剪。教师手把手教了几次,姿势是纠正过来了,但是剪得非常毛糙,剪坏了好几处。
  3.强调自身的特殊性,缺乏“分享”意识
  每次参加户外集体活动,S3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是新来的。”一直重复,直到教师给予答复为止。一次集体游戏中,小朋友都进入游戏了,他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教师让S3玩游戏,他摇摇头说:“我是新来的,不喜欢。”教师让小朋友带些书来给大家一起看,S3带了两本很旧的。妈妈说让他带新的,但他怎么也不肯,S3还问了教师好几次什么时候能带回去。
  结论:S3很多事情都需要教师来帮助完成,独立意识较差,对成人表现出过度的依恋;对各种知识类的学习能力较强,能遵守规则,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动手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分享、合作等亲社会性行为意识较差,强调自己的独特性,而缺乏同伴交往的主动性。
  四、个案适应困难原因分析
  研究发现,3名个案在转园适应问题存在共性,即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有所欠缺、规则意识模糊和存在一定的同伴社交障碍等。同时,3名幼儿又由于各自的适应能力、家庭环境和入园经历等不同,表现出适应困难的个性特征。因此需要将诸种现象综合归纳,分析关键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
  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园适应的因素不外以下三个方面。
  (一)幼儿自身的性格特征影响其转园适应
  3名个案的带班教师在访谈中都提到,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适应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幼儿自身的性格特征”。S1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能够主动融入集体,虽然缺乏同伴交往的正确技能和方式,但总的来说是呈现积极状态,社会性发展良好。S1在学习上比较积极主动,虽然一开始上课意识、规则意识比较模糊,自控能力较差,但据带班教师介绍,他有意愿努力了解各种规则,尽量使自己融入到新的班集体当中。S2和S3性格比较内向拘谨,对什么事情都比较敏感,一言一行都害怕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基本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不愿参与到同伴游戏中,不敢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呈现出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对有难度的任务S3比S2表现得要缺乏坚持性和独立性,而且对成人表现出过度的依恋行为。这些都反映出,不同性格特征对幼儿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影响巨大。
  (二)环境的突然或极大改变,幼儿认知秩序受到破坏导致其适应困难
  转园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而且完全是被动的。通常情况下,外来务工子女的转园,体现的是家长的人生追求,目标在于改变家庭生存环境、改善孩子受教育现状,尽量给孩子创造好的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儿时缺失的东西,因而是一种子女通往成功之路的期望与寄托。
  成人在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对于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环境改善越明显,心理落差越大。在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会由于经验的不同而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以前的习惯、方式都被认为不好、不对、不合适,与新的集体格格不入,甚至被同学嘲笑,如果个性拘谨,就更容易缺乏自信,感到“抬不起头”。同时,这些插班生始终被认为是有特殊身份的,即是“新来的”,而其他小朋友在他眼里也全都是新面孔,以前的人际关系许多已经中断,加之如因语言障碍而导致交流不畅,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好朋友了。他们对新的班集体各种规则模糊不清,甚至会觉得总和自己知道的不一样、难以接受。
 环境的突然或极大改变,幼儿认知秩序受到破坏,父母越来越忙无暇顾及他们,又身处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内心会感到一种失落,致使情绪不稳定,或性格更加内向孤僻。种种原因导致他们转园后的适应困难,从3名个案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三)以前的入园经历和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其转园适应
  本研究中,S1和S3曾经上过幼儿园,但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农村幼儿园办学并不规范,S2来本市以前还未进入过幼儿园,以前的生活完全无拘无束,从这点来看,S1和S3似乎适应难度要小些。(当然也应看到,S2的“空白”或许能成为其较好适应新园的一个优势。)总体上可以说,转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进入城镇,而且是“背井离乡”,也许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某种程度上在生活模式上由“开放”走向了“封闭”。另一方面,幼儿园从小班、中班到大班一般由同一个教师连续任教,班上的幼儿也是直接升上去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交往方式和态度,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好朋友,插班幼儿的融入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幼儿性格内向缺乏主动,就容易产生社交退缩行为(S2和S3在这方面表现较为明显)。同时,同班幼儿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已经相对统一、有秩序,插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和适应各种规则、制度,因此一有异常即被其他幼儿“打报告”。
  个案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教养方式、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等)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良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安全或不够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会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名个案的父母都很忙,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少(S1和S2平时由爷爷奶奶带的),这有可能导致他们不亲近教师,也有可能导致他们将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转移到教师身上,出现对教师的过度依恋表现(S3的表现是典型行为)。
  S1在老家上幼儿园时父母已在苏州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生活卫生习惯、交往方式的培养欠缺,即使转园后父母也无暇管教,也不能有效配合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培养。S2之前是没有上幼儿园的,主要由奶奶带大,与成人接触时间远多于和同伴相处的时间,使她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甚至感到与同龄人交往是困难的,逐渐导致缺乏社交主动性。S3的妈妈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分享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遇到不会的事情,她就一手包办,所以S3在转园后表现出严重缺乏独立性,很喜欢学知识类的活动,不太喜欢集体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
  五、思考与建议
  有学者从教师、幼儿、同伴、游戏和家长着手给出了促进转园适应的“五步走”策略,但论述十分简略。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转园适应,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得到全面发展。正是因为幼儿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期,也可以说在新的环境更容易“被塑造”,因此说转园后的适应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积极地引导和干预。
  (一)创建积极的幼儿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进转园适应的基础
  幼儿园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因,积极向上和乐于进取的幼儿园环境,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关系和谐的文化氛围,能够促进转园幼儿这一“弱势群体”克服困难完成适应。根据心理学理论,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依存性。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生活等会影响其适应状况和适应水平。幼儿园文化的精神在于关爱、尊重和包容每一个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客观地讲,“城里人”或者说城里的孩子先天地感到优越与自豪,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观念若有意无意地在言行上伤害到转园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确实非常不好。幼儿园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从大环境上抵制消极因素,创建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宽容、平等、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环境。
  (二)教师转变观念、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方式是促进转园适应的关键
  幼儿逐渐适应、接受新的环境(包括教师、新的伙伴等),首先是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而为了增强幼儿的心理认同,教师会付出更多。良性的师幼情感互动对转园幼儿增强归属感意义非凡。有调查指出,往往教师主导的情感互动中负性比重很大(不满、厌烦、轻视、恼怒等),这不得不引起重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首先是不能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出身而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先验地认为他们不好教,喜欢调皮捣蛋,自觉性又差,甚至认为接受他们会加重自己的教学负担,给班级拖后腿。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他们的适应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之处,在生活、社会、学习等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设施的布置、课程的设计及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式(教技教态等)的有针对性实施等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转园幼儿,他们在陌生环境下渴望得到更多关注,不仅是教师的关注,还有教师引导下的其他小朋友的关注,因为在交往中被漠视或拒绝太频繁,会增加其自卑感,感到挫折,从而丧失适应自信。
  本研究3名个案所在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S1在老家上过幼儿园,但在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有所欠缺。在入园后带班教师比较重视这两方面的培养。带班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一段时间后S1有了明显进步。S2之前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对集体生活没有经验,游戏时总是想加入却不知该如何参与进去,教师给予了特别关注,自己参与到游戏中来引导她主动参与游戏,并鼓励她大胆表现自己。S2则发挥了她对各种规则掌握得快的特点,成效显著。 S3之前上民办幼儿园,幼儿园教掌握知识类的本领比较多,动手能力差。教师鼓励他多练习手工活动,比如剪纸、折纸等。区域活动时也请其他小朋友带他一起剪纸、折纸。
  “当S1被其他幼儿报告 ‘打人’时,我会先让打报告的幼儿说一说事情发生的原委,再让老生先说说‘打人’这个行为的好坏,然后再询问S1,引导他讲述出来,并让他对“打人”这个行为进行是非分辨。”(带班教师)针对类似S2、S3有同伴社交障碍的幼儿,教师通过榜样示范作用进行干预,遵循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三个步骤如下:观察——教师示范如何与同伴交往及共同游戏,让其观察各种亲社会性行为,如合作、分享等;模仿——让他们模仿教师的行为参与各种游戏,鼓励他们通过协商、讨论等方式,尝试主动发起社交活动;强化——告诉他们明确、具体的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立即表扬,来强化他们的行为。这种榜样作用不仅对转园幼儿有效,同样可带动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帮助他们,即同伴的“间接干预”,当然同伴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其特点具有针对性。“小教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亚于教师的。
同时,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活动贯穿到他们的一日教育活动中,与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表演一下自己擅长的东西,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和同伴交往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另外, 如果家庭、社区、幼儿园三方能共同关注,形成合力,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好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应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增强自我管理及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提高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环境。
  (三)家长密切配合、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关爱是加快转园适应的保证
  从常人的眼光看,把孩子从落后的地区带到经济文化较先进的城镇接受教育,已经是一个孩子应该感到满足、左邻右舍羡慕的成就,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并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主动干预孩子的转园适应。研究表明,家长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态度和教育对策直接影响幼儿的入园适应。“得到家长积极配合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插班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新幼儿园。”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和教师的努力会事半功倍;家长忽视配合甚至于“拆台”,显然会事倍功半。
  “早期隔离”实验证明,幼年失去正常生活环境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依恋”情感产生于早年,个案中有的性格内向,不与父母交流、爱哭等表现都说明了他们与父母的情感连接尚未形成。家长应尽量保持与幼儿的密切联系,加强依恋关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家长要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工作都比较忙,作息也不一定规律,很少花时间去陪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这些孩子在接触到新环境后,不适应的感受要比一般的插班生来得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其父母要更加细致地关注他们的表现和感受。比如,每天回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讲一讲在新园的生活,认识了哪些新朋友,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另外,这些家长要主动与带班教师联系,把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尽量详细地告诉带班教师,以帮助带班教师尽快地熟悉自己的孩子。这样,带班教师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以获得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当然,幼儿教师也要帮助家长熟悉他们孩子所在的班集体和他们的同伴。家长判断出自己的孩子在班级群体中的地位,了解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就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个案研究显示,不同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转园幼儿适应能力不同,因此适应节奏是有差异的。从整个过程来看,社会适应最快,生活适应其次,学习适应最慢,这在本研究的3名个案身上都有一定反映。
  【参考文献】
   邹卓伶.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80.
   王杰等.社会适应良好流动学前儿童个案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2).
   沈丽华.插班幼儿入园适应策略.幼儿教育,2007,(Z1) :41.
   杨翠美.幼儿园小班师幼情感互动分析.幼儿教育, 2012, (Z6):10-13.

上一篇:真的启迪 善的熏陶 美的享受

下一篇:体验中品味 互动中提高